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水科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科技情报室编译、缩写了下列三本渔机新资料,供广大读者选购、参考.《国内外渔用饲料机械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及预测》论述了我国渔用饲料机械的现状、主要加工工艺、发展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外渔用饲料工业现状和新技术应用(造粒腔脂肪喷涂技术、渔用膨化饲料加工技术等)以及对发展我国渔用颗粒饲  相似文献   

2.
目前,随着渔业整体养殖技术的提高,对渔用饲料的需求量呈越来越大的趋势,同时,对渔用饲料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加工出优质、高效、价廉、物美的渔用饲料也成了突出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生产、教学研究、饲料加工及推广实践基础上,介绍一种既能保证和提高饲料营养价值,又能降低饲料成本、饲料系数的方法,即渔用饲料中科学添加单体氨基酸。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国内外渔用疫苗产品研发与应用现状,目前全球超过140种疫苗获得生产许可,中国渔用疫苗相关研究涉及病原27种(类)。未来水生动物疫苗佐剂、抗原载体技术、规模化生产工艺和水产免疫基础等方面将成为研究热点,浸泡口服、多联多价疫苗及区域差异化免疫方案等将成为重要的技术需求,渔用疫苗将为水产动物疫病防治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2010年工作回顾(一)加强渔业生产投入品检测与管理1.加强水产养殖投入品的检测渔用饲料和渔用药物是水产养殖的主要投入品,直接关系到水产品质量安全。2010年初,与郑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组织了河南省水产养殖规范用药科技下乡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2010年7~10月份接受河南省农业厅水产局下达任务,省渔  相似文献   

5.
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快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在养殖规模扩大、养殖产量提高的同时却忽略了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的推广使用,同时由于渔业水域污染及渔用药物的滥用、渔用饲料等投入品的管理薄弱、水产养殖生产操作不规范等,导致水产品药物残留现象时有发现,渔用药物的滥  相似文献   

6.
渔用聚丙烯聚酰胺(PP/PA)复合单丝是东海水产研究所采用共混改性技术及特殊纺丝工艺生产的渔用纤维新材料.课题组在对渔用PP/PA复合单丝和普通聚丙烯(PP)单丝结构和性能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同等加压负荷下两种单丝的磨损质量损失、耐磨度、强度保持率以及伸长变化进行了比较,揭示了单丝材料的结构与耐磨性之间的关系.在相同加...  相似文献   

7.
艾春香 《渔业现代化》2006,(5):31-32,34
利用膨化、发酵工程、遗传育种和生物工程等各种技术手段开发新的渔用配合饲料原料资源,或提高现有饲料原料资源的利用率,提高饲料原料的数量与质量,是解决饲料原料严重短缺的重要途径。简要介绍了渔用配合饲料新原料开发的几种技术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8.
渔用疫苗的研发和应用是防控病害、保障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最安全有效的措施之一,而渔用疫苗的递送途径直接关系到免疫效果。注射免疫效果最佳,大部分渔用疫苗均以注射免疫为主要递送途径,但由于该途径具有费时费力、易伤鱼体、不适用于小规格鱼体等缺点,因而浸泡和口服免疫逐步成为目前渔用疫苗递送途径的研究热点。浸泡免疫操作简单,不伤鱼体,但所需抗原量较大,而超声波、活载体及穿刺等辅助方法或技术可有效提高浸泡免疫效果。口服疫苗解决了小规格鱼体免疫的问题,避免鱼类应激反应,利于大量鱼类同时免疫,也具有很好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综述渔用疫苗各种递送途径的优缺点及其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水产养殖事业的迅速发展,渔用颗粒饲料加工机械的需求量迅速增加。为了调查现有渔用颗粒饲料加工机械的技术状况,并向生产用户推荐质量优良的饲料加工设备,农牧渔业部水产局、农机化管理局决定在1985年组织全国渔用颗拉饲料加工机械检测。通过性能测定、生产考核等检测手段,对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制造质量、可靠性、适用性及经济效益等作出综合性的评审,合格者发给“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并为评选中的优胜者颁发“全国渔用颗粒饲料加工机械产品检测优胜奖”。  相似文献   

