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渤中凹陷西次洼427地区西部陡坡带为主,开展了石南陡坡带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下的沉积体系研究和岩性圈闭识别研究。研究发现,渤中凹陷西次洼427地区西部陡坡带东营组发育3个4~5级基准面旋回,基准面旋回控制砂体发育,地震相、地震属性和地震反演均表明,基准面上升旋回的下部是砂体发育的有利位置,砂体富集,每期砂体向西尖灭,形成岩性侧向尖灭型岩性圈闭,且每期旋回形成的岩性圈闭叠合性好。该岩性圈闭通过勘探实践获得了巨大成功,对渤海海域其他类似地区的岩性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利用岩芯、测井和钻井资料等,对吐哈盆地鄯勒油田勒3区块七克台组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进行了详细划分,建立了高分辨等时地层格架,将七克台组划分为3个长期基准面旋回,6个中期旋回,16个短期旋回。通过井间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和基准面旋回格架内沉积相和砂体展布特征,分析各级次基准面旋回沉积演化规律,预测有利砂体的平面分布。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井、岩心、地震等资料综合分析,将珠江口盆地LF13井区珠江组划分为1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5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与经典层序地层体系的三级层序相对应。以此为基础,结合该井区储集层在单井和连井上的孔隙度、渗透率以及泥质含量等的变化,分析了基准面旋回格架内的砂体发育特征。长期基准面下降末期和上升初期可容纳空间低,沉积物供给量大,为厚层连片砂体发育的有利位置,其物性相对较好;长期基准面上升阶段偶见砂体发育,沉积物供给相对不足而可容纳空间极高,沉积砂体物性相对较差,连通性差,且泥质含量偏高。最终,综合砂体物性、基准面旋回、沉积相和成藏资料,提出在长期基准面上升初期-中期寻找岩性地层圈闭的有利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柴西南跃进地区下干柴沟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研究区的露头剖面、钻井岩心、测井资料等,对跃进地区下干柴沟组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识别出由V级层序界面控制的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按结构类型的不同划分为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向上“变浅”的非对称型和对称型。阐述了研究区各类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的砂体发育情况。对下干柴沟组中期、长期旋回层序进行了划分,识别出7个中期基准面旋回,3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并预测了岩性油气藏发育的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吐哈油田胜南地区储层的砂体展布特征,为油田下一步高效开发提供地质依据,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对该研究区中侏罗统的目的层段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并识别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16个短期基准面旋回。通过对单井层序的研究,分析了沉积旋回格架内的沉积物与可容空间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以中期基准面旋回为单位进行了辱时地层对比,显示了胜南地区研究区块内的砂体发育与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6.
大南洼陷在构造上属于伊通盆地的二级构造单元,是新生代的断陷盆地,主要圈闭类型有构造圈闭、地层圈闭和岩性圈闭。研究区储层薄、横向变化快,特殊岩性地质体多集中于边界断层附近,反射特征较为复杂。首先以层序地层学理论、断陷盆地沉积模式为指导,通过对全区各井多种岩性的波阻抗进行统计与比较,主要利用地震反演和相面法识别与解释特殊岩性地质体;再在等时地层格架基础上对大南洼陷整体开展储层、油气成藏及油气分布规律研究,确立有利区带,优选钻探目标,提供钻探靶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建立淮南煤田新集矿区早二叠世含煤地层层序地层格架,探讨其对煤层分布的控制作用。方法主要以下切谷砂体底部冲刷面为层序界面,结合沉积旋回特征,对矿区早二叠世含煤岩系(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进行层序地层划分。结果将早二叠世含煤岩系从下到上划分为层序Ⅰ、层序Ⅱ、层序Ⅲ3个三级层序及8个体系域,构建新集矿区含煤地层三级层序地层格架。结论在层序地层格架下,煤层厚度变化呈现一定规律,其中层序Ⅲ煤层最厚,总厚度为15.77m;层序Ⅰ煤层较为发育,总厚度为7.42m;层序Ⅱ煤层较不发育,总厚度为5.59m。同一个层序中,海侵体系域煤层厚度最大,高位体系域煤层次之,低位体系域煤层最不发育,其中可采煤层主要发育于泻湖-潮坪沉积环境和近海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的海侵体系域中。