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选用对日照反应弱的圆粒种,因圆粒种的植株高、较直立、生长势强,耐热性强,产量高。2、适时早播。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春播菜宜早不宜晚。适时早播种,生长日数长,产量高;晚播,易抽苔,品质差,产量低。3、适时灌水追肥。播种前要浸种催芽,暗水播种,合理密植,早期水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避免春旱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采用分期播种试验方法,研究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适时早播能使玉米生育期延长,干物质积累多,产量高;而晚播玉米易受春旱及霜期影响,生长发育差,产量偏低,因此,根据气候条件适时早播可以趋利避害,有利于玉米生长发育,也可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播期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试验对黑龙江省北部第4积温带,不同播期对大豆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叶面积动态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晚播生育日数比正常播期缩短,后期单株荚数、粒数、百粒重均低于正常播期,最后导致产是下降;早播由于地温低,有粉种现象,保苗率降低较大,特别是对寒性较差的品种影响更大,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低珩正常播期,大豆产量亦比正确播种明显低。从试验结果看出在本区以5月7日前后播种最为适宜,平均产量比早播高11.8%,比晚播高8.0%。  相似文献   

4.
不同时间套种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泽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898-14900,14906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套种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玉米适时早套,提高玉米产量提供参考。[方法]于5月15、20、25、30日和6月5日采用5个播期处理,麦套采用畦埂与套种行2种不同间距的套种方式,观察和测定不同播期玉米的展开叶数、可见叶、种子根数、次生根数、株高、地上部鲜重和干重以及产量。[结果]共生期间,不同播期玉米的展开叶数、可见叶、种子根数、次生根数播期早的均多于播期晚的,地上部鲜重和干重播期早的均重于播期晚的,株高播期早的高于播期晚的;同期播种的麦套玉米畦埂的多(或重或高)于套种行的;整个生育期,不同播期种子根和次生根无差异;而播期越晚叶片数越多、株高越高,产量5月25日套种最高,与单作玉米最高产量差异显著,但不极显著。[结论]玉米适时早套,麦收后立即中耕灭茬,适时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能够取得较好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以大豆新品种合农63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播期和不同施肥量处理对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施肥量处理下,早播和晚播对大豆的生长都不及正常播期,早播由于地温低,前期营养生长受抑制,晚播生育日数比正常播期缩短,二者均影响干物质的积累;在不同施肥量处理下,早播和晚播与正常播期的株高差距不大,平均来看,早播略高于晚播和正常播期,但单株荚数、粒数、百粒重和产量均低于正常播期;在佳木斯地区5月8日前后播种最为适宜,平均产量比早播高14.3%,比晚播高16.7%.  相似文献   

6.
刘锋  孙本普  李秀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17-18719
[目的]研究地膜覆盖栽培对晚播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分析其与露地麦和适时麦的异同点。[方法]对晚播覆膜麦与相同栽培条件下的露地麦和适时麦的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和产量结构进行比较。[结果]一定晚播条件下的覆膜麦,单株性状次于适时麦,而单茎性状则优于适时麦;幼穗分化,不仅比同期播种的露地麦经历时间长,且在决定每穗小花数和穗粒数的穗分化主要时期,还长于适时麦;产量结构,优于晚播露地麦,而与适时麦相当。[结论]晚播覆膜麦比晚播露地麦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并能获得适时麦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对江淮丘岗区晚播小麦进行浸种催芽和常规干种播种大田试验.通过同期播种,相同播量及统一田管措施观察比较,浸种催芽播种小麦较干种播种小麦,年前出苗率高,年后基本苗多,成穗率高,穗粒数多,产量高.为江淮丘岗晚播稻茬麦夺取高产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播期与后期施氮肥对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供试播期内,早播(4月21日)对百粒重、子粒大小、穗粒重和子粒含水量均有正效应;适播(4月28日)对子粒容重、果穗整齐度有正效应。中晚熟品种4月28日播种、晚熟品种4月21日播种,产量和质量最佳。在早播前提下生育后期追氮肥增产显著,晚播对产量、质量均有负效应。  相似文献   

9.
正1适时早播在保证播种质量前提下,小麦适时早播比晚播产量高。河北省小麦适宜播期,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小麦要经过一个冬季的寒冷才能在翌年开花结实,这是冬小麦也是华北地区种植小麦的一个特点。2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指单位面积上符合客观规律的密度,实质上是正确处理好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在保证个体发育良好的前提下,争取群体有更大的发展。在生产上,小麦都是以群体进行栽培的。其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单  相似文献   

