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顺县是国家生态示范区,自然生态条件优越,产茶环境得天独厚。解放后,泰顺主产绿茶,系浙江三大传统绿茶之一“温炒青”的主产区,是全国百个重点产茶县之一和全国眉茶出口基地县。1996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2004年,全县茶园面积5.3万亩,茶叶产量1500吨、产值5400万元。茶叶居泰顺四大农业支柱产业之首。近年来,在县委、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高度重视和正确指导下,广大茶农积极探索优质高效茶叶栽培技术,茶叶生产整体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呈现出优质化、品牌化、效益化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
3月 2 2日 ,嵊州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明确提出把“启动中国茶叶城建设”作为市政府今年的一项重点工程来抓。这一消息通过市级新闻媒体的宣传 ,受到了广大茶农的一致拥护 ,并表示要把茶叶生产搞上去 ,实现茶叶增效、茶农增收的目标。嵊州市现有专业茶园面积 0 .8万公顷 ,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户 8.2万户 ,占全市总农户数的 3 6.6% ,2 0 0 2年全市茶叶总产量 2万吨 ,总产值 3 .6亿元 ,其中名优茶产量 0 .48万吨 ,产值 2 .8亿元。特别是该市在 1996年被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2 0 0 1年获得“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后…  相似文献   

3.
河源是广东省的重要生态屏障,是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发展区。近年来,河源坚定“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订单农业的现代农业道路,逐渐形成了优质粮、禽畜、蔬菜、茶叶、水果、水产等六大农业特色产业。其中,茶叶产业异军突起,从1999年(茶园面积5.6万亩,产量1778吨)到2008年(茶园面积8.5万亩,产量2969吨),面积和产量分别增加了52%和67%,充分显示了河源茶叶产业的强势复苏和“后发河源”的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4.
正磐安位于浙江中部,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与影视名城东阳、五金名城永康、中国茶市新昌等市县接壤。磐安是全国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11年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县",是"中国生态龙井茶之乡"。本世纪初以来,以扩大良种茶园规模、推广机械化加工、加强品牌建设为主线,磐安茶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为磐安茶农致富奔小康作出了积极贡献。一、产业现状1.茶园面积不断扩大近几年,通过大力推广无性系良种,以业主或联户连片  相似文献   

5.
武义县是浙江省重点产茶县之一,2001年被命名为“中国有机茶之乡”。现有茶园面积11万亩,产量7100吨,产值2.28亿元,其中有机茶规模化基地2.1万亩,年产量850吨,年产值6000万元。近年来实施“规模化基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产业化运作”的有机茶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了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以及茶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2003年武义县被评为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2004年被评为浙江省茶叶加工厂改造先进县,武阳春雨茶荣获浙江省十大名茶称号;2005年获得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浙江省十大旅游名茶茶文化休闲观光基地,武阳春雨茶获浙江省名牌产品称号、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推荐“放心茶”品牌。  相似文献   

6.
磐安县地处浙江中部山区,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之称.境内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森林覆盖率达80.1%,生态环境非常适宜茶树生长.茶产业作为磐安农业支柱产业,在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2001年磐安县被列入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区,2002年被命名为"中国磐安生态龙井茶之乡",2010年跻身于"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特色产茶县"行列,2012年又获得"中国名茶之乡"称号,茶叶已成为磐安县名副其实的特色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7.
余莲 《中国茶叶》2012,(1):26-26
浙江省农业厅经作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预计2011年龙井茶产量、产值分别为2.4万吨和30.4亿元,占全省茶产业的14.5%和28.7%,分别比商标注册前增9.1%、42.1%。其中,13个县(市、区)龙井茶产值达到或超过当地茶叶总产值的60%。龙井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施成效显著,两年来,通过打品牌、促合作、拓市场,全省龙井茶产业实现产量、产值“双增”。  相似文献   

