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早稻再生稻栽培技术是近几年来水稻耕作技术的一项创新,它是抛秧技术、种子包衣技术与再生稻栽培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发挥各项技术的综合作用,推广前景十分广阔.2001年我区在江山乡建立1000亩早稻再生稻示范片,品种两优2186,经省、市、区、乡、村五级联合验收组进行实割验收,平均每亩头季稻产量620kg,再生稻产量450kg,两季合计产量1070kg,实现超吨粮.与种植两季稻相比该示范片增收334万元.该项技术目前在我区双季稻种植普遍推广,早稻再生稻已占再生稻总面积267%以上,发展势头很好.现将该技术作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发展再生稻是当前稳粮增收一项较为适宜的措施.2019—2020年引进杂交水稻晶两优534,在铜陵市义安区进行了再生稻示范,累计种植面积为732.53hm2.晶两优534头季稻产量高,达9438.45kg/hm2;再生季产量稳,为4760.7kg/hm2,两季产量合计14199kg/hm2.该文介绍了晶两优534在铜陵地区作再生稻的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了发展再生稻的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Y两优9918水稻留蓄再生稻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Y两优9918在耒阳市小水镇四都村作"一季稻+再生稻"示范种植,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分蘖力强,群体整齐,抽穗整齐,穗大粒多,产量高,经测产,头季稻产量达8 430 kg/hm~2,再生稻产量达2 295 kg/hm~2,2季合计产量为10 725 kg/hm~2。本文总结了Y两优9918作再生稻栽培的种植表现,介绍了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植方式对再生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农香32为材料,采用抛秧、手插、直播3种种植方式,探讨不同种植方式对头季、再生季产量与产量构成以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头季稻的手插稻,因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较高,其产量最高,再生稻以抛秧种植的产量最高;抛秧、手插、直播的2季水稻总产量分别为11.42、11.33、9.84 t/hm~2,抛秧、手插的水稻产量较直播的分别高出16.2%、15.1%;头季稻的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高于再生稻,但再生季稻米的垩白粒率、垩白度、长宽比等外观品质,蒸煮及营养品质均优于头季稻。综合分析,抛秧种植方式下的2季水稻的产量略高于手插稻,且稻米品质优良,是较好的再生稻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5.
早稻再生稻栽培技术是近几年来水稻耕作技术的一项创新,它是抛秧技术、种子包衣技术与再生稻栽培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发挥各项技术的综合作用,推广前景十分广阔。2001年我区在江山乡建立66.7hm2早稻再生稻示范片,品种为两优2186,经省、市、区、乡、村五级联合验收组进行实割验收,平均每667平方米(下同)头季稻产量620公斤,再生稻产量450公斤,两季合计产量1070公斤,实现超吨粮。……  相似文献   

6.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是农业生产的主攻方向.由于种稻的效益差,不少农户把双季改作单季,既增加了劳动力的富闲,又延长冬闲田的天数.如把单季稻和一些产量低的双季稻改作再生稻,种一季可收两季,既省工、省种、省肥,又增产增收.据笔者在茶平林下村的推广、示范,面积3.3hm2,品种汕优669,头季平均产谷7 110kg/hm2,再生季平均产谷4 605kg/hm2,两季合计11 715kg/hm2,比单纯种一季稻增产5 415kg/hm2.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再生稻生产的合理施肥方法及头季稻施氮时期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在田阳县五村乡五村村早稻田开展了再生稻头季稻前氮后移对再生稻的影响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要实现头季稻产量9 750 kg/hm~2,再生稻产量3 750 kg/hm~2以上的产量目标,采用头季稻前氮后移施肥运筹方式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较大。头季稻氮肥后移的4种氮肥运筹方式,以基肥∶分蘖肥∶穗肥=6∶3∶1(施用量分别为252、126、42 kg/hm~2)的产量最高,达3 225.3 kg/hm~2。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庆元县年推广再生稻种植面积1.5万亩左右,其中冷浸田、烂泥田再生稻单产比其他稻田低20%~30%.对此,我们借鉴安徽等省地膜水稻栽培技术经验,对山区冷浸田、烂泥田再生稻生产开展大田覆膜湿润栽培的试验、示范.据试验、生产调查,冷浸田、烂泥田再生稻覆膜栽培比常规栽培头季增产8.8%~17.1%,再生季增产24.2%~27.7%,两季合计增产13.7%~21.2%.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全县再生稻平均亩产达840.0kg,示范方平均亩产908.0kg.  相似文献   