10.
敌百虫和高锰酸钾对草鱼鱼种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渔用敌百虫和高锰酸钾对草鱼鱼种的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渔用敌百虫和高锰酸钾对草鱼鱼种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4.3191 mg/L、0.6109 mg/L。高锰酸钾不宜作为药浴药物,渔用敌百虫是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渔船是渔民出海捕鱼的主要工具。从古至今,泉州海洋捕捞渔船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木帆渔船时期、机帆渔船时期、钢质渔船时期。本文在对三种类型渔船发展历史沿革进行回顾的同时,重点对近20年来钢质渔船的发展变化进行总结,并对渔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陈文河  骆抗抗 《水产科学》2008,27(6):293-296
利用北部湾渔船调查数据,运用R型因子分析方法对广西北海拖网渔船的11个基本指标进行了因子分析。通过简化观测系统,减少变量个数,揭示拖网渔船的捕捞能力与渔船基本因子之间的联系。将影响拖网捕捞能力的众多因素归并为渔船作业能力、综合捕捞技术、渔船老化程度、出航率4个公共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因子对拖网作业渔船捕捞作业能力总影响力达84.7%,它们在拖网捕捞作业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渔船作业能力(36.740%)、综合捕捞技术(24.388%)、渔船老化程度(15.772%)、出航率(8.014%)。评价出每艘渔船在4个公共因子上的优缺点,并探索渔获量与因子综合得分的关系,为渔业管理部门细化拖网渔船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传统柴油机推进系统难以满足多用途拖网渔船工况多且复杂以及特殊水域噪音控制要求高的问题,本研究从安全节能环保的角度出发,研究团队研发设计出多用途渔船柴电混合动力推进系统.船舶采用柴油机和轴带异步发电/电动机结合的推进形式,采用双输入单输出齿轮箱,轴带异步电机既可由柴油发电机组供电,也可由锂电池组供电.常规航行工况时...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要介绍了挪威海洋捕捞业和渔船管理状况:2011年,捕捞量230万t,产值159亿挪威克朗(约26.8亿美元);渔民数量12 791人,渔船数量6 252艘;近10年的捕捞量基本稳定,年均捕捞量为250万t,与此同时,渔船和渔民数量则呈持续下降态势,说明挪威渔船的捕捞能力显著增强,捕捞效率明显提升。挪威的渔业管理制度和法规建设比较完善,这为控制捕捞强度、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奠定了法律基础。挪威的经验具有借鉴意义。我国现阶段以实行渔船控制等投入控制制度为主、其他管理方式为辅的渔业资源管理制度,比较符合我国实际。实践证明,减船转产政策是控制捕捞渔船规模和降低海洋捕捞强度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秘鲁沿岸秘鲁鳀渔场及渔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芃  汪金涛  陈新军 《海洋渔业》2016,38(5):449-458
秘鲁鳀(Engraulis ringens)是栖息于东南太平洋沿岸的小型中上层鱼类,了解秘鲁鳀渔场和渔汛的状况有助于渔情预报工作的开展进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利用2005~2014年秘鲁各港口的上岸量数据,以上岸量(landings)、总捕捞努力量(fishing effort)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为指标分析秘鲁鳀渔场分布及渔汛;结合二因素方差分析(two-factor analysis of variance)探究渔场月份和纬度上的显著性差异;利用分位数的方法,找出各年的旺汛时间。研究表明,每年的4~6月和11~12月为秘鲁鳀的主汛期;主要的捕捞区域分布在7°S~13°S;渔汛的前中期,上岸量和捕捞努力量有着明显的年间差异,而CPUE在渔汛后期年间差异明显。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月份和不同纬度对捕捞努力量[ln(effort+1)]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5月为一年中最主要的捕捞阶段。旺汛期分析表明,第一渔汛阶段的旺汛一般在5月出现,而第二渔汛阶段的旺汛一般在11月出现。研究结果有助于对秘鲁沿岸秘鲁鳀渔场及渔汛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全面分析了我国渔船装备技术水平落后,远不能适应现代渔业建设的总体要求,难以满足提升海洋战略地位迫切需要的现状。深度解析了渔船装备升级面临的矛盾:资源养护与海洋捕捞力量严重过剩之间的矛盾、渔业经济组织弱小与渔船升级发展之间的矛盾、渔民增收与渔船改造投资之间的矛盾、渔民素质与新技术的应用之间的矛盾;阐明了渔船装备技术升级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扩内需保增长,有利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开发公海渔业资源,有利于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保障渔业生产安全,有利于推进渔业节能减排、创建节约型社会;提出了渔船装备技术升级的对策措施是落实和完善渔船管理政策法规、推进渔船装备技术升级运行模式创新、加强渔船研发设计能力和建造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e factors important in determining fishing power in the Lake Kariba sardine, Limnothrissa miodon (Boulenger, 1906), fishery were identified using data from the major fishing area of the lake, the Kariba basin, for the periods 1980–1982 and 1988–1990. Comparison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fishing power calculated from the mean catch of some standard vessels. Three methods were used for identification of the important attributes.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was carried out for each component to compare the mean fishing power at all levels within each variabl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build predictive models and to determine the factors which best predict fishing power. Factor analysis was used to ordinate vessel types and examine any vessel groupings related to fishing power.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vessel and net size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variables. Vessels without engines for propulsion, of low value and without radios had less fishing power than the other vessels in the fleet. Vessels from the same company had similar fishing power, suggesting that some unmeasured variable such as quality of management linked to the fishing companies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catch. The factors which were important in determining catch were length of vessel, depth of the net,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echo sounder, mobility, the type of light, number and wattage of the underwater lights in the 1988–1990 fishing period. Vessel length and net category were most important in the period 1980–1982. The models accounted for between 37.6 (1981) and 61.2% (1988) of the variation in fishing power.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shery, there has been a change from purse seine to lift nets, and increases in the use of echo sounders, engines for the propulsion of vessels and radios, all of which could have increased effective fishing effort.  相似文献   