8.
福安是我国第二大茶叶生产县市和全国最大的绿茶、花茶主产区。现有荼园面积1.08万hm^2,茶叶产量1.35万t,茶叶产值2.5亿元。全市有无性系茶树良种1.06万hm^2,占总面积的98%。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正式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2002年省质量技术督局授予“绿茶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示范市,”2003年农业部授予“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市达标单位”和“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9.
振兴中国茶业——开发茶饮料时不我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茶业概况1.茶园面积及产量据农业部资料,1996年全国茶园面积110万公顷,可来面积87.15万公顷,10万公顷以上的省份有云南省(茶园面积1645万公顷,可来面积13.47万公顷)、浙江省(1346,11.88)、福建省(13.0,1095)、安徽省(12.14,1028)、湖北省(11.26,7.69)。1990年全国茶园面积为106万公顷,6年中茶园面积增加4万公顷,增幅为3.77%。茶叶产量1996年为59.3万吨,其中红茶4.93万吨、绿茶42.2万吨、乌龙茶5.4万吨、紧压茶原料1.87万吨及其它条4.9万吨。产量在5万吨以上的省份有福建、浙江、云南、四}ID…  相似文献   

10.
徐闻县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祖国大陆最南端,地处热带北缘,属北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是广东省少雨地区,素有“十年九旱”之称,从1954年至2005年就有13个年头干旱,平均每四年一次,尤其是1987、1988年连续两年没有下过透雨,出现树木枯萎,山塘水库干涸,溪涧断流,水田龟裂,县志有“赤地千里”的记载。2005年徐闻县又遭50年一遇的大旱,连续242天没有下过“透雨”,全县117个水库蓄水量急剧下降而干涸,360多个自然村11万多群众饮水困难;灌区没有水可灌溉,农作物受害面积达70.65万亩,其中严重受旱29.5万亩,旱死8.6万亩。干旱缺水是制约徐闻县糖蔗生产的主要原因。几十年来实践证明,丰雨年糖蔗大增产,贫雨年大减产,1994年,全年降雨量1723.5毫米,受旱天数178天,种蔗面积348240亩,实收面积293142亩,工业亩产3.28吨,工业总产960963吨;1984年全年降雨量812.4毫米,受旱天数309天,种蔗面积299890亩,实收面积252437亩,工业亩产2.46吨,工业总产621608吨。1994年比1987年降雨量,种蔗面积、工业亩产、工业总产分别增长110%、16%、33%、54%。  相似文献   

11.
汪新贵 《中国茶叶》2012,(11):18-19
嵊州地处浙江东部,产茶历史悠久,为“中国茶叶之乡”、“全国十大重点产茶县”、“全国无公害茶叶出口示范基地县”、“中国出口茶生产基地县”、“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并获“中国茶叶产业发展政府贡献奖”。近年来,凭借优越的自然环境,依托坚实的产业基础,大力实施“茶叶品牌战略”,通过提高品质、整合品牌、强化推介、规范管理等措施,着力提升茶叶品质和名茶知名度,已形成了以“越乡龙井”为核心的名茶公用品牌,以“皇帝”牌珠茶为代表的出口珠茶品牌,嵊州茶叶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的著名度和美誉度。2011年茶叶总产量2.2万吨,产值7.86亿元,其中越乡龙井产量6000吨,约占全国龙井茶产量的1/3,是全国最大的龙井茶产地。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珠茶生产、加工、出口集散中心,全市80多家精制茶厂,年加工出口珠茶6万多吨,约占全国珠茶出口量的2/3。茶产业已逐步成为嵊州的富农产业、生态产业、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2.
浙江茶情(2)     
正1 2016年浙江茶叶生产情况2016年浙江茶产业在遭受严重"倒春寒"损失的情况下,产销仍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据统计,全省茶叶面积295.5万亩,同比略增;茶叶总产量17.2万吨,与上年持平;农业产值155亿元,同比增长7.6%。2龙井茶(钱塘产区、越州产区)国家标准实物参考样发布3月30日,龙井茶(钱塘产区、越州产区)国家标准实物参考样首次发布。本次发布的龙井茶国家  相似文献   

13.
蔗糖生产是来宾县的经济支柱。发展蔗糖对加快来宾经济建设步伐,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增加财政收入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但1985年以前,全县种蔗0.5~0.7万公顷,进厂料蔗10~15万吨,平均公顷产22.5吨左右,糖厂长期“吃不饱”。1985年以后确立了一以粮食为基础,以蔗糖为支柱,以蔗促粮,粮蔗并举”的方针,在狠抓种蔗面积的同时,注重科技兴蔗,使蔗糖生产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1986年全县植蔗面积0.64万公顷,进厂料蔗22·2万吨,平均每公顷产33.5吨;1987年全县植蔗面积1.12万公顷,进厂料蔗44.9万吨,平均公顷产39吨。这几年来…  相似文献   

