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不同存放时间和温度对泔水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试验深入分析了不同处理方法对泔水质量的影响,并对泔水营养成分、菌落总数、大肠杆菌数、有害成分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目前,国内外关于泔水不同处理方法的研究并不多见,对泔水中营养成分、菌落总数等的测定更是少有。本课题把餐饮泔水的存放温度设定为4、17和30℃的环境条件下,测定泔水在0、12、24、48和96h的菌落总数与大肠杆菌数量变化,同时测定泔水的常规营养成分等。结果表明,菌落总数在不同的存放温度条件下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4℃相比,17和30℃的菌落总数较高(P>0.05);在不同的存放温度下,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各组的大肠杆菌总数呈下降趋势,12h后4℃处理急剧上升,24h后显著高于17和30℃处理(P<0.05);在不同存放时间和温度下,泔水中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均较高,但差异不显著;泔水中钙磷含量较高,但两者比例不合理;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和存放温度的升高,泔水中亚硝酸盐含量显著升高(P<0.05)。  相似文献   

2.
泔水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菌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泔水的主要成分及菌落总数进行了分析,其主要成分为糖类、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分别为35.12%、25.12%和23.74%,其中非蛋白氮占粗蛋白的55.41%,菌落总数在4.5×1010/g以上。微波(2 450 Hz,900 W)辐照15 m in能杀灭泔水中所有微生物,将选育得到的解脂假丝酵母F6和产朊假丝酵母0233为发酵菌株,对泔水发酵生产蛋白饲料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双菌种(1∶1)发酵30 h后,粗脂肪降解率为30.90%,非蛋白氮转化率为42.25%,为进一步研究泔水转化高蛋白微生物饲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通过对库存苜蓿连续5个月抽样检测,探讨苜蓿干草在存放过程中养分变化的规律或趋势,结论是苜蓿在秋冬贮存的5个月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的营养变化没有规律,但却存在一定变化趋势: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水分含量呈现上升趋势,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正> 亚硝酸盐是由饲料、饮水或化肥中的硝酸盐还原而成。新鲜菜类作物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特别是施放氮肥多的农作物,硝酸盐含量更高。当菜类等青绿饲料的贮存、调制方法不当时,在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大量的硝酸盐可还原成剧毒的亚硝酸盐,猪采食这类饲料后即可引起中毒。本病常于猪吃饱后不久发生,故有饱潲病之称。多发生于冬季农村用自己储存的菜类煮制泔水喂猪后不久,尤其是焖锅熬制的泔水。  相似文献   

