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茶世界》2017,(4)
<正>3月25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馆专委会、《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安吉县政府共同主办的2017全国茶馆业发展研讨会在浙江省安吉县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以"创新·发展·共享"为主题,针对当前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的茶馆业如何创新发展进行了研讨,得到了与会嘉宾的热烈讨论,引起了茶馆业的高度关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茶馆专业委员会  相似文献   

2.
《茶馆》这部作品是老舍重要的一部文学著作,作为出生于北京的作家,老舍注重在《茶馆》这部作品里以茶文化的兴衰,叙述北京各类文化的兴衰与变化。因此,从《茶馆》中的茶馆文化、茶客文化等特色茶文化出发,能够更好理解老舍对于茶的理解,以及茶对北京人乃至中国人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
《茶馆》作为我国优秀戏剧文化的代表佳作,在语言文化上的美学特征以及作品中展现的平民情怀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本文主要介绍了老舍先生与《茶馆》的创作,从语言的民族化、个性化、幽默感、时代命运的折射性来具体分析《茶馆》的语言美学,并从剧本的取材、语言风格和价值取向方面对《茶馆》的平民化和老舍先生的平民情怀进行深刻探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老舍(1899—1966年)是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在其后期创作中,最成功的话剧是1956年写就的《茶馆》。《茶馆》不仅对我国饮茶文化的发展发挥了众所周知的作用,而且传播到美国,对美国饮茶及其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老舍《茶馆》作为具有时代意义的优秀作品,将北京茶文化的特色体现在了不同人物形象中。人们研究《茶馆》中的茶文化内容,可发现裕泰大茶馆作为影响人民饮茶习惯的地方,传承了北京人喜爱小叶茶和花茶的饮茶特色。通过深入研究《茶馆》中描写人物对话场景的相关内容,了解北京茶文化在反映普通人民生活和贵族阶层衰败过程中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茶叶》2007,29(1):11-11
《中国茶馆鉴赏》讲述了茶馆的故事、茶馆的设计装饰,解析茶馆的经营之道、树立茶馆的榜样,是目前国内全面展示茶馆形态的第一本大型书目,也是茶馆行业和设计行业必备的工具书,更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书。茶馆的故事——讲述了茶馆里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茶馆的装修与设计——图文并茂地点评了茶馆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7.
《茶世界》2009,(2)
为整合全国茶馆之优势和精华,推动全国茶馆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升茶馆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度,扩大茶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在成功推荐2003-2004年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从《茶馆》的作品创作背景及其创作历史分析入手,结合我国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通过分析《茶馆》作品中所具有的文化理念和内涵,从而探究多元文化背景下传统茶文化的传承机制。  相似文献   

9.
话剧《茶馆》自上演以来,就得到了观众的广泛认同和赞许,是一部不老的艺术神话。老舍用他那细腻的笔触,独具特色的语言,将大社会背景下的小人物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语言艺术为这部经典的话剧增添了不少魅力。基于此,本文笔者将着重对话剧《茶馆》中的人物形象进行细致剖析和解读,并就老舍的语言艺术特色进行探析,以期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欣赏这部宏伟巨作。  相似文献   

10.
作家茶趣     
武清爽 《茶叶通讯》2005,32(2):47-47
茶能助文思,更能显示出作家的儒雅之气。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非常喜欢饮茶,而且还颇有研究。昔年的广州陶陶居、陆园、北园、妙奇香等茶楼,鲁迅先生都曾为座上客。而且他品茗还有独特功夫,他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种清福,首先必须有功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感觉。”作家老舍生前嗜好品茶,他曾说过:“喝茶本身是一门艺术。”为祖国茶文化的发展,他文思泉涌,笔耕不辍,留下闻名中外的剧本《茶馆》。如今,人们为怀念他,在北京建有“老舍茶馆”。此茶馆的一茶联:“满座老舍客,客舍老座满。”正巧妙地揉…  相似文献   

11.
茶馆     
《茶世界》2012,(2)
开展茶馆业调查是全面掌握我国茶馆业基本情况的重要手段。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已于2010年率先开展了此项工作,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基础数据,为各级政府的产业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专业的分析报告,为我国茶馆行业的产业政策和相关制度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深入研究茶馆行业的发展规律,帮助茶馆经营者提升经营效益,扩大经营规模。发现茶馆行业的产业优势,为茶馆行业的品牌建设与健康发展提供指导与助力。以下报告内容选自《2011中国茶叶行业发展报告》。  相似文献   

