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当驼羔出生后,全身已布满粗毛和绒毛,形成完整的毛被结构,说明驼毛在胎儿期已经发生和生长,为生后进一步生长奠定了基础。为了解双峰驼被毛生长发育规律,为饲养和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我们于1987-1990年,对不同月龄和双峰驼胎儿被毛进行了观测,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湖羊胎儿期皮肤和毛囊发生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研究湖羊胎儿期皮肤和毛囊的发生发 育,对提高湖羊羔皮品质有着重要意义。因为皮肤和被毛品质与羔皮品质密切相关,而皮肤和被毛品质又是胎儿期奠定的,因此,掌握胎儿期皮肤和毛囊发生发育的规律,将  相似文献   

3.
中国绵山羊养殖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在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羊毛按纤维类型可分为同质毛和异质毛,同质毛的特点是被毛由同一类型的羊毛纤维组成,其特点是羊毛的纤维直径、长度、卷曲等外表特征基本相同,异质毛的特点是被毛中兼有绒毛、有髓毛、无卷曲和少卷毛等不同类型的羊毛纤维,其化学、物理性能均不相同。毛囊是控制哺乳动物被毛生长的重要器官,是唯一具有周期性发育并可终生再生的器官,控制着被毛发生发育与自然脱落。毛囊依据其形成时间和结构可分为初级毛囊(primary follicles)和次级毛囊(secondary follicles),初级毛囊生长髓质发达的粗毛,次级毛囊产生无髓毛的绒毛。有髓毛较粗长且弯曲少,多用于加工粗纺织品、毛毯、地毯、毡制品;无髓毛直径一般不超40 μm,弯曲多,是毛纺工业的优质原料。毛囊的发育受到不同信号通路和基因的影响,如Wnt信号通路、骨形态发生蛋白质(BMP)信号通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信号通路、音猬因子(SHH)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等以及角蛋白家族基因、BMPs家族基因、同源异型盒基因(Hox)等。作者对国内外对绵山羊胎儿期皮肤毛囊发育及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以绵山羊被毛产量及改善被毛品质为主要育种目标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不同种群双峰驼绒毛生产特性,试验采集我国阿拉善、北疆、南疆、肃北和青海地区158份双峰驼被毛样品,分别测定绒层厚度,粗毛和绒毛的长度、细度,并观察粗毛和绒毛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双峰驼的粗毛长度、细度及绒毛长度、细度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肃北驼绒毛最细,平均细度为(14.93±1.41)μm,绒层厚度和绒毛长度适中,总体来看,肃北驼绒毛品质较好。通过显微结构观察,骆驼绒毛均为无髓毛,粗毛分为无髓毛、间断性髓质毛和连续性髓质毛,分别占5%、6%、89%。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白绒山羊皮肤毛囊发生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白绒山羊从胎儿期到生后期皮肤毛囊的发生发育规律。在胎儿期,从45日龄开始,每隔15d,用剖腹产手术的方法取胎儿3~5只,分别在头顶、颈上 甲、背、荐、颈侧、肩、体侧、股和腹等10个部位采取约1×1cm的皮肤样本;生后期分初生、1~9个月、1岁、1岁半、2岁和3岁等14个阶段,每阶段在活羊体侧部采取约1×1cm的皮肤样本。用石蜡切片法制做皮肤切片。经显微观测,得到如下结果:初级毛囊在胎儿期45日龄前发生,次级毛囊在75日龄前发生,皮脂腺和汗腺在75日龄时出现,竖毛肌在90日龄出现,粗毛105日龄时在全身各部位长出,绒毛在120日龄时长出。表皮在60~75日龄时形成完整结构,真皮层在75~90日龄时分化出乳头层和网状层。初级毛囊的发育在胎儿期135日龄时已完成,而次级毛囊发育直至出生后6月龄。毛囊群结构主要为三毛型,少数其它毛型。初次级毛囊比例为1:7~13。  相似文献   

