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旱育稀植是水稻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的简称。它是将直播变为插秧,将湿润育苗为旱育苗,将密植为稀植。其原则主要是以优良品种为前提,旱育壮秧为基础,早插稀植为中心,足肥浅灌为保证的新型栽培技术。本文介绍了该技术主要环节和要求,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影响水稻分蘖有关栽培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农业科学》1999,24(3):5-7
通过田间试验,对影响水稻分蘖的有关栽培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稀植栽培能充分发挥水稻固有的分蘖特性,促进个体发育,形成良好的群体结构和受光态势,浅栽秧、浅灌水及重施底肥均有力于分蘖。本试验稀植栽培最佳播种量为每平方米150g种芽,插秧期为5月中旬,插秧规格为30cm×27cm,每穴插2株。  相似文献   

3.
水稻钵盘育苗抛秧的增产原理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水稻钵盘育苗及抛秧栽培的优点,从早育苗与早插秧、稀育秧与稀插植等方面总结了其增产原理,并总结了栽培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期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稻机插秧是一项省工、省力、省秧田的新技术,可满足高产群体质量栽培中宽行浅栽稀植的要求。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水稻机插秧技术,介绍了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及其移栽大田后在不同生育阶段的肥水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包括旱育壮秧和稀植栽培两项技术,其中以旱育壮秧为基础,以旱播稀植为中心。 1.整地 1.1时期:水整地要同插秧相协调,既要服从于插秧时期,还要服务于播种质量要求。在插前2~3天完成。  相似文献   

6.
水稻抛秧栽培吉林辉南县计划局李长林水稻抛秧栽培是继水稻稀植插秧之后的又一项栽培新技术。它具有省工省种、成本低、易操作、劳动强度小、水稻抛秧后缓秧快、分菜多、成熟早、产量高等优点。经过多年来在辉南县的试验示范,平均亩产600多公斤。水稻抛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水稻钵盘育秧超稀摆栽高产栽培技术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稻钵盘育秧超稀摆栽高产栽培技术是用塑料钵盘育苗、手摆秧的栽培方式。是在旱育稀植机械插秧、手插秧技术和水稻抛秧栽培技术基础上,总结出的一套适应新形势的高产出、高效益的水稻栽培新技术。该技术依据水稻生物学特性,充分发挥其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与群体自身调节能力,充分挖掘当地水、气、光、热等自然资源的增产潜力,通过合理稀植.增强了植株自身的抗逆能力。钵盘育秧超稀摆栽既具有插秧栽培的田间分布均匀,便于作业、成熟较为一致,又具有抛秧栽培的秧壮、栽浅、返青快、分蘖多、省工、省力、省种子产量高等优点.是一项新的水稻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水稻品种的栽培模式,研究了插秧密度和插秧株数对水稻品种牡丹江32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稀植对牡丹江32穗数的增加作用不明显,为提高产量不宜稀植;插秧株数与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插秧株数对穗数的直接通径系数及通过每穴穗数对穗数的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应采用较大的插秧株数;在穗部性状中,二次枝梗数是最活跃的因素,较高的二次枝梗数是保证每穗实粒数的基础。对于牡丹江32来说,插秧规格以30cm×12cm,每穴6株产量最高,达8 658.0kg·hm-2。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等株行距的宽窄行混合和等穴距错位插秧的混合稀植栽培形式 ,研究了边行效应在混合稀植栽培中的作用、混合稀植栽培的产量表现、组成行的产量、边行效应值及增产机理。该栽培技术体系综合了目前普通等株行距稀植和超稀植栽培的优点 ,通过边行效应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0.
密植是水稻增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究竟密到什么程度为宜,又在密植的情况下,究竟每蔸插植根数多少等问题还未得出定论,为了进一步探讨适宜的插植密度和插植根数,一九五八年在宜章县农场分别进行了早稻稀密植和插秧根数的对比试验。试验中,稀密植设6×6寸,4×4寸,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着重探讨了水稻超稀植栽培技术中插秧形式对分蘖生产力的影响。设置了30cm×26.4cm、40cm×20cm和(50+30)cm×20cm三种不同插秧形式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密度条件下,30cm×26.4cm形式有利于增加有效穗数,40cm×20cm形式的单垄宽行有利于增加1穗粒数,(50+30)cm×20cm形式的双垄宽行有利于增加千粒重。因此,水稻超稀植栽培的插秧形式要考虑土壤肥力,即窄行稀植(如30cm×26.4cm)适于低肥力土壤,以便增加穗数;;宽行稀植适于肥力较高的土壤或增肥田,以便增加穗粒数或提高千粒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介绍水稻机插稀植栽培含义的基础上,总结了水稻机插稀植栽培技术,包括秧田管理、大田准备、移栽、除草剂使用、水分管理、肥料管理等方面内容,并分析了机插稀植水稻的特点,以期为我国水稻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水稻具有一粒种子生产几千粒种子的能力,这主要归功于其固有的优异的分蘖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水稻是靠育苗后移栽的方式进行生产的.这样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插秧密度问题.本文针对插秧密度问题论述合理稀植是实现水稻高产高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小群体栽培和稀植水稻的试验比较,分析了两种栽培密度的分蘖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小群体栽培水稻由于密度比稀植少一半,虽然分蘖发生始期相同,但小群体栽培二次分蘖发生的早,高位分蘖利用的多,形成了一次分蘖和二次分蘖并重、有效分蘖期长、有效分蘖率高的分蘖利用特点。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20,(11)
正1试验目的通过不同插秧密度(移栽秧苗数量)试验,形成水稻主栽品种达到个体壮、群体旺的高产栽培长势的秧苗配置途径,避免因为水稻群体过大或不足而无法实现高产创建产量指标。2试验处理水稻插秧密度设置9×4寸、9×5寸、9×6寸、9×7寸4个处理,每穴3~4苗。3试验设计各处理采取随机排列,不  相似文献   

