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6 mg/kg黄霉素、0.1%寡糖-中草药复合物、0.2%寡糖-中草药复合物,连续投喂600尾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56 d后,测定鱼的生长、血清溶菌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谷草转氨酶活性及血液生化指标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6 mg/kg黄霉素显著提高了异育银鲫血液甘油三酯含量、血清溶菌酶活性;添加0.1%寡糖-中草药复合物显著提高了异育银鲫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血清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添加0.2%寡糖-中草药复合物显著提高了异育银鲫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血液葡萄糖含量、血清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了谷丙转氨酶活性、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即GPT/GOT)活性比值。鱼攻毒试验也表明试验各组都有死鱼,但是对照组死亡率是最高的。因此添加0.2%寡糖-中草药复合物能提高机体免疫机能与抗氧化能力,抵抗病原菌感染,保护肝脏,能促进鱼体生长。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复方中草药对鲁氏耶尔森菌(Yersinia ruckeri)感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后其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在虹鳟饲料中分别添加两种复方中草药(复方1组、复方2组),持续投喂28 d。在第28天感染鲁氏耶尔森菌,检测感染后72 h的血清生化指标,并统计各组存活率。结果显示:复方中草药组对虹鳟增重无抑制作用。添加复方中草药可提高虹鳟感染鲁氏耶尔森菌后的存活率,其中复方2组的保护效果最好。感染72 h后,复方2组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复方2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低于对照组,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复方1组和复方2组尿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复方中草药组总胆红素、尿素氮、肌酐和血糖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添加复方中草药能提高鲁氏耶尔森菌感染后虹鳟的存活率,其中复方2组的保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对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将180尾齐口裂腹鱼平均分成6组(4、24和48 h对照组;4、24和48 h感染组)。对照组腹腔注射0.2 mL0.65%的无菌生理盐水,感染组腹腔注射0.2 mL 2.5×10~7CFU/mL的嗜水气单胞菌液。分别测定4、24和48 h对照组和感染组齐口裂腹鱼各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对肾脏、肝脏和肌肉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谷丙转氨酶、白蛋白、总胆固醇、葡萄糖、乳酸脱氢酶、钾、钠、氯、钙和磷含量均有显著变化。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蛋白、球蛋白、甘油三酯则没有受到显著影响。由此可见,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对齐口裂腹鱼血液指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对病鱼的病理学观察发现病鱼体表多处出现充血出血,溃疡和腹水,尤其是肝脏、肾脏和肌肉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变性和局部坏死。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电麻醉工艺对珍珠龙胆石斑鱼麻醉效应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将暂养24 h后的石斑鱼投入电击箱,采用脉冲直流电压对鱼体进行电击,以未电击组作为对照组,通过计算麻醉率、休眠时间和72 h存活率作为其麻醉效应的评价指标,优选100 V、110 V和120 V 3组电压,通过测定血液中48 h内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葡萄糖、乳酸和皮质醇6项血液生化指标,分析鱼体的生理应激情况。结果显示:通电时间一定时,电压越大,麻醉率越高,休眠时间越长,存活率越低;试验鱼在电刺激期与电紧张期停留时间越短;100 V、110 V、120 V电压均能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完全麻醉且72 h存活率为100%。100 V试验组平均休眠时间17.0±3.84 min,且各项生化指标均优于其他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除谷草转氨酶数值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外,谷丙转氨酶活力、乳酸脱氢酶活力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血清中葡萄糖、乳酸以及皮质醇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采用100 V标准脉冲直流电电击3 s对鱼体没有永久性损伤,是一种耗时短、伤害小的珍珠龙胆石斑鱼的麻醉方式,可以提升珍珠龙胆石斑鱼保活运输过程中的品质与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电麻醉工艺对珍珠龙胆石斑鱼麻醉效应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将暂养24 h后的石斑鱼投入电击箱,采用脉冲直流电压对鱼体进行电击,以未电击组作为对照组,通过计算麻醉率、休眠时间和72 h存活率作为其麻醉效应的评价指标,优选100 V、110 V和120 V 3组电压,通过测定血液中48 h内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葡萄糖、乳酸和皮质醇6项血液生化指标,分析鱼体的生理应激情况。结果显示:通电时间一定时,电压越大,麻醉率越高,休眠时间越长,存活率越低;试验鱼在电刺激期与电紧张期停留时间越短;100 V、110 V、120 V电压均能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完全麻醉且72 h存活率为100%。100 V试验组平均休眠时间17.0±3.84 min,且各项生化指标均优于其他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除谷草转氨酶数值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外,谷丙转氨酶活力、乳酸脱氢酶活力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血清中葡萄糖、乳酸以及皮质醇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采用100 V标准脉冲直流电电击3 s对鱼体没有永久性损伤,是一种耗时短、伤害小的珍珠龙胆石斑鱼的麻醉方式,可以提升珍珠龙胆石斑鱼保活运输过程中的品质与效率。  相似文献   

6.
