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曲明传 《茶业通报》2002,24(1):23-24
为了解和掌握全市茶叶设施栽培发展态势,探索其运行模式和发展思路,于2000年4月对茶叶设施栽培情况做了调查。1设施栽培发展史日照市设施栽培始于1994年,由东港区茶业局最早在巨峰镇秦家小庄茶园开始试点,以后经几年试验、摸索和完善,到1999年设施面积发展到7.3h,发展茶叶大棚220个,实现大棚茶收入150万元。回顾设施栽培发展史有三条成功经验:一是试验效果好。起初在巨峰镇秦家小庄建的0.03h设施大棚,最后产茶叶18kg,毛收入1.8万元,引起了众多关注。二是典型示范好。大坡乡薄家口村1998年冬…  相似文献   

2.
茶叶是泰顺县的一项主要经济作物也是发展效益农业的支柱产业。1茶叶生产的现状泰顺是全国生态示范县,产茶条件得天独厚,历史悠久,是“温绿”的主产区;1978年列为全国重点产茶县,1996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全县现有茶园面积4333hm2,其中良种茶园1400hm2,占总面积的32.3%,无性良种与有性良种面积比例3:2;2001年全县茶叶总产量1500t产值3200万元,其中名茶产量150t,产值1500万元,分别占总产,总值的10.4%和47%;优质茶产量250t,产值800万元。2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1国内国际茶叶产销情况1.1国内茶叶产销情况总的来说是产销稳定,具体来说:一是茶园面积增加,产量增加。据统计,2001年全国茶园面积114.3万hm2,开采面积110.3万hm2,分别比2000年增长1.18%、1.28%。2002年全国茶园面积估计118.3万hm2,开采面积估计113.8万hm2,分别比2001年增长约3.5%、3.2%。全年茶叶产量2001年为70.17万t,比2000年增长2.79%(其中:红茶增长1.27%;绿茶增长2.55%;乌龙茶增长1.18%;紧压茶增长3.35%)。20…  相似文献   

4.
许乃新 《茶业通报》2002,24(3):14-16
茶业是黄山市财政收入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来源。全市现有茶园56667hm2,年产干茶1.62万t,年创产值2.5亿元。其中名优茶4200t,占茶叶总产量的26%,产值1.5亿元,占总产值的60%。黄山市有上百万人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以及相关的第三产业,其中直接得益于茶业的茶农就有70多万人。由此可见,茶业对黄山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持续地发展黄山茶业,牵涉到方方面面。其中,解决茶业结构性失衡问题,是个关键。1黄山茶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黄山茶业在发展进程中,多年潜…  相似文献   

5.
黄山市现有茶园5.2万hm2,茶叶产量1.85万t,茶农70多万人。所辖三区四县乡乡产茶,茶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高的达到80%,茶叶收入成了山区茶农的基本生活来源,也是地方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茶业,作为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在全市的经济发展中...  相似文献   

6.
张觉晚 《茶业通报》1999,21(4):43-44
据报道,1996年湖南省茶园面积由1977年的17.4万hm2减少到9.3万hm2,减46.2%;产量由1988年8.1万t减少至5.5万t,减32.1%。全省400余个乡镇红碎茶厂,大部分倒闭。在这连续多年茶叶滞销,陷入低谷的情况下,湖南省兰岭茶厂确有振兴之道,生产稳步发展,产值由1991年的450万元增加到1997年3800万元;利税也由1991年的30万元增加到1997年的383万元,他们的基本作法是:1 换良种。良种在优质高效茶叶生产上有重要的地位,因生长发育一致、适制性和抗逆性比群体品…  相似文献   

7.
茶叶是休宁县传统的支柱产业,全县有茶园13334hm2,占全市茶园面积28.5%,在区县位居第二,年产干茶5000t,产值6500万元,农村农民收入中约65%来自茶叶,部分山区茶叶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乡镇企业中约50%以上是茶叶加工企业,财政收入中约10%来自于茶叶,茶业经济在休宁县农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茶业经济的兴衰与该县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也将享受最惠国待遇,按世贸组织成员进口关税的要求,发达国家平均关税为3.8%,发展中国家为14%。关税的降低,进口国茶…  相似文献   

