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黑麦是我国作物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鲍文奎教授经过多年潜心研究而创造出的一个新物种。小黑麦在我区的应用是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的,并取得了成效,1976年农业部在威宁县召开了全国小黑麦现场会予以推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包括种  相似文献   

2.
为开发沿海滩涂的土壤资源,引进3个春性小黑麦品种东饲小黑麦1号、北联7号、新小黑麦5号在连云港种植。以当地冬小麦品种烟农王和烟农19为对照,评价了小黑麦的越冬性能与主要产量性状。试验结果表明,小黑麦的越冬率与当地冬小麦相似,未存在显著差异。在考察的主要农艺性状中,除有效分蘖数小黑麦与冬小麦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性状值小黑麦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冬小麦,在连云港可以种植春性小黑麦。  相似文献   

3.
当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各种作物杂交育种工作在欧美各国相继开展起来后,育种家们就想把黑麦和小麦的优良特性结合起来,使小麦品种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因此,开始了小黑麦的研究。从第一个小黑麦原始品种诞生到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过  相似文献   

4.
陈伟程 《作物学报》1965,4(4):409-424
1.测定了国内外42个小麦品种与黑麦杂交的亲和力,结果,有7个原产于我国的小麦品种,其杂交结实率达到50%以上,有3个中国小麦品种,与供试的大多数国外品种一样,较难与黑麦杂交。2.小麦与黑麦杂交亲和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亲本的基因型。杂交亲和力低,在一些品种中表现为完全显性,在另一些品种中,表现为不存在显性。本试验结果,看不出小麦的穗形与杂交亲和力有密切的关系。3.黑麦花粉在杂交亲和力不同的小麦品种的柱头上,均能正常发芽。4.小黑麦不同品系的结实率与饱满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是遗传的。5.小黑麦品系内的结实率与饱满度,也常出现变异,这是由于发生天然杂交,以及因 细胞学行为不正常,使后代染色体数量发生变化所致。6.在比较了几种结实率考查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取样调查法的建议。7.在讨论中认为,导致小黑麦结实率低与籽粒不饱满,有遗传的原因与细胞学的原因。作者认为,配制具有遗传差别的大量小黑麦品系,从中选出优系进行品系间杂交,是提高结实率与籽粒饱满度的基本途径。8.小黑麦并不一定具有抗锈性。小麦亲本的抗病力,对小黑麦有较大的影响。因而在选择杂交亲本时,应该考虑到小麦亲本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5.
六倍体饲草型小黑麦株高形成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六倍体饲草型小黑麦株高形成特点、明确其株高形成基本规律,以两种类型共6个六倍体小黑麦基因型为试验材料,对其株高、各节间长、株高构成指数、株高形成动态及其对外源赤霉素反应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六倍体饲草型小黑麦的株高极显著高于兼用型小黑麦,其差异主要由于上部节间长度导致,各节间长中L1对株高的直接贡献最大,L2次之。两种类型小黑麦的株高构成指数间无显著差异。株高形成的动态表明饲草型小黑麦的株高形成最快时期较兼用型晚10天左右。饲草型小黑麦株高对外源赤霉素的敏感性较兼用型小黑麦敏感,且以抽穗期较拔节期更敏感。可见两种类型六倍体小黑麦在株高形成特点具有较大差异,这对饲草型小黑麦的栽培技术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菁2号小黑麦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1994年利用小黑麦Rosner(6X)与阿而巴尼小黑麦(6X)杂交,后代经系谱选育法,在F7代穗行中,选择子粒饱满、结实率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优良且较一致的穗行混合收获,育成的小黑麦新品系。2007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农菁2号。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小黑麦在黑龙江省可再生并获得较高草产量的适宜刈割期和播种密度,选用饲用型小黑麦东农5305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处理下小黑麦株高、产量及再生营养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农5305早期刈割下,再生植株可达到正常植株的高度;在分蘖盛期刈割、密度600万株/hm2时获较高饲用产量;残茬和根内的可溶性糖和氮素含量从刈割当天开始迅速下降,随后逐渐升高,残茬中可溶性糖含量和氮素含量变化速率大于根中.表明在黑龙江省小黑麦可以再生,早期刈割再生性良好;小黑麦残茬和根内的可利用氮素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对再生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在600万株/hm2、分蘖盛期刈割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蓝粒小黑麦糊粉层中控制花青素合成的关键基因BcMYC1。本研究使用PCR方法克隆小黑麦中MYC转录因子BcMYC1。结果表明,小黑麦BcMYC1基因全长1683 bp,编码的氨基酸560个,分子量61870 Da,等电点4.71,有两个属于bHLH超级因家族的保守区,该蛋白具有亲水性,二级结构以α-螺旋(39.64%)和不规则盘绕(43.93%)为主要的部分,BcMYC1蛋白质不通过跨膜区,在膜外进行作用。蛋白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小黑麦的BcMYC1基因与小麦、矮牵牛、水稻等物种MYC调节基因的亲缘关系很高。本研究关于小黑麦中调控花青素合成代谢BcMYC1基因分子遗传机理,为小黑麦的花青素的研究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小黑麦光合物质积累及其饲用品质性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黑麦是小麦与黑麦远缘杂交而成的新作物,目前小黑麦作为一种新兴的禾本科牧草很有发展前途。由于前人对小黑麦的光合物质积累特性及饲用品质变化动态研究很少,致使在饲用小黑麦的生产利用中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开展小黑麦光合物质积累的研究有助于掌握小黑麦不同生育期光合物质积累变化规律,一方面为小黑麦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为从不同生育期光合物质积累动态与饲用品质变化动态之间关系寻求理论依据。本研究可为新疆小黑麦的育种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小黑麦在新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孙元枢  王崇义 《作物学报》1992,18(2):145-149
用小黑麦显性核雄性不育系与具有不同性状的小黑麦杂交和回交,建成群体进行轮回选择。经两轮轮选,发现利用轮选改进小黑麦籽粒饱满度(小黑麦育种中限制因素)比用常规系选快一倍。虽然在八倍体核不育系与六倍体小黑麦杂交群体中,随着世代的增加不育株在群体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少,但也有少数后代仍保持1F:1S 的分离比例。说明利用  相似文献   

