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王芳  黄洛华 《木材工业》2000,14(4):28-29,32
通过使用LLM型UF树脂制造橡胶木和赤桉中密度纤维板的研究,评价用该树脂制造橡胶木和赤桉中密度纤维板的适应性。橡胶木和赤桉各50%比例温和后施以LLM型UF树脂,按照MDF常规工艺压制9,12,16mm的试验板。结果表明:板材物理力学性能及甲醛释放量指标均达到GB11718.2-89标准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湿地松制造中密度纤维板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湿地松(Pinuselioti)为原料制造中密度纤维板工艺的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施胶量、板坯含水率、热压温度及热压时间对中密度纤维板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板坯含水率及热压时间对试验板质量影响较大,热压温度及施胶量的影响较小。采用适宜的工艺,即板坯含水率在10%、热压温度165℃、热压时间5min,施胶量可以降至8%~9%,试验板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可以达到国标特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火炬松制造中纤维板制板工艺条件的研究,探索降低中密度纤维板制造过程中纤维施胶量的可能性。结果表明,火炬松制造中密度纤维板是可行的;采用8%的施胶量制板;板材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可达到美国MDF国家标准ANSTA208.2-1994和我国MDF国家标准70型及80型特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湿法硬质纤维板改湿法中密度纤维板的方法,介绍了湿法生产中密度纤维板的关键技术及生产设备的改造方案,通过中试与批量生产试验,证明改造方案和工艺参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杨木/狼尾草复合中密度纤维板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速生杨木/狼尾草复合中密度纤维板的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速生杨木和狼尾草制造脲醛树脂中密度纤维板是可行的,产品性能可以超过国家中密度纤维板标准的要求.该产品生产的较佳工艺为板材密度0.85 g/cm3,热压温度170℃,热压时间20 s/mm(板厚).  相似文献   

6.
1 项目简介该项目是在多年喷蒸-真空热压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和实施国家林业局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厚型中密度纤维板制造技术"中形成的,由南京林业大学和福建龙岩紫金集团永定紫金木业有限公司共同完成.项目针对目前国内缺少厚型中密度纤维板产品及制造技术,重点研究喷蒸-真空热压工艺、蒸汽喷射及真空抽吸系统以及厚型中密度纤维板后期加工技术三个核心问题,研究制造厚型中密度纤维板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实验室试验和工业化生产试验,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厚型中密度纤维板成套技术(包括工艺和设备),并在工业化生产中推广应用.该项技术可大幅度缩短生产时间,节省能耗,降低成本;产品及制造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7.
探讨以棉秆为原料生产中密度纤维板的主要生产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板材密度0.7 g/cm3、施胶量12%、防水剂1.5%、热压温度180℃、热压时间15 s/mm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棉秆中密度纤维板的各项力学性能均超过国家标准要求,但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未达标,可能与棉秆原料自身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使用改性脲醛树脂胶黏剂制备沙柳材中密度纤维板.在预备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方法对沙柳材中密度纤维板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热压温度180℃,热压时间0.6min/mm,施胶量12%,固化剂氯化铵加入量1%或硫酸铵加入量2%的条件下,沙柳材中密度纤维板各项性能较好,但与潮湿状态下使用的纤维板防水性能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9.
应用甲醛捕集剂压制环保型中密度纤维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密度纤维板环保的必要性,试验证明应用自制的甲醛捕集剂生产环保型中密度纤维板可行;采用正交试验,得到了合理的环保型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工艺参数:热压温度180±5℃、脲胶施加量10%、甲醛捕集剂施加量12%、热压时N25s/mm;压制的板材物理力学性能达到优等品要求,甲醛释放量满足E1级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水玻璃胶黏剂在纤维板中的应用效果,以芦苇纤维和水玻璃胶黏剂为主要原料,制备了芦苇中密度纤维板,综合考察了密度、施胶量、活化剂用量对纤维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确定了芦苇中密度纤维板的较佳制备工艺为板材密度0.80 g/cm~3,施胶量为25.00%,活化剂量为5.00%,由此制备的芦苇中密度纤维板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达到GB/T 11718—2009规定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1.
湿地松种源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总结了我国3个气候带7个试验点湿地松种源8年的试验结果,对不同种源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及树种对比进行显著性检验,湿地松种源生长与原产地气象因子无显著相关,种源×地点交互作用不显著,种源间病虫害无显著差异;在较北的河南鸡公山林场,产自南部的S-7及S-3受冻害较重,而对照种火炬松L-3未受冻害。2年生湿地松高、径生长与8年生树高、胸径生长呈显著相关,这为早期选择提供了依据,根据生长快与适应性强的特性,选出适合我国不同气候带的湿地松优良种源及适宜发展的树种,达到“适地、适树、适种源”。  相似文献   

12.
花军  陆仁书 《木材工业》2000,14(4):30-32
利用柔性垫网接触式间歇干燥单板的方法对毛白杨单板进行干燥。中间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提高了单板干燥质量,生产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3.
14.
松荷异龄混交造林试验及其成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松荷异龄混交的试验结果和造林技术,分析和揭示了珠江流域南热带季风气候区(18 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14 a)荷木(Schima superba)异龄混交林和(32 a)湿地松(P.elliottii)×(14 a)荷木异龄混交林的林分结构、生物量、凋落物、土壤理化性质、林地涵养水源和林分生长量等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作用,全面评价松荷异龄混交造林的成效。松荷异龄混交林明显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养分,提高水源涵养功能,增强林分稳定性能,促进主要树种的生长,为低效防护林改造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从湖北沙洋、松滋、红安三地常年培育湿地松的苗圃中取土于室内种植湿地松,待其发病后按照柯赫氏法则对其进行病原物的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及菌株鉴定。结果表明:发病部位分离到的菌株以镰孢菌(Fusarium spp.)占优势,分离到的68个菌株中65个为镰孢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致病性最强,7天后发病率达到92%;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e(Fr.)Keissl.)致病性最弱。研究证明,湖北省湿地松猝倒病是以镰刀菌为主要病原,立枯丝核菌和链格孢菌为次要病原的土壤习居真菌侵染引起的一种苗期病害。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杂交松在广西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杂交松(Pinus elliottii×Pinus caribaea)引种区域对比试验表明,杂交松能适应广西的自然条件,并表现出优良的速生丰产性状。杂交松的生长优于马尾松、湿地松和加勒比松,其平均公顷蓄积量分别比马尾松、湿地松和加勒比松大34.93%、82.44%和174.98%。杂交松年均树高和年均胸径生长量都超过了广西马尾松速丰林生长指标,适于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通过木片蒸煮时间对意杨薄型中纤板生产工艺及板材力学性能影响的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单一意杨原料生产薄型中纤板的强度高,外观质量好;当意杨与马尾松按75:25比例混合时,在同样的蒸煮条件下生产同样厚度的中纤板时,压机的进料速度明显提高,但板材表面色泽加深,内结合强度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18.
用异氰酸酯胶生产中密度纤维板的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异氰酸酯为胶黏剂,进行了2种原料的中密度纤维板(MDF)生产试验,分析其生产工艺的特点,并根据我国国标及日本相关标准,对板材的性能与甲醛释放量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用异氰酸酯制造的MDF,其各项指标均优于UF胶的MDF,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环保板材。  相似文献   

19.
英德火炬松种子园子代在粤北的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火炬松(Pinus taeda L.)原产美国东南部,为美国东南部的主要造林树种,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材质好、抗病虫害强的特点,是美国南方松中分布最广、蓄积量最多的树种,也是工业原料林和薪炭林树种[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