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木材除湿干燥技术始于60年代,首先在欧洲开始应用。80年代初,我国木材加工企业开始引进除湿干燥设备。1985年后,广东、山东等地有关机械厂,研制了国产除湿干燥设备,并开始在生产单位推广。1987年底,上海某研究所研制了高温热泵,其后,北京林业大学又研制了高温双热源热泵等,使除湿干燥技术在木材行业得到进一步推广。木材除湿干燥为木材干燥提供了一种新技术、新方法,为不少企业解决了木材干燥问题。但是,与此同时,由于对除湿干燥的原理、工艺、适用性、经济性等缺乏了解,也使一些企业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干燥周期长、残余…  相似文献   

2.
除湿干燥技术的应用现状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及美、英、法等国,研制和应用除湿机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从早期的小型低温机,发展到以后的中温、高温除湿机系列产品,其工艺技术方面已相当成熟。如今除湿机在这些国家的木材干燥设备中,已占有相当比例,如在日本和加拿大分别占干燥设备的1/5和1/3。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从国外引进除湿干燥机,80年代中期以后从仿制国外产品,逐步走向独立设计制造。除湿干燥方法已逐渐被木材干燥界理解和接受。除湿干燥机的销售量也有逐年递增的趋势。正在生产中应用的各种除湿机的总干燥…  相似文献   

3.
快装式热泵木材干燥窑上海桑菱环境能源研究所沈建荣,吕金扬,姚才华热泵除湿干燥技术因其干燥质量优良,节能效果明显,在国内木材行业已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已有数百台热泵木材干燥装置在全国各地投入运行,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从国外经验来看,热泵木材干燥技术作...  相似文献   

4.
热泵干燥技术因节能、环保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木材干燥等领域,但在干燥室内湿空气相对湿度不高时,热泵干燥系统的除湿性能较差,因此通过变频器调节制冷系统循环风量,研究木材干燥过程中,不同干燥阶段循环风量对热泵干燥除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制冷系统循环风量可以提高系统的除湿性能。在木材干燥不同阶段,均存在一个频率值,使系统的除湿量、除湿能耗比和除湿制热性能系数达到最大值,但三者的最大值并不是都在同一个频率值下出现。随着干燥的进行,干燥室内湿空气温度升高,相对湿度降低,系统的除湿量、除湿能耗比和除湿制热性能系数随之降低;系统的除湿量、除湿能耗比和除湿制热性能系数达到最大值的频率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5.
高温除湿干燥的节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杨木进行高温除湿干燥,并与常规干燥进行干燥能耗和木材质量的对比。结果表明,高温除湿干燥各阶段节能效果有较大差异,前期节能效果最好,平均能量回收率为30.5%;在同样的干燥基准下,两者的干燥周期和干燥质量基本一致,高温除湿干燥比常规干燥节能34.1%。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高温除湿干燥与常规干燥联合进行。  相似文献   

6.
戴燕红 《林业科学》2005,41(6):173-173
《实用木材干燥技术》由我国木材干燥技术专家——北京林业大学张璧光教授主编,高建民、伊松林、周永东为副主编。本书内容全面、具体,工程实例较多,侧重实用;作者根据目前生产实际,考虑到影响木材工业发展方向的节能、环保等因素,在自己多年研究成果以及吸收国内外相关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以常规干燥技术为主,扩展了除湿干燥与太阳能干燥内容,具有较好的系统性、先进性、创新性和预见性。  相似文献   

7.
湿空气旁通率对热泵除湿干燥机能耗影响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热泵除湿干燥法是干燥的节能途径之一。本文通过过湿空气爱率对热泵除湿干燥机能耗的影响的理论分析认为,将湿空气的旁通率作为除湿干燥工艺的一个地参数,与具体实验相结合,找出对应某一干燥阶段湿空所参数的最佳旁通率,可进一步节能降低能能耗。  相似文献   

8.
除湿干燥的节能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着重阐述了除湿干燥与蒸汽干燥的区别。单热源与双热源干燥的区别,以及除湿干燥的节能原理,提出了评价热泵节能效果的指标,列举了评价热泵节能率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除湿干燥机应用中某些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简述了除湿干燥的节能原理,单热源与双热源除湿干燥机的区别,以及除湿干燥机的某些局限性。介绍了恰当配置除湿机和干燥室的若干问题,同时还提出了改进干燥工艺提高除湿机工作效率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除湿机与其它能源联合干燥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阐述了除湿干燥的优点与局限性,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发展几种联合干燥,以克服它的某些弱点,如除湿机与太阳能的联合干燥;除湿机与木废料能源的联合干燥,除湿机与废汽能源的联合干燥等。  相似文献   

