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朝陆羽《茶经》的问世不仅标志着我国茶文化的诞生,而且也意味着我国文人茶饮活动集团的形成。饮茶这一风俗在中唐后便流行于文人士族之间,而我国的茶文化体系也自此更具文化性与内涵性。本文在先后论述了明代的茶与茶诗后,又对唐寅的茶诗进行了分析并最后结合具体诗句对其茶情抒发进行了浅层剖析。  相似文献   

2.
茶文化与诗歌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而文人群体也会选择使用咏茶文章反映所处社会的茶文化,并抒发自身的心怀。明朝时期的茶文化"开千古茗饮之宗",明朝文人群体对茶文化的发展与变化高度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与茶相关的文学如同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这也让当时的咏茶诗歌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本文以明朝时期的饮茶文化为研究内容,选取了明朝咏茶诗歌作为切入点,从文人群体对茶叶品质的执着追求、对饮茶审美环境的拓展以及茶人的精神诉求三个方面,对明朝咏茶诗歌所反映出的茶文化做出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杨屹 《福建茶叶》2016,(5):132-133
茶文化在华夏大地上起源并发展,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中国人爱茶,爱饮茶,以茶待客、以茶会友,这些都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中国人对于茶十分熟悉,在很多地区,饮茶如同吃饭一样习以为常,这正说明了茶文化在中国的普及和深入,它早已融入了人们的生活,甚至是血液。那么茶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经过时代的洗礼以及人们智慧的创新,它的展现形式也更加丰富,茶艺表演属于茶文化中的一部分,是现代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展现形式之一。几乎所有的茶艺表演都需要配有背景音乐,而中国传统音乐在茶艺表演背景音乐的应用,不仅能够充分展现出茶文化的深厚底蕴,还能够烘托表演气氛,为表演增色添彩,本文针对中国传统音乐在茶艺表演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与世俗文化和文人情趣逐渐融合,使之成为古人心性修养的一种方式。唐朝是茶文化的高速发展时期,煮茶法、制茶工艺进一步发展,饮茶方式更加讲究。到宋代,饮茶更成为仪式感非常强的行为艺术,无论是在技艺手法还是精神境界都达到了茶文化发展史上的高峰。  相似文献   

5.
史云燕 《福建茶叶》2016,(7):364-365
茶诗是我国茶文化中最为璀璨的篇章,它以茶事活动为吟诵的题材,对中国茶文化精神进行歌咏、赞颂,饮茶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习惯,是中国人生活情趣以及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中国是茶以及茶文化的发源地,同时也是诗的国度,受到中国文人的推崇和喜爱,茶文化逐渐渗透到中国诗词创作中,历代文人墨客都热衷于茶事创作,茶文化对于诗词领域的影响极为渊源,随着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茶诗也逐渐成为世界文坛所研究的特点,茶诗翻译也逐渐受到关注,本文以茶诗的英文翻译策略为研究的内容,进行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6.
刘京  贾文静 《福建茶叶》2016,(6):374-375
我国的茶文化在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和体现。茶文化的构成体系具有系统化和层次化的特点,其中茶诗就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体现,它是古代文人墨客从文学层面对茶文化的另一种研究,从中表达出了古代文人的清高而又自适的人格和气质,并且也兼有价值取向和哲学思想的内涵,可以说是古代人们生活的另一种显现。那么从现代茶文化研究的角度来讲,它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越来越明显,人们对于饮茶文化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这都与茶诗和茶文化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
马安平 《福建茶叶》2016,(4):394-395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茶事活动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泡茶饮茶、茶艺表演、背景音乐等都属于茶事活动范畴。茶事活动中的茶艺背景音乐旋律优美,既展现了传统茶文化的艺术特色,同时也提升了茶事活动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距今1700年前的西晋时代,文学家左思《娇女诗》中"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沥"两句,描绘了两个活泼可爱的女儿,玩得口渴煮茶喝的情景,说明自古以来茶就是青少年的饮品。随着茶文化走入百姓生活,饮茶品茗开始作为高雅的艺术享受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少儿茶艺也不断发展壮大。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前会长刘枫曾题写"少儿茶艺快乐成长";中国工程院院院士陈宗懋曾说:"倡导茶为‘国饮’,让‘健康之液’健壮中华民族的体魄,让‘灵魂之饮’  相似文献   

9.
苏轼是一位极富才情的诗人,他一生爱茶,因此写下无数首传世千年的茶诗。这既是苏轼文学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茶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苏轼的茶诗,记录了他的平生遭际、人生感悟,体现出苏轼作为士大夫的生活趣味、乐天达观。他的茶诗既有君臣关系、父子之情、又有朋辈之交。因此,苏轼的茶诗既丰富了中国茶诗的意境,又开拓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苏轼的茶诗体现出象外之象、达观乐天、新颖别致和人生况味,有着浓厚的审美意蕴。同时,他还有着巨大的文学价值。他的茶诗记录了茶事茶艺,开拓了茶诗的写作,也承载着独特的史实。因此,苏轼的茶诗,既是诗中名作,又是茶之典范。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在这千百年的发展中,最为出名的,传播最广的就是茶叶。茶叶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茶叶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沉淀出了茶文化。看似简单的饮茶,但其实其中的道义却是经过中国历史文化千年的沉淀。在千年的文化沉淀中,茶文化还衍生出了多种艺术形式,包括茶艺表演、茶技、茶戏、茶诗、茶歌、茶画等。茶歌、茶技、茶艺表演等都属于动态的艺术形式,而茶诗和茶画均属于静态的艺术形式的表现,因此在教育方面可以更好的运用和融入。  相似文献   