MS-222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MS-222对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对其使用安全性及麻醉机理的分析提供依据。分别使用20、40、60mg/L等不同浓度的MS-222麻醉红鳍东方鲀幼鱼,测定麻醉后1/4、4、8、24h和复苏后24h鱼体血糖(GLU),血清中总蛋白(T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等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清溶菌酶(LZM)的活性。结果表明,使用MS-222麻醉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的大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清溶菌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且在高麻醉浓度下,这种影响更加显著。使用MS-222麻醉复苏24h后,红鳍东方鲀幼鱼的大多数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清溶菌酶活性尚未恢复至麻醉前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复合植物提取物对湘云金鲫的促生长机制,选用1 008尾健康湘云金鲫鱼种,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1、2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剂量为1%、2%的复合植物提取物,测定饲养30 d后鱼体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剂量组能显著提高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及血清总蛋白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液葡萄糖和...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感染累枝虫(Epistylis sp.)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病愈过程中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测定了患病鱼和经药物治疗痊愈及健康的黄颡鱼的血清皮质醇、葡萄糖、乳酸(LD)含量以及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结果显示,患病组黄颡鱼血清皮质醇、血糖含量和AST活性均显著高于痊愈组(P0.05),血清ALT活性与痊愈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患病组相比,痊愈组黄颡鱼血清LD含量,LDH和ALP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与健康组相比,痊愈黄颡鱼血清皮质醇含量和ALT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而葡萄糖、LD含量,LDH、AKP和AST活性则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累枝虫的寄生引起了黄颡鱼显著的应激反应,使鱼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下降;经治疗痊愈后的黄颡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可恢复正常,鱼体应激反应消失并表现出正常的游泳行为。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不同溶氧水平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性能、血液生化、肝脏脂肪酸组成及海豚链球菌感染后的存活率的影响,选取270尾平均体重为(20.00±0.10)g的吉富罗非鱼,随机分为3组:低氧组(2.0±0.3)mg/L、对照组(4.5±0.4)mg/L、高氧组(7.0±0.4)mg/L,养殖8周。结果显示:(1)随着溶氧水平的增加,实验鱼成活率、末体重、特定生长率、肝体比、脏体比显著提高且均在高氧组达到最高,饲料转化率逐渐减小。(2)随着溶氧水平的增加,鱼体血液中红细胞数、红细胞比容、谷丙转氨酶含量均先下降后趋于稳定,白细胞数、血红蛋白以及谷草转氨酶含量均先下降后上升,且最高值均出现在低氧组;血液中总蛋白、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的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随着溶氧水平的增加,n-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含量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4)罗非鱼腹腔注射海豚链球菌后,24 h内三组均未出现死亡;感染96 h后,低氧组罗非鱼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高氧组。结果表明,低氧胁迫影响吉富罗非鱼肝脏脂肪酸组成以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造成吉富罗非鱼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MS-222对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分别采用150、200mg/L的MS-222对俄罗斯鲟幼鱼进行麻醉,测定麻醉前、麻醉中和麻醉后(复苏后)鱼体血糖(GLU)、总胆固醇(TC)、总蛋白(TP)、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等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清溶菌酶(LZM)的活性。结果显示,使用MS-222麻醉对俄罗斯鲟幼鱼的大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均有显著影响,且在高浓度下这种影响更加显著。使用MS-222麻醉复苏24h后,低浓度条件下的俄罗斯鲟幼鱼的大部分血液生化指标(除了碱性磷酸酶和尿素氮)恢复至麻醉前,但高浓度条件下的俄罗斯鲟幼鱼的血糖、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尚未恢复至麻醉前水平。  相似文献   

11.
