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试验以蓖麻为研究对象,优化从叶柄中提取蛋白的过程,利用BCA试剂盒、UVwin5紫外软件V5.1.0、BandScan蛋白定量分析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对蓖麻组培苗不同部位的叶柄中毒蛋白的含量进行测定.为研究蓖麻毒蛋白在蓖麻组织培养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奠定基础。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蓖麻叶柄中的毒蛋白的含量与叶位呈正比,即随着叶位的升高,叶柄中的毒蛋白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蓖麻粗毒蛋白的提取及其杀鼠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蓖麻粗毒蛋白作为灭鼠药的可行性以及不同溶剂脱脂对蓖麻粗毒蛋白的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用石油醚、乙醚、二氯甲烷3种溶剂分别对蓖麻粗籽进行脱脂后,用醋酸水溶液从脱脂的蓖麻饼中提取蓖麻毒蛋白,通过杀鼠活性试验比较3种蓖麻粗毒蛋白的杀鼠活性。[结果]3种蓖麻粗毒蛋白均有明显的杀鼠活性,小鼠死亡率均达100%。采用不同溶剂脱脂对蓖麻毒蛋白的活性没有影响,但二氯甲烷脱脂的蓖麻粗毒蛋白平均致死速度相对较慢。[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分离和提纯杀鼠活性成分提供了线索,也为开发蓖麻作为植物源灭鼠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经(NH4)2SO4沉淀,分子筛层析和亲和层析等处理,从去壳蓖麻籽中分离纯化得到蓖麻毒蛋白,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呈32kDa和34kDa两条蛋白带,证明该蓖麻毒蛋白已被纯化至均一。用等电聚焦法测出该蓖麻毒蛋白的等电点为pI6.1和pI6.7。高效液相色谱测出该蓖麻毒蛋白在非变性条件下有五个峰,表明蓖麻毒蛋白可能存在五个不同的多聚态。动物实验表明该蓖麻毒蛋白对小白鼠有较强的毒性,但对斜纹夜蛾幼虫无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4.
蓖麻毒素粗提物杀虫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在室内条件下,用不同溶剂提取的蓖麻毒素提物对3种害虫进行的杀虫作用试验表明:蓖麻毒素粗提物对这3种害虫有不同程度的杀虫作用,主要杀虫活性物质为蓖麻碱和毒蛋白,毒蛋白表现为触杀作用,蓖麻碱表现为触表和胃毒的综合作用,并具有一定拒食作用。  相似文献   

5.
蓖麻毒蛋白(Ricin)是一种核糖体失活蛋白,对真核细胞有毒性。它移除真核细胞核糖体大亚基28SrRNA保守序列中特异的腺嘌呤残基,使蛋白合成过程终止,导致细胞死亡。本文对蓖麻毒蛋白在植物细胞内合成后转运出细胞的过程,以及蓖麻毒蛋白作用于哺乳动物细胞时转运过程的研究进展予以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优化了从蓖麻叶片中提取蛋白的过程,利用硫酸盐沉淀法、BCA试剂盒、UVwin5紫外软件V5.1.0、BandScan蛋白定量分析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对蓖麻组培苗不同部位叶片中的毒蛋白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蓖麻叶片中毒蛋白的含量与叶位呈正比。  相似文献   

7.
蓖麻的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是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能源植物。对蓖麻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需要从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对蓖麻价值进行分析。本研究首先介绍了蓖麻油及其衍生物在生物柴油、精细化工等领域的应用概况,其次归纳和总结了蓖麻在盐碱和重金属污染修复领域的研究进展,从结构、作用机制、生物活性等多个角度对蓖麻毒蛋白和蓖麻碱做了归纳和总结。最后指出了蓖麻资源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为蓖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通蓖5号"单粒蓖麻种子为研究对象,利用BCA试剂盒、UVwin5紫外软件V5.1.0、Band Scan蛋白定量分析软件相结合的方法,优化了单粒蓖麻种子的粗蛋白提取过程,并对单粒蓖麻种子中毒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优化后的单粒蓖麻种子粗蛋白提取过程中缓冲液A的加入量为3m L/g,硫酸铵饱和度为70%,沉淀时间是12h,溶解沉淀所需加入缓冲液A为3m L。经测定,单粒蓖麻种子平均质量为0.2415g,其中含粗蛋白10.8908mg,毒蛋白4.1154mg,毒蛋白所占百分比为37.79%。  相似文献   