6.
本项研究采用皮表毛纤维与皮内毛囊同步对照的方法,揭示了骆驼被毛与毛囊的如下关系;①皮表毛纤维少于毛囊数量的20%左右,性别间无显著差异。②粗毛纤维不但发生于初级毛囊,而且受年龄、性别影响,也发生于原生次级毛囊。③绒毛比率为3.37,次初级毛囊比率为8.37。由此提出,用羊毛学观点鉴定骆驼绒毛比率有片面性,从而为驼毛产量的选种鉴定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家兔被毛粗毛率中若干性状的遗传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德系安哥拉兔与新西兰白兔杂交,然后再用GA与F1回交。在GA、NZW、F1、Fb1(L)和Fb1(s)中分析粗毛含量、两型毛含量、粗毛直径、绒毛直径、毛囊群数、亚毛囊群数以及次级毛囊数。分析结果表明:(1)毛囊群数和次级毛囊数的比例是形成家兔被毛中粗毛含量特征的主要原因;(2)毛囊群数和绒毛直径呈现了基因的加性效应,而次级毛囊数在F1中呈现象效应(-29.44%,P<0.005);(3)“Ⅱ”基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胎儿期皮肤毛囊发生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阿尔巴斯绒山羊胎儿期55d至初生10个阶段的头顶、颈侧、髫甲、颈上缘、肩胛、体侧、背部、荐部、股部、腹部10个部位皮肤为样品,制作横切和纵切切片,观测皮肤毛囊性状的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各部位表皮在胎龄55~65d均形成完整的结构,在胎龄85~95d达到最厚;真皮厚度在胎龄95~125d增长幅度较大。胎龄55d见到初级毛囊原始体,胎龄65d见到次级毛囊原始体,次级毛囊是初级毛囊的一个分支。胎龄85d见到皮脂腺,胎龄95d绒、毛开始形成,见到汗腺,有粗毛长出体表,绒毛在胎龄115d长出体表。各部位初级毛囊在胎龄95~115d增长速度较快,次级毛囊在胎龄105~125d增长速度较快;初级毛囊密度在胎龄75~85d最大,次级毛囊密度在胎龄105~125d达到最大,S/P在胎龄115d至初生时达到最大。胎龄105d已经形成完整的毛囊群结构,主要为三元毛囊群。  相似文献   

9.
王丽  张文彬 《中国养羊》1996,16(1):35-35
为探讨内蒙古白绒山羊毛纤维发生发育规律,以便合理地制定饲养措施,提高产绒量,我们对胎儿期被毛的发生及生长进行了研究。1 材料和方法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左旗布固图苏木选择有配种记录的母羊,分别于妊娠45、60、75、90、105、120和135天时用剖腹产手术方法取出胎儿各3只,观察粗毛和绒毛长出体表的时间和顺序,并采集头、颈上缘、甲、背、尾、颈侧、肩、体侧、股和腹等10个部位的毛样,分析粗毛和绒毛的长度并观察密度。2 结果2.1 粗毛的生长经观察发现,胎儿在60日龄时,毛纤维还未长出体表,75~90日龄时,眼眶、鼻端、唇边、头顶、尾部和蹄…  相似文献   

10.
<正> 本试验在于骆驼胎儿期,毛囊及绒毛生长发育旺盛时期,通过改善怀孕母驼的饲养管理,来达到促进胎儿绒毛生长和增加毛囊密度的目的.试验已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结果整理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本试验于1989年在阿左旗豪斯布尔苏木苏海图选用相近的两牧户驼群,分别用同一公驼交配,作好配种记录。  相似文献   

11.
<正>影响长毛兔产毛的因素很多,其中营养是主要的因素。营养对产毛的影响,从胚胎时期就已开始,因为兔毛纤维是在兔的皮肤里由毛囊发育形成的,而毛囊是在兔体内胎儿时期由皮肤的生长层细胞强烈增殖而成。最初在表皮的生长层出现刺激点或称毛囊原始体。流向原始体的血液逐渐加强,使原始体有了丰富的营养而进行分裂增殖,形成结节。然后结节和皮乳头一起下伸到皮肤深处形成长管,管内为生长层细胞,管底变成毛球,毛球底部凹槽里形成毛乳头。依靠从毛乳头中吸收的养分,使毛球中的细胞不断增殖,毛纤维不断生长,向上挤出穿过皮肤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Hox基因Prox1在绒山羊皮肤中的组织时空特异性表达情况,选取不同时期的绒山羊胎儿皮肤和成年羊皮肤为研究材料,应用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了Hox基因Prox1在绒山羊皮肤中的表达.结果发现Prox1基因从胎儿后期105天开始表达,在115天、125天皮肤初级毛囊的皮质层、内根鞘及毛乳头周围有明显的杂交信号;成年羊5月,7月,10月皮肤毛囊的皮质层,内根鞘及次级毛囊的毛干部位有杂交信号.初步推测Hox基因家族成员Prox1在绒山羊毛囊发育和绒毛生长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选择8月龄的羊驼胎儿,颈部取皮肤组织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羊驼胎儿期毛囊形态学结构。结果表明,羊驼胎儿期毛囊在生长过程中的不同结构形态,包括生长期、退化期、静止期以及各期之间的过渡形态结构。生长期的特点是毛球细胞快速增殖,毛乳头包被在毛球内;退化期毛囊底部密封,形成上皮束;静止期整个毛囊的组织结构变短,毛球细胞接近干细胞。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皮肤毛囊的发生发育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绒山羊毛囊包括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试验以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45~150日龄胎儿为研究材料,从体侧部取皮肤进行切片。经Sacpic法染色后发现胎儿期体侧部皮肤初级毛囊在50日龄前已开始发育,而次级毛囊数目上迅速增加的时期为70~90日龄间。90日龄后主要为毛干的生长期。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辽宁绒山羊胎儿期皮肤毛囊发育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皮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VEGF辽宁绒山羊胎儿期不同阶段的表达及MVD进行检测。结果表明,VEGF在辽宁绒山羊胎儿期75 d后的各个时期皮肤毛乳头及毛囊内根鞘上表达,同时随着胎龄的增加,VEGF阳性区域的平均光密度亦随之增加;且皮肤中MVD也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毛囊上的VEGF平均光密度与MVD呈极强正相关(r=0.966,P=0.007)。  相似文献   

