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茉莉花茶窨制新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宜豪 《茶业通报》1994,16(3):25-27
茉莉花茶窨制新技术黄宜豪(福建省福州茶厂)茉莉花茶是我国的特种茶类,内销量最大,年产量7万吨左右。长期沿用的传统窨花工艺,工序繁琐、耗大、效低,生产周期长.鲜花利用率低,导致花茶生产成本高。因此,改革传统窨花工艺,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茶叶科技工作者和生...  相似文献   

2.
茉莉花茶窨制新工艺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燮清 《茶业通报》1996,18(3):42-43
茉莉花茶窨制新工艺试验报告谢燮清(苏州茶厂215008)笔者自1986年起,配合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开展“花茶香气”研究,并在骆少君同志的指导下,进行了香花前茶坯喷水等试验,1992年根据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的布置,对新工艺进行验证,现将试...  相似文献   

3.
韦秀杨 《茶业通报》1992,14(1):40-40
压花在中低档茉莉花茶生产中数量上占有较大的比重,例如四级茉莉花茶70%窨,30%压;而五级和六级茉莉花茶窨和压各占50%;三角片等付茶为全压。因此在压花中如何提高压窨技术,通过花渣对中档茶叶的压窨,减轻中低档茶叶的青粗气和苦涩味及茶的烟、焦、霉味,对提高中低档花茶的质量,促进中低档花茶的销售和降低企业成本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将我茶厂压花窨制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佛手属芸香科植物 ,枸椽的变种 ,其花为白色 ,圆锥花序 ,花瓣五枚 ,中医学上花可入药 ,主要功能为理气和胃。浙江金华是国家命名的“中国佛手之乡” ,佛手花资源十分丰富。为开发花茶新品种 ,笔者根据茉莉花茶生产实践 ,对佛手花窨制花茶 ,作了尝试 ,现总结如下 ,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1 .1 .1 茶叶 :选用金华市七一茶厂生产的一级烘青茶坯。1 .1 .2 佛手花 :由金华市红壤开发项目办佛手基地提供。1 .2 试验方法选择开花程度基本一致的佛手花 ,分别进行不同下花量 ,不同窨花时间和不同窨花次数的比较试验。2 结果与分析2 .1不…  相似文献   

5.
花茶是我国独特茶类,用清高芬芳或馥郁甜香的香花窨制而成。我国生产的花色品种有茉莉花茶、白兰花茶、珠兰花茶、代代花茶、柚予花茶等。其中以茉莉花茶品质优、数量多而畅销。为提高茉莉花茶品质,笔者将在多年生产实践中总结的窨制技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陈以义 《茶业通报》1992,14(4):37-40
茉莉原产亚热带,性畏寒。其鲜花香气清鲜幽雅,是我国最早主要的窨制花茶的原料。普通窨花用茉莉有单瓣和复瓣两个品种,单瓣茉莉花小而轻,香味很好,但是难种植,产量低,目前栽种不多,复瓣茉莉花较大而重,香味品质虽然不及单窨好,由于它抗病力强,容易栽培管理,产量高。因此,复瓣茉莉是目前窨制茉莉花茶的当家品种。本文所研究的就是复瓣窨莉。茉莉鲜花在窨制过程中要正常吐香,茶坯才能够吸附到浓郁幽雅的花香,生产出优质茉莉花茶。茉莉鲜花正常吐香要有一定温度和空气中的氧气。对温度的研究报导较多,  相似文献   

7.
8.
沈荣生 《茶业通报》1990,12(2):13-16
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变化,人们对生活要求多样化。素称三大饮料之一的茶叶面临着同众多新兴饮料的刚烈竞争。消费者对茶叶花色品种也要求丰富多彩。目前,西欧市场的香味茶日益受青年人青睐,西德、北欧一些国家香味茶已占茶叶总销量的一半。为此,随着茶叶药理效应的不断揭示,趁国际美食旅游业的发展及世界“食疗”日益兴起之良机,充分合理地利用金桂花窨制红茶以适合人们之需便是本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加工工艺对茉莉花茶香气的影响,采用HS-SPME/GC-MS/RI方法测定并比较传统窨制和隔离窨制2种方式香气组分的变化,并对2种加工方式的成茶进行感官审评,以期为茉莉花茶新工艺的探索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茉莉花茶主要香气组分为芳樟醇、乙酸苄酯、α-法尼烯、苯甲酸顺-3-己烯酯、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吲哚6种,并且头窨时茉莉花茶香气组分的组成特征已基本形成。2种工艺过程中,烯烃类相对含量差异较小;醇类相对含量在传统窨制中较低,比隔离窨制低7.75%;酯类、含氮化合物相对含量在隔离窨制中低;酮类相对含量较少。经感官审评,传统窨制成茶香气得分高于隔离窨制。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传统窨制成茶香气优于隔离窨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在饮食上追求新奇性、刺激性和多样化的消费观念出现,除传统香味绿茶之外,香味红茶也逐步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渴望和追求。如美国年消费茶叶约2万t中就有40%左右的香味茶。德国年产5万t左右中也有100多种不同风味的香味茶,受到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喜爱。斯里兰卡生产开发20多种包括水果味的香味茶,成为消费者追捧的嗜好品。在红茶中添加藏红花是印度人最受欢迎的传统香味茶。意大利年销售茶叶的10%以上是各种香味茶。  相似文献   