9.
蓖麻饼粕作为蓖麻籽榨油后的副产物,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及矿物质元素,还含有蓖麻毒蛋白、蓖麻碱等毒性成分,是一种良好的食用、药用资源.对蓖麻饼粕成分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进行了简述,以期合理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推动蓖麻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从31种中草药中筛选出对蓖麻粗毒蛋白具有较好解毒效果的中草药提取物,采用5种不同提取方法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以小白鼠为试验对象,就31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蓖麻毒蛋白中毒小鼠的解毒效果进行了粗筛,并就5种不同提取方法提取中草药提取液对蓖麻毒蛋白中毒小鼠的解毒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1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中,筛选出解毒效果较好的大黄、连翘、板蓝根、防风、白芍、附子、龙血竭、升麻(广东)和升麻(西安)等9种中草药;又从这9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中进一步筛选出解毒效果好且效果稳定的板蓝根、白芍、龙血竭和升麻(西  相似文献   

11.
刘林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129-17131
[目的]对蓖麻毒素分子量、等电点和氨基酸序列等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方法]以内蒙古通辽地区所产蓖麻哲蓖2号为对象,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毒性检测等免疫学技术对其毒素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试验中所用蓖麻毒素的等电点为6.49,分子量为61.9kD,其氨基酸序列与网上公布序列相比,A链有22个位点发生变异,B链无变异;小鼠口服LD50为5.0mg/kg,腹腔注射LD50为4.6μg/kg,淋巴细胞IC50为3μg/ml。[结论]该研究为深入了解蓖麻毒素生物学性质提供依据,同时为不同产地蓖麻毒素毒性及其他性质的差异比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采用PCR技术扩增蓖麻毒素B链基因,并克隆入诱饵载体pSos中,成功地构建了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Sos-RTB。将重组质粒与对照质粒共转化入酵母菌cdc25H。结果表明:该段基因表达的蛋白对酵母菌cdc25H无毒性和无自激活作用,且在酵母细胞中定位正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30种封闭液与3种封闭条件对ELISA检测蓖麻毒素方法的封闭条件进行了优化,由P/N值得到1%酪蛋白+5%脱脂乳与5%脱脂乳+2%PEG 2万两种封闭剂在包被后孵育一次的封闭效果相似,也是所有组合中封闭效果最好的,从而大大提高了ELISA检测蓖麻毒素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Certain toxic lectins, including ricin, are retrogradely transported along neuronal processes to the cell body where they inactivate ribosomes, resulting in neuronal death. This process of "suicide transport" suggests a powerful new experimental strategy for solving neurobiological problems.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拟南芥和蓖麻的SAD基因同源区域,设计引物并以木薯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长度为240 bp的基因片段,命名为木薯SAD.序列相似性检索结果表明,木薯SA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基因库中登陆的大戟科植物蓖麻、千年桐的mRNA序列同源性达94%,与大豆、芝麻、葵花等油料作物的mRNA序列同源性分别达到87%、86%和82%:系统进化分析进一步表明,木薯SAD基因与大戟科植物蓖麻、麻疯树和千年桐的亲缘关系最近,该结果与传统分类学将木薯与蓖麻、千年桐和麻疯树归于大戟科的结论相符,而木薯SAD基因与芝麻、大豆、莲花、葵花等植物种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植物在进化上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同提取液,从洗涤过的巴西橡胶树橡胶粒子中提取蛋白质,并对其进行电泳分离与质谱鉴定。分离鉴定了2个含RicinB_Lectin_2结构域的糖基识别蛋白质,分别命名为HbRBLLP-1和HbRBLLP-2。这2个蛋白质可能是橡胶粒子膜蛋白质或是与橡胶粒子有较强的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对HbRBLLP-1及HbRBLLP-2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RicinB_Lectin_2结构域均仅有1个Q-x-W模体,而非蓖麻毒素B链所具有的(Q-x-W)3模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