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阿华州立大学D.B.Jones等人,为评价初产母猪日粮氨基酸对促黄体素(LH)分泌和断奶至发情间隔的影响,在23d哺乳期中,选择哺育一窝13只仔猪的36只初产母猪,分别分配给每天6kg含高蛋白(HP组,1.20%赖氨酸)或低蛋白(LP组,0.34%赖氨酸)的玉米-豆粕型日粮。通过改变日粮中玉米和大豆粕比例获得所需日粮赖氨酸浓度。在泌乳0、5、10、15和20d,在6h期间,分别间隔15min、1h、6h,评价血浆LH、ACTH和雌二醇17β。从断奶至断奶后45d,每天对母猪进行发情检查。哺乳期间,喂LP和HP日粮的母猪每天分别消耗4.41kg和4.98kg饲料。断奶时,LP组母猪体重较轻(P<0.05)、窝重较轻(P<0.05)、延长断奶至发情间隔(P<0.05)。LP组母猪的平均和基准线LH浓度以及LH脉冲6h较低。LP组母猪和HP组母猪之间的差别在泌乳10d形成。血浆雌二醇和ACTH浓度不因日粮而改变。泌乳第5d和第10d的平均LH浓度同断奶至发情间隔相关(γ分别为-0.54和-0.56,P<0.01))。第10d平均LH浓度同0~5d、5~10d乳形成所需的日粮赖氨酸极大不足相关(γ分别为-0.39和-0.49,P<0.05),泌乳早期母猪日粮氨基酸采食量不足会引起产后10dLH分泌较少,并与断奶至发情间隔延长有关。  相似文献   

2.
张书存 《畜禽业》2000,(12):27-27
1 对母猪的管理   1.1 妊娠期间的饲养管理   老母猪往往吃料较多,因而在控制其采食量方面更加困难,应逐头注意母猪怀孕期间的饲喂。对较瘦的母猪应适当增加饲喂量,使其体内有适当的贮存。而过肥的猪则必须限制在每天供给1.8~2.0kg的饲料。到临产前两周开始增加0.5~0.75kg的饲料可以增加仔猪的体重,并使仔猪个体大小相对均衡。产前1~2周和产后一周饲料中加入8%的脂肪能明显改善初乳及乳的质量。同时必须饲喂足量的氨基酸以使母猪有大量的乳汁分泌。   1.2 搞好疾病防治   不要以为老母猪早已适应环境,有足够的免疫力就忽视对它们的防疫,特别是避免感染影响繁殖机能的疾病,对提高老母猪的生产力至关重要。老母猪如果腿或蹄部有病,则分娩后会因疾病而吃料减少,进而影响产奶量。因移动腿部频繁易挤踩较多的仔猪。当有开放性溃疡或有感染时必须及时治疗。另外,要保证母猪有充足的饮水,饲料中纤维、蛋白质及食盐含量要适当以防止便秘。便秘不但影响分娩,还易使大肠杆菌在肠道中大量繁殖,出生后的仔猪易发腹泻。如果饲料适宜仍发生便秘,即在料中放些缓泻盐类药物,或进行直肠冲洗。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4,(5)
<正>机械化养猪协会理事长陈健雄博士等专家从2001年开始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业界积累了如下宝贵的临床防控经验:1分娩舍、保育舍、生长育成舍应做到全进全出。引进猪时做好隔离,限制不同来源、不同日龄猪混养。2减少或暂停保育阶段的免疫接种,保育期全程使用抗应激制剂。母猪和断奶仔猪饲料中全程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3发病严重的猪场,可用本场病料制成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有一定效果。4药物预防:可在母猪产前、产后1周,饲料添加药物,如加康400 g+金霉素300 g。仔猪断奶前5 d至断奶后14 d,饲料添加药物,如加康400 g+阿莫西林200 g。  相似文献   

4.
<正>现代生猪生产中常采取在仔猪出生后2~3周、体重达到4.5kg以上时,就与母猪隔离的一种断奶方式。断奶到60~75日龄的猪称为仔猪,又叫保育猪,它是继哺乳仔猪管理后的又一  相似文献   

