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云南红豆杉天然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垂直板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了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雌配子体的5种等位酶,并以10个基因位点编码的5个酶系统,分析了滇西北3个云南红豆杉天然种植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结果表明,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是0.77;群体的平均杂合性观察值是0.302;预期值为0.3320;每个基因位点发现的等位基因数是2.05,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数是1.466。对10个基因位点的基因多样性测定表明,种群间的分化占14.66%。总的基因多样性约85%产生于种群内。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是0.118。  相似文献   

2.
利用RAPD分析大青杨天然群体的遗传结构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6  
苏晓华  归复 《林业科学》1997,33(6):504-512
本文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从DNA分子水平上探测了大青场(plpulusussuriensisKom.)天然群体的遗传结构和分化程度。结果得出:用14个随机寡核苷酸引物共产生180个扩增片段,扩增片断在211bp至1636bp之间。Shannon表型多样度(HO)估测值在群体间变动范围为0.271至0.392,平均为0.310。对分子水平变异分为群体间和群体内两部分进行分析,群体间分量占总变异的62.3%,群体内只占37.7%。不同引物在群体内探测能力也各不相同,CHl-l引物探测多样度(HO)最高(0.540),而2116引物最低(0.151)。  相似文献   

3.
巨桉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20个l0bp随机引物对巨桉11个种源80个个体进行了群体遗传变异的比较分析。共检测到149个位点,其中89个为多态性标记位点,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59.73%。其种源内多态位点百分率(P)、香农信息指数(SI)及遗传分化指数(DC)值均较高,巨桉各种源内遗传变异性丰富;种源间遗传分化指数百分比(PDC)显示,PDC值介于1.52%~10.42%之间,说明巨桉种源间遗传变异较小,即种源群体的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部。8号、10号种源内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3号和6号种源内的变异水平较低。这些为巨桉种源的选择提供了有利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4.
云杉表型与同工酶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国内外30多年主要云杉属植物的表型与同工酶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群体间(内)表型多样性丰富,群体间性状表型变异一般均呈一定的地理变异模式。同工酶主要遗传多样性参数为:多态位点百分数,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目,平均每个位点期望杂合度,有效的等位基因数目和基因分化系数的变幅分别为23%~84.6%,1.33~2.70,0.016~0.306,0.230~1-32和0.022~0.11。群体间的变异量只占总变异量的2%~13%,约87%~98%变异存在于群体内。从表型、同工酶和DNA水平等多层次对云杉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偶合研究,同时加强对影响遗传多样性及其结构的外因探讨,及该研究在基因资源保护策略上的应用是云杉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湿地松单亲子代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自4个省份,5个引种群体的30个优树单亲子代测定15年结果表明:参试家系在材积、胸径和对褐斑病感病性上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差异。其中福建南屿家系群体生长快.树皮薄,侧枝数多;江苏和南京家系生长最差;江西家系平均抗褐斑病能力最强。通过多重比较,初步筛选出FJNY—003.JXJA—077,AHJX—001和JXJA—087等4个家系,它们材积平均生长比CK快38.4%,平均遗传增益为17.06%;胸径平均遗传增益为5.12%,感病性降低5.43%。文中对性状间相关及其遗传参数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采用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地,对天冬氨酸转氨酶(GOT)、丙氨酸氨酞酶(AAP)、亮氨酸氨酞酶(LAP)、6-磷酸葡萄糖酶(60GD)、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莽草酸脱氢酶(SHDH)等6种同工酶系统的12个基因位点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共发现36个复等位基因。结果还表明,马尾松天然群体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性,其多态位点百分率(PL)的56%,平均杂合率(He)为0.285,等位基因平均数(Na)为2.29;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数(Ne)为1.42;马尾松天然群体间的变异量只占总变异量的8.8%左右,而约91%以上的变异只存在于单个的小群体内的单株间,湖北省马尾松天然群体存在较为严重的近亲交配现象,近交系数(Fis)平均为0.202。  相似文献   

7.
樟子松优良林分遗传增益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文生  吴济生 《林业科技》1999,24(1):15-16,54
对樟子松(Pinussywestris)优良林分进行表型选择的作用在于改变下一代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从而提高群体某些性状的平均水平。群体的表型平均数在不同世代间发生改变,这种改变量就是选择响应,它反映了遗传增益的大小,也是评估樟子松优良林分选...  相似文献   