10.
在粗缩病发生年份播期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品种青农105、农大108为材料,研究播期和种植密度对粗缩病发生年份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粗缩病发生年份,有效穗数、行粒数对小区产量贡献较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2品种有效穗数均显著增加;晚播处理下2品种的行粒数显著增加;农大108有效穗数表现为早播处理>晚播处理>中播处理,青农105有效穗数表现为晚播处理大于早播、中播处理。从产量结果来看,对于农大108,低种植密度(4.50万株/hm2)时适宜早播,中高种植密度(≥5.25万株/hm2)适宜晚播;对于青农105,在高种植密度(≥7.50万株/hm2)下中晚期播种利于产量提高。因此粗缩病发生年份,应根据品种抗性选择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确保玉米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的集中产地,种规模大、商品率高,也是油用大豆的最适宜区。提高高油大豆产量,除因地制宜选择优质高产、熟期适宜、抗病抗逆性强的高油大豆品种;播前精选种子;合理轮作、精细整地;适时播种及播前施足底吧等措施外,播后的田间管理也是确保高油大豆丰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2009~2010年黑河大豆综合试验站开展了不同熟期品种的分期播种试验,明确不同来源品种在不同播期条件下的生育期和产量表现,以筛选适合当地救灾补种的大豆品种.结果表明:晚播生育日数比早播缩短,后期单株荚数、粒数、百粒重均低于早播,最后导致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3.
不同播种时间对胡麻品种内亚九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不同播种时间对乌兰察布地区胡麻主推品种内亚九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对10个不同播种时期内亚九号生育期、株高、工艺长度、有效果数、单株生产力等农艺性状,收获株数及产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延迟播期可延长胡麻生育期,早播处理株高较矮,利于胡麻抗倒伏,工艺长度与株高表现出相似规律;适时播种有利于增加单株生产力,产量以播期5月7日最高。由此表明,乌兰察布胡麻最佳播种时期为4月28日至5月7日,适期早播可提高胡麻产量。  相似文献   

14.
播期与密度对旱地冬小麦天选55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天选55号为指示品种,在天水市雨养旱区研究播期与密度对冬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相同时,冬小麦产量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而降低,通过增加播种密度可以提高晚播小麦产量。早播和中播时,大密度和小密度均会降低小麦的产量。冬小麦早播时合理的种植密度能提高籽粒粗蛋白含量、沉降值、面团形成时间和面团稳定时间,中播时较小密度能提高粗蛋白含量;晚播时,大密度能提高籽粒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面团形成时间。综合分析表明,天选55号在9月18日播种时,密度为480万粒/hm~2时折合产量最高,为3 146.0 kg/hm~2,如晚播则需适当增加播量。  相似文献   

15.
提高高油大豆的产量,除因地制宜选择优质高产,熟期适宜,抗病抗逆性强的高油大豆品种外,播前精选种子;合理轮作、精细整地,适时播种及播前施足底肥等措施外,播后的田间管理也是确保高油大豆丰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播种期和播种量对百喜草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播种期和播种量对百喜草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播种繁种,百喜草(Pensacola A33)从播种到出苗所需要积温(≥10℃)都在290-299 d.℃之间。播种早,气温低,出苗时间长;播种晚,气温高,出苗快。种子产量和种子千粒重以早播、稀播处理为优。同一播种期,30 kg/hm^2处理的种子产量大于60 kg/hm2;播种期推后种子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7.
以早籼788为供试品种,开展不同播期、不同播种密度和不同施肥方法早翻晚栽培对水稻产量和安全齐穗的影响的试验,通过不同栽培,研究其对早翻晚的产量及安全齐穗的影响,探寻在不同播期下早翻晚的最佳播种密度和施肥方法,为早翻晚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湘晚籼13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湘晚籼13号的特性表现及其高产栽培的群体产量结构,提出优质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是适时播种,稀播育壮秧;适时早插,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间歇灌溉,适时晒田;适时收割,及时晒干以及进行综合防治病虫杂草。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最新培育的秦优7号是高产双低甘蓝性型的油菜品种,具有粒大、含油量高、产量高,对菌核病、病毒病抗性较强,抗寒性、抗倒性强等特点。介绍的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早播、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时收获,以及加强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20.
浙双6号是浙江省农科院核作所最新选育的高产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具有粒大、含油量高、产量高,对菌核病、病毒病抗性较强,抗寒性、抗倒性强等特点。介绍浙双6号的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早播、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时收获,以及加强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