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然淀粉不是一种单纯的化合物,将其天然淀粉成功地分离为两种化合物——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最近,1978年克斯尼约德(Ksnirod)等人研究提出了在总的直链淀粉中又可分为溶于热水直链淀粉和不溶于热水直链淀粉两部分,而且认为不溶于热水直链淀粉与稻米品质关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2.
谷物淀粉组份分离及测试方法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Meyer等首次用湿法分离淀粉,得到两种性质不同的淀粉组份,即直链淀粉(Amylose)和支链淀粉(Amylopectin)以来,农业生化及育种学家对此作了大量研究,初步阐明了淀粉结构(直链、支链淀粉含量,比例)与食用品质的相关性。Kshirod 研究发现稻米品质不取决总直链淀粉含量,而与其总直链淀粉中热水不溶性部份关系更为密切。作者及其同事近年来较系统研究了谷物淀粉理化特性,不同  相似文献   

3.
稻米的蒸煮食用品质是由其理化性质决定的。它主要包括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糊化温度等。米饭的质地很大程度上是由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含量比决定的。胶稠度主要用来区分4.4%冷米胶的粘稠度。胶稠度与粘度之间呈负相关,与米饭的硬度则呈正相关。糊化温度是淀粉在热水中吸水膨胀至  相似文献   

4.
与低湿(45%RH)贮存对比,高湿(75%RH)贮存的民竹粘5号种子含水量增加,发芽率和萌发指数几乎降至零。淀粉、总糖和非还原糖含量基本不变,但还原糖含量增加.直链淀粉和热水溶直链淀粉含量增加。但非热水溶直链淀粉含量下降,与桂朝2号相反,清蛋白基本不变,球蛋白、醇溶谷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而赖氨酸,谷蛋白和总贮存蛋白含量增加。四种溶性蛋白也从4∶10∶5∶81变为4∶9∶3∶84.脂肪酸含量和脂肪酶活性增加. 总淀粉酶和α—淀粉酶活性下降,而β—淀粉酶活性下降,与桂朝2号相反。与桂朝2号相比,高湿对民竹粘5号的作用有些特别,有待进一步研究。种子是一活体,在贮存中必然经历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往往引起品质下降。水稻种子贮存中品质的劣变问题,虽然已有一些报道,但对优质稻的研究却不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稻米品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对于优质稻的贮存,以及贮存中生理生化变化的了解,都是受到大家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图用民竹粘5号作为优质稻材料,对比非优质稻桂朝2号在贮存中种子的变化,探求如何做好优质稻的贮存工作。  相似文献   

5.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淀粉组分及相关酶活性的差异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根据小麦成熟期籽粒淀粉组分的差异,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籽粒总淀粉含量相近、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存在差异的9个小麦品种分为3组:低直链淀粉组、中直链淀粉组和高直链淀粉组。研究籽粒灌浆过程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比值(直/支比值)的变化动态、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动态及其与淀粉组分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选用4个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有显著差异的粳稻品种配制2个杂交组合,研究其粳稻籽粒直链淀粉含量选择对杂种后代品质和产量性状及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定向选择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对杂种后代蒸煮食味品质和产量性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蒸煮食味品质性状中下降粘度值、粘滞峰消减值、食味值,在产量性状中单株粒重、单株穗数、每穗粒数所受的影响较大,直链淀粉含量降低到13%以下时,稻米蛋白质含量和食味值及淀粉谱特性均发生明显的变化,而且直链淀粉含量过低将导致每穗粒数和单株粒重的显著下降;直链淀粉含量高的后代株系遗传背景基本来自于高直链淀粉含量亲本,反之直链淀粉含量低的后代株系遗传背景基本来自于低直链淀粉含量亲本,直链淀粉含量的连续定向选择使后代的遗传背景趋于双亲之一。  相似文献   

7.
水稻直链淀粉含量直接影响了稻米的食味和加工品质,所以该含量性状已成为水稻品质育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关于水稻直链淀粉基因以及相关合成酶的研究报道虽很多,但可用于直链淀粉含量检测的标记的报道却很少。本研究选取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2个特异引物,用不同来源的302份水稻品种(系)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标记RMamc10-3能鉴定出约51%的低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种质,标记Pul-t3鉴定高直链淀粉含量水稻种质的可靠性仅为38.9%。此外,发现云南的水稻品种(系)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较低,有70%以上种质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在5%~20%之间。在来自国际水稻所、缅甸和斯里兰卡的水稻种质中发现10份直链淀粉含量高于25%的材料。本研究得到的2个高和低直链淀粉含量标记,以及筛选获得的高和低直链淀粉含量的种质基因资源,都将为下一步开展水稻优质米研究和品质改良提供重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陈德经  罗敏  苏文 《保鲜与加工》2020,20(3):146-149
采用水浸提法从西洋参中提取淀粉,以正丁醇沉淀法分离和纯化西洋参淀粉中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并用双波长吸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用水浸提法提取西洋参淀粉的提取率为5.75%,分离后得到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各占76.32%和23.68%。经纯化直链淀粉含量达到76%,支链淀粉含量达到81.5%。  相似文献   