8.
红松群体内和群体间同工酶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杨一平  王述礼 《林业科学》1989,25(3):201-208
本文以四个位点编码的三种酶(EST、MDH和GOT)系统,分析了我国东北林区红松林四个群体同工酶的遗传变异和分化。群体内的同工酶变异,四个位点所有样品杂合性的平均值是0.37,并发现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平均值是2.25。群体间的同工酶分化,对四个位点的基因多样性测量表明,群体间分化的明显效果是2%。总基因多样性的98%产生在群体内。所有配对组合,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是0.025±0.008。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马尾松天然林同工酶遗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法,对天冬氨酸转氨酶(GOT)、丙氨酸氨酸酶(AAP)、亮氨酸氨酸酶(LAP)、6-磷酸葡萄糖酶(60GD)、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莽草酸脱氢酶(SHDH)等 6种同工酶系统的 12个基因位点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共发现 36个复等位基因。结果还表明,马尾松天然群体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性,其多态位点百分率(PL)为56%,平均杂合率(He)为0.285,等位基因平均数(Na)为2.29;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数(Ne)为1.42;马尾松天然群体间的变异量只占总变异量的8.8%左右,而约91%以上的变异只存在于单个的小群体内的单株间;湖北省马尾松天然群体内存在较为严重的近亲交配现象,近交系数(Fis)平均为 0.20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揭示大花序桉的遗传多样性,为大花序桉群体资源的保存和育种潜力的评估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利用14个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对大花序桉4个主要分布地区进行变异检测,分析位点多态性和群体多样性,计算地区间的分化系数和遗传相似性以及地区间和地区内的分子方差分量,基于遗传相似性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 14个SSR标记共检测到249个等位片段,平均每个标记检测到18个等位片段。基于所有标记,大花序桉各地区的Shannon's信息指数平均为1.785 4,观测杂合度平均为0.510 0,期望杂合度平均为0.788 2,表明遗传多样性较高。地区间平均遗传分化系数为0.071 6,分子方差分析(AMOVA)中群体间方差分量仅为6.8%,表明遗传分化水平中等、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非加权分组算术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将大花序桉4个主要分布地区划分为北部和南部2大类。 结论 种质资源保存要优先考虑多样性较高的地区。大花序桉遗传多样性较高,进一步选育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1.
10个南方皂荚群体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南方皂荚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现状,为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和育种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供试的215份皂荚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距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检测到1 782个位点,其中,有1 389个为多态性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7.94%;皂荚各群体Shannon’s信息指数平均为0.256;Nei’s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168,表明皂荚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偏低,皂荚群体间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分化;根据遗传距离UPGMA聚类分析,将10个群体划分为4大类。由遗传分化系数和分子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群体内的变异是皂荚遗传变异的主体,74.79%的变异来自群体内。[结论]皂荚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形成不仅与其分布广泛、种子特性及生活史有关,而且与人为的砍伐、引种、生境片段化等因素有重要关系。基于上述结果提出了皂荚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以江西境内的5个毛红椿天然群体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ISSR与SSR分子标记的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5个群体总体表现为杂合子过剩,纯合子不足,总的遗传多样性偏低;物种水平的基因多样度(h)为0.2524,各群体基因多样度按大小排序为:九连山>官山>井冈山>马头山>岩泉。毛红椿群体规模小且林龄结构单一,推测这是造成其杂合子过剩但是基因多样性低下的主要原因。遗传分化指标(GST)显示受检测的毛红椿各群体间已发生显著分化,但群体内的遗传变异约占总变异的70%,仍是变异的主要来源;群体间基因流值(Nm)仅为0.596,多世代后的随机遗传漂变会逐渐加剧毛红椿群体遗传分化。为保证遗传完整性及保持群体的多样性水平,在江西境内可仅选择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的九连山与官山两个群体来开展毛红椿的资源保存以及迁地保护。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11个长白落叶松天然群体进行三种同工酶遗传方式和连锁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GOT、MDH和Est三种同工酶遗传表达稳定,分别受4、4、5个位点控制,所有位点都不存在连锁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湖北省孝昌县小悟乡的马尾松(Phus massoniana)天然林的针叶进行的同工 酶实验,6种酶系统的11个基因位点得到了确认。以各基因位点上的等位基因的频率为基础, 对该林分内部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林分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性,其多态位点 百分率(PI)为90.9%、等位基因平均数(Na)为3.18、有效等位基因(Ne)为1.91、平均期待杂 合率(He)为0.42、近交系数(Fis)为0.33,且存在不同基因位点间高频率的连锁不平衡。同时 将马尾松个体间的距离分成不同的等级,考察各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Moran’sI和SND 曲线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对该林分内的遗传构造和林分的成立过程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发现 其邻域的大小为10~12m。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该类的天然林的遗传资源保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美国山核桃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1,他引:14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标记技术,采用Operon公司的10种随机引物,以采自美国东南部、北部、西部和我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云南等地的9个美国山核桃栽培群体45个单株的种子为材料,检测出多态位点42个。以这些多态位点为依据,计算了估测了多态性位点百分比、Shannon表型多样度指数、Virk群体内遗传距离和Nei氏群体间遗传距离,并用它们作为参数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美国山核桃品种群体遗传变异明显,且群体间差异大于群体内差异,我国引种的群体遗传差异大于原产地美国的群体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16.
乐昌含笑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方法分析了珍稀木兰科植物乐昌含笑6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化程度。19条随机引物扩增出111个可分析位点,多态位点百分比为81.98%,经POPGENE分析发现,乐昌含笑的Nei’s基因多样度(Hc)为0.3255,Shannon表型指数(I)为0.4751,与其它植物比较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6个乐昌含笑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Gst)值为0.2226。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大于群体问的遗传变异。按照遗传距离将乐昌含笑6个群体划分为两类:第1类有广西三江、湖南宜章、湖南双牌和湖南资兴的群体,第2类包括江西官山和湖南醴陵的群体;研究表明:第2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数高于第1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数。  相似文献   