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富生烃洼陷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成藏条件的研究发现,珠江口盆地可能存在新的岩性圈闭类型为河道-间湾泥型、三角洲朵体型、孤立砂坝型.为了研究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的岩性圈闭,针对性地创建了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海相三角洲岩性圈闭评价体系,形成了系列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地震解释性处理技术(基于小波变换的分频技术、基于井控谱整形的拓频技术),高分辨率层序分析技术,高精度沉积演化分析技术以及有利砂体定量刻画技术(三维正演模拟技术、多属性分析技术、相控分频反演技术),以期为恩平凹陷岩性圈闭勘探提供技术支撑.利用上述4项关键技术对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新近系海相三角洲岩性圈闭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区主要发育恩平24断裂构造带和恩平15潜山披覆构造带2大岩性圈闭有利区,恩平24断裂背斜构造带以高位域水下分流河道为主,恩平15潜山披覆构造带以高位域末端水下分流河道和海侵域三角洲前缘砂体为主.根据研究结果钻探的位于恩平15潜山披覆构造带的第一口岩性圈闭探井B1井取得了成功,证明了恩平凹陷岩性圈闭的潜力以及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新近系海相三角洲岩性圈闭勘探技术的有效性,为确定研究区岩性圈闭目标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基于钻井、测井、地震及古生物资料,对渤海海域石臼坨凸起明化镇组浅水三角洲砂体分散体系的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内砂体的展布受层序结构、微古地貌和基准面旋回的共同控制。层序结构控制了砂体垂向上的非均一性,低位体系域砂体最富集、其次为晚期高位体系域,早期高位体系域和湖侵体系域砂体不发育。微古地貌控制了砂体横向非均一性,次级洼地区更利于分流河道与河口坝沉积,砂体相对富集。基准面旋回控制了砂体叠置样式,基准面的升降决定了砂体的展布规模和垂向的连通性。  相似文献   

10.
地层缺失类型的确定是复杂断块构造描述的重要步骤之一。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基础,将呼和诺仁油田贝301区块南屯组二段一油组划分出14期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建立开发区块单砂体级(17个)地层格架,通过短期基准面旋回约束,应用超短期地层格架进行单砂体细分层统层对比,结合上覆地层岩性、电性等特征识别出区块东部目的层顶部存在剥蚀,与上覆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纠正了以往目的层断失的错误认识,认清地下油藏的构造形态,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供了科学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
扇三角洲前缘单期扇体垂向及平面连通关系的精细表征是复杂断块油藏描述的关键。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指导下的小层细分对比为基础,编制了海塔盆地贝尔凹陷呼和诺仁油田贝301区块单砂体级沉积微相图。研究表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指导下的单砂体级沉积微相编图有助于从成因上解释砂体垂向及平面演化规律,准确界定单期扇体发育规模,精细刻画单砂体的展布规律,是对断陷盆地扇三角洲前缘单期扇体精细表征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2.
赛51高产碳酸盐岩基岩油藏的发现,揭开了二连盆地大规模勘探潜山油藏的序幕。对赛汉塔拉凹陷前中生界基岩油藏成藏特征进行了研究。前中生界基岩与下白垩统断陷湖盆的有机结合是基岩油藏形成的基本条件,基底结构、基底岩性及地层层序、构造发育史和下白垩统断陷湖盆的发育情况等区域地质背景,决定了基岩油藏的形成特征:中生古储的流体源、高产风化壳储集体、多层状储盖组合、右旋剪切应力场控制下的圈闭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搞清三肇地区油气富集规律及有利油气富集区,针对该区沉积体系类型、砂体分布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分析了沉积体系与储层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三肇地区以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受多物源控制,形成错叠连片的分流河道砂,主要呈条带状,河道规模小,砂体薄,物性差,地层岩性横向变化快;河道砂体岩性圈闭发育,主要形成岩性、断层-岩性油气藏,储层的质量明显受控于油藏的沉积体系。不同沉积微相类型具有不同的粒度、分选及杂质含量组合,影响着砂体的孔渗性。有利的沉积相带,其储层质量好,储集能力和渗流能力强,开发效果好。因此,应在研究沉积体系和成藏规律的基础上,优选有利的沉积相带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4.