9.
为验证正光有机肥在中稻—再生稻上的应用效果,于2016年在富顺县进行了正光有机肥对中稻—再生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头季稻、再生稻施正光有机肥1 875 kg/hm~2+尿素135 kg/hm~2+再生稻促芽肥施尿素225 kg/hm~2(折合头季稻施纯N 155.85 kg/hm~2,再生季施纯N 103.9 kg/hm~2)处理产量分别较测土配方施水稻专用复合肥(16-5-4)975 kg/hm~2+再生稻促芽肥施尿素225 kg/hm~2(折合头季施纯N 156 kg/hm~2,再生季施纯N 103.5 kg/hm~2)处理高199.5、30.0 kg/hm~2,头季稻产量差异较明显、再生稻差异不明显。总之,正光有机肥对中稻—再生稻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建议在水稻生产上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收割后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经过培育而萌发长成的一季水稻。具有省种、省工、省肥、省药、米质优等优点,是一项轻型、高产、高效的农业新技术,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头季稻一般产量550 ̄600kg/667m2,高的达650kg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抗性好、再生力强、再生季产量高,且适宜长汀县推广种植的机收再生稻品种,2019年选用已在长汀县作机收再生稻试种的部分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欣荣优华占、隆两优1212、晶两优华占、晶两优1212、甬优5552等5个品种,以Y两优5866为对照,采取大区试验方法继续开展机收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参试5个水稻品种在长汀县作中稻-再生稻栽培种植,甬优5552再生季再生力强,且两季产量最高,达14 236.5kg·hm-2,总体表明适合在长汀县作机收再生稻种植,可作为主推品种在长汀县进一步扩大机收再生稻示范种植。晶两优华占和隆两优1212再生季再生力一般,但两季产量较高,可作为长汀县中稻-再生稻机收的适当推广品种。欣荣优华占机收后再生季再生力较强,但头季稻产量低,两季产量低;晶两优1212品种机收后再生季再生力弱,再生季产量低,两季产量低,总体来看这两个品种不适宜在长汀县中稻-再生稻机收中扩大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合六安市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高抗再生稻品种,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择10个近年来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进行品种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水稻品中晶两优1212品种头季稻产量达7967.32kg/hm2,再生季产量达4278.81kg/hm2,综合产量表现最高;其后依次是甬两优4901、隆晶优1212、丰两优香一号,综合产量分别是12326.13、11865.94、11474.07kg/hm2。综合生育期、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再生能力及抗逆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晶两优1212、甬两优4901、隆晶优1212、丰两优香一号、丰两优688共5个水稻品种更适合在六安市作再生稻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不同栽培密度对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充分利用一季中稻地区的光温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产增收,以超级稻中浙优1号为供试材料,开展不同栽培密度对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栽培密度24万蔸/hm2、27万蔸/hm2、30万蔸/hm2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较高,尤其以密度27万蔸/hm2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最高,头季有效穗数295.5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71.2粒,每穗实粒数132.4粒、结实率77.3%,产量9466.97kg/hm2;再生稻有效穗数377.6万穗/hm2,每穗总粒数66.5粒,每穗实粒数50.2粒、结实率75.5%,产量3350.17kg/hm2等性状均最高,可在一季中稻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Y两优9918和晶两优华占2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进行中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时头季稻、再生稻的生育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中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模式下,2个水稻品种水稻生育期均无明显差异;头季稻产量以Y两优9918较高,达545.88 kg/667m~2;再生季水稻产量以晶两优华占较高,达254.53 kg/667m~2。两季水稻,以Y两优9918的经济效益较高,为910.37元/667m~2。总的来说,选择Y两优9918水稻品种开展中稻-再生稻栽培模式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再生稻是省工、省本、增加粮食产量的稻作模式,尤其适合山区推广种植,也是我市近年来重点推广的稻作模式之一。但广大农民朋友在栽培过程中往往重视头季稻栽培管理,忽视再生季的管理,认为再生季是白捡的,能收多少算多少,所以再生季产量悬殊较大,每667m^2一般150—400kg不等。要确保再生稻两季都能获得高产,达到种一季与种两季同等水平,就必须加强再生季的管理,确保两季高产。  相似文献   

16.
再生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10~2011年,在临沧市以再生力强的高产组合宜优673为材料,在头季稻种植采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创造高产的基础上,设置播期、促芽肥用量及施用时期、留桩高度、不同栽培技术的对比试验,探索再生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采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种植的头季稻和再生稻均比当地高产栽培技术增产,两季增产3.21 t/hm2,增22.22%,其中再生稻增产2.16 t/hm2,增132.90%。在云南再生稻头季应在2月20日以前育秧,4月中旬前移栽,8月中旬前收获,再生季于10月中旬收获;再生稻的产量与头季稻的产量相关性达到极显著,要提高再生稻的产量,必须确保头季稻的高产。在云南省再生季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为总氮肥用量195 kg/hm2,在头季稻齐穗后15~20 d和收割后2~3 d两次平均施完,留桩高度30 cm。  相似文献   