5.
温度、水分对贮藏中配合饲料蛋白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翔  邰秀林 《饲料工业》2005,26(5):43-45
试验采用2因素3水平正交组合设计,设定3个温度水平(38℃、18℃、4℃),3个水分含量水平(18%、12%、9%),测定在贮藏过程中,温度和水分对配合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表明:温度和水分对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有效赖氨酸(ALys)的影响显著(P<0.05);对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和真蛋白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贮藏时间的长短对粗蛋白和真蛋白的含量都不显著,但在高温(38℃)、高水(18%)条件下,影响均显著(P<0.05);对蛋白溶解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有效Lys的的损失影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主要研究在冷藏和常温两个不同贮藏温度下,奶豆腐的蛋白质分解率、氨基酸、pH值、乳酸、水分、感官品质随贮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蛋白质分解率、氨基酸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贮藏温度的增加而上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pH值先下降后升高;乳酸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趋于平稳;水分随贮藏时间的延长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7.
王诚刚  郭芸  赵雯 《饲料研究》2023,(3):102-105
试验旨在研究乳酸菌发酵豆粕工艺参数优化及其对豆粕营养成分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乳酸菌粉接种量、液料比对发酵豆粕中粗蛋白含量的影响,优化发酵工艺参数,比较最优工艺条件下发酵前后豆粕中各营养成分的差异。结果显示,影响发酵豆粕中粗蛋白含量的因素排序为发酵时间>乳酸菌粉接种量>发酵温度>液料比,最优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2℃、乳酸菌粉接种量1.5%、发酵时间72 h和液料比0.8 L/kg。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发酵后豆粕中粗蛋白含量达49.64%。与发酵前相比,发酵豆粕中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发酵前(P<0.05),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降解率达97.32%(P<0.05)。研究表明,利用乳酸菌对豆粕进行固态发酵可进一步有效改善豆粕营养价值,提高豆粕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水分含量和发酵时间对花椰菜茎叶青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不同水分含量(50.0%、60.0%、70.0%、80.0%及88.3%)和时间(30、45及60 d)对花椰菜茎叶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水分含量和不同的发酵时间对青贮品质有明显影响。感官评定中,降低水分含量可改善青贮效果,发酵时间对青贮效果影响差异不大。p H随发酵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以60.0%水分组发酵60 d的数值最低。乳酸(LA)含量随发酵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多,以60.0%水分组发酵60 d的含量最高。青贮发酵后粗蛋白(CP)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以60.0%和70.0%水分组发酵60 d的含量最高。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粗灰分(Ash)含量随青贮原料水分含量的降低和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综合分析,60.0%和70.0%水分含量组发酵60 d的花椰菜茎叶青贮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9.
以喷浆玉米皮为原料,对混菌固态发酵制备蛋白饲料的工艺进行探讨。在发酵菌种配比及发酵p H的研究基础上,探讨初始水分含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及发酵时间对发酵产物中粗蛋白含量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适宜发酵条件为初始水分含量75%(质量/质量)、接种量15%(体积/质量)、发酵温度32℃、p H 6.0和发酵时间72 h。在此条件下,产物中粗蛋白含量为23.79%(干物质基础,质量/质量),提高8.29%。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发酵时间对益生菌发酵饲料营养成分、体外消化率及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按照27.5%豆粕、50%酒糟粉、15%菜籽粕和7.5%血粉将饲料原料混合均匀,接种5%益生菌发酵液和35%水分,30℃密封发酵,测定在不同发酵时间时发酵饲料的营养成分、体外消化率、干物质回收率、乳酸菌数量、乳酸含量和pH值。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饲料中粗蛋白(CP)含量持续显著升高(P0.05),发酵第10天与发酵第15天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第15天真蛋白率显著低于发酵第30分钟(P0.05);铵态氮(NH_3-N)含量和CP体外消化率均随着发酵时间延长极显著增加(P0.01);与发酵第30分钟相比,各时间点干物质回收率均显著降低(P0.05);饲料中乳酸菌数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发酵第10天乳酸菌数量最高;乳酸含量随着发酵时间延长持续极显著升高(P0.01);pH值随着发酵时间延长持续极显著降低(P0.01)。说明在此次发酵条件下,最佳发酵时间为6 d,饲料营养成分含量、体外消化率、乳酸含量和乳酸菌数量均处于较好水平,干物质回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青藏高原海拔对垂穗披碱草(Elymus nytans)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不同海拔区(天祝2 965m、果洛3 763m、当雄4 228m和那曲4 752m)的垂穗披碱草为发酵原料,测定其在青贮14、30、60、90d后的青贮指标。结果表明,随海拔的升高,垂穗披碱草附着乳酸菌数量呈升高趋势,酵母数量呈下降趋势,而霉菌数量受海拔影响小;时间和海拔的互作极显著影响pH、乳酸、乙酸含量和霉菌的数量(P0.001);不同海拔地区的垂穗披碱草同一青贮时间的pH、干物质、乳酸和乙酸的含量以及微生物数量均存在差异(P0.05),且那曲和果洛地区垂穗披碱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优于天祝和当雄地区;当青贮90d时,随海拔的升高,可溶性糖呈降低趋势,粗蛋白呈上升趋势。上述结果表明,在高海拔的那曲和果洛地区,青贮有利于垂穗披碱草保存更多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农村传统养猪主要是用自家的淘米水、洗锅碗水加上地里的青绿饲料(红薯、南瓜)米糠、粗糠及碎米、剩饭等,煮熟后饲喂。随着餐饮业的快速发展,城市泔水大量涌现,其成分复杂,常混有牙签、骨头、鱼刺、筷子、洗涤剂和烟头等异物,且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及一些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我国相当多的省、市及欠发达地区的广大农村、城市郊区和相毗邻的农区广大饲养户、农民朋友普遍用泔水(潲水)饲养畜禽特别是喂猪已成为一种传统习惯,这是众所周知的现实。我们对泔水认真分析,不难发现城市中的各类泔水来自千家万户,各行各业,不同的群体和个体,组成复杂,形形色色。有些泔水在春夏季因收集、保管、存放时间过长,开始发酵、酸化、发霉甚至腐败,有些泔水内常掺有杂质和异物,  相似文献   

14.
餐饮废弃食物(泔水)加工再生为蛋白质饲料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苏维洲  高雁  孙震  王萍 《饲料工业》2003,24(10):51-52
餐饮废弃食物,我国北方称其为泔水,其特点是数量大、营养含量高、混杂物多。以往,这些垃圾都被郊区农民直接用来喂猪。这些餐饮废弃食物中含有大量腐败变质的肉类和大量的病原微生物、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和致病菌,牲畜饲用后极易患传染病并传播寄生虫。并可通过体内毒素、有害物质的蓄积进而再通过食物链传染给人,这类牲畜的肉被人食用后将对人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此外,原有的餐饮废弃食物收集、运输、处理方式不当也会对城市环境卫生造成污染,有损都市形象。为此,国内许多大城市相继作出了“禁止用餐饮废弃食物喂猪”的规定。我国泔水资源…  相似文献   