18.
闽中地区单拖作业捕捞能力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拖作业是福建省闽中地区重要的作业渔具之一。在捕捞生产过程中渔具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对渔具捕捞能力的影响程度不同,给捕捞力量的量化计算和管理带来困难。为了了解各因子对单拖作业捕捞能力发挥的影响程度,本文选择影响单拖捕捞能力发挥的12个因子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可将影响单拖捕捞能力发挥的诸多因素归并为网具结构、渔船作业能力、船龄、渔民捕捞技能4个公共因子,它们在单拖捕捞过程中所做的贡献率依次为网具结构52.87%,渔船作业能力24.46%,船龄7.05%,捕捞技能4.73%。本文还计算和讨论了各样品船的因子得分,通过各因子的得分和综合得分,可对各样品船的捕捞能力发挥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渔业生产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海洋渔船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我国渔船发展的现状:捕捞渔船数量多、规模大、能耗高,木质渔船仍是捕捞渔船的主体;渔船玻璃钢化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和产业基础,但发展滞缓;远洋渔船建造技术基础初步形成;船型优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成效。指出了我国渔船装备存在的主要问题:渔船装备老化现象严重;船型杂乱;主机配置及船机桨匹配差异大;玻璃钢渔船推广应用难度较大;过洋性作业渔船装备面临升级换代;大洋性作业渔船整体性能落后。提出了发展战略:重点推进近海渔船"以小置大、以钢代木"工程,实施标准化升级改造;加快实施远洋渔船装备国产化进程;发展现代化科学考察船和渔政管理船;鼓励发展海上养殖渔船与休闲垂钓渔船。  相似文献   

20.
船旗国对管制IUU捕捞的责任、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IUU捕捞成为困扰国际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的现实威胁。国际社会为维护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积极应对IUU捕捞。船旗国可以通过渔船注册制、渔船登记簿、渔船许可证等措施执行防范、遏制与消除IUU捕捞的渔业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