选择平均体质量为(5.66±0.65)g的异育银鲫300尾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Ⅰ、Ⅱ、Ⅲ、Ⅳ组,分别投喂添加0%、1%、3%、5%、7%海带粉的饲料,每组设3个重复,饲养50 d,研究海带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表观消化率、体成分及非特异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异育银鲫质量增加率、特定质量增加率、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均随海带粉添加量增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以1%添加组最高,而7%添加组最低。试验Ⅰ、Ⅱ、Ⅲ组肝体比分别较对照组下降了13.07%、22.14%1、1.98%(P<0.05)。海带对鱼体粗蛋白影响显著,其中Ⅰ组粗蛋白比对照组增加了2.83%(P<0.05)。海带对异育银鲫肝胰脏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无显著影响。添加1%海带粉对异育银鲫具有一定促生长作用,并可改善肌肉品质,而对其非特异性免疫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28±1)℃水温条件下,以4种循环饥饿的投喂方式饲养初始体重为1.58 g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幼鱼,研究其补偿生长和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实验分为四组,第一组每天投喂,为对照组,第二组投喂4 d后饥饿1 d,第三组投喂2 d后饥饿1 d,第四组投喂1 d后饥饿1 d,4种方式分别以C、R1/4、R1/2和R1/1表示,试验持续60 d。结果显示,3个试验组的实际摄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饲料转化效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导致3个试验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下降,体重未赶上对照组,而且饥饿时间越长,体重增长率越低。鱼体的蛋白质、灰分含量未受到投喂方式的显著影响,干物质、脂肪和能量含量随饥饿时间增加显著下降;肥满度、肝体比、ATP酶、SOD酶活性以及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也随饥饿时间的增加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3.
在基础饵料中添加三种中药复方制剂,投喂锦鲤(Cyprinus carpio)20 d后,测定各试验组的生长指标、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以及尿素氮含量,测定肝脏谷丙转氨酶(GPI)、谷草转氨酶(GO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活性,测定鱼体红色部位鳞片的色素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三种中药复方制剂均...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斑点叉尾(鮰)免疫应激状态下血浆抗氧化酶和免疫指标的变化,并研究甘草次酸对斑点叉尾(鮰)免疫应激的调控机制,实验设计两组,每组6个重复:1)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2)GA组,饲喂含0.15 g/kg甘草次酸饲料,养殖8周后,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LPS),分别在注射后0、3、6、12、24、48 h采集血液和肝脏组织,进行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分离血浆后检测血浆皮质醇、溶菌酶、ACH50、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肝脏匀浆液检测SOD、MDA和CAT抗氧化酶活性.结果显示,在腹腔注射LPS后,血浆溶菌酶、皮质醇、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CH50、SOD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白细胞计数、血浆CAT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饲料中添加0.15 g/kg甘草次酸显著抑制了各指标变化,缩短了由LPS诱导产生各指标变化的恢复时间.研究表明,腹腔注射LPS使斑点叉尾(鮰)产生免疫应激,并在注射后6~12h达到顶峰;饲料中添加0.15 g/kg甘草次酸可以有效抑制由LPS诱导的免疫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5.