11.
12.
桂花茶早已闻世,只因桂花树生长缓慢,除了多行嫁接的四季桂外,其他均需10——15年才开花。见效迟,花期短,花朵小,质地娇嫩,采收困难,因此,长期来未能大量加工成品投放市场,不为人们普遍熟悉。桂花茶的品质与其他花茶相比,别有风韵。它香郁清雅,鲜爽甜和,沁人肺腑;汤水黄绿明净,冷香尤为持久,在花茶中独具一格。  相似文献   

13.
花茶窨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鲜花具有吐香性能及茶坯具有吸附性能。应用这一理论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使茶坯吸附鲜花吐放的香气,即可制成既具有茶香又有花香、而且有花、茶调和结合的香气。因此,真正弄清花茶窨制的理论,对于提高窨制花茶的技术,制出高质量的、别具风韵的花茶无疑是很必要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花茶是我国独特的一个茶叶品种。近年来对花茶的研究繁多,开发的新型花茶品种琳琅满目,但是对花茶系统研究的报道不多。本文从花茶市场调研及文献报道入手,对花茶品种进行分类研究,并阐述了花茶的主要营养及功能性成分,总结了花茶主要加工工艺,以期为花茶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桂花属(Osmanthus fragrans Lour)木樨科木樨属,是一种食用香花,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芳香物质,故鲜花经过糖浸盐渍后,可做食品调料,用以窨制桂花茶,独具风格,汤色黄绿明亮,滋味甘和,茶香花香并茂,此乃桂花茶一大特色。湖北咸宁市是全国桂花重点产区之一,有丰富的鲜花资源,咸宁用桂花窨制的桂花茶,已有多年历史,其年产量达四万多斤,主销省内外和部分出口。一九八三年十二月经湖北省科委组织全省茶叶专家鉴评,被定为我省地方名茶,其窨品香气清鲜幽雅,滋味浓  相似文献   

16.
茶叶是传统的天然保健饮料。茶不仅是止渴生津,还有保健作用。上古时代相传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乃得茶而解之”。唐代《本草拾遗》中有“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的论述。当然古代对茶叶保健功效的认识,主要来自经验和感受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茶叶成分的定量、定性分析及药理、药效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人体生命活动和生理活动所需40多种营养素,其中包括15种无机盐矿物元素:钙  相似文献   

17.
小黄花茶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3因素3水平L9(34)正交设计法进行试验处理,利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最优扦插方案.研究不同激素种类、不同浓度以及不同浸泡时间处理当年生半木质化程度的小黄花茶对扦插繁殖生根率和生根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半木质化的枝条以浓度为200 mg/L的GGR6,浸泡4 h处理效果最佳,平均生根率为66.67%,每株平均生根数为11.64条,平均根直径1.42 mm,平均根长1.73 cm.相关分析显示,不同激素浓度对小黄花茶的扦插生根有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仁  潘文毅 《茶业通报》1993,15(1):27-28
福建花茶加工业最近十年有了很大发展。1983年,全省加工花茶仅1.31万吨,1990年达2.51万吨,增长近一倍;1990年供应出口1421.0吨,创汇800多万美元。茉莉花生产发展也较快,1991年茉莉花面积44167亩,比1983年增长38.1%;产量11601吨,比1983年增长53.5%。花茶加工及茶用香花种植业已成为我省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但近年来,福建花茶加工业却呈现出以下趋势。  相似文献   

19.
茶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以人为本,以茶为本的茶文化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谐统一的文化载体。茶艺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其解说水平却还处在起步阶段。本文以表演型茶艺中花茶沏泡的解说为例,通过对古诗词语料进行分析,将花茶茶艺解说词与古诗词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0.
茶树花作为茶叶的副产资源,其茶多酚、茶咖啡碱和L-茶氨酸等物质含量与茶鲜叶含量接近,是一种可以高效利用的资源。以乌牛早、白鸡冠、黄金芽和普洱大茶树4个品种不同成熟期的茶树鲜花为材料,按照本课题组前期优化的茶树花茶加工工艺进行加工,对加工后的花茶进行感官评价,并测定其茶咖啡碱、茶多酚、L-茶氨酸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开放程度茶树鲜花所制作花茶的品质及内含物质差异较大;露白期茶树鲜花制作出的花茶颗粒饱满完整,槐花香高长,滋味清甜爽口、显花味、茶汤蜜黄明亮,口感最佳;其咖啡碱含量为0.17~0.26 mg/g;茶多酚含量总体相对较低,为0.48~0.64 mg/g;L-茶氨酸的含量总体相对较高,为0.82~1.14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