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和哺鸡竹是云和县的主要小径竹,经营面积超过200多hm2(三千多亩),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着重要使用.本文从造林地选择、种竹选择、细致造林、精心管理、合理采笋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哺鸡竹的栽培经营技术.  相似文献   

2.
小径杂竹制造重组竹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我国大量的小径杂竹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现状,通过试验研究和技术、资源、经济效益及应用方向的综合分析,探讨了用小径杂竹制造重组竹的可行性,为小径杂竹的高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只要采用合适的生产工艺,用小径杂竹完全可以生产具有较高物理力学性能的重组竹板材;用小径杂竹制造重组竹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
采用野外调查、采制标本并送检的方法,对丽水市莲都区范围内小径竹资源进行调查并进行竹种鉴定。鉴定出莲都区小径竹竹种共6属19种,并通过调查走访了解相关竹种的生物学特征及经济性状,提出小径竹应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小径竹重组结构材性能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南方资源丰富的小径竹为原料研究了小径竹重组结构材制造工艺,重点探讨了重组竹结构材的密度,浸胶后竹束的干燥温度,去青与不去青以及竹种(刚竹、淡竹、慈竹、雷竹)对重组竹结构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用自行设计的竹材压轧疏解机对小径竹疏解的原理。为高效利用小径竹提供制造工艺依据。  相似文献   

5.
毛竹不同繁殖材料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竹蔸、竹鞭、无鞭母竹、有鞭母竹等繁殖材料形成林分5年的观测,结果表明:有鞭母竹成活率、出笋率、长竹率、新竹生长等指标较好,但造林成本较高,竹蔸造林其次,无鞭母竹造林虽成活,但不长竹。综合考虑,选择毛竹繁殖材料的次序为有鞭母竹、竹蔸、竹鞭。而无鞭母竹不能上山造林。  相似文献   

6.
自1966年以来,江阴南闸镇采用母竹和实生竹苗造林106.67hm^2。其中采用母竹造林的己满投产,最大毛竹粗43.33cm,毛竹的粗和高比实生竹苗造林的大40.00-107.69%。采用实生竹苗造林虽然立竹数多,但立竹细且矮,绝大多数不能抽产。实生竹产笋量虽多,但笋较小味偏苦。采用母竹造林,每公顷可产粗20cm以上的竹6000支以上,竹笋净收益达2190元。而实生竹苗造林仅产粗16.67cm以下  相似文献   

