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宁夏旱砂地适宜发展的枣树品种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卫环香山不同海拔高度地区的水地、旱地和旱砂地种植的中卫大枣、同心圆枣、小口枣和中宁大红枣等品种的丰产性、抗裂性、果实经济形状、鲜食品质、制干率、干枣品质的调查与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中卫大枣、同心圆枣在海拔1300-1700m的所有地区均表现出了较好的抗旱性、耐瘠薄性,良好的丰产性,抗裂果,平均单果重15.5g,果实制干率40%-45%,干枣含总糖60.0%左右,是旱砂地应该大力示范、推广应用的一个优良品种。中宁大红枣果实成熟期遇雨易裂果,造成浆烂损失,是目前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靖远小口枣、骏枣、星光、敦煌大枣和金昌1号等品种还需继续研究,方能正确评价其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抗旱龙在旱砂地枣树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2009年,调查了宁夏中卫市香山乡红圈子村的西瓜间作枣树旱砂地土壤理化性质、养分状况和含水量,并对1~2年生枣树进行了叶面喷布抗旱龙试验,结果表明:旱砂地土壤严重缺乏磷、锌、铁,锰,氮素缺乏,钾和有机质含量较低,全盐含量达0.127%,比灌区丰产枣园相应土层的全盐含量高。在80cm的深度内,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加大而逐渐下降,8月中旬之前,土层较厚的土壤含水量在8%~10%之间小幅波动;随着秋雨量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加大,最高达12.64%;土层较浅的含水量仅6%左右。在枣树生长的前中期,叶面喷布3次800倍抗旱龙可使单叶面积增加46.5%~50.4%,百叶干重增加50.2%~57.2%,坐果率和单株坐果量大幅度提高,树体的营养生长也有不同程度提高。抗旱龙是旱砂地枣园值得大力推广的一种新型、经济和高效的抗旱微肥。  相似文献   

3.
2009—2010年,对压砂地4~5年生同心圆枣园和西瓜地土壤水分进行持续2年的监测,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年际间差异明显,即2010年的土壤含水量在4月至8月下旬期间,高于2009年土壤含水量1%~3%,而8月份之后土壤含水量低于2009年土壤含水量1%左右;在距离砂表面20~60 cm土层间,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在枣树不同株间距土壤含水量变化为株间50 cm〉株间150 cm;西瓜生育期内补水条件下,20 cm深土壤含水量变化为距瓜穴25cm〉距瓜穴100 cm〉距瓜穴50 cm;在枣树8 m行间套种2行西瓜地的土壤含水量略低于裸砂西瓜地中的土壤含水量。不同补水条件下裸砂地西甜瓜中,深层地下水大水漫灌提高土壤含水量效果明显,持续时间长,但深层地下水含盐量比较高,长期灌溉易使表层土壤盐分过多积累,最终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补水试验表明,西瓜生育期内人工穴灌黄河水4~5次,300 m3/hm2左右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对旱砂地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回顾,探讨了荒漠区旱砂地造林的可行性,分析了旱砂地造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提出了旱砂地造林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从园地及苗木选择、栽植、施肥、树形结构及修剪等方面,介绍了宁夏中卫市香山地区压砂瓜地枣树种植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6.
宁夏中部干旱带老压砂地枣树生物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建立宁夏中部干旱带老压砂地枣树生物量模型,采用一种不伤害枣树的方法,分别以枝条直径和长度、枣吊长度及直径,单枝上的叶片数目M和叶片面积S、枣果纵径和横径等为自变量,以各器官生物量为因变量,使用线性和非线性模型对其地上各器官生物量进行拟合,以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总相对误差(TRE)以及平均预估误差(MPE)为评价指标,综合评价选出最优模型。使用同年9月中旬采集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采用预测精度A和决定系数R~2作为验证指标。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生物量模型均具有较高的精度,其中生物量模型的R2为0.89~0.97,RMSE为0.30~3.67 g,TRE为0.01%~1.55%,MPE为0%~0.14%;经过验证可知,其预测精度A在80.4%~98.5%之间,决定系数R~2在0.81~0.99之间;枣树各器官和枣果生物量模型残差均呈正态分布,整体没有呈现出发散的现象,均分布在直线上下两端。计算及分析表明所建立的老压砂地枣树生物量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宁夏中宁县压砂地枣树发展现状,提出了压砂地枣树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根据枣树间作或单种情况,宁夏压砂地枣树种植补灌技术可选择滴灌、小管出流补灌技术。在瓜枣间作、薯枣间作种植区选择滴灌补灌技术,在枣树单种地区选择小管出流补灌技术。并根据试验监测资料,提出了中部干旱带压砂地枣树微灌技术补充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7,(17):59-60
近年来,甘肃省中部弃耕荒废的老砂田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8年在白银市北部荒漠区开展了旱砂地造林。选择景泰县芦阳镇红光村集中连片的旱砂地进行了保墒育墒试验,结果表明:定植的六个树种在保墒育墒地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以及干物质与对照地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整个生长季保墒育墒地的含水率明显高于对照地。  相似文献   

