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从猪骨髓中分离T淋巴细胞,待细胞培养达到相应时间点时,分别用PRRSV GP5类特异性肽进行刺激,继而检测细胞因子IL-10、IL-12以及IFN-γ分泌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PRRSV GP5类特异性肽刺激后,骨髓中IL-10分泌量减少,表明G1、G2肽具有减弱免疫抑制,促进抗炎性细胞因子产生的作用;此外,IL-12的分泌量也减少,提示猪的免疫保护作用减弱,表明PRRSV GP5类特异性肽可能具有双面性;而IFN-γ的分泌量变化不稳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预防高热病最新药品——莱克素主要有以下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解除免疫抑制,配合疫苗使用提高抗体水平,其效力是黄芪多糖的3~5倍。吸附霉菌毒素,替代脱霉素。吸附肠道  相似文献   

3.
养猪生产无外乎就是要让母猪多产仔、少死仔;肉猪少吃料,多长肉,早上市。可是近年来,在福建、江西、湖南、河南、河北等养猪大省陆续出现了猪繁殖——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2型感染—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大范围流行。使得猪场的生产和治疗成本大幅增加,甚至有许多同行形象地把养猪场比喻为猪的“福利院”和“疗养院”。因为免疫抑制性疾病一方面削弱或解除了机体的防御功能,使各种病原体更易侵入;另一方面,使机体免疫失败,对相应疾病的抵抗能力下降。事实上,也正是在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出现之后,使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和呼吸…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养猪业频繁暴发传染病,特别是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感染率、发病率居高不下,严重制约着我国养猪业的进一步发展。繁殖母猪受免疫抑制性疾病威胁时,不但影响自身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而且会引起仔猪免疫功能低下,严重影响生猪养殖效益。免疫抑制性疾病是指由于免疫器官、组织和免疫细胞受到损害或者部分损伤而导致的暂时性或永久性免疫应答功能不全的疾病。免疫抑制性疾病既可削弱或解除机体的  相似文献   

5.
当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全球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毒力表1为全球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毒力情况。2感染日龄与免疫抑制2周龄内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会导致永久的免疫抑制,2周龄后感染多导致暂时的免疫抑制(持续10~14 d)。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圆环病毒疫苗的应用效果,接种圆环病毒疫苗的猪群与空白对照组生产性能差别。主动免疫仔猪发病率,死淘率,饲料转化率和生长速度。被动免疫母猪,出生时仔猪死胎率、仔猪成活率、断奶时成活率。以评价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的效果,结果表明:被动免疫母猪结果显示,仔猪出生时死胎率下降了3.6%,仔猪发病率降低10.2%,断奶成活率提高4.4%;在产房阶段仔猪成活率圆环病毒组比空白组高2%;料肉比试验组比对照组低0.11,日增重试验组比对照组多52g;接种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有助于提高仔猪存活率,解除免疫抑制,改善仔猪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7.
蚯蚓肽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用不同剂量的蚯蚓肽(EP)对健康和免疫抑制小鼠灌胃15 d,观察EP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巨噬细胞细胞毒效应以及巨噬细胞和脾细胞产生NO的影响,以探讨EP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发现0.1,0.5 mg/mL组明显提高淋巴细胞增殖率,增强巨噬细胞细胞毒效应,提高巨噬细胞和脾细胞分泌NO的水平(P<0.0l),0.5 mg/mL明显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P<0.01)。结果表明:一定剂量下,EP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拮抗环磷酰胺引起的免疫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蛋氨酸三肽(Met-Met-Met)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酪蛋白和小肽转运载体基因表达量的影响。采用酶消化法培养的第3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模型,各处理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对照)、40、50、60、70和80μg/mL的蛋氨酸三肽,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个培养孔,分别培养细胞24、48和72h,检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相对增殖率,整体试验重复2次,确定最佳培养时间;各处理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对照)、40、50、60、70和80μg/mL的蛋氨酸三肽,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个培养孔,以最佳培养时间培养,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确定适宜蛋氨酸三肽浓度,整体试验重复3次;以最佳培养时间和适宜蛋氨酸三肽浓度培养细胞,以未添加蛋氨酸三肽的培养基为对照,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个培养孔,测定小肽转运载体基因的表达量,整体试验重复3次。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蛋氨酸三肽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24h时,相对增殖率最高;培养基中加入60μg/mL的蛋氨酸三肽培养细胞24h,αs1-酪蛋白和β-酪蛋白的基因表达量最高,同时发现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小肽转运载体1和小肽转运载体2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5)。综上所述,培养基中添加60μg/mL的蛋氨酸三肽能够提高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酪蛋白和肽转运载体基因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9.
选择已成功免疫猪瘟(CSF)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弱毒疫苗的仔猪作为实验动物,提取其骨髓、胸腺、肺门淋巴结和脾脏,进行T淋巴细胞的分离培养,然后用PRRSV特异性肽GP5-1、GP5-2对培养的细胞进行刺激,再培养至24,48h时间点时,离心取细胞上清液,检测上清液中TGF-β1的分泌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PRRSV GP5类特异性肽刺激作用后,CSF、PRRS免疫猪组织淋巴细胞中TGF-β1的分泌量减少,表明GP5-1、GP5-2肽具有减弱免疫抑制,恢复宿主抗病毒免疫应答的作用。本试验为PRRSV合成肽疫苗及疫苗佐剂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廖明 《中国家禽》2012,34(7):36-38
1禽病流行特点当前禽病流行表现为六大特点:免疫抑制性病危害增多;病原体变异较多;临床症状非典型化程度明显;细菌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亚临床免疫抑制性疾病越来越多,感染区域普遍,区域性流  相似文献   

