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森林害虫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危害特性,将害虫分为间接性害虫和直接性害虫两类。简述了害虫综合治理、全部种群治理和大面积种群治理的不同观点。认为森林害虫治理系统须依据生态学原则,侧重预防策略,兼施防治策略。对间接性害虫宜用害虫综合治理,而对直接性害虫,可采取全部种群治理战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人类同害虫斗争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害虫观、害虫管理对策及其对害虫防治影响。介绍了害虫综合管理、全部种群治理、大面积种群治理等现代害虫管理对策的基础哲学、策略思想和技术方法。提出了“绝对害虫”与“相对害虫”的概念,并针对不同类型害虫的防治策略的制订,提出了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一、二种害虫防治策略自七十年代以来,国外对害虫防治提出了“害虫综台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t,简你IPM)和“害虫全部种群治理”(Total Population Managemet,简称T  相似文献   

4.
森林鼠害治理工程是一项系统的生物工程,它是对森林害鼠种群管理的最根本措施。无论是采取以经济允许水平为出发点的IPM策略,还是采取以控制种群到最低、甚至消灭为出发点的TPM策略和APM策略,都离不开见效快、成本低的实用控制技术。这就要求我们有确切的针对性,搞好治理区的区划是解决当前问题的重点。根据坡度级、林分类型、树种、郁闭度、林龄、林木前期被害率、前期鼠害频率(间隔年)、春季夹日捕获率、秋季夹日捕获率等与森林害鼠生境相关的因子进行剖析,总结出治理区区划的依据,以利于整个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5.
森林生态系统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森林作为复杂环境和多种生物的综合体,害虫天敌是自然控制害虫种群密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河北省昆虫天敌为670余种,依据实际情况科学遵循IPM防治策略,对害虫天敌采取护、繁、移的方法,加强和提高现有林的科学管理水平,保护林内植被和蜜源植物,充分发挥生物群落中的生物潜能,维护生态平衡是河北省今后防治林木害虫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森林害虫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森林害虫监测及防治的研究进展,郑重是介绍了“3S”技术和昆虫性信息素在害虫监测上的应用,种群动态模型以及森林害虫综合治理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具体进展,并对21世纪森林害虫治理所面临的新课题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文章系统论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在森林害虫监测和治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在害虫监测上介绍了种群动态模型研究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在害虫治理上介绍了各种治理策略及在营林技术、林木抗虫性、生物和化学防治上的具体进展。  相似文献   

8.
用材林害虫管理经济阈值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害虫是用材林的大敌。在森林害虫科学管理决策专家系统中,害虫危害的经济阈值是最重要的判别依据。该文通过大量的调查,系统的研究和实际检测,研究了食叶害虫种群控制、蛀干害虫种群控制和树干韧皮部害虫营林防治经济阈值模式。  相似文献   

9.
王琼瑜 《浙江林业科技》1992,12(4):77-79,55
对我国森林植物三大检疫对象——松材线虫、松突圆蚧和美国白蛾的疫情作了基本分析后,进而从投资、技术、指挥和防御四个方面的防治策略作了探索。认为,在防治策略上应本着“图于未然。治于无事”的宗旨,今后投资必须用在害虫发生的前面;对害虫的治理上必须坚持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在具体实施时必须是局部戒严和联合行动。  相似文献   

10.
森林害虫是用材林的大敌。在森林害虫科学管理决策专家系统中 ,害虫危害的经济阈值是最重要的判别依据。该文通过大量的调查 ,系统的研究和实际检测 ,确定了食叶害虫种群控制、蛀干害虫种群控制和树干韧皮部害虫营林防治经济阈值模式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系统分析方法总结有关马尾松毛虫的科研成果和实际经验,建立了反映了马尾松毛虫,松林、自然条件与环境状况,人类社会行之间本质关系的结构模型,通过对影响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因子的分析,提炼及数量化表示,建立了马尾松志虫时间域及空间域种群动态模型,两者结合可以对松毛虫群种动态进行系统模拟,预测松毛虫的发生量、发生面积及分布状况,以安徽省潜山县黄铺试验区调查数据验证此模型,与松毛虫实际发生规律吻合。  相似文献   