10.
宁夏压砂地西瓜新品种引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压砂西瓜新品种引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比较品种的产量、品质、空心、瓜大小、形状、抗旱性、抗病等方面,鉴定出早抗王、陇抗9号、西域风度、凯越2号、金桥4号等品种均适合压砂地栽培,在中期补水、集雨为补充条件下可较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宁夏旱砂地枣瓜间作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百云  魏天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158-6160,6170
[目的]为枣瓜间作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通过调查枣树根系、土壤水分、西瓜的产量品质和效益、西瓜根系的垂直分布研究了压沙地枣瓜间作的栽培行间距。[结果]枣树与西瓜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40mm的土层中。在试验枣园,8月16日之前土壤含水量在8%~10%波动;8月16日之后大幅度上升。在整个调查期,20cm深处的土壤含水量最高。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趋势为:20cm〉40cm〉60cm。土壤含水量的总体变化趋势为:行间400cm〉行间150cm〉行间50cm。2009年,在补水180m3/hm2条件下,西瓜平均产量为10792.5kg/hm2。西瓜中瓤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2.05%,边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9.9%,西瓜平均产值为6412.5元/hm2。[结论]建议压砂地枣树定植株行距3.0m×8.0m,套种西瓜的株行距为1.6m×2.0m,枣树定植1~2年后套种3行西瓜;定植3~4年后套种2行西瓜,定植5年后不套种作物。  相似文献   

12.
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的中卫香山地区,目前已累积发展压砂地12000hm^2,种植的压砂西(甜)瓜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和支柱产业。为了持续利用压砂地,保证压砂地继续有效益,我们从2001年开始在压砂上地进行枣树栽植密度及提高枣树造林成活率的试验,累积栽植枣树280hm^2,平均造林成活率达80%以上,并且,在压砂地采取枣瓜间作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对旱砂地春小麦不同肥力条件下白粉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旱地春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和发病后小麦的产量与氮肥的关系比与磷肥的关系密切,氮肥水平越高,旱地春小麦白粉病发生相对越严重,产量相对较低;氮磷互作有利于小麦白粉病的发生,而氮肥75.0kg/hm2 磷肥300.0kg/hm2处理的病情指数较低,产量相对较高,表明合理的氮磷肥配施可降低小麦白粉病病情,提高小麦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西北地区特有的压砂地枣树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及其尺度效应,本文基于野外试验,选取32m×32 m区域,并在此基础上改变采样幅度和采样间距,基于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理论,研究了不同采样幅度和间距条件下0-5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对于所有5种采样幅度(32m×32 m、28 m×28 m、24 m×24 m、20 m×20 m和16 m×16 m),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呈减小的趋势,而变异系数呈增大的趋势,空间变异强度基本表现为弱变异至中等偏弱变异;当采样幅度增大时,土壤含水量的变异系数Cv、块金值C0及变程A均不断增大。对于4 m、8 m和12 m这3种采样间距,当采样间距增大时,土壤含水量的块金值C0不断增大,变程A不断减小,而变异系数Cv不受影响。在不同尺度内,土壤含水量均存在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各土层土壤含水量在不同采样间距下的空间分布形态相似,多处出现明显的"隆起"与"凹陷",受地形影响显著,并随着采样间距的增大,逐渐平坦化,8 m为较合理的采样间距。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甘肃中部地区旱砂地籽瓜连作障碍严重的现象,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旱砂地新型种植模式(籽瓜/花生间作模式)下3种花生间作密度(株距40 cm、50 cm、60 cm)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等权重、权重侧重籽瓜产量和产籽率、权重侧重经济效益下,花生间作密度为株距60 cm的关联度均为最大,分别为0.718 0、0.692 3和0.730 8,株距为40 cm次之,分别为0.657 3、0.647 0和0.662 4。表明花生间作株距60 cm为该间作模式的最佳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6.
采用挖掘法,通过田间取样,研究菠萝根系生长发育与地上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菠萝根系干重呈慢—快—慢的变化曲线,与地上部相似;移栽后第202~394天为根系快速生长期,而地上部快速生长期则出现在第278至394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后期菠萝根系干重分别占植株总干重的3.0%、2.9%,整个生育期内菠萝根冠...  相似文献   

