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摊放(萎凋)对名优绿茶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就名优绿茶摊放(萎凋)的理论基础、摊放对绿茶品质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为名优绿茶鲜叶摊放(萎凋)工序相关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一、鲜叶要求宁强红茶鲜叶要求要做到品种相同、鲜嫩一致、大小均匀,对采摘的鲜叶必须按品种、批次、嫩度、大小进行分级,防止混杂,否则易造成发酵不匀、品质不良的后果(表1)。二、加工工艺1.萎凋主要采用传统的日光萎凋和室内自然萎凋相结合的复式萎凋法。其方法是:日光萎凋选择阳光充足的10:00~18:00时段,将鲜叶薄摊于竹席,摊放厚度5~10cm,嫩叶薄摊,老叶厚摊。叶温控制在25~30℃,每隔半小时轻翻1次,日光萎凋4~6h后,将鲜叶移至室内,继续室内萎凋4~6h,鲜  相似文献   

3.
<正>一、纱网摊放茶树鲜叶萎凋技术茶叶初制厂制作工夫红茶,在气温低,特别是阴雨天气时,一般采取萎凋槽萎凋茶树鲜叶,但过去的方法是直接将茶树鲜叶摊放在萎凋槽的篾筛上,收叶时需要用扫把将萎凋好的茶树鲜叶从篾筛上扫起,鲜叶与篾筛间摩擦容易造成破损,影响茶叶品质。1.新工艺方案第一步:将纱网平铺在萎凋槽的篾筛上。第二步:将茶  相似文献   

4.
正摊放和萎凋是茶鲜叶品质调控处理中的重要技术措施,两者具有相同的操作工艺,仅在调控指标卜有所差异。为提高茶叶品质,相关学者分别对不同摊放时间、摊放程度和不同摊放处理以及风温对茶叶品质的作用效果进行试验分析,找到了改善茶叶色香味的途径。目前,摊放和萎凋丁序多数借助相应的设备来完成,越来越多的加工企业在车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看茶做茶”,即不同的鲜叶原料,应采用相应的加工技术措施。根据我们近年来试验研究,认为对1~2级绿茶制造以采取鲜叶先萎凋后杀青为好。将鲜叶薄摊在室内阴凉通风处轻萎,或用萎凋槽冷风轻萎,至鲜叶含水量下降到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大种绿茶鲜叶的不同摊青时间和方法处理.进行样品生化分析和毛茶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摊青过程鲜叶中的多酚类、儿茶素(尤其酯型儿茶素)含量逐步减少,氨基酸、水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加,酚氨比值下降,经摊青处理的绿毛茶茶汤醇度、鲜爽味和香气均明显提高,说明摊青有助干改善大叶种绿茶品质.但摊青需适度,过度摊青反而降低制茶品质。摊青适宜的时间是6—10小时,含水量71—73%,宜采用萎凋措自然摊放。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鲜叶水份控制对绿茶初制过程中有效成分的动态变化及绿毛茶品质的影响。适当摊放和轻萎处理可提高成茶中氨基酸、水浸出物、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改善绿茶的香气、滋味、茶条紧结度以及减少碎末茶。雨水叶和重萎叶都有损于绿茶品质。本试验结果表明:鲜叶水份控制在72%左右,有利于绿茶外形内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尹军峰 《中国茶叶》2009,31(12):33-34
一、摊放的由来 鲜叶“摊放”一般是指名优绿茶加工过程的首个处理工序。名优绿茶鲜叶的“摊放”概念由来已久,且是在有所争议中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9.
鲜叶摊放对促进绿茶鲜叶加工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摊放工艺合理化的应用是近年来绿茶加工的研究重点.本文对绿茶鲜叶加工摊放的历史重要意义、理论的基础和采取的技术措施等问题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能够生产高品质的绿茶加工的技术和工艺优化措施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鲜叶摊放过程失水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叶从茶树上采收下来后的摊放过程中,内部进行着一系列复杂的理化变化,其中最明显的是水分蒸发。由于蒸发失水,细胞液浓度升高,从而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这就是萎凋。萎凋过程中蒸发失水是其他一切理化变化的根据,所以,研究失水规律有助于揭示其他理化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红茶萎凋过程中多酚氧化酶生化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红茶萎凋过程中鲜叶与萎凋叶多酚氧化酶(PPO)的最适pH、最适温度、等电点的变化,测定了己糖激酶(KH)对上述二种PPO的不同激活效应.提出红茶加工过程中鲜叶与萎凋叶PPO有着质的区别,认为在萎凋过程中有新的PPO形成,并且红茶成品的质量与萎凋叶PPO的活性有着更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以乌龙茶品种瑞香鲜叶原料,分别进行室内摊凉和弱光下晒青萎凋两种方式失水,减重率相近,并分别加工成绿茶.从茶样的感官审评结果可知,室内自然摊凉的香气、滋味优于日光萎凋,汤色则相反.  相似文献   