5.
王石瑛 《畜禽业》2005,(12):34-36
现代养猪生产中,仔猪早期断奶技术已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即从过去一般的28d断奶提前至21d甚至21d以下断奶。仔猪早期断奶不仅可缩短母猪的哺乳时间从而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年产仔数、提高分娩舍利用率、降低仔猪的生产成本,而且能阻断某些传染病的传播。然而,伴随着断奶日龄越来越小,机能不健全的早期断奶仔猪发生腹泻病已变的越来越普遍,其危害也日趋严重。据调查,目前我国仔猪腹泻全年平均发病率约为46.5%、死亡率达10.3%,有些猪场的仔猪的腹泻率甚至达到700k-800k、死亡率达15%~20%。即使在养猪业较发达的美国,早期断奶仔猪因腹泻造成的死亡率也达15.5%,荷兰为11.5%~14.2%。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已成为全球养猪业中普遍和高发的疾病,给养猪生产者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2003年3月,某猪场发生了以母猪体温升高、流产、产死胎,仔猪断奶后发生高热、黄疸、贫血为特征的疫病。经过临床诊断、药物使用及试验检测综合诊断为猪瘟、附红细胞体、蓝耳病混合感染。经用“附红灭”药物及综合防治措施,有效的控制了疫情。现将防治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怀孕母猪注射疫苗后,大批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症状。发病率高达70%以上;发病母猪所产仔猪于7日龄后开始发病,哺乳后期至断奶初期呈现发病高峰期,发病率高达90%。病猪使用各种抗生素均无明显效果。仔猪发病10d后多因衰竭而死亡。育肥猪无疫病发生。1.1临诊症状大猪未见…  相似文献   

7.
猪的消化生理特点及配制饲料应注意的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猪体组成,消化生理特点以及不同生长目的,相应配制不同的饲粮,一方面可以满足猪的营养需要以促进其快速生长;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浪费、节约成本以增加经济效益。其类型大体分为:乳猪料(出生至5周龄)、仔猪料(5~10周龄)、生长猪料(10~17周龄)、空怀妊娠母猪料(后备、空怀、妊娠母猪)、哺乳母猪料(分娩至仔猪断奶)和种公猪料。  相似文献   

8.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猪高热病的凶手之一,近年来,造成生猪养殖场严重的经济损失。1流行病学病猪和带菌的猪是该病的传染源,一般通过呼吸系统传播,也可通过消化道传播。2~4周龄的仔猪可能发生感染,但5~8周龄的断奶保育仔猪最为多见,尤其免疫水平较低的初产母猪产下的仔猪更易感染,发病率一般在10%~15%不等,致死率约为50%,当混合感染严重时则死亡率会更高,无明显的季节性,但常在恶劣环境下多发。  相似文献   

9.
邵伟利  樊华 《畜禽业》2012,(11):76-78
<正>猪的寄生虫病是养猪场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它不仅在中、小猪场危害严重,即使在饲养管理良好、设备先进的大型猪场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养猪场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做好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1寄生虫病的危害寄生虫因在大多数猪场或猪群没有造成明显大量的死亡,往往易被忽视,这种间接损失可能会占据经济效益的很大一部分。据有关资料显示,寄生虫病能使猪只延迟8~6d出栏,降低断奶窝重约5kg,导致仔猪死亡率提高5%~10%;感染母猪由于产后体重下降,推迟发情,母猪产仔数减少1.34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5,(4)
<正>在猪的一生中,仔猪阶段生长发育最快,饲料利用效率最高。仔猪成活头数多、断奶时体重大,育肥猪的生长速度就快,育肥期就会缩短,出栏率就会得到提高。然而仔猪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腺机能不完善;缺乏先天免疫力,容易患病;调节体温能力差,怕冷。加强饲养管理尤为重要。1断奶时间有3~8周和60日龄。即最短21 d,最长60 d,根据乳猪健康状况决定,实行早期断奶可以提高母猪年产胎次。断奶仔猪通常会减少采食量。资料研究表明,断奶仔猪若正常采食,在断奶后1周内增重1 kg,那么就可比因采食不足而只能在断奶后1周内保持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4,(9)
<正>2014年4月,某养殖户饲养的肥猪发病。该户共饲养肥猪100余头,其中体重1020 kg发病猪只20余头,已死亡3头,发病5 d。1温和型猪瘟的流行原因在调查养殖户中笔者发现,该病发生主要有以下原因。1.1母猪和仔猪未接种过疫苗母猪饲养量在10头以下的养殖户母猪80%以上不接种猪瘟疫苗;70%以上自繁自养的断奶仔猪不接种猪瘟疫苗,95%以上的待售仔猪断奶时仍未接种猪瘟疫苗。经研究证明,在  相似文献   

12.
<正>猪渗出性皮炎又叫溢脂性皮炎,是由猪表皮葡萄球菌所致的一种仔猪高度接触性皮肤病,以皮肤大面积出现渗出性黏液并形成结痂为特征。1流行病学本病多见于5~6日龄哺乳仔猪,也可见于断奶仔猪,育成猪和母猪乳房上。本病可通过各种途径感染,破裂和损伤的皮肤黏膜是主要的入侵门户,传播速度快,一头猪感染后2~3d可波及到整群仔猪,严重病例死亡率可达60%。  相似文献   