11.
小肽是动物降解蛋白质为氨基酸过程中的大部分中间产物,在水产动物饲料中添加小肽制品,可提高氨基酸利用率,减少疾病发生,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提高经济效益。研究制备的小肽是根据当地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利用海洋捕捞小杂鱼自身的内源酶系,酶解鱼肉蛋白而得到的。由于生化酶制备小肽成本较高,难以实现工业化大生产。试验通过对小杂鱼内源酶最佳酶解条件的研究,寻求低成本、高效益的小肽和氨基酸产品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从试验结果得到主要工艺参数如下:CaCl2激活酶原的最适浓度0.03 mol/l;小肽产品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最佳酶解时间1 h,最适酶解温度55℃,最适酶解pH值7.0,最适固液比1:2;氨基酸产品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最佳酶解时间3.5 h,最适酶解温度55℃,最适酶解pH值6.5,最适固液比1: 2。  相似文献   

12.
对免疫新城疫、法氏囊和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的雏鸡使用安疫肽(Compound amino acid solution,VESPRO solution)(饮水、注射)、肽好(Immunoglobulin powder,IG powder)(饮水)、高免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powder,APS powder)(饮水),测定新城疫免疫、法氏囊免疫后的各免疫学指标、抗体水平、白细胞介素产生及免疫抑制鸡群白细胞介素产生、抗体水平。结果表明,肽好组、安疫肽饮水组对脾脏、法氏囊、胸腺的发育有较显著的影响,其中安疫肽饮水使用效果最佳,高免多糖有提高法氏囊指数的作用。安疫肽、肽好、高免多糖均对提高抗体水平较好,安疫肽饮水、注射及高免多糖,均能在提高抗体水平的基础上提高整齐度。  相似文献   

13.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危害及综合防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养猪生产无外乎就是要让母猪多产仔、少死仔:肉猪少吃料,多长肉,早上市。可是近年来,在福建、江西、湖南、河南、河北等养猪大省陆续出现了猪繁殖——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2型感染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大范围流行。使得猪场的生产和治疗成本大幅增加。甚至有许多同行形象地把养猪场比喻为猪的“福利院”和“疗养院”。因为免疫抑制性疾病一方面削弱或解除了机体的防御功能,使各种病原体更易侵入:另一方面。使机体免疫失败,对相应疾病的抵抗能力下降。事实上。也正是在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出现之后,使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不断涌现.一些前所未有的或以前很少发生的猪病,  相似文献   