8.
张利平 《茶业通报》1999,21(4):38-39
我国年产茶叶已达到56万多t,茶叶在生产过程中,茶叶的副产物也相当可观。据调查,生产1t红茶约有30~50kg的茶灰、筋毛、梗朴等副产物;生产1t绿茶或其它茶类,亦有20~30kg的副产物。据此测算,目前,我国每年茶叶加工中的副产物至少在1.6万t以上;茶树更新修剪下来的枝叶等有数万吨之多;全国已开花结果的茶园约为80多万hm2,茶籽年产量也有8~10万多t;此外,还有大量的低档粗老茶叶。因此,综合开发利用茶叶副产物,不仅可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丰富人民的生活。现将茶及其副产物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一解放前后的茶叶生产情况浙江栽培茶树历史悠久,产茶区域远在唐朝时候就有相当规模。目前,全省88个县市中产茶的县市就有74个,经营茶叶生产的农民有80多万户,200多万人。因此,茶叶是浙江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之一。根据1951年对35个县163家典型茶户的调查,茶叶收入平均占农业总收入的28%,茶叶集中的产区,收入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王敏 《茶业通报》2002,24(4):18-18
咖啡碱是一种紧俏的生物碱类医药原料,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上经常有价无货。在自然界中,咖啡碱主要存在于茶叶、咖啡豆、可可、可拉果等经济作物中。根据化验结果,咖啡碱在咖啡中的含量为0.6%~1.5%,而在茶叶中的含量可达1%~5%。绿茶中的含量为2.5%左右,红茶中约含有3.19%。一般制茶的废料(如茶末、茶屑、茶梗)中约含有2.4%~2.8%。在国外,咖啡碱主要来源于生产咖啡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在我国茶叶产量极多,各种制茶废弃物非常丰富,因而充分利用制茶废料提取咖啡碱,具有原料易得,工艺简便,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宗庆波 《茶业通报》2002,24(1):43-45
湖北是“茶圣”陆羽的故乡,茶资源十分丰富,茶文化历史悠久,建国50a来,我省茶叶生产快速发展,特别是名优茶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2000年全省茶园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12.1万hm2、6.37万t,跃居全国第四位。产值达到11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名优茶产量产值分别占总量30%和77%,进入全国名优茶生产大省行列。茶叶已成为我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和振兴山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膳食结构的变化和精神文化生活水…  相似文献   

12.
张弩  吕玲 《茶业通报》2002,24(3):45-45
宜昌市点军区运福茶叶合作社是由点军区土城乡民营企业运福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创立的一家民营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茶叶合作社成立四年来,一头联着农户,将农户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一头系着市场,面向市场,兴上项目,调整结构,开发名优产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探索出一条全市茶叶产业建设新模式,带动发展“宜红早”、“福云6号”早市茶3.3hm2。研制开发了“车溪翠芽”、“运福优绿”等名优茶,共有4个茶叶品牌获省、市、县茶叶评比金银奖。4a共销售茶叶400t,实现销售收入近800万元,创利税50余万元,成为宜昌市江南茶叶…  相似文献   

13.
泾县是全省17个重点山区县之一,而位处泾县东南的汀溪乡茶园面积达233.3hm2,素有“茶叶之乡”之称,该乡总收入的75%来自茶叶。同时该乡又是全国300个生态乡之一。为了加快沼气推广力度,拓宽沼气综合利用的路子,发挥沼气建设在“二高一优”农业中的重要作用,我们选择了“茶园施用沼肥提高茶叶产量和效益”的对比试验,现将其试验结果初报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汀溪乡大坑占岭和红岭的5户农家进行。同时进行面上示范。1.2 供试品种:1、茶树品种为当地的泾县中叶种;2、供试沼肥为沼气示范户正…  相似文献   

14.
张启利 《茶业通报》1995,17(3):23-23
控制名优绿茶色泽的制作技术要点张启利(池州地区农技推广中心)池州地区是安徽省茶叶的重要产地,采摘茶园面积24万亩,年产茶叶6千余吨,近两年受市场经济的引导,名优茶生产发展很快,全区名优茶产量由1992年的78.21吨,占总产的1.3%,产值331.5...  相似文献   