11.
用花药培养选择具有高诱导率(a)和高分化率(b)的高花培效率(a×b)的八倍体小黑麦(2n=8x=56)和单倍体小黑麦(n=4x=28)是很有效的。八倍体小黑麦的花培效率同普通小麦一样,每百个花药可出2.5株绿苗。由八倍体小黑麦(A 类)花培所得的花粉植株(B 类)再进行一次花培,在所获得的 C 类植株中就能选出花培效率达到八倍体小黑麦水平的  相似文献   

12.
饲草小黑麦干草生产适宜割、晒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京郊区种植的小黑麦目前主要以生产干草为目标,由于对小黑麦干草生产技术研究不够,致使大田生产干草产量差异较大,部分地块产量较低,经济效益不佳,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为探明大田小黑麦干草生产产量不稳的原因,我们进行了饲草小黑麦干草生产适宜割、晒期研究,以期确定小黑麦干草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配套技术,为大规模推广提供技术保障。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种与试验地点供试品种为中饲1890,试验地点在昌平区马池口镇辛店村南小营道地。试验地土质为砂壤土,耕层土壤有机质13.3g/kg、全氮0.73g/kg、碱解氮39.2mg/kg、速效磷12mg/kg、速……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天津地区饲用小黑麦最佳收获模式,在小黑麦返青后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对不同刈割时期和留茬高度下小黑麦的生物产量和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小黑麦年总干物质产量、干物质含量以及干物质中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下降趋势,干物质中粗蛋白、总糖、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则呈上升趋势;随着刈割时期的延长,小黑麦干物质含量、干物质中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总糖和淀粉含量呈增加趋势,年总干物质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增(乳熟中期最高)后减的趋势,而粗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根据隶属函数法对小黑麦的综合利用方式进行评价,优选乳熟中期10.0 cm刈割制作青贮,其次为拔节期10.0 cm刈割制作优质小黑麦干草或青饲。  相似文献   