17.
思茅松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少瑜  王炯等 《林业研究》2002,13(4):273-276
采用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了思茅松(Pinuskesiyavar.Langbinaensis)种子胚乳的9种同工酶。通过对9种酶系统编码的16个酶位点的遗传分析,揭示了思茅松三个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情况。思茅松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0.667;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13;期望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分别为0.288和0.197。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分化系数仅为0.052,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15。表5参15。  相似文献   

18.
用同工酶研究马尾松群体的遗传结构   总被引:41,自引:6,他引:41  
本文应用同工酶分析技术结合形态、生长和物候等表型性状,分析了福建省沙县境内的5个马尾松天然小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马尾松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水平,5个小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达64.5%,等位基因平均数为1.65,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216。小群体间的分化程度不高,5个小群体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047;同工酶测定的总变异中,2.4%来自小群体间,其余的变异(97.6%)来自小群体内;而表型性状总的遗传变异中,6.5%左右来自小群体间,其余的变异(93.5%)来自小群体内。  相似文献   

19.
板栗主要栽培品种的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APD分子标记手段,研究了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对46个板栗品种样品的DNA,用1个引物进行扩增反应,产生69个多态位点。结果表明,各个位点上遗传多样性程度存在较大差别,有效等位基因数目(Ne)最大值为1.9990,最小值为1.0444;基因多样度(H)的最大值为0.4998,最小值为0.042;Shannon信息指数的最大值为0.6929,最小值为0.1047。所检测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目为1.5260,平均基因多样度为0.3618,平均信息指数为0.4832。有效等位基因数目、平均基因多样度和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的标准误都较小,分别为0.3096,0.1418,0.1748,估计精度较高。这3个遗传多样性度量表明板栗品种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度。品种间遗传距离最大值为0.8001,相应的遗传共享度为0.4493;品种间遗传距离最小值为0.0910,对应的遗传共享度为0.9130。遗传距离是评价品种间近缘关系的重要指标。对板栗品种间的遗传分析,是板栗良种选育和品种间亲缘关系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红花石蒜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4个居群的红花石蒜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POPGEN32分析显示红花石蒜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很高,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2.31%,Shannon指数(H)为0.459 7,Ne i指数(I)为0.302 5;居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多态位点百分率平均为49.65%,Shannon指数(H)平均为0.262 0,Ne i指数(I)平均为0.176 3;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503 5,基因流(Nm)为0.698 3。AMOVA分子变异分析显示:居群间遗传分化程度高,46.12%的变异发生在居群内,53.88%的变异发生于居群间。生境的片段化使居群间的基因流受阻,可能是居群间高遗传分化和居群水平低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