17.
再生稻因其省工、省力、省水、省种,米质优等特点,而为农民普遍栽培,但因传统品种(如汕优64)头季米质较差,且再生能力较弱,使再生稻的生产难以再上新台阶,国丰1号水稻品种的推广使再生稻的生产又有了新发展机遇.2003年,作者在泾县厚岸乡宝峰村汪茂新户进行了2.5亩国丰1号水稻2亩,与汕优64同作再生稻的对比试验.在相同条件下,国丰1号头季稻和再生稻亩均产分别为506.2千克、192.7千克,汕优64亩均产分别为442.3千克和158.7千克,分别增产63.9千克、34千克,而且国丰1号水稻的米质都为优质米水稻.  相似文献   

18.
适宜的再生稻生产技术具有重要作用,开展兼顾头季稻+再生稻综合产量的再生稻关键技术研究,可为再生稻生产提供技术理论和实践指导.2018年在江西省南昌县以深两优5814为试验水稻品种,头季稻在历年早稻普遍播种期的基础上,另外提前10 d和推后10 d共分3期播种.各播期头季稻移栽至大田后采取相同的田间生产管理,在头季稻生长过程中按照农业气象观测规范观测头季稻的发育期.不同播期头季稻成熟时分别在八成熟、九成熟、十成熟,且每一个成熟度下又分别选取20、40、60 cm的留桩高度收割.对不同播期、不同成熟度收割的头季稻取样考种、实地测产,并进行产量结构和发育期分析.不同收割处理后的头季稻萌发成再生稻,采取相同的田间生产管理,并按照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对再生稻进行生育期观测,再生稻成熟后收割,分别取样考种及测产,并对再生稻进行产量结构和发育期分析.结果表明,播种移栽早的头季稻的发育期普遍较早,且比相邻迟播头季稻达到相同成熟度的日期早3~5 d.头季稻千粒质量(y)与全生育期(x)存在一元线性关系,y=0.1777x+7.1181(r2=0.6246),适当延长生育期增加成熟度对头季稻的产量有利.在20~60 cm的留桩高度范围内,再生稻的生育期随着留桩高度的降低而推迟.不同播期的再生稻,在穗粒数、穗结实粒数、千粒质量、实收产量和秕谷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虽第1播期再生稻的结实率较高,但在有效茎数方面,第3播期显著比第1、第2播期高,导致第3播期理论产量显著比第1、第2播期大.八成熟收割头季稻的再生稻在穗粒数、穗结实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理论产量和实收产量方面均比九成熟、十成熟收割头季稻的再生稻高.头季稻收割时留桩高度40 cm对再生稻产量形成比较适宜.从全年产量而言,头季稻选择任一播期均可.头季稻八成熟度收割全年水稻产量较高,且八成熟度收割头季稻的再生稻单产明显高于九成熟度、十成熟度收割头季稻的再生稻单产.生育期长有利于千粒质量的增加,播期早、十成熟度的头季稻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头季稻八成熟、40 cm留桩高度收割对再生稻适宜.综合考虑头季稻+再生稻的产量及效益,以及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早稻的种植习惯,南昌县再生稻生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为头季稻3月底播种,头季稻在八成熟、留40 cm稻桩收割.  相似文献   

19.
杂交组合头季稻—再生稻栽培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杂交组合红莲优6号、两优航2号、Y两优1号、II优航1号、II优602为材料,以汕优63为对照,在辰溪县安坪镇新屋场村布置头季稻—再生稻小区试验,对它们抗病性、生育期、株高、产量、再生能力等综合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头季稻产量、头季稻与再生稻总产Y两优1号>II优航1号>II优602>红莲优6号>S63>两优航2号;再生稻产量II优航1号>Y两优1号>II优602>S63>红莲优6号。头季稻—再生稻全生育期209~216d;头季生育期S63<红莲优6号、两优航2号II优航1号>S63>两优航2号>II优602>红莲优6号。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适合富顺县“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的水稻新品种,2013年进行了富顺县中稻—再生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以内香8518两季合计产量最高,其头季与再生季产量均较高,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综合形状优良,田间表现较好,建议可作为中稻—再生稻品种在富顺地区加以推广应用,红优527、N优2号、内5优306等3个品种再生稻产量较高,两季合计产量均在11 500kg/llhm^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