7.
分析福建省明溪县小径竹开发现状,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小径竹经济产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竹业战略的最有效模式,并对明溪县小径竹可持续发展提出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8.
重组竹板材的研究──去青与不去青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小径杂竹为原料、水溶性酚醛树脂(PF)胶为胶粘剂,试制了去青与不去青的两种重组竹板材,并比较了它们的性能,结果表明:①在研究的范围内,竹种、重组竹的结构、去青与否,对重组竹板材的纵向静曲弹性模量(MOE‖)无明显影响;竹种、去青与否,对交错结构的重组竹的横向静曲弹性模量(MOE⊥)亦无明显影响,且两者各自处于同一水平。②两种结构之重组竹板材,在常态下和室温水浸泡48h后的静曲强度(MOR),去青的均远高于不去青的;经沸水煮4h后,未去青的交错结构板已解体,而去青的仍保持有相当高的强度。③未去青的重组竹,其吸水率、吸水厚度膨胀率(TS)均大于去青的重组竹板材。④在多年生小径竹的去青黄工艺与方法取得真正的突破以前,用小径杂竹制备在工艺上与重组木相同的重组竹制品是不可能的,必须另辟小径杂竹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细叶龙竹具有速生、高产,成林快,收益高、轮伐期短、抗逆性能和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点,探讨了细叶龙竹造林技术,分析了在细叶龙竹营养杯实生苗造林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发挥优势 再造优势促进我县茶秆竹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 《竹子研究汇刊》1997,16(2):74-78
广东处怀集县生产的茶秆竹材质优良,利用价值高。但近年来产量下降,怀集县亩产原竹100公斤的低产林有7万亩,占总面积21%,而头径2.1厘米的小径竹占32%。本文分析了低产与小径竹多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促进本县茶秆竹的发展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丛生竹的引种繁殖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10余年来的丛生竹引种、育苗和造林试验得出:丛生竹走母竹育苗,以苗繁苗、竹苗造林来扩大和发展江西省丛生竹之路是行之有效的。并筛选出了适合江西省东西部栽植的丛生竹优良品种有黄竹、坭竹,青皮竹、绿竹、梁山慈竹。赣南地区除上述竹种外,还适合栽植的有粉单竹、大头典竹、吊丝单竹、吊丝球竹、吊丝竹、撑绿竹等10多个丛生竹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庆元县小径竹的种类、面积、分布等资源现状,小径竹资源的生产经营、产品加工、营销等方面的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小径竹资源具有的优势,并提出了做好产业规划、优化经营机制、加强科技支撑、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寻求加工领域新突破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楠竹造林成活率,通过一系列试验得知,用楠竹母竹造林,当地母竹比外调母竹造林成活率高,但当地母竹资源不足;楠竹容器苗比裸根苗造林成活率高;山腰及山谷地带比山脊地带造林成活率高,森林资源丰富、雨水充沛地区造林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4.
哺鸡竹海涂霉季造林对新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涂含盐土壤中,哺鸡竹当年生新竹霉季造林技术简便、成活率高、投产快;造林母竹质量与次年新竹质量相近;这种造林方法对新竹高和粗的影响时间仅为1年,具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茶秆竹(ArundinariaamabilisMcclure)又名青篱竹、沙白竹、白付,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两省,是我区的主要乡土分种。散生分,胸径2-5厘米,高5-10米,可作建筑竹器、家具、造纸原料等用途。茶秆竹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但在深厚肥沃的土壤上生长为好。造林应尽量选择小母竹苗,就近起苗当天用完,达到节省运输时间和费用,提高造林效果的目的。推广茶秆竹小母竹造林,对于我区当前开展的石山造林、地头水柜配套种竹及绿色通道工程造林具有多快好省的现实意义,值得大力发展。采集条拜竹小母仿造林,应注意几点:1.拾苗时间:我区气候…  相似文献   

16.
金佛山方竹(Chimonobambusa utilrs (Keng)Keng.f),属禾本科竹亚科,是金佛山特有植物,世界稀有竹类,其竹笋味美嫩脆,闻名中外。该文通过对金佛山方竹的采种、育苗、造林试验研究,得出结论:金佛山方竹可以通过人工繁殖造林,更新进入开花期的成熟林,并经过人工种植驯化,将其生长的海拔线降低200m。  相似文献   

17.
丛生竹带蔸埋秆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丛生竹采用带蔸埋秆育苗,进行以苗繁苗、以苗造林,既加快了繁苗速度,又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经过多年的实践,丛生竹带蔸埋秆育苗技术对丛生竹引种推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在引种试验的基础上 ,对笋用竹的 4个竹种引种栽培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概述 ,对我省成功引种及营建散生小径笋用竹进行有益探讨。笋用竹引种试验对我省竹种种质资源及竹产业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不同竹龄早竹母竹对造林效果的影响,实地调查了1年生与2年生母竹造林地的早竹胸径、出笋数量、成竹数量、退笋数量、退笋高度等指标。结果显示:采用2年生母竹造林其出笋数量、成竹数量、退笋数量与新竹胸径均显著高于采用1年生母竹造林,退笋高度两者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早竹造林的母竹年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北宁市山地刺槐人工林立地条件、生长规律及生态效益等调查,结果表明,在类似北宁生态条件的半干旱地区的山地,适宜于培养小径级刺槐人工林;造林地要选择在阳坡、半阳坡、山中下腹土层较厚的地块;造林前需要整地;这些地区营造刺槐人工林,有助于保持水土,改良土壤,促进造林地植被变化,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病虫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