17.
水稻群体根系特征与地上部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大田试验与网袋法相结合,研究了目前生产上推广的10个典型水稻品种群体根系特征与地上部及产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根质量在各生育期均与地上部质量、总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根活力与分蘖期地上部各性状和成熟期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根冠比均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达-0.8616和-0.8890.以产量最大化为目标,根冠比大的品种存在根系的生长冗余.  相似文献   

18.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旱砂地籽瓜与花生不同间作密度的优越性等级评价和排序模型。选取籽瓜种子千粒重、产籽率、种子产量、花生产量、经济效益、产投比6个评价指标,根据试验实测数据建立各影响因素的未确知测度函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利用熵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指标权重,根据置信度识别准则对不同密度的间作模式效果等级进行判定,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排序。评价结果表明,花生株距为50 cm时的评价结果最佳,未确知综合评价指数为3.26。该方法在评价和优选不同间作模式中更具客观性,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评价因素,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在评价和选择间作最佳栽培密度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根系分布对矮砧苹果幼龄期生长发育的影响,以3年生矮砧苹果为试材,采用剖面挖掘和网格取样法,调查花期、果实膨大期及采收期3个根系生长关键时期根系生长动态及分布特征,分析矮砧苹果根系随生育进程推进的发育规律。结果表明,矮砧苹果根系最密集区域为水平0~30 cm、垂直0~40 cm,且表现为采收期根系发育最旺盛,花期次之,第三是膨大期;从水平分布来看,根干重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在花期和采收期最大值均出现在0~10 cm区域,膨大期除根干重密度外,其他根系构型指标极值均出现在10~20 cm区域;从垂直分布来看,花期距地表20~30 cm区域根系发育最旺盛,膨大期和采收期根系构型指标峰值则在20~30 cm或10~20 cm区域出现;以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占总量的80%作为根系活动主要区域,花期为水平0~70 cm、垂直0~40 cm区域,膨大期为水平0~130 cm、垂直0~40 cm区域,采收期为水平0~80 cm,垂直0~50 cm区域,因此,水肥管理需根据根系生长发育特性采用不同的措施,尤其在果实膨大期要采取田管措施增加根系生长量,以保证树体活力。  相似文献   

20.
扬黄灌区压砂地甜瓜小拱棚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砂地甜瓜小拱棚栽培,是利用人工设施创造局部小气候,使甜瓜能够提早上市,获得较高的收入。宁夏南部扬黄灌区,早春气温低而多变,露地栽培甜瓜成熟时间在7月中旬,期间大量甜瓜集中上市,造成价格下降,种瓜效益不佳。利用小拱棚设施栽培可比露地覆膜栽培提早上市50~60天,每亩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