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木材市场处在买方市场时期,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亏损严重,林区经济陷入困境。企业没有其它办法解决问题时,只能是想方设法增大林木采伐量,以牺牲长远效益为代价,以求得眼前经济收入。基于国有林区这种严峻现实,控制森林资源消耗量是目前乃致一段时期林业企业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
3.
4.
广西维都林场森林资源培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林场发展森林资源培育,以扩大森林资源面积和增加林木蓄积量为目标。在分析广西国有维都林场的森林资源培育的基础上,提出了林场大力发展速丰林建设的布局、政策需求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试论林木种苗与森林资源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是林业工作的中心任务,而发展森林资源的关键在于种苗。针对森林资源培育的新特点,提出种苗生产要从外延式扩张向提高内涵转变,协调好种与苗的发展关系,并根据林业分类经营的需要,制订商品林和生态公益林不同供种供苗策略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7.
8.
高延 《中国林业》2011,(10):22-23
1947年建局的汪清林业局是吉林省最早开发的六大森工企业之一。自上个世纪50年代,汪清林业局开始探索采育结合模式。坚持四十年如一日培育森林资源,特别是1998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他们努力把采伐利用森林的过程作为培育森林的过程,使全局实现了“三个三千万”,即:建局时森林蓄积3200万立方米,迄今为止共消耗3800万立方米,目前仍有森林资源蓄积3970万立方米。基本上实现了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梦想,探索出了一条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路子。并因而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示范单位”。  相似文献   

9.
森林采伐与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森林采伐对森林生态系统、林区经济和社会稳定以及对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且提出利用生态采伐这一新兴起的技术去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依据《森林法》的规定 ,我国从1987年开始实行采伐限额制度。这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全面加强对森林资源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 ,集中体现了合理经营、永续利用的指导思想 ,为有效地控制森林资源消耗 ,促进各地在采伐利用森林资源中 ,正确地处理好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 ,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 ,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是我国森林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 ,也是符合我国国情、林情的成功管理经验。从我区的情况来看 ,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以来 ,由于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限额采伐森林的意识普遍得到…  相似文献   

12.
在探讨高效森林资源培育机制的内涵和福建省建瓯市森林资源培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规范的林地流转市场、健全森林培育投融资机制、推进林业的规模化经营、建立有效的技术保障制度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等高效森林资源培育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论述了培育和扩大大兴安岭森林资源的必要性,提出了现实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加快漳州森林资源培育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漳州市的森林资源培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资源现状仍不容乐观,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培育措施加快漳州森林资源培育,促进木材生产.  相似文献   

16.
17.
根据××市森林资源现状及消长变化情况,指出该市森林资源消耗结构,并提出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全面完成我省森林资源第七次连续清查工作,是今年全省林业工作的“办好三件大事”之一。森林资源清查成果作为评价我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就的重要依据,对调整林业方针政策、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制定林业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指导科学经营森林等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切实搞好本项工作,近期,省林业厅专门召开了全省森林资源调查工作会议,会上,权志长厅长、孙承骞副厅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两个讲话对于完成全省森林资源第七次连续清查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任务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刊特此刊登,请大家学习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森林采伐在森林资源增长中的作用、未来发展趋势与预测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从资源总量、人工林比例、可伐资源、森林分类经营格局、林业实体建设、林业种苗花卉产业经营生产管理等角度进行了调查研讨与客观分析,总结了沅陵县森林资源培育的经验和教训,针对沅陵县森林资源培育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