15.
加入世贸组织既是对我省茶叶出口、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但同时也对茶叶经济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如何利用优势、调整战略和寻求对策是目前最为紧迫的课题。1我省茶叶产业现状不容乐观我省现有茶园面积12万hm2,年产茶叶5万t左右,其中绿茶产量4万多t,年产值7亿元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年平均1.3亿元。安徽省茶业与其他产茶省比较,其发展速度明显滞后,茶叶产量已由全国第一、二位,降到目前的第七位,2000年与1995年相比,全国茶叶产量年递增2.96%,安徽却呈现负增长。出口量连续下滑,…  相似文献   

16.
徐卫兵 《茶业通报》2002,24(4):26-27
岳西位于大别山腹地,全县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高林密,植被好,污染少,土壤酸性。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适合茶树生长,所产茶叶品质十分优异,是发展名优茶生产的好地方。据考证,早在唐代中期岳西就开始了茶树人工栽培,其历史可追溯到十六世纪以前,但大面积栽培是在解放后,特别是六十年代后,全国名茶“岳西翠兰”、“岳西翠尖”的创制及制做技术的普及推广,极大促进了岳西茶叶生产的发展。据统计全县茶园面积4266.7hm2,年产干茶1400t,产值3000万元,平均亩产值468元。采摘面积占64.6%,达273…  相似文献   

17.
覃士才 《茶业通报》2002,24(3):23-25
应用无性系茶树良种发展新茶园,是提高茶园建园质量,开发名优茶、提高茶叶品质的基础,是培植五峰新世纪茶叶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我县茶叶再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的一项重大科技措施。因此从1997年冬开始,我县引进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福鼎大毫”、“福鼎大白”、“福云6号”、“白毫早”等,在全县3000多个农户中栽植茶苗2800万株(其中自繁240万株),建无性系茶树良种园250hm2,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4.85%,实现了“一年栽、二年采、三年亩收入过千元”的目标,最高的茶农亩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春茶开园…  相似文献   

18.
江平 《茶业通报》2002,24(3):48-48,F003
池州市现有茶园面积1.8万hm2,茶叶产量6000t,出口红茶3000t,茶叶产值1.2亿元,茶叶税收1000多万元。全市有63个乡镇产茶,重点乡镇44个,其中有12个乡镇是有机茶产区,32个乡镇是名优茶和出口红茶产区,涉茶人口50多万。目前,已建茶叶初制厂310家,精制茶厂8家,拥有名优茶加工机械1640台套,茶叶专业技术人员132人。茶叶已成为山区经济、创汇农业的支柱产业。在新的世纪,我市茶叶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巨大,市场竞争亟待增强。为此,加快茶叶品牌整合显得尤为重要。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43个…  相似文献   

19.
吴健 《耕作与栽培》1999,(5):13-13,32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的斜坡面,平均海拔1000m左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缭绕、酸性黄壤分布面积大,非常适宜茶树生长。所产茶叶,香高味浓,发展茶叶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政府也十分重视,把发展茶叶生产作为全省继烤烟、油菜之后的第三大经济作物支柱产业。70年代我省茶叶是大发展时期,面积达3.62万hm2,80年代下降为2.83万hm2,90年代以来又开始大发展,目前达4.24万hm2,比80年增加1.4万hm2,年产量1.65万t,比80年代仅上升0.59万t,茶叶生产的发展起落较大,效益不够…  相似文献   

20.
苹果梨树适宜负载量及树体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苹果梨树株行距2m×5m,树体适宜负载量:初果期15~20kg,好果率占80%以上,盛果期35~40kg,好果率80%以上;枝组负载量的计算公式为y=1.9053x-1.0325;花序适宜结果量1~2个;适宜负载量的树体参数为树高3.5~4.0m,冠径2.0~2.5m,枝类比:初果期长枝占总枝的34%、中枝占30%、短枝占29%;盛果期长枝占总枝的20%、中枝占20%、短枝占60%。叶果比:初果期20~30∶1,盛果期30~3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