13.
根据英红九号茶树品种特性及客家炒青绿茶的品质特征,探讨加工英红九号炒青绿茶的鲜叶采摘、萎凋、杀青、干燥等关键技术,为进一步开发英红九号优质品种的利用,丰富炒青绿茶的品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没食子酸、咖啡碱和茶多酚是茶叶风味生化成分,为了探索提高茶叶没食子酸、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的不同光质萎凋工艺,本试验采用白光、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5种光质进行不同萎凋时间处理,其中白光组为对照组,测定和分析没食子酸、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结果表明,与白光组相比,黄光4h的萎凋工艺可以使HK-2、HK-3茶树品系鲜叶在萎凋过程中的茶多酚含量处于最大值,分别显著增加了6.54%和13.70%(P0.05);红光2、4 h的萎凋工艺可以使HK-2、HK-3茶树品系鲜叶在萎凋过程中的GAF含量处于最大值,分别增加了0.20%和4.10%;红光2 h萎凋工艺可以使HK-2茶树品系鲜叶在萎凋过程中的GA含量处于最大值,含量显著增加了17.50%(P0.05),蓝光12 h萎凋工艺可以使HK-3茶树品系鲜叶在萎凋过程中的GA含量处于最大值,含量显著增加了20.59%(P0.05)。由上所知,不同光质萎凋工艺可以调控HK-2、HK-3茶树品系鲜叶中的没食子酸、咖啡碱和茶多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鲜叶萎凋是红茶加工的第一工序。Takeo 曾研究了不同品种鲜叶在自然萎凋过程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认为15~18小时的萎凋可制成品质较好的红茶。Ullah M·R 对无性系茶树的人工萎凋叶、自然萎凋叶和“单纯”化学萎凋叶的成分进行了分析,且审评了成茶的滋味,发现人工萎凋至少要16小时才能加工出优质红茶。目前国内茶厂在生产上采用人工萎凋日趋广泛,人工萎凋比自然萎凋时间短,生产周转快,作者测定差异较大的几个品种鲜叶多酚氧化酶活性以及不同品种鲜叶人工萎凋期间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试图用多酚氧化酶活性衡量不同品种鲜叶适制的茶类及估测人工萎凋所需的最短时间。  相似文献   

16.
白茶室内自然萎凋不同品种鲜叶水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鼎大白茶和黄旦品种1芽1~2叶鲜叶为原料,比较2个品种鲜叶在室内自然条件下萎凋过程中的水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福鼎大白茶鲜叶萎凋失水的速度快于黄旦,鲜叶萎凋失水速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与温度成正比,与环境相对湿度成反比的规律。讨论了不同品种鲜叶萎凋过程中水分变化的规律及其与白茶品质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萎凋是红茶制造中的重要工序,萎凋时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对红茶品质特征的形成及后续工序的进行有显著影响。萎凋失水能使酶的活性和酶促反应发生方向性变化,如水介酶类(转化酶:β—糖苷酶、原果胶酶、叶绿素酶、肽酶等)催化活性趋于水介方向加强。五十年代末,库尔萨诺夫曾指出:制红茶萎凋中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等活性均有增高。1966年竹尾也发现制红茶萎凋中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缩写PPO)活性比鲜叶明显提高,而且萎凋温度愈高,酶活性增长越高,自然萎凋的酶活性可高达鲜叶的2倍。茶叶萎凋失水,PPO活性增高的论点持  相似文献   

18.
茶树鲜叶摊放工艺参数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摊放是绿茶加工过程的第一道工序,可使鲜叶水分蒸发,细胞内的化学成分分解作用加强,可溶性物质增多;鲜叶的物理形态发生较大变化,叶态萎缩,叶质变软,叶色暗淡,青草气逐渐转化为清香气,有利于杀青和茶叶的造型。大量的研究和实验表明,绿茶杀青前进行适当摊放,对于改善茶叶特别是名优绿茶品质是有利的。目前对影响摊放效果的时间、温度、相对湿度等因素的研究不多,笔者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对鲜叶摊放进行了初步研究,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前言贮青设备主要用于绿茶初制厂贮存从茶园采下的鲜叶,以保持其鲜度,防止变质。但有的红茶初制厂也设有贮青槽,作临时存放鲜叶之用。萎凋是加工红茶的第一道工序,萎凋设备是必不可少的。现分述如下。一、贮青设备作用和意义:茶芽采下后,还是一个生物体,生命仍在活动。由于呼吸作用增强,引起一系列生化变化,糖类等有机物分解,  相似文献   

20.
<正>花香型绿茶即采用高香型乌龙茶新品种,按绿茶标准采摘鲜叶原料,同时按绿茶加工工艺流程(萎凋—杀青—揉捻—干燥)结合乌龙茶中的晒青、摇青方法加工而成的。花香型绿茶干茶具自然花香,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持久,滋味浓爽带花香,叶底黄绿明亮,具有乌龙茶的自然花香。据调研,花香型绿茶是当前绿茶消费市场的新宠,价格一路飙升,供不应求。1花香型绿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