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农技服务》2017,(16):66-67
利用赤水气象站1981~2016年观测资料,根据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的日平均值,分析了赤水市逐日舒适度指数及各舒适度等级所占日数的年分布和历年平均值。结果表明:赤水市全年舒适度为很舒适至较舒适等级,年舒适日数呈明显上升趋势,适宜旅游时间达7个月。夏季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最高,体感表现为微热;冬季最低,体感表现为微冷。春秋两季舒适度适中,为很舒适和舒适等级。3~6、9~11月份属于体感舒服月份,4月、5月、10月属于最佳旅游月份。  相似文献   

2.
赤水景区旅游气候资源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对赤水市旅游景区部分景点的考察和资料订正表明,该景区各点太阳辐射年总量为2468.0~3142.2MJ/m^2。,年实照时间451.5~869.2h,年日照百分率为9.7%~18.6%,为贵州省乃至全国最低值区之一;年平均气温为14.1~17.4℃,年降水量899.7~l661.0mm,年均相对湿度81%左右,年均绝对湿度14.2~17.3hPa;景区各点地形遮蔽,多云寡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根据生物气候指数可知:赤水景区可全年开展旅游业,4~10月是旅游的舒适季节,其中5,6、9月是旅游的最佳季节。  相似文献   

3.
采用张家口市31a(1980~2010)常规气象资料,从影响人体舒适度基本3要素(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入手,利用综合模糊评价方法对该地区各候的气候舒适度指数进行详细评判分析,结果指出:张家口地区气候舒适指数总体上呈两低一高分布。气候舒适时段贯穿于春末至秋初整个季节,但最舒适的时段有两个,5月下旬~7月上旬以及8月中旬~9月上旬,是旅游的两个"黄金期";最后应用这一评判结果对张家口地区旅游气候资源进行评价,给出了该地区旅游的最佳时段和景区。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淄博市地貌特征和自然景观,分析了淄博市各季节的气候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利用1981—2010年历年气象资料,计算出各月的人体舒适度指数,分析出淄博市旅游的适宜季节。结果表明:淄博市最佳旅游季节为春、秋季,适合游览自然风光,登山、采摘;其次是夏季,适合避暑。  相似文献   

5.
根据齐齐哈尔市1951~1990年气象资料为基础,分析与人体舒适度指数有关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基本气象要素,利用哈尔滨市人体舒适度气候等级评价标准进行拓展,结合黑龙江省人体舒适度气候指数的划分标准,计算出齐齐哈尔市人体舒适度气候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齐齐哈尔市人体舒适度指数的年、季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赤水丹霞气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水的丹霞结合了瀑布、湿地、翠林等其他大自然的美景,森林覆盖率超过90%,被称为“绿色丹霞”和“覆盖型丹霞”,其气候宜人,旅游环境优越,已获世界自然遗产称号.根据赤水市气象站1971~2000年历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气象观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赤水市冬无严寒、冬暖春早、降水充沛,雨热同季,赤水地区森林覆盖率高达76.29%的原因除具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外,还与当地重视保护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旅游气候舒适度研究——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883-12884,12887
根据1978~2007年30年合川区的气象统计资料,采用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标对其旅游气候资源进行评价。认为合川区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四季均可开展旅游活动,但最佳旅游季节是春秋季节,最佳旅游时间是4~5、10~11月。  相似文献   

8.
为对赤水市的气候养生资源地开发提供决策依据,利用赤水气象观测站1981~2017年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等气象观测资料及生态质量监测资料,分析赤水市气候养生条件。结果表明:赤水市人居环境气候舒适期达5个月,4~6月、9~10月处于舒适程度,气候条件优越,有利于养生;7~8月较热,3月、11月较冷,1~2月、12月寒冷。森林覆盖率为82.85%,居贵州之首,大气负氧离子浓度为6520个/立方厘米、断面水质达标率(优)时长达12个月,清新空气时长达12个月,气候养生地评价得分为89,属于二级气候养生地。  相似文献   

9.
平顶山旅游气候资源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  王翔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220-7222
利用平顶山1971~2000年5个气候代表站(汝州、鲁山、宝丰、郏县、叶县)30年气候整编资料,结合人体舒适度指数对平顶山旅游气候资源优势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认为平顶山旅游气候适宜期长达7个月,其中4~5月、9~10月为最舒适月,可根据不同季节开展特色旅游。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博州30 a常规气象资料,从影响人体舒适度基本三要素入手,利用综合模糊评价方法对博州近30 a 5~10月的气候资源进行评价分析,得到博州旅游气候舒适度普遍不高。因此旅游开发应充分考虑旅游气候的影响因素,尽量减小由天气、气候因素对旅游者造成的不适。  相似文献   

11.
呼和浩特市春季气象要素与空气质量指数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环保部门互联网公布的呼和浩特市2014年春季(3-5月)空气质量指数,及气象部门同步观测的有关气象要素数据,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探讨日平均风速、日平均地面温度、日平均水汽压、日平均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对呼和浩特市春季空气质量指数影响程度,从而为进一步做好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及空气质量预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2014年春季,各气象因素对空气质量指数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日平均风速、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水汽压、日平均气温、日平均地面温度。  相似文献   