12.
《茶世界》2012,(5)
开展茶馆业调查是全面掌握我国茶馆业基本情况的重要手段。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已于2010年率先开展了此项工作,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基础数据,为各级政府的产业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专业的分析报告,为我国茶馆行业的产业政策和相关制度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深入研究茶馆行业的发展规律,帮助茶馆经营者提升经营效益,扩大经营规模。发现茶馆行业的产业优势,为茶馆行业的品牌建设与健康发展提供指导与助力。以下报告内容选自《2011中国茶叶行业发展报告》。  相似文献   

13.
《茶世界》2012,(4)
开展茶馆业调查是全面掌握我国茶馆业基本情况的重要手段。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已于2010年率先开展了此项工作,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基础数据,为各级政府的产业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专业的分析报告,为我国茶馆行业的产业政策和相关制度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深入研究茶馆行业的发展规律,帮助茶馆经营者提升经营效益,扩大经营规模。发现茶馆行业的产业优势,为茶馆行业的品牌建设与健康发展提供指导与助力。以下报告内容选自《2011中国茶叶行业发展报告》。  相似文献   

14.
3月27日,为2005——2006百佳茶馆得主颁完奖,主办方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安排了百佳茶馆经理人高峰论坛,主题当然是围绕茶馆经营,开始的时候很怕大家坐下来说些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日前,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华东地区评审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茶界知名人士于观亭、倪闻、周文棠、陆尧等20余位星级茶馆评审专家、评审员出席会议。作为《茶馆等级划分与评定》行业标准的执行单位,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于2015年4月30日起正式启动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工作,并于6月24~27日完成全国首期星级茶馆四川站的评审工作。本次华东地区审评工作为第二站。此前,经茶馆企业自由申报、全国茶评  相似文献   

16.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牧《泊秦淮》一诗对秦淮河的描绘.秦淮河孕育了金陵古城,也孕育了南京的茶馆.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南京就出现茶馆.周晖《二续金陵琐事》上卷载:万历四十一年,新都人开茶坊于钞库街.万历四十六年又有一僧人开茶社于栅口,曰五柳居.清代,南京茶馆、茶楼颇多,茶饮之风尤盛,最盛时有茶馆近千余处,可谓"处处桥头见茶肆,条条小街有茶馆",成为繁华一景.  相似文献   

17.
据《中国食品报》报道:3月8日,来自北京及天津、山东的茶馆女老板们汇聚北京老舍茶馆,就“茶馆企业文化特点”展开研讨,共同交流经营茶馆业的经验与体会。 老舍茶馆经理尹智君在发言中强调,以传承京味历史文化著名的老舍茶馆,同样需要不断创新。面对变化的外部环境及顾客提出的新要求,老舍茶馆力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特点。茶馆不仅上演传统戏,还不断改编新的曲目,并请来国外的著名乐团和演唱组与中国的演员同台献艺,为中西方艺术文化的交流、碰撞创造了一个良  相似文献   

18.
茶馆就像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圈子,反映了我们社会上的各种现象。茶馆是一个三教九流聚集的场所,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社会人物,透过一个茶馆的兴衰可以清晰的看出中国传统文化风俗。从上个世纪末开始,陈安健就将茶馆作为了创作对象,画出了一系列有关茶馆的作品。在他的作品中反映了人生百态,他以朴实的方式使"茶馆"成为一种凝固的视觉艺术,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特殊社会时期的茶文化信息。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了陈安健的"茶馆"油画系列内容,其次阐述了茶馆文化中的岁月人生,最后讨论了陈安健的"茶馆"油画中的茶味与市井文化。  相似文献   

19.
茶叶短讯     
总统到老舍茶馆品茶 据《北京现代商报》报道,1月7日晚,2003年第一个访华的外国元首,斯洛伐克总统鲁道夫·舒斯特先生和夫人在北京老舍茶馆提前过起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老舍茶馆成立以来,曾接待过新加坡、日本等国元首,成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20.
《茶世界》2006,(10)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于2004年成功推荐了“2003—2004年度全国百佳茶馆”,为消费者推荐了一批诚信经营、环境幽雅、特色突出、服务优质的茶馆,深受消费者好评。百佳茶馆的推荐活动,树立了一批茶馆品牌,带动了产业的良性发展。特别是隆重的颁奖仪式暨首届全国茶馆经理人高峰论坛,成为全国茶馆人士的首次大聚会,在业界影响巨大、意义深远。为保证活动的连续性,满足茶馆业发展及业界人士的需要,经研究,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中华合作时报社将继续推荐2005--2006年度全国百佳茶馆,本次推荐活动将在总结上次评选经验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