准噶尔盆地中部4区块头屯河组是该区重要的勘探层系,主要发育冲积平原相、三角洲相和湖泊相等沉积相类型,其中冲积平原相曲流河砂体、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支河道砂体和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支河道砂体是重要的优质储层类型。针对研究区中上述河道砂体埋藏深、多期叠置和地震资料分辨率低等因素造成薄储层描述困难的情况,根据砂体成因,建立了河道砂体叠置关系,分析河道砂体储层地球物理特征;通过地震模型正演并结合地震资料,明确了各类河道砂体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分频地震属性进行多砂体识别描述,利用地震切片技术进行薄层单砂体识别,均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该区块寻找优质储层和隐蔽圈闭描述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等理论,将渤中26-3油田明化镇组下段(NmL)划分出7中期旋回。在区域沉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岩心、壁心、岩屑和测井资料,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NmL主要发育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砂体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受浅水三角洲沉积环境及基准面旋回的控制,储层发育特征及物性特征在平面上规律性较差,而纵向上与长期基准面旋回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针对惠民凹陷商河油田商三区沙河街组二段下亚段(EsL2)储集砂体变化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充分利用岩心、测录井资料,开展精细沉积微相研究,共识别出3种沉积亚相5种沉积微相类型,精细描述了各个小层主要沉积微相砂体特征,阐明了沉积微相的分布规律和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区为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浅湖-半深湖沉积,随着湖平面升降和沉积物供给的变化,三角洲由西北向东南不断推进或收缩,纵向上可划分为3个旋回,即经历了3次由浅湖-半深湖演变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的湖退过程。由于区内砂体横向尖灭普遍,可形成较大规模的岩性圈闭,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17.
渤海湾盆地古近系中深层(埋深大于2500m的古近系)油藏,储层埋藏深、沉积类型多样,储层预测问题已严重制约该地区中深层开发井的实施成效。以渤海湾盆地A油田为靶区,提出了一套适合该区古近系中深层储层预测的技术思路与方法,精细刻画了中深层沙河街组三段的储层展布特征,并成功用于指导油田开发井实施。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框架下,建立了油田靶区井震响应关系模板,依据多角度地震属性切片总结不同目标砂体时空配置关系;在目标砂体内部,开展了基于地震模型正演的储层精细描述,以垂向波形与岩性组合的耦合关系,建立了地震反射波形剖面与砂体内部波形平面分布特征关系,识别目标砂体的优势储层发育结构。在A油田的随钻过程中,应用该技术有效规避了储层风险,16口开发井实施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18.
结合钻井、岩心和地震资料对塔南凹陷南屯组层序地层特征及岩性油藏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塔南凹陷南屯组岩性油藏受沉积相带控制明显,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远岸水下扇以及三角洲沉积;岩性油藏主要形成于各种有利沉积相带控制的近岸水下扇中扇、远岸水下扇和三角洲前缘的河口坝砂体中;研究区油藏类型为砂岩上倾尖灭油藏、砂岩透镜体油藏、断层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19.
针对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四段(营四段)砾质辫状河型三角洲多套厚层砾石垂向叠加、地层厚度横向变化快、沉积微相垂向相变快的特点,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及地震地层学理论,采用岩心、测井、地震资料,对砾质辫状河型三角洲层序界面特征和层序空间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徐家围子凹陷营四段中、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界面在地震剖面上一般表现为中强振幅、连续反射,测井响应特征表现为自然伽马、电阻率、密度等测井曲线突变,而短期基准面旋回界面的类型包括层理面、冲刷面、旋回界面和道间漫流砂;徐家围子凹陷营四段主要发育近等厚模式、底部缺失模式、整合减薄模式和整合增厚模式4种层序空间模式。  相似文献   

20.
作为我国高纬度多年冻土发育的地区之一,根河地区具有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良好条件。根据区域构造及地层充填等地质背景,结合冻土厚度和气温条件、烃类来源、圈闭条件,对根河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的成矿条件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根河地区既具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多年冻土厚度、地温条件以及形成所需烃类气体的丰富母质及充足气源,又具有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所需的烃类气体持续供给的运移系统、圈闭及其中的储层和封盖条件;根河盆地基底发育晚古生代地层,其中红水泉组提供充足气源;根河盆地深部侏罗纪地层红旗组、万宝组发育的煤层地层可为油气的生成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而且由于后期改造较弱,使油气保存条件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