11.
唐代茶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成熟的标志,其在融合不同的饮茶习俗和消费方式的基础上,逐渐丰富文化意蕴,对中国茶文化体系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从文化传播的视角看,唐代茶文化呈现自上而下、从官方到民间、从中原向少数民族及国外传播的特点。唐朝贡茶制度等政府行为提升了饮茶的社会地位;儒、释、道三教融合为茶文化注入了哲理内涵;文人士大夫借茶抒情,茶文学作品广为流传;茶马贸易的繁荣则联系着中原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茶马古道成为唐代茶文化传播走廊。  相似文献   

12.
南雪芹 《茶叶》2018,(1):30-33
中国茶文化的兴盛始于中晚唐。陆羽著《茶经》,首次将饮茶作为一种艺术引入茶文化中,并融入茶文化以道家美学思想。本文旨在探析唐代茶诗中道家思想出现的原因。唐代是诗的盛世,也是茶的兴盛时期,茶诗的出现,是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茶的养生功效和自然属性,与道教的长生观,以及道家崇尚自然的美学观点是相契合的,使得茶在道教修炼成仙的过程中显得极其重要。同时,茶所具有的隐逸身份,使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唐代文人,在仕途遭受挫折后,以茶为契机,将精神寄托于道教的神仙之境或隐于道家的青山道场中,以求得灵魂的解脱。  相似文献   

13.
茶为国饮,发乎神农,闻于周鲁公,兴于唐,盛于宋,明清时遍及中华[1],漫长的饮茶历史,不仅充分利用了茶的自然属性,也认识了茶的精神属性,形成了各种民间饮茶风习,品茶活动成为一种美和艺术的创造,成为一种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茶文化不仅凝聚着各个时代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也反映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文明的水平,中国茶文化成为中国独有的文化遗产,从古至今中国人品茶有其独到之处,形成了雅俗共赏的饮茶风习和品茶技术,表现了茶艺类型的丰富多样。一、传统茶艺的基本类型与特色中国饮茶历史悠久,饮茶文化源远流…  相似文献   

14.
史景宵 《福建茶叶》2016,(12):326-327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茶艺文化是传统文化里的一块瑰宝;与茶艺文化一同发展的绘画艺术,反映出我国的茶文化在各个时代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中国的绘画作品里,有很多都是以茶为题材,在博物馆珍藏的绘画作品中都生动地记载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饮茶时刻。茶艺文化中我们能感受到绘画艺术的魅力,也在绘画作品中体会茶艺文化的精髓。本文将从茶艺文化中细细品位绘画艺术带来的视觉之美。  相似文献   

15.
古代中国是诗的国度,也是茶的国度,诗与茶文化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既丰富了诗的主题与内涵,也促进了茶文化发展。在这里,本文结合大量的文献资料,以探索古代茶诗中的茶文化为目的,以唐诗为分界点分析了唐之前与唐之后茶诗中的茶文化,从而发掘茶诗的文学意愿。  相似文献   

16.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茶艺表演也逐渐兴盛起来。茶艺表演不仅是将泡茶的过程通过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还要有相契合的音乐进行背景烘托,通过各个环节的完美配合将茶的性质凸显出来,使品茶者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茶的文化。茶艺表演的好坏不仅依赖于茶艺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也受到配乐的影响。恰到好处的配乐不仅可以烘托出饮茶的氛围,辅助表演人员的技艺展示,还可以让饮茶者更好地领略茶的魅力。本文就茶艺表演中的配乐进行研究,首先介绍在茶艺表演当中可以使用的相关乐器,然后探讨不同种类的茶艺表演应该如何进行配乐。通过一系列的分析为茶艺表演提出一些参考依据,旨在进一步丰富茶艺表演,更好地促进茶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茶树发源地,也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中国饮茶之久、茶区之广、茶艺之精、名茶之多、品质之好、堪称世界之最.中国茶文化有4000多年的历史,内容广泛,它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茶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清茶一杯"、"客来敬(艹名)",既有物质上的享受,又"精行俭德",陶冶情操.代表了高雅朴实的民族风尚.茶文化是华夏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十分丰富.一个茶字可以写一部文化史,可写一部外交史,又可写一部诗史,还可写一部禅史.  相似文献   

18.
茶文化开始于汉朝,到南北朝茶文化和思想领域套上了关系,当时,茶代表着廉洁,与奢靡之风对立。饮茶者具有高洁、出世的象征。在佛教界,茶又是禅定入静的必备物。唐朝陆羽的《茶经》问世,又将茶文化发展推向高潮,从宋代到明朝,茶文化发展达到了巅峰。它出现在小说中、诗歌里,甚至还与婚姻有关。  相似文献   

19.
诗歌艺术与茶文化一样,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极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而在茶文化体系日益成熟的时代背景下,与茶相关的诗歌艺术——茶诗也应运而生。而对于我国整个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来说,文人群体有着重要影响,无论是茶文化的创造,还是茶文化的推广,其实际上都是当前值得我们传承的重要因素。本文拟从苏轼咏茶诗的文化背景认知入手,结合苏轼咏茶诗的具体表现理解,通过结合相应诗歌著作,从而全面而具体的分析苏轼咏茶诗中的深厚艺术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茶健康是阶段性过程中,茶文化与茶科学在精神与物质方面对人身心健康的综合作用。本文浅析了茶文化与科学对人体健康的关系,结合目前人们对茶健康的认识与研究,解读"茶为万病之药",并选择性地针对茶的二十四功效进行论证分析,从而提出茶文化"调心"、茶科学"理气"的茶健康观点。希望给饮茶爱好者提供相关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