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引起大黄鱼溃疡病的3种主要致病菌。本研究将试验大黄鱼随机分成4组,分别腹腔注射0.2 ml的哈维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和灭菌生理盐水,在感染20d中的不同时间采样,通过检测血清糖类、脂类及蛋白质代谢产物含量,血清蛋白质含量及酶活性,血清电解质含量等有关血液生化指标来比较3种致病弧菌对大黄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黄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主要发生在感染后的1~4d,主要表现为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K、Fe显著升高(P<0.05),尿素氮、肌酐、血糖、胆固醇、Na、Cl显著降低(P<0.05),甘油三酯、P、Ca、Mg无显著变化(P>0.05),说明致病菌感染对大黄鱼组织器官的生理机能和代谢水平均产生了影响。反映鱼体受感染后从应激反应发生至生化指标变化主要出现在致病菌感染前期,提示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可以作为大黄鱼“溃疡病”早期感染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饥饿和再投喂对哲罗鱼幼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将哲罗鱼(Hucho taimen)幼鱼进行7 d、14 d、21 d和28 d的饥饿处理后恢复投喂,研究饥饿和再投喂对其血液生理与生化指标的影响,各组实验期为56 d。结果显示:饥饿过程中哲罗鱼幼鱼血液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和白细胞数均在饥饿14 d后显著上升(P<0.05),21 d后则开始下降;饥饿7 d后血糖浓度显著下降(P<0.05),14 d后趋于稳定;总蛋白、球蛋白和白蛋白均呈下降趋势,分别在饥饿的第21天、28天和7天后与饥饿前差异显著(P<0.05);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分别在饥饿7 d和14 d后显著下降(P<0.05);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在饥饿14 d后显著下降(P<0.05);碱性磷酸酶在饥饿7 d后显著下降(P<0.05);饥饿7 d后Na+和Cl-浓度显著下降(P<0.05),14 d后均显著回升(P<0.05);Ca2+浓度在饥饿14 d后显著升高(P<0.05),28 d后显著降低(P<0.05);K+浓度在饥饿后升高,但与饥饿处理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恢复投喂结束后,哲罗鱼幼鱼血液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选择尾均体质量为25g的健康黄鳝(Monopterusalbus)2400尾,分为5组,1个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4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0g·kg-1、20g·kg-1、30g·kg。和40g·kg-1葡萄(Vitisamurensis)籽与青蒿(Arte—misiaannua)提取物(质量比为4:1)的混合物,测定了在2l~28℃水温下饲养100d后鱼体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基础饲料中添加植物提取物能提高鱼体肠道消化酶、血液谷草转氨酶(GOT)与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以及血清总蛋白(TP)的含量,降低血液葡萄糖(GLU)和甘油三酯(TG)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量为20g·kg-1和30g·kg-1时上述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添加量为10g·kg-1和40g·kg-1时差异不显著(P〉0.05)。20g·kg-1与30g·kg-1组间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表明,葡萄籽和青蒿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添加量为20~30g·kg-1时能显著提高黄鳝肠道消化酶的活性、调节鱼体血液生化指标,具有促进消化和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活动、加快鱼体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高糖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 mg/kg罗格列酮、10 mg/kg格列本脲、4 g/kg 1,6-二磷酸果糖,饲喂初始重量为(4.87±0.12)g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对照组喂基础日粮,饲喂56 d后测定了这三种糖代谢调控剂对异育银鲫生长、血液生化指标和糖原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罗格列酮后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添加罗格列酮和格列本脲后,肝体比显著增大(P<0.01);与对照组相比,罗格列酮能提高血清总蛋白含量(P<0.05)、球蛋白含量(P<0.01),降低血糖的浓度(P<0.01);1,6-二磷酸果糖能提高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P<0.05),提高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P<0.01);格列本脲能提高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P<0.05),提高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P<0.01)、降低血糖的浓度(P<0.01);③与对照组相比,罗格列酮能提高肌糖原的含量(P<0.05),格列本脲组肌糖原也有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5%、3.0%、4.5%的亚麻籽油(LO)配制4种等氮(粗蛋白质33%)试验饲料,在淡水循环养殖系统中,分别饲喂初均重为(9.15±0.03)g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8周,研究饲料中添加亚麻籽油对罗非鱼肝功能和脂质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4.5%LO组鱼体肝胰脏脂肪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而各组间比肝重(HSI)无显著差异。随饲料中LO水平的增加,鱼体肝胰脏EPA、DHA、n-3 PUFA、n-3 HUFA含量及n-3/n-6比例显著升高,而3.0%LO水平后无显著变化。鱼体肝胰脏亚油酸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含量以对照组最高,4.5%LO组最低。各试验组鱼体肝胰脏中油酸、花生四烯酸(ARA)、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无显著差异。随LO添加水平的增加,鱼体血液中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也显著升高。而4.5%LO组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4.5%LO组鱼体肝胰脏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而脂蛋白脂酶(LPL)活性以1.5%和3.0%LO组最高。3.0%LO组鱼体肝胰脏超氧化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而肝胰脏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以4.5%LO组最低。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3.0%的亚麻籽油有利于罗非鱼肝胰脏和机体健康。  相似文献   

20.
用嗜水气单胞菌对金鲫进行攻毒试验,对试验鱼进行血液有形成分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单核细胞数、谷丙转氨酶(GPT)、总胆固醇(CHO)、钾(K)对照组与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红细胞总数、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谷草转氨酶(AST/GOT)和胆碱酯酶(CHE)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