12.
利用温州市南麂岛自动气象站2005-2011年4-11月的逐日24 h温度、相对湿度、2 min风速资料,采用模糊评判方法,从单因素和综合分析两方面比较南麂岛旅游季节(4-11月)气候舒适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从单因素舒适度方面考虑,温度上南麂岛6月最为舒适,7月和9月较舒适等级以上出现频率相近,舒适程度较高,4月和11月最差。湿度上10月最为舒适,11月舒适度稍差,其次为4月,其余月份不舒适等级均较高。风速上各月出现不舒适频率均较高,其中4月最为舒适,10月不舒适出现最高,其余月份舒适度等级频率分布情况类似。运用模糊评判方法算出南麂岛旅游季节气候综合舒适度,得出舒适度排序为:7月>9月>6月>10月>8月>4月/11月>5月,其中6月出现很舒适频率最高,7月不舒适频率最低。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松花湖山地小气候的观测分析表明,初夏时期,山地的日平均气温显著低于市区,彼此的差异在白天更加明显,山地气温日较差比市区小;山地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气温递减率平均为0.74℃/100m;在一天之内,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情况有双波型的规律。山地相对湿度随高度升高而增加,山地各高度的日平均相对湿度明显高于市区,这种白天差异更明显。一日之内水汽压的差异,白天山地高于市区,夜间低于市区,水汽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选择河南科技学院东区人工湖,对其周边环境进行了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实地监测,通过比较人工湖东、西、南、北4个方向上的温度、湿度特征及人体舒适度效应,初步分析校园人工湖的生态效应。研究表明:①水体面积是影响人工湖生态效应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方向实测期间,水体的4个方向上平均温度为24.5℃,相对湿度为68.6%,较当天最高气温降低了10.5℃,相对湿度也较高。②人工湖水体的不同方向上温度和相对湿度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实测结果表明,距离人工湖越近的地方相对湿度越高,最高可达95%;且平均温度也低,人体舒适度作用较显著。③"水清岸绿"的复合生态系统有利于人工湖水体生态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变暖大趋势下,我国夏季高温热浪天气频繁出现,研究张家界市袁家界景区夏季小气候与人体舒适度的日变化规律具有特殊意义。选择3个样地进行实地调研,于晴好天气测其气温、湿度和风速,计算人体舒适度指数,量化分析各样地人体舒适度的日变化规律及差异,并提出夏季游览袁家界景区的建议。各景点人体舒适度表现为:天下第一桥>迷魂台>百龙天梯。天下第一桥最舒适的时段为9:00-13:00,迷魂台为9:00-12:00,百龙天梯为9:00-11:00、16:00-17:00。综上,早晨和傍晚是夏季袁家界景区人体舒适度最高的时刻,最适宜展开森林游憩活动。除温度、湿度和风速外,植物覆盖率、植物配置、空间通透性等因素也会对人体舒适度有一定影响,在未来的研究中,可考虑加强对这些因素的考量,以便更好地优化人体舒适度模型,并将其与当地的环境条件相结合,以满足当地的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6.
刘盛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751-15752
利用巴楚县气象站1970~2000年6~8月逐日实测地面降水资料、水汽压、24h变压、气温、相对湿度、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资料,从中发现11:00水汽压、14:0024h变压、17:0024h变压、17:00气温、17:00相对湿度、17:00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与每次降水的出现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并通过使用真值图预报方法来预报未来24h有无降水,经试报实践证明,预报准确率达75%。  相似文献   

17.
利用贵南气象站1961—2015年逐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资料,采用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计算气温的年、季、月平均值以及气候倾向率,分析了近55年来贵南地区气温的变化趋势、突变特点及变化周期。结果表明,近55年贵南地区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均呈极显著的增温,且上升趋势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各月气温也均呈增温趋势。在诸多影响因素中,低云量对气温影响最大,其次为空气水汽压和相对湿度。Mann-Kendall检验表明,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分别在1990、1993、1970年发生了由低到高的突变。  相似文献   

18.
哈尔滨地区冬季富有特色的冰雪旅游项目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游人。旅游气候的研究与服务是现代旅游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对旅游胜地的气候资源指标进行定量评估,不仅对旅游爱好者选择适宜的旅游时间和地点十分有意义,而且也为旅游区的建设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佐证。文章以哈尔滨市各气象监测站点5年(2001~2005年)冬季(12、1、2月)的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为资料,评价小气候环境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因素。应用模糊评判方法,对哈尔滨地区冬季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哈尔滨地区冬季的气候适宜进行冰雪项目旅游,人们比较适宜游玩的时间为12月上、中旬和1月下旬至2月中旬的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9.
利用四川省139个站点1961~2004年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并选取九寨沟、海螺沟、峨眉山、蜀南竹海4个旅游景区的气象站点,统计分析了其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的气候变化趋势,进而研究了气候变暖对四川旅游气候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全球变暖相对应,四川地区年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6个景点的气候变化趋势也基本有类似的响应,这对于以水为景、以气为景的旅游景区(如九寨)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但是冬暖气候在导致降水量减少、冰川面积减少、积雪量减少、雪线上升的同时,也提供了开展冬季旅游、重构现有旅游格局、挖掘新的旅游资源、拓展新的特色旅游空间的机遇。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主动适应全球变暖的气候响应,大力开展冬季旅游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厘清饱和水汽压差(VPD)的年际动态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大气干湿程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本研究基于我国西南地区105个台站1982—2015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分析VPD的突变特征,基于统计分析探讨突变点前后的VPD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地区1982—2015年VPD变化以2000年为突变年,增速由0.001 kPa/a变为0.005 kPa/a,并且VPD呈增加趋势的站点在2000年后增多。VPD在时间动态上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在2000—2015年间相对湿度下降幅度增加,导致西南地区出现更干燥的气候特征。作为大气主要水汽来源的外来水汽通量和局地实际蒸散发在2000年后表现为增长趋势,但由于2000年后更高的空气温度引起饱和水汽压比实际水汽压增幅更大,即大气中实际水汽增加远低于饱和水汽容量增加,进而导致VPD增幅更大。本研究表明在突变点后西南地区VPD显著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温度上升对相对湿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西南地区的气候变化,明晰VPD变化背后的相关机制,为该地区的生态系统构建和未来气候变化应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