16.
水稻旱育秧浅插稀植栽培操作要点●日本水稻专家原正市水稻的早育秧浅插稀植栽培,是在排水良好的旱地上,采用腐殖质含量高、透水性良好的土壤,在水分较少的条件下培育秧苗。因此,秧苗长得虽然小,却很健壮。把这种矮壮秧苗浅插在水层很浅的水田里,有点像浮搁在地面上...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总结了水稻混合稀植的高产栽培技术,提出了抛秧育秧或稀播旱育秧(播种量150g/m2);5月25日插秧,每穴2~3苗。采用3行组(50.0+30.0+30.0)cm×(20.0,13.3,20.0)cm和(40.0+30+30)cm×20.0cm错位插秧(15.0~15.8穴/m  相似文献   

18.
不同栽插密度对水稻高产高效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稀植是水稻栽培中心环节,往往被广大稻农所忽视或不理解.从6个方面论述了合理稀植对水稻高产量、生长发育过程、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影响.从而证明了合理稀植是实现水稻高产高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虽然机插水稻实现了定行、定深、定穴和定苗栽插,满足高产群体质量栽培中宽行浅栽稀植的要求。但只有使插秧机获得符合标准要求的插秧质量,才能确保水稻的增产增收。为了达到满意的插秧质量,在插秧前必须对插秧机进行适当的调整到位,并保证大田有基本的苗数。1大田基本苗数与插秧机的调整因水稻品种不同,对大田基本苗数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基本苗数过大过小对水稻的生长都不利,也必然影响到水稻的产量。而大田的基本苗数是由秧苗栽插时的行距、株距  相似文献   

20.
<正>水稻旱育稀植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育苗方式由传统的水育秧改为旱育秧,主要掌握好水的管理,原则是不建立水层、以浇为主、不缺不浇、浇了则透。秧苗培育重视地上地下同时发展,注重培育良好的根系,提高秧苗素质,增加了抗逆性和抗病性,培育的壮苗。特点是:秧苗耐寒力强,生长健壮;移栽后无缓苗期,早发快发。二是插秧方式由密植改为稀植,一般地栽插密度为9寸×3寸以上,部分条件好的地区能达到9寸×8寸,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