16.
中卫山羊皮肤毛囊生长发育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卫山羊初生至周岁期间皮肤及毛囊生长发育做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中卫山羊毛囊群分布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三毛囊群约占80.35%:初级毛囊在半岁前全部发育成熟,而次级毛囊至周岁龄前仍在继续发育形成,因此,S/P初生时为3.26,周岁时5.50;毛囊密度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初生、1月龄、6月龄、周岁分别为54.50、47.60、39.06、35.74个/毫米~2;皮肤厚度、毛囊内外径及壁厚、毛囊深度及毛球宽度等随年龄增长而增大,但性别间差异不显著:表皮层和真皮层所占皮肤厚度的比例在各年龄阶段相对稳定,分别为3.5%和96.5%;毛纤维细度,密度以及绒毛与两型毛之比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初生时皮肤厚度是影响周岁龄毛绒密度的决定因素,选择皮肤薄的个体留种有利于品种毛、绒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长眉型骆驼是我国现有骆驼品种中为数不多的骆驼品种,全国存栏量不足1 000峰,其中内蒙古阿拉善地区饲养的长眉驼有100峰左右。介绍了阿拉善长眉驼的分布范围、饲养历史及其体形特点,并就其生产性能与普通双峰驼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长眉驼体侧绒毛较普通双峰驼厚;体侧毛长大于普通双峰驼;绒细度与普通双峰驼相近;绒毛鳞片结构与普通双峰驼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敖汉细毛羊毛囊的组织结构与形态发育过程,进而为解析细毛羊毛囊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组织学基础,试验采用组织学和显微观测的方法,分析敖汉细毛羊胎龄为第90,120天的胎儿,及出生后1天和1个月时的羔羊体侧部皮肤的组织学特性。结果表明:在胎龄90天时,体侧的初级毛囊可见次级毛囊毛芽;胎龄120天时,部分毛囊发生角质化,初级毛囊周围可见成对的皮脂腺及之间的汗腺导管和竖毛肌;出生后1天时和出生1个月时,大部分毛囊都已形成角质化毛干,皮脂腺、汗腺、竖毛肌等进一步发育成熟。与胎龄120天时相比,出生后1个月时的毛囊纤维直径显著增大(P0.05)。出生后1个月和出生后1天时次级毛囊纤维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胎儿期是绒山羊皮肤及毛囊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Bax与Bcl-2基因在皮肤及毛囊中正确表达与否,与皮肤及毛囊的发育及成熟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采集辽宁绒山羊胎儿期第45、60、75、90、105、120天和第135天皮肤,对胎儿皮肤和毛囊中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Bax和Bcl-2在初级和次级毛囊、表皮、皮脂腺、汗腺中都呈阳性表达;且2种基因在内根鞘上呈强表达,而在真皮乳头中为弱表达。初级和次级毛囊中Bax平均光密度先增加,随后达到一定阈值后维持水平;而Bcl-2的平均光密度则呈现先增加后稍有降低;此外,Bax/Bcl-2比值也表现为降低的趋势。因此,可以推断,随着辽宁绒山羊初级和次级毛囊发育逐步成熟,细胞凋亡现象也逐步减弱。  相似文献   

20.
<正>毛囊是皮肤的附属器官,由表皮与真皮共同发育形成。毛囊是由黑色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成纤维细胞及毛乳头细胞等20余种细胞组成。动物毛发生长周期可分为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这3个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