14.
稳定棉花生产,实现棉田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秋芳 《中国棉花》2001,28(11):43-44
据湖北省统计局公布 ,1 999年度全省用棉量在 35万吨左右。2 0 0 1年棉花生产总的指导思想是 :稳定面积 ,主攻单产 ,规范间套 ,节本增效 ,提高竞争力和棉田综合效益。全省棉花面积 33.3万公顷 ,总产 35万吨以上。1调整棉田布局 ,规范间作套种模式1 .1 调整棉田布局。全省棉田面积经过连续 3年的调整 ,2 0 0 0年棉花种植面积 31 .77万公顷 ,总产30 .43万吨 ,面积比“八五”末的 5 0 .2万公顷减少1 8.43万公顷 ,总产比“八五”末 5 8万吨减少 2 7.5 7万吨。一部分低产、分散和重病田调减下来 ,棉田布局渐趋合理。但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高…  相似文献   

15.
徐文武 《中国茶叶》2006,28(3):35-36
浙江省武义县现有茶园11万亩,是浙江省产茶重点县和全省实施“有机茶工程”试点县之一。2001年获“中国有机茶之乡”称号,全县有机茶颁证企业16家,有机茶颁证面积2.1万亩;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认证企业14家,认证面积3.5万亩;绿色农产品认证企业5家,绿色农产品认证面积1.3万亩。2005年全县茶叶产量7100吨,产值2.28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2300吨,产值1.84亿元,茶业已成为武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6.
浙江茶情(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晶  陆德彪  刁学刚 《茶叶》2016,(2):127-129
正1 2015年全省茶叶产量产值双增2015年全省茶叶面积291.8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茶叶总产量17.25万吨,同比增长4.5%;农业产值144.0亿元,同比增长10.34%。其中,名优茶产量8.1万吨,同比增长5.6%;农业产值119.1亿元,同比增长10.4%。龙井茶产量2.5万吨,同比增长4.17%;农业产值44.5亿元,同比增  相似文献   

17.
“八五”期间,柳州地区的蔗糖生产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1991年.全地区甘蔗有收面积65万亩.进厂原料蔗达241万吨,产糖23.2万吨。原料蔗比“七五”期间的最高年份1987年的102.3万吨增138.7%,产糖量增140.3%。“八五”期末的1995年,全地区种下甘蔗88.3万亩,进厂原料蔗达293万吨.产糖32万吨。甘蔗面积、甘蔗产量和产糖量又比1991年分别增35.8%、24.2%和50.8%。  相似文献   

18.
周陈清 《中国茶叶》2013,(11):14-15
2010年以来,浙江省龙泉市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开发了龙泉金观音红茶,并通过浙江省科技新产品鉴定,相继获得农博会金奖、中华文化名茶、“浙茶杯”红茶评比金奖、“中茶杯”特等奖等荣誉称号。2013年首届“浙茶杯”红茶评比中,全省参评茶样141个,金奖的产品15个,龙泉19个企业的22只茶样参评,获得金奖5个,银奖2个,金奖数量占全省的1/3,成为浙江省红茶发展较早及最好的县(市)。2012年,全市茶园面积4.76万亩,产量1630吨,产值2.04亿元,其中:红茶产量300吨,产值5165万元,分别占总产量、总产值的18.4%和25.3%。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商品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龙井茶放开经营5年来,产销得到了很大发展,1989年西湖龙井茶产量约600吨,其中300吨产于正宗产地西湖乡,大多为上中档茶,300吨产于邻乡龙坞、转塘等地,另有以萧山为主产地的浙江龙井约250吨。  相似文献   

20.
<正>一、2014年产业发展回顾1.茶叶生产量平值升据省农业主管部门汇总,2014年全省茶园面积287.3万亩;茶叶产量16.9万吨,与上年持平;农业产值130亿元,同比增长13.14%。其中名优茶产量7.23万吨,农业产值110亿元,分别占全省茶叶产量、农业产值的42.78%和84.6%。绿茶主导优势突出,全年绿茶产量16.03万吨,占总产量的94.85%,其中龙井茶产量2.4万吨、农业产值38.8亿元,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