9.
陈洋  赵宏伟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0):225-225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氮素用量对高淀粉玉米(四单19)、普通玉米(东农250)、优质蛋白玉米(丰禾10)子粒淀粉及其组分含量和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比值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总淀粉含量在吐丝后不断增加。各品种总淀粉含量以N200最高,四单19和丰禾10支链淀粉含量以N200最高,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品种间以四单19表现最好。四单19直链淀粉含量以N200最高,丰禾10直链淀粉含量随氮素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子粒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比值在吐丝后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氮素用量对春玉米淀粉及其组分形成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洋  赵宏伟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0):225-229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氮素用量对高淀粉玉米(四单19)、普通玉米(东农250)、优质蛋白玉米(丰禾10)子粒淀粉及其组分含量和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比值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总淀粉含量在吐丝后不断增加。各品种总淀粉含量以N200最高,四单19和丰禾10支链淀粉含量以N200最高,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品种间以四单19表现最好。四单19直链淀粉含量以N200最高,丰禾10直链淀粉含量随氮素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子粒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比值在吐丝后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米饭质地与直链淀粉含量及食味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通过对10个安徽生产的稻谷和10个韩国生产的稻谷的米饭质地、直链淀粉含量及食味品质等的测定和分析,得出粳稻的硬度、咀嚼性、弹力性与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品质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粘度与之呈极显著的的负相关:对籼稻来讲,直链淀粉含量与粳稻有着相同的趋势,但食味品质与米饭质地的关系似乎不大。通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粳稻还是籼稻,其咀嚼性和弹力性对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品质的影响均有着较为一致的规律。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偏回归系数不显著。因此,对直链淀粉含量及食味品质与米饭质地的部分性状建立了简单回归方程。试验还得出,同一品种在韩国种植,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均较低。  相似文献   

12.
淀粉是禾谷类胚乳的主要成份。它含有两种多糖:具有线性结构的直链淀粉和具有网状结构的支链淀粉。在多数禾谷类作物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率为20~30%:70~80%。因为淀粉的生化性质取决于该比率,所以它非常重要。所得的‘蜡质淀粉’含直链淀粉很少或者几乎不含直链淀粉,而  相似文献   

13.
直链淀粉含量不同的稻米淀粉结构、糊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选用直链淀粉含量不同的4个水稻品种,研究其淀粉体结构和糊化特性。发现不同品种的淀粉体结构、糊化特性随直链淀粉含量的不同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直链淀粉含量从3.43%至21.65%,其晶体类型为A型,相对结晶度呈下降趋势,消减值表现为升高趋势,相对结晶度和消减值与直链淀粉含量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极显著正相关(r=-0.964*, r=0.997**),消减值与结晶度呈显著负相关(r=-0.960*)。米粒的背部和腹部间淀粉体大小和排列有所不同,糯性或低直链淀粉含量与非糯性或高直链淀粉稻米的胚乳结构存在差异,淀粉体排列以糯稻较紧,粳稻次之,籼稻最松。淀粉的相对结晶度可能与胚乳中淀粉体的形状和紧密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以信阳杂交大米为原料,采用温水浸出抽提法分离纯化制取大米直链淀粉。以直链淀粉的提取率及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对影响大米直链淀粉提取的淀粉乳浆质量分数、抽提温度及抽提时间等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其生产工艺技术。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淀粉乳浆质量分数4%,抽提温度80℃,抽提时间25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大米直链淀粉的含量在97%以上,提取率17.47%。该方法提取直链淀粉纯度高、成本低,为进一步开展大米直链淀粉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高直链淀粉玉米amylose-extender基因功能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链淀粉的含量是玉米淀粉品质的重要指标,受隐性核基因amylose-extender(ae)控制.生产中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费时、费力,因此高直链淀粉玉米的改良需要寻找快速、简便、准确的基因检测方法.本实验对高直链淀粉玉米材料和普通玉米材料ae基因的cDNA进行了测序,结果显示高直链淀粉材料cDNA 序列第9外显子(84...  相似文献   