14.
鹌鹑源火鸡隐孢子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鹌鹑源火鸡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meleagridis)分别感染雏鸡、雏鸭、雏鸵鸟和小白鼠研究其致病性.结果能成功感染雏鸡、雏鸭和小白鼠,但不能感染雏鸵鸟.2个感染组雏鸡主要在感染后第3天引起雏鸡强烈的腹泻症状,但非免疫抑制组比免疫抑制组症状稍轻,此外,免疫抑制组的鸡出现了多个排卵囊高峰;感染相同剂量的2个试验组雏鸭的排卵囊显露期均较雏鸡短,非免疫抑制组雏鸭的排卵囊规律呈一过性,2组雏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免疫抑制组小白鼠出现多个排卵囊高峰,显露期持续24 d,正常组小白鼠的排卵囊规律呈一过性.根据肠黏膜涂片,抗酸染色观察发现主要虫体寄生于雏鸭的回肠;通过病理组织学切片和电镜观察发现虫体主要寄生于雏鸡的回肠和小白鼠的十二指肠,但均主要引起肠绒毛的大量脱落,黏膜上皮细胞肿胀,炎性细胞浸润.试验证明鸭为鹌鹑源C.meleagridis的新宿主,但敏感性较低;鹌鹑源C.meleagridis不感染非洲雏鸵鸟.发现鹌鹑源C.meleagridis在鹌鹑、鸡和鸭体内寄生部位与小鼠体内寄生部位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不同贮藏时间对牧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室温下贮藏不同时间的17个牧草品种,用常规发芽方法进行了萌发及休眠特性的测定。结果表明:禾本科牧草种子在2个月内基本解除休眠,但不耐贮藏,贮藏5年具有发芽能力的种子只有羽茅;豆科牧草种子休眠期比禾本科长,且耐贮藏,贮藏10年的种子多数仍具有一定发芽能力;其它科种子发芽率随贮藏时间的不同没有相应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采用5种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CTX)皮下注射小鼠,筛选能造成显著免疫抑制的CTX最佳剂量,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泰山梧桐花多糖,将不同剂量的泰山梧桐花多糖加入到新城疫活疫苗中,制备含泰山梧桐花多糖的新城疫弱毒苗,注射免疫抑制小鼠,来探讨泰山梧桐花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理作用。结果显示,泰山梧桐花多糖能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抗体水平、淋巴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数及血液淋巴细胞转化率,其中400mg/L剂量组(I组)可在第3天解除CTX导致的小鼠免疫抑制;由此说明泰山梧桐花多糖对小鼠具有免疫增强作用。该研究为泰山梧桐花多糖开发成为免疫增强剂和免疫佐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饲喂β-酪啡肽对大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β 酪啡肽 (β Casomorphinβ CM)是 β 酪蛋白经过酶解所释放的一类小肽 ,具有类似阿片肽的功能。试验通过饲喂 2种 β 酪啡肽 (β Casomor phin 7,β CM 7) ,和β Casomorphin 3 (β CM 3)来探索其对动物机体免疫活性的影响 ,并以谷胱甘肽 (GSH)作为肽参照组。试验选用SD雄性健康成年大鼠 ,分 3个肽组 (β Casomorphin 7,β Casomorphin 3,GSH)和 1个未给药对照组 ,每组 1 0只。 3种肽均以 1 2× 1 0 - 6 mol/L的浓度添加于饮水中 ,饲喂 3周后 ,分别进行试验检测。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LTT) (n =6)结果表明 :平均刺激指数 (SI)对照组为 1 99;β CM 7组为 2 56 ;β CM 3组为 3 2 3;GSH组为 2 46。3个肽组相对对照组SI有提高趋势 ,其中 β CM 3组相对对照组差异接近显著 (P =0 0 8)。红细胞免疫试验 (EIT ,n=6)测出各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各为 :对照组 4 9% ,β CM 7组 1 6 7% ,β CM 3组 1 5 9% ,GSH组 1 4 7%。 3个肽组相对于对照组均极显著升高 (P <0 0 1 )。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试验 (MTT ,n =6)测出各组平均OD570 分别为 :对照组 0 2 1 ;β CM 7组 0 2 2 ;β CM 3组 0 2 2 ;GSH组0 3。GSH组相对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 0 5)。试验结果表明 β 酪啡肽对大鼠的免疫活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兽医学报》2017,(6):1007-1011
为研究猪瘟(CSF)、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免疫猪肺门淋巴结中淋巴细胞对PRRSV N类特异性肽刺激的应答特点,试验从猪肺门淋巴结中分离T淋巴细胞,分别用PRRSV N类特异性肽进行刺激,待细胞培养至24,48h时,离心取细胞上清液,检测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GF-β1、IL-10、IL-12分泌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PRRSV N类特异性肽能够抑制TGF-β1、IL-10的分泌,表明N1、N2肽具有减弱免疫抑制,促进抗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的作用;此外IL-12的分泌量也减少,且有逐渐恢复平衡的趋势,提示PRRSV N类特异性肽可能具有双面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试验为PRRSV合成肽疫苗及疫苗佐剂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对猪群免疫抑制的作用,采用血清学方法对3个猪场猪圆环病毒2型净化前后的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口蹄疫免疫抗体进行检测和比对。结果:猪圆环病毒2型净化前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口蹄疫免疫抗体均未达标;但在猪圆环病毒2型净化后3种疫病的免疫抗体均达标。结论:猪圆环病毒2型是猪场免疫抑制的重要病原,搞好猪场圆环病毒2型净化对确保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兽药市场指南》2009,(2):48-48
沙门氏菌不但能引起雏鸡的高死亡率,而且还会引起免疫抑制,直接造成首免失败。选择药物净化沙门氏菌仍然是普遍手段,单一的控制临床白痢,只完成了净化很小的一部分,更主要的工作是解除沙门氏菌引起的免疫抑制,提升免疫力,激活器官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