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肯尼亚茶产业与茶树资源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肯尼亚是世界重要的茶叶生产国,非洲第一大产茶国,以生产CTC(crush, tear, curl)红茶为主,茶叶的品质位居世界前列。茶叶现已成为肯尼亚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GDP)4%;产量的95%以上用于出口,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占26%的出口换汇收入。目前肯尼亚茶叶研究基金会收集保存了250余份茶树种质资源,已经释放了50个国家级茶树品种。茶树育种技术从传统的杂交育种,逐步向生物技术育种等新技术发展。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肯尼亚茶叶产业发展简史与概况、茶树种质资源、育种技术、育成品种、新品种保护及良种繁育与推广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品种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玉米种质资源是选育优良品种的遗传物质基础,收集原始素材,拓宽种质基础,开展种质鉴定、创新和利用,在玉米品种改良工作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从全球范围来看,大约有300个玉米地方种族,但广泛开发利用的只有5~6个。种质资源狭窄也是当前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的突出矛盾,杂交玉米育种中每一次突破性品种的诞生,总是以突破性的基础材料和自交系为前提。为了扩大玉米遗传育种的种质基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育种家对热带。  相似文献   

3.
茶树品种是茶叶生产的基础。文章分析了江苏茶树品种发展历程和现状,指出制约江苏茶产业发展在品种方面上存在的名优茶风格特征多样、种质资源利用率低、盲目跟风引种等主客观问题。提出了加快适宜江苏茶树品种选育和成果落地转化的建议,以期为解决制约江苏茶产业发展品种因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资源整理整合及共享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是中国大叶茶种质资源保存的重要基地,目前已收集保存了茶组植物28个种,1199份茶树资源。为促进茶树种质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应用Access数据库软件,首次系统整理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830份,向e平台提交了共性描述种质资源631份,特性描述种质资源300份,与国家自然科技资源e平台相链接,建立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数据库,为实现茶树种质资源的规范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础。根据茶树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现状,提出了资源圃茶树种质资源共享利用框架,指出了茶树资源保存、整理整合及共享利用中存在资源保存分散、体系不完善、种质资源性状鉴定深度不够、资源共享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日本1979年茶叶科学研究报告的成果有112项,都与茶叶生产发展有关,很值得参考。其中主要的如茶叶病害和茶树育种研究的成果,茶树育种主要是留种收集和适制红绿茶的品种选育。病害研究主要是研究了病原菌的形态、生理生态、分类以及病害的生态。  相似文献   

6.
茶树资源核心种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茶树是中国具有传统优势的经济作物之一,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能否快速、精确地从大量的茶树种质资源中筛选出适合育种的优异基因,是决定茶树育种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茶树新品种的育种效率,更好地为科研和生产服务,建立茶树资源的核心种质就成了当务之急。笔者回顾了核心种质的概念及研究概况,总结了国内茶树核心种质的研究现状,概括了茶树核心种质的构建步骤及方法,分析了茶树核心种质的有效性检验方法,发掘了构建茶树核心种质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更好地构建茶树核心种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高EGCG含量的特异茶树种质资源的筛选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金科  郑金贵  陈荣冰  陈常颂 《作物学报》2005,31(11):1511-1517
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是茶叶具有抗癌功效的核心成分[1~3],是决定茶叶饮料品质好坏的关键因子之一[4],是茶多酚具有生理活性和广阔用途的最关键的核心成分[5~7]。EGCG在不同茶树品种新梢的含量一般为9%~13%,前人对EGCG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抗癌、抗氧化、抗病毒等功能性方面[8~10]。而茶树EGCG的遗传规律、资源筛选等方面研究在国内外均未见报道。我国茶树种质资源极为丰富,居世界之首[11],前人已对茶树种质资源作了深入研究,并在品种早期鉴定、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农艺性状、生物化学、细胞学、解剖学、形态学、制茶学、孢粉学、发酵学及抗性(抗寒、抗病虫)等领域取得长足进展[12~19]。若能从我国茶树种质资源中筛选出高EGCG含量(>13%)的品种或株系,一方面,可作为茶树品质遗传改良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可应用于生产,从茶树鲜叶中直接大量提取EGCG。因此,高EGCG含量的特异茶树种质资源研究,对于EGCG的工业化生产、茶树新品种选育、提高茶树鲜叶或干茶的品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旨在筛选高EGCG含量的茶树特异资源。  相似文献   

8.
在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我国城乡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工农业生产逐步走向繁荣。茶叶生产也不例外,国务院于1984年下达国发《74》号文件以后,茶叶流通和销售实行放开,茶叶生产得到发展,茶叶市场繁荣。首先,我国各地优厚自然条件下的优异茶树种质资源得到开发利用,各地名茶的恢复和新名茶创制,尤如雨后春笋。全国各茶区创制的新名茶不下百余种。安徽宁国黄花云尖这朵名茶鲜花,就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化雨下开放的。宁国黄花云尖名茶是由宁国优异茶树种质资源——宁国猪耳种的茶树芽叶制成的,猪耳  相似文献   