12.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s a system that combines cultural,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technologies to reduce insect, fungal and weed populations to levels below those that result in economic damage. Nursery managers in the southern United States currently use many practices to control pests of southern pine seedlings.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improvements in chemical, cultural, and biological pest control practices have increased seed efficiency (defined as the number of plantable seedlings produced divided by the number of pure live seed sown) and reduced the percentage of production costs associated with pest control. As crop values increase, the economic thresholds for applying control measures decrease. However, since the statistical power of most trials in bareroot nurseries is low, the likelihood of experiments that detect “real” treatment difference (e.g. those that consistently increase seed efficiency to the point where economic returns are affected) will be low. This paper describes some current practices in southern pine nurseries and provides some economic injury levels for various pest control treatments.  相似文献   

13.
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梁军  张星耀 《林业科学》2005,41(4):168-176
从森林生物灾害与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森林病虫害防治历史、社会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以及森林经营目标的需求出发,系统化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策略———生态控制;定义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分析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特点、理论基础以及技术基石;认为自然控制论和自组织理论是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理论基础,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技术基石是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对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遵循的原则进行讨论,包括生态系统原则、协调性原则、生态平衡原则、生态位原则、环境保护原则、协同进化原则、林副产品安全原则、生态系统稳定性原则、生态系统的高功能原则(生产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灾害的可持续控制原则;对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及其适用条件进行评价。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与森林有害生物综合管理相比具有多项优点,是未来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的主要方向,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云南松毛虫在芒市思茅松林区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松毛虫是松类树种的重要食叶害虫。芒市为云南省松毛虫偶发区。阐述云南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活史。分析云南松毛虫的发生与气象因子、地貌环境、立地条件等环境因素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规律,提出监测、生物和化学防治、物理和人工防治、营林技术防治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主次要食叶害虫与天敌种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尾松林中的若干次要食叶害虫是马尾松毛虫的寄生或捕食性天敌的转主寄主,从而使马尾松纯林至少有6条比较稳定的食物链和沿着这6条食物链流动的48条能流线。因此,只要合理地实施人工防治,不滥用化学杀虫剂,能够提高马尾松纯林的自然控制能力,有利于控制马尾松毛虫灾害,并达到综合防治多种食叶害虫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与森林有害生物生态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森林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各国林业发展的战略和指导思想,21世纪林业科学的发展方向是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森林有害生物生态管理是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在森林保护学科的具体体现和实际应用.害虫的生态管理(EPM)是害虫的综合管理(IPM)的进一步发展.EPM在充分吸收IPM合理部分的基础上,强调维持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提高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在不断地收集有关信息,随时对系统进行监测、预测的基础上,以生物防治措施为主进行防治.由于EPM不采用昂贵的化学农药和大规模释放天敌,防治费用将比IPM更低.实施EPM必须对生态系统的动态及自然调控机制有深入的了解,就目前对生态系统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还不能完全实施EPM,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基础及应用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7.
研究表明 :在松材线虫病发生区 ,其病害的扩展、流行与马尾松毛虫危害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年受马尾松毛虫危害的松林 ,枯死松树数量平均为 77 879株 /hm2 ,比未受松毛虫危害的松林 (对照 ) 17 2 73株 /hm2 ,多 35 1% ;次年 ,前者平均枯死松树达 2 0 4 8株 /hm2 ,为对照 2 89株 /hm2 的 6 0 8%。松毛虫危害加速松材线虫病流行的原因是 ,松毛虫危害松树 ,削弱树势 ;弱势的松树招引松墨天牛侵入并增殖加快松树死亡 ;次年大量天牛从“松毛虫危害松木”上羽化 ,侵染健康松林 ,导致松材线虫病进一步扩散和流行。由此认为松毛虫危害是促使松材线虫病流行的重要因子 ,防治松毛虫是控制松材线虫病流行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8.
营林技术措施控制松毛虫灾害的研究结果表明:营林技术措施对松毛虫灾害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直接影响了森林生态系统,包括对森林植物群落、森林小气候、昆虫及其它动物群落产生影响;并可使树木生理发生变化,诱发林木的抗虫性,从而达到控制马尾松毛虫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