11.
热泵除湿干燥系统循环风旁通率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试验,分析循环风的状态与热泵除湿干燥系统能耗的关系。结果表明:循环风的旁通率对热泵除湿干燥系统的除湿比能耗具有一定的影响;不同干燥介质状态下,存在一个最佳的旁通率,此时热泵除湿干燥系统的除湿比能耗最低。  相似文献   

12.
椴木除湿干燥的能耗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描述了椴木除湿干燥过程中干燥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及木材含水率的变化曲线。着重分析了椴木除湿干燥过程中除湿量及能耗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显示,除湿干燥各阶段的除湿量和节能效果有较大的差异。干燥初期的除湿量大,开除湿机的节能效果最好;干燥中期的节能效果变差;干燥后期则不宜开除湿机。建议除湿干燥用于木材预干或作为联合干燥的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13.
高温热泵除湿干燥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喜平  张璧光 《木材工业》1994,8(4):11-13,34
本文介绍了高温热泵除湿干燥的工作循环及评价指标,并在研制RCG30G高温热泵除湿干燥机的基础上进行实际干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高温热泵除湿干燥节能效果显著,干燥速度较快,具有较高的干燥质量;2.采用R142b制冷剂可以获得较高的供风温度(最高供风温度>70℃),缩短干燥周期,降低能耗,同时可以减少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3.从干燥室低温区引入二次风可以减少干燥室的热量损失,同时可以满足冷凝器的风量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木材常规蒸汽干燥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且大部分在排湿过程中散失,能源浪费严重。通过在常规干燥窑内增加除湿设备,利用蒸汽-除湿联合的方式,采用蒸汽升温、前期连续除湿、中期间歇除湿、后期正常干燥的工艺基准进行批量生产试验,以检验节能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蒸汽-除湿联合干燥可以降低能源消耗60%以上。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热风干燥毛竹帘的基础上,采用3~5 mm塑料多孔带作为毛竹帘的隔层,并添加微真空除湿系统,研究2种干燥方式对毛称竹帘干燥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3~5 mm塑料多孔带改进毛竹帘的隔层,增强了对流效果;采用微真空除湿系统及时排出滞留室内的湿热空气并回收其潜热,提高了对流换热速度,同时微真空有利于水分从毛竹帘中排出。试验结果证明,采用改进后的微真空除湿系统和多孔带干燥方式,不仅干燥效率明显提高,而且节能效果也比较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经济实用的木材干燥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实用的木材干燥窑赵寿岳(南京林业大学南京210037)近几年来,随着木材工业的迅速发展和木制品质量的激烈竞争产生了对木材干燥窑的大量需求。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少专门生产木材干燥窑的厂家,他们可提供蒸汽加热干燥窑、烟气加热干燥窑、除湿干燥窑、真空干燥...  相似文献   

17.
采用热泵除湿干燥法是干燥的节能途径之一。本文通过温空气旁通率对热泵除湿干燥机能耗影响的理论分析认为,将湿空气的旁通率(通过风阀的开度来控制)作为除湿干燥工艺的一个运行参数,与具体实验相结合,找出对应某一干燥阶段湿空气参数的最佳旁通率,可进一步节能降低能耗。统计表明,热泵除湿干燥法比传统蒸汽窑干燥可节能45%~50%。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木材干燥技术及设备的发展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除湿干燥、太阳能干燥等技术设备应有尽有,常规蒸汽干燥也广泛采用了全铝组装壳体、室内直联电动机及计算机全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但这些设备由于造价高,使得一些小型木制品企业不敢问津。他们需要的是更符合自身实际,投资不多,且能保证干燥质量的木材干燥室。 笔者不久前对小兴安岭新林木制品厂的五间简易干燥室进行了改造设计,运行结果表明,该设计以有限的投资取得了良好的干燥效果。现介绍如下,供有关企业参考。1原干燥室的基本结构和缺点1.1基本结构 原干燥室属典型…  相似文献   

19.
柞木板材除湿干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品  李智 《林业科技》1990,(4):27-29
除湿干燥具有能量消耗少,干燥窑建造简便,投资少,操作简单,干燥难干木材质量较好等优点,在国外这是一种比较普及的新型干燥方法。近几年来,我国木材加工行业及纺织、食品等部门已开始引进并试制除湿干燥机,而且在南方发展较快,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由于我国相当部分地区对这种干燥方法的优越性,及经济效益了解不够,  相似文献   

20.
高建民  张璧光  伊松林 《木材工业》2004,18(1):24-26,35
通过高温热泵除湿与太阳能(GRCT)组合干燥的大量工艺试验,总结出了GRCT组合干燥系统的工艺特点,确定了GRCT组合干燥部分常规树种木材的干燥基准。结果表明,GRCT组合干燥系统是一种节能效果明显、干燥质量优良的木材干燥方法,更适合干燥较硬的木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