9.
为发掘利用北方古老茶区地方资源优势,丰富国家资源宝库;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益茶叶生产服务。陕西省茶树种质资源圃,由西乡县茶叶试验站、汉中地区茶叶技术工作站承担,经四年实施,已在西乡县茶叶试验站建成。该资源圃占地8.73亩,已征集保存省内外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0.
茶树种质资源的流失和保存王镇恒,董德贤(安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种质"是指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其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后代的遗传基因。茶树种质是改良茶树品种的物质基础,广泛调查、收集、整理、研究和利用茶树种质资源,充分发挥种质的潜力;对培育新茶...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菏泽市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及保护利用现状,开展了菏泽市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通过普查收集种质资源 400 余份,被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及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研究中心确定接收 345 种,其中粮食作物 80 种,经济作物 36 种,蔬菜作物 119 种,果树作物 110 种,为作物育种、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生物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基础,对作物新品种选育及种质资源创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建立种质资源数据库 种质资源是育种的基础,国内外育种机构都非常重视其收集和研究。据不完全统计,美、苏保存的各类作物种质资源超过30万份,国际水稻研究所保存水稻种质资源62,500份,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保存种质资源74,000份。每份材料在不同的年份、地点,条件下进行多种性状的调查记载,组成……  相似文献   

13.
杨维时 《茶业通报》1993,15(2):13-15
一、茶树抗寒育种研究动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已成为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饮料,茶叶消费量日渐增多。种茶的面积日渐扩大,出现北方茶区迫切要求抗寒性强的茶树品种,因而对茶树育种工作者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选育抗寒性强的优良品种。从六十年代以来,国内外不少茶树育种工作者根据茶树不同的遗传特性,选育抗寒茶树品种。日本乌屋尾忠之(1977)曾研究抗寒茶树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认为茶树叶子抗寒性是由多基因支配的,杂交后代呈常  相似文献   

14.
在新品种选育过程中,种质创新是育种的基础,育种路线决定育种工作的成败。利用温带种质的高配合力和广适性与热带高抗种质相结合选育的自交系8639H、F 138为选育高抗、优质、高产杂交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本研究对玉米杂交种奥利66号的育种技术路线进行详细探析,以证明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进行杂交互补来创新种质的可行性,为拓展育种思路及创新育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云南野生茶树的地理分布及形态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和起源中心,茶树种质资源种类众多,遗传多样性丰富,在茶学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通过野外调查与文献资料的整理,对云南野生茶树资源的地理分布和形态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野生茶树在云南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西双版纳、普洱、保山等8个地区;(2)野生茶树与栽培茶树在形态上有明显差异;(3)云南野生茶树在形态分类上有22个种和2个变种,野生茶树呈现丰富形态多样性;(4)生境破坏是导致野生茶树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建议今后应加强珍稀濒危野生茶树种质的调查、收集保存、生态型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和利用,为促进茶树新品种选育及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野生种质资源在花卉育种工作中的地位植物种质资源(Germplasm)的搜集、保存和利用,是人类农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植物品种改良的基础;在花卉领域中也是一样。要在生产上源源不断地供应人们以美丽的新品种,必需建立完善的育种体系。对花卉来说,人们要求它具有丰富多采的各种性状,诸如色彩别致、香味幽雅、姿态优美等等,而各种花卉的野生种质资源往往可以为这些形  相似文献   

17.
甘薯优异种质资源安全保存及在制种关键技术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配制杂交组合是选育新品种的关键部分。总结了省时省力安全保存种质资源,及利用品种资源合理配制杂交组合以达到理想育种效果的技术,为甘薯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保存种质资源开展系统鉴定评价,特异资源进行分子标记和重要性状基因发掘,筛选出一批优异资源,初步建成了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但现有的种质资源库(圃、场)等平台已建设多年,条件和设备相对落后,保存数量和保存质量受限,缺乏新技术平台,基因精准挖掘、基因编辑等创新研究平台不完善,已无法满足现代种质创制和育种工作的需求。建议完善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平台,构建种质资源保存、鉴定评价、挖掘优异基因、新种质创制全链条的创新利用平台体系,通过提升基础条件能力建设,加强品种选育及选育技术研发,创制一批优质高产、适应范围广的优异品种,提升种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辽宁种业科技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是我国高粱生产大省,全年总产量近70万t。高粱具有抗旱、耐盐碱、耐瘠薄等特性,种植区域集中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黑龙江省高粱育种取得了较大成绩,采用系统选育、杂种优势利用等技术,先后选育出新黑壳等10余个品种,以及黑杂1号、黑杂34号等一批杂交种,极大地促进了高粱生产的发展。但是自1990年以来,高粱单产、品质和抗性一直未有大的提高。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高粱育种已逐步由高产向优质、高产、多抗的多元化育种目标转变。为此,应加强种质资源的改良与创新研究,不断拓宽种质基础;将常规技术与分子育种等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不断创新育种理论和方法;将种质资源与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满足不同需求的优质酿造高粱、饲用高粱、能源型高粱新品种;研发集成规模化制种和配套生产技术,推进新品种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20.
广泛引进、研究、创新和利用外来玉米种质资源对拓宽我国玉米种质基础.不断提高玉米育种水平和效率.推动玉米生产的发展均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近年来.黑龙江省中、早熟玉米育种中用南5(81—5)自交系作亲本所选育的品种越来越多.制种及应用面积也不断扩大.并且目前有些品种已是黑龙江省一些地区玉米生产上种植面积较大的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