13.
<正>断奶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PMWS)是由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引起的一种断奶后仔猪以全身性消耗为主要特征的新传染病,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和流行。该病多发生于4~18周龄的猪,以8~12周最为常见,较少感染乳猪。受感染的猪群发病率约为2%~50%,病死率达到5%~100%。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7,(Z1)
选择生产性能与胎次接近的临产母猪6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30头、对照组30头;选择出生日期、断奶重、体型相近的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头;进行保育试验;选择体型、体重相近和出生日期一致的育成猪60头,随机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30头;母猪产前30 d到哺乳期阶段每吨饲料添加自配中草药制剂2 kg,试验期58 d;保育仔猪在断奶后保育期的饲料每吨添加自配中草药制剂3 kg、试验期32 d;仔猪保育后的育成期的饲料每吨添加自配中草药制剂3 kg、试验期140 d。结果表明:出生窝重差异显著(P<0.05),平均窝断奶头重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发病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死亡数差异极显著(P<0.01);治疗药费,对照组比试验组高76元;保育增重、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32 d保育期料肉比,试验组1.58∶1比对照组1.78∶1少0.20,保育期治疗药费,对照组比试验组高50元;育成增重、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140 d育成期的料肉比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0.24,140 d育成期的药费试验组比对照组减少24.3元。  相似文献   

15.
<正>本病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突然发生病,头部水肿,运动失调,惊厥、麻痹为主要特征。本病发病率虽低,但发病急,死亡率却高。1流行特点本病通常发生于断奶后1~2周的仔猪,一般发病的猪为4~12周龄。传染源为带菌母猪和感染仔猪,通过消化道感染。一窝断奶仔猪中生长快、体况  相似文献   

16.
20头28日龄大长北三元杂交断奶仔公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养于不同环境温度(28℃、15℃)下的代谢笼内,饲喂含有不同剂量安普霉素(0、90、150mg/kg)的日粮.试验期为2周.后7d进行全收粪代谢试验,观测安普霉素时仔猪物质表观代谢率及氮沉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环境下日粮中添加安普霉素可抵御寒冷应激,改善仔猪日粮干物质和蛋白质的表观代谢率,增加机体氮的沉积,其中150mg/kg安普霉素可显著提高仔猪日增重70.5%(P〈0.05)、改善饲料转化率32.7%(P〈0.05),并能提高采食量、降低发病死亡率。在低温环境下,应适当加大抗生素的添加剂量。  相似文献   

17.
保育期仔猪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保育期仔猪一般是指从28~30d断奶,到75或80日龄,体重达25~30kg期间的仔猪。仔猪断奶后容易造成呼吸道病多发、腹泻及断奶后生长停滞,因此,实施保育期精细化管理,可以较好地解决好断奶仔猪这些问题,提高猪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20,(5)
目的验证益维菌液在生猪养殖中的作用。方法选30日龄断奶仔猪150头,随机分为试验1、2组和对照组,试验1、2组在饮水中分别添加EM-200菌液0.1%、0.2%,对照组不添加;选30头95 d妊娠母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试验1、2组和对照组,实验1、2组饮水中添加EM-菌液,分别为0.1%、0.2%,对照组不添加。结果用EM-200喂猪,每头母猪平均增产2.5头仔猪,产活仔率提高7.6个百分点,新生仔猪体重平均提高0.26 kg,从出生到断奶平均成活率提高14.9个百分点,平均日增重提高41.6g;料肉比降低了0.43,并且改善了猪舍的环境,降低了药物残留。结论 EM-200应用于养猪业,能显著提高猪各阶段生产性能,改善产品的品质,提高免疫效果,减少因腹泻而带来的疾病的困扰,改善饲养环境,解决大量使用抗生素而带来的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易洪斌 《畜禽业》2011,(9):30-31
试验旨在探讨母猪产后第二天、第三天和第四天连续3d内服催乳用中草药制剂对其泌乳性能的改善。试验结果表明,催乳用中草药制剂能明显改善母猪产后的泌乳性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仔猪断奶时的体重,并提高仔猪断奶时成活率,仔猪30d断奶时,试验组窝头均重提高2.58%~24.03%,成活率提高3.41%。同时,试验结果也显示,各种因素不可避免地对母猪产后泌乳性能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母猪分娩后使用催乳药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Ⅱ型引起猪的一种多系统功能障碍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猪间质性肺炎、母猪繁殖障碍等,并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从而容易导致继发或并发其他传染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