16.
BEIIb基因是水稻淀粉合成的一个分支酶基因,在IR36的ae突变体中,BEIIb的缺失导致了直链淀粉的大幅度提高,同时影响了淀粉合成途径一些基因的表达。为深入探索不同直链淀粉含量品种的理化性质以及决定高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因子。本研究选用了IR36及其突变体以及4份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进行淀粉含量、理化性质以及淀粉合成途径相关的遗传因子的表达分析。研究发现直链淀粉含量IR36的ae突变体(30.05%)是野生型IR36(21.07%)的1.4倍,且明显高于其它品种,最低的是糯稻品种‘朝紫’(3.52%);IR36ae突变体与野生型的糊化温度也存在显著差异,且综合其他几个品种的结果发现,稻米的糊化温度与直链淀粉含量呈负相关;IR36ae突变体的胶稠度比野生型的硬,且直链淀粉含量越高的品种胶稠度越硬;IR36ae突变体的淀粉颗粒比野生型要稍大一点,且直链淀粉含量较高的品种淀粉颗粒较大;定量PCR结果表明ae突变体中BEIIb的缺失导致了Wx基因的上调,以及SSI和BEI、BEIIa的下调。且淀粉合成关键酶基因中的Wx基因(GBSSⅠ)在不同品种以及不同发育时期表达量均为最高,支链淀粉合成相关基因在低直链淀粉品种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高直链淀粉品种中的表达。BEIIb的缺失引起直链淀粉的明显提高,糊化温度的降低,淀粉颗粒的增大,以及一些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高淀粉玉米的产业化潜力分析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1 高淀粉玉米的概念高淀粉玉米是指子粒淀粉含量达72% (农业部暂定的标准 )以上的专用型玉米,而普通玉米只有60%~69%。玉米淀粉由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组成,由于二者的性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通常根据二者组成的不同可以分为混合型高淀粉玉米、高支链淀粉玉米 (糯玉米 )和高直链淀粉玉米。混合型高淀粉玉米是指子粒淀粉含量达72%以上的玉米,其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所占的比重大约为28%和72%。高支链淀粉玉米 (糯玉米)其子粒淀粉含量几乎100%为支链淀粉。高直链淀粉玉米胚乳中直链淀粉含量在50%~80%。……  相似文献   

18.
为培育中等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恢复系,以HC086为供体亲本(其Wx基因来自美国水稻品种Francis),以优良的水稻恢复系R898、R476、R838、R6547为受体亲本,利用PCR-AccI分子标记检测技术在回交世代进行辅助选择,将供体材料控制直链淀粉的Wx基因导入到不同恢复系中。对后代株系的基因型及其直链淀粉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普遍有了显著提高,受体亲本的直链淀粉含量由10.6-14.4%提高到了18.0-21.4%。改良株系与广占63S和Y58S的配组实验表明,F1代杂交种的直链淀粉含量较原组合有显著提高,并达到适中直链淀粉含量水平,且主要农艺性状没有发生显著改变。说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改良水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的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用二甲亚砜作为食用豆直链淀粉的提取剂测得的绿豆、莱豆、豇豆、豌豆和小豆直链淀粉含量比用氢氧化钠糊化法高5.51~8.60%(占样品的百分点),但对稻米、玉米、小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则取得与氢氧化钠法基本一致的结果。实测34份绿豆样品的直链淀粉含量平均为17.52%(风干样),变幅为14.82~20.96%。支链淀粉对本方法的干扰小,因此不必配制混合校准曲线。蓝色的直链淀粉—碘配合物显色液很稳定。  相似文献   

20.
选择高淀粉和低淀粉2种类型高粱,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种植,通过对子粒总淀粉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研究高粱开花后,不同淀粉含量高粱子粒淀粉积累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高粱子粒总淀粉、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随子粒灌浆过程推进均呈不断上升趋势,至成熟期达到最大值。高粱子粒灌浆过程中,高淀粉和低淀粉高粱子粒淀粉含量均呈"S"型曲线变化;高淀粉和低淀粉高粱在灌浆初期子粒直链淀粉含量并无显著差异,而在灌浆中后期表现为显著差异;高淀粉高粱子粒支链淀粉含量在灌浆初期明显高于低淀粉高粱子粒支链淀粉含量。子粒总淀粉积累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灌浆期支链淀粉积累以及灌浆中后期子粒直链淀粉积累的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