14.
Rht12是位于5A染色体上的显性矮秆基因.用带有该基因的普通小麦Bezostaya 1、Mercia作矮源与八倍体小黑麦杂交、回交,经自交和染色体数镜检及田间、室内选择,将Rht12基因导入八倍体小黑麦,获得了染色体数56的矮秆八倍体小黑麦株.在八倍体小黑麦遗传背景下,基因型纯合(Rht12Rht12)时降秆能力约为41.2%,杂合(Rht12rht12)时约为31.0%.小黑麦遗传背景对该基因有修饰作用.该基因增强了八倍体小黑麦的分蘖力,延迟了熟期,对籽粒饱满度有不利影响,尚需继续回交和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不同耐镉作物体内镉结合体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居荣  蒋婉茹 《作物学报》1995,21(5):605-611
通过镉在不同耐性作物根细胞中的分布及细胞内镉结合体的对比研究,发现小黑麦对镉的耐性并非主要是使其碹地细胞壁以减少其活性而解毒的机制;与其它耐性较低的作物相比,耐性相对较强的小黑麦中的分子量为17KD的蛋白质合成加速,推断与其在镉胁迫下的生理适应性有关,经镉诱导产生了分子量为3.1KD的镉结合蛋白质,起到了减少体内游离态镉含量的作用,是小黑麦耐受镉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程治军  张茹生 《作物学报》1999,25(6):747-751
Rht12是位于5A染色体上的显性矮秆基因。用带有该基因的普通小麦Bezostaya1、Mercia作矮源与八倍体小黑麦杂交、回交,经自交和染色数镜检及田间、室内选择,将Rht12基因导入八倍体小黑麦,获得了染色体数56的矮秆八倍体小黑麦株。在八倍体小黑麦遗传背景下,基因型纯合时降秆能力约为41.2%,杂合(Rht12rht12)时约为31.0%。小黑麦遗传背景对该基因有修饰作用。该基因增强了八倍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用小黑麦麦芽代替大麦麦芽酿造小黑麦啤酒的可能性,以小黑麦6个品种(系)为材料,研究小黑麦酿造啤酒的主要理化指标、水敏感性以及两种焙燥工艺下麦芽质量。结果表明,小黑麦品种东农95-6654、北联7号的理化指标符合二棱大麦优级标准;焙燥工艺为45℃6h→55℃5h→65℃3h→76℃3h时小黑麦麦芽的α-氨基氮含量、麦芽糖化力、麦芽浸出率等指标与啤酒生产上用大麦芽相似。  相似文献   

18.
程治军 《作物学报》1996,22(5):613-616
用杂交、回交方法,将农林10号的矮秆基因导入八倍体小黑麦Y1139F_7中。和预期的一样,在不涉及R组染色体重组的情况下,导入后的八倍体小黑麦种子饱满度并未下降,还略有提高。这是利用直接导入法导入普通小麦有利基因于八倍体小黑麦的第一个实例.为“未经改良的R组染色体对八倍体小黑麦的种子饱满度有干扰作用”提供了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Rht12是位于5A染色体上的显性矮秆基因。用带有该基因的普通小麦Bezostaya1, Mercia作矮源与八倍体小黑麦杂交、回交,经自交和染色体数镜检及田间、室内选择,将Rht12基因导入八倍体小黑麦,获得了染色体数56的矮秆八倍体小黑麦株。在八倍体小黑麦遗传背景下,基因型纯合(Rht12 Rht12)时降秆能力约为41.2%,杂合(Rht12rht12)  相似文献   

20.
将小麦近缘属植物黑麦中的优良基因导入小麦可以拓宽小麦的遗传基础,丰富小麦的遗传变异。本研究调查并分析了390份小麦-黑麦种质材料。在这390份种质材料中,6个主要农艺性状值均有较大的极差,说明其遗传多样性丰富。与10份小麦主栽品种相比,90%以上的材料具有穗长和分蘖数的显著优势,60%以上的材料具有小穗数优势,约30%的材料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高于主栽品种。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和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ulticolor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mc-FISH)技术,对8份农艺性状优良的代表性材料进行染色体组成分析,发现3份为六倍体小黑麦(AABBRR),2份为八倍体小黑麦(AABBDDRR),1份为1RS·1BL易位系,其余2份不具有可见的黑麦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值得指出的是,3份六倍体小黑麦与2份八倍体小黑麦所含的黑麦染色体不完全相同。八倍体小黑麦中有1对来源于黑麦的小染色体,而六倍体小黑麦中没有类似小染色体;并且,不同材料中黑麦4R染色体端部的GISH杂交带有明显差异。本研究结果为这些小麦-黑麦种质材料进一步应用于小麦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