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抗生素残留检测的三类方法,包括理化检验法、微生物检测法和免疫分析法,并分析了这些方法的应用范围和今后的发展趋势。预测免疫法快速检测试纸条、免疫传感器以及免疫与其它联用技术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牛奶中抗生素残留及其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抗生素在乳畜饲养业中的广泛应用,牛奶中抗生素残留问题日趋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对此,检测技术也迅速发展,以寻求简便、快速、准确、敏感性高的检测方法满足日趋严格的残留限量的要求,保障人们饮用牛奶的卫生和安全。1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来源及其危害1.1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来源一般认为,对泌乳牛用药不当或不注意安全时间是牛乳中抗生素残留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使用乳房灌注法治疗乳腺炎时,易造成牛乳中抗生素残留。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在牛饲料中添加饲料添加剂已十分广泛,其中含有一定比例的抗生素,主要作用是预防疾病的发生,这也是牛乳… 相似文献
3.
4.
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检测技术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抗生素的应用极大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抗生素残留问题,特别是乳制品的抗生素残留。抗生素的残留不仅影响乳的品质,而且对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如人体产生过敏反应,肠道菌群失调。因此加强抗生素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此综述了牛奶抗生素残留的来源、危害、现状及其残留检测方法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牛奶等乳制品中如果残留抗生素既会导致品质变差,严重时还会对发酵乳制品的生产造成影响,使其产量降低,并导致后期产品风味变差,损害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同时人们摄入后会严重危害健康,如导致人体发生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皮疹等),使肠道中有益菌的生长被抑制,而致病菌、念珠菌等大量增殖,引起局部或者全身感染,还会使人体对抗生素形成... 相似文献
6.
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畜牧业中。其在乳制品中的残留问题备受关注。从牛奶中残留抗生素的来源、危害以及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对我国牛奶中抗生素检测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8.
本文介绍了食品中存在抗生素残留的风险,阐明了最大残留极限(MRL)的定义,介绍了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4种检测方法及通常的预防措施和抗生素的使用控制,分析了牛奶受抗生素残留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抗生素在乳畜饲养业中的广泛应用,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成为全世界奶牛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是因为奶牛场均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奶牛疾病。据调查,目前我国一般奶牛场中奶牛乳腺炎的患病率在30%左右。长期饮用"有抗奶",会使正常人被动接受、积累抗生素,造成人体 相似文献
10.
珠三角市售消毒牛奶抗生素残留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奶业迎来了一个大好发展时机,奶制品质量安全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奶牛乳房炎发病率较高,临床上用抗生素治疗仍较普遍。加之饲料中抗生素的添加,奶中抗生素残留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威胁。牛奶中抗生素残留可导致部分食用者发生过敏性反应,轻者表现为荨麻疹、发热、关节肿痛等,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会危及生 相似文献
11.
12.
Distribution of 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 in blood and milk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牛奶中三聚氰胺残留量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聚氰胺(Melamine)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为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分子式C3N6H6(见图1),分子量126.12,简称三胺,又称2,4,6-三氨基-1,3,5-三嗉、1,3,5-三嗪-2,4,6-三胺、2,4,6-三氨基脲、蜜胺、三聚氰酰胺、氰脲三酰胺。 相似文献
14.
瘦肉精残留危害与动物性食品安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社会对食品安全越来越关注。进入 2 1世纪以来 ,人们呼吁吃安全肉 ,国家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在饲料中使用瘦肉精。瘦肉精是盐酸克伦特罗的俗称。1 盐酸克伦特罗的特性1 1 盐酸克伦特罗的性质及特点 盐酸克伦特罗(Clenbuterol,CL) ,又名克喘素、氨哮素、双氯醇胺 ,化学名为α- [(叔丁氨基 )甲基 ]- 4-氨基 - 3,5-二氯苯甲醇盐酸盐 ,分子式 :C1 2 H1 8Cl2 N2 O·HCl,分子量为 31 3 65。它是一种β2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是一种白色或类似白色的结晶体粉末 ,无臭、微苦 ,化学性质稳定 … 相似文献
15.
木薯渣作为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薯渣是木薯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富含大量盼纤维和淀粉。近年来,木薯渣作为饲料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能够使其变废为宝。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重视。其中微生物发酵处理能够使木薯渣的粗纤维降解,改善适口性,提高饲料转化率。本文就木薯渣的营养特点、加工处理和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等作一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头孢噻呋(Ceftiofur),其分子式为C19H17N5O7S3,化学名为[6R-[6α,7β(z)]]7-[[(α-氨基-4-噻唑基)(甲氧亚氨基)乙酰]氨基]-3-[[(2-呋喃羰基)硫代]甲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该药是由Bernard labeeuw等人于1984年首次合成,其后美国法玛西亚-普强公司(Pharmacia & Upjohn)将其研制成钠盐的冻干粉及盐酸盐的混悬液,用于动物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