15.
草莓为浆果类果实,果色鲜红,柔软多汁,酸甜适口,有特殊的香味,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作用。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水果。但草莓水分含量高,组织娇嫩,易受机械损伤和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变质。在常温下。草莓果实存放1-3天就变色、变味,失去原有风味和商品价值,故机械冷藏是解决长期储藏,延长供应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紫色达利菊是自然生长在草原上的一种重要豆科牧草,与苜蓿具有相似的饲喂价值。高水分打捆有益于缩短牧草的田间养护期,降低损失风险,但因水分高、易发霉而不易贮藏,从而影响牧草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本试验研究了丙酸对高水分紫色达利菊干草贮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水分打捆(28%)与低水分打捆(17%)的紫色达利菊干草具有相似的化学组分,但高水分打捆不利于干草的贮藏。添加一定浓度的缓冲丙酸降低了(P<0.05)高水分打捆干草贮藏后期的温度、pH及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减少了细菌总数及霉菌和酵母菌的数量,增加了干草粗蛋白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综上所述,添加丙酸有利于提高高水分紫色达利菊干草的营养价值、饲用安全性和贮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益生菌发酵香草配合饲料是采用益生菌对加有适量葫芦巴-地椒全草香料的配合饲料进行固态发酵后的产物。为探讨单菌发酵、双菌联合发酵以及有无香料、不同发酵温度、水分梯度和发酵时间等因素对发酵配合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分为5个组,均以无菌水调节发酵水分,接入适量菌种,混合均匀后置于10 L发酵罐中进行发酵,按要求取样检测。结果表明:双菌联合发酵、香料、发酵时间、温度、水分含量对发酵后的饲料品质有明显影响。选择适当的发酵参数,可有效提高饲料的粗蛋白、益生菌数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同时降低粗纤维、粗灰分、pH值以及霉菌数量。该试验中,最佳的发酵工艺参数为:添加葫芦巴-地椒全草香料、双菌联合发酵、发酵水分30%、发酵温度37℃和发酵时间为72 h。  相似文献   

18.
通过模拟真实环境来研究不同含水量苜蓿(Medicago sativa)草捆的霉变规律及其对苜蓿草捆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苜蓿草捆含水量设3个梯度,分别为15%,25%和35%,每个梯度设3个重复,放置在一个密闭的房间,贮藏温度为25℃,贮藏时间为16d,隔天(即1,3,5,7,9,11,13,15d)采样。结果表明:含水量越高,贮藏时间越长,苜蓿草捆中霉菌数量增加越快,但都是在第9d达到最高,随后都急剧下降。苜蓿草捆中粗蛋白质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又略微下降(P<0.05);水分含量越高粗蛋白含量越高(P<0.05);苜蓿草捆中粗脂肪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都有降低的趋势(P<0.05)。因此,苜蓿草捆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5%以下,草捆霉变后粗蛋白质的含量增加,粗脂肪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9.
浅谈"潲水猪"的生存与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潲水"是指餐馆、酒店、食堂里的剩饭、剩菜等容易被微生物分解和容易发馊、变味、变质、腐烂的有机物等污染了的泔水,这种以泔水为主要原料,配上部分青饲料喂养大的猪被称为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不同粒径颗粒饲料真空喷涂油脂后的储存特性,试验选择三种不同粒径(Φ2.5 mm、Φ3.5 mm、Φ4.5 mm)的生长猪硬颗粒饲料为研究对象,经真空喷涂油脂后用聚乙烯自封袋包装,并分别置于自然条件(北京,4月至7月)和高温高湿条件(恒温恒湿培养箱,温度30℃、相对湿度80%)下储存,在储存期90 d内每隔15 d取样测定一次指标,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显示:粒径越大饲料开始霉变的时间越早;饲料水分含量整体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粒径越大水分含量开始升高的时间越早,升高的幅度也越大,同一采样时间水分含量除初始值外均随粒径的增大而显著升高(P0.05);饲料水分活度的变化规律与水分含量基本相同;脂肪酸值在自然条件下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随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且粒径越大脂肪酸值开始降低的时间越早,变化的速度和幅度也越大;过氧化值在自然条件下随时间延长先降低后升高,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随时间延长先降低后升高最后又降低,粒径越大过氧化值变化的速度和幅度越大;丙二醛含量与过氧化值有关,而粒径对其的影响没有呈现规律性。结果表明:不同粒径饲料在储存期间各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粒径会影响各指标变化的速度和幅度。粒径越大,饲料水解酸败和氧化酸败的速度越快,饲料开始霉变的时间也越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