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系列研究曾根据福建山区热量资源的时空分布模式,初步拟出再生稻适宜发展地区。为探明安全蓄养再生稻的纬度、海拔临界线,作出再生稻气候生态适应性区划,本文对5年来多点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对福建省山区再生稻适宜种植地区进行初步区划,明确适宜种植的品种(组合)和宜栽时段。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88起在福建山区的沙县西霞(26°30'N,117°35'E,海拔550米),武夷山市溪洲(27°39'N,118°08'E,海拔220米)和武夷山市黄村(27°40'N,117°58'E,海拔220米)进行。以汕优63为试验材料,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设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应用连续解剖镜检和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了水稻潜伏芽再生发育规律、生育期变化,并讨论了再生稻宜栽的生态环境,结果明确: 1.水稻再生潜伏腋芽于头季稻抽穗后22天少量进入幼穗分化,平均于头季稻抽穗后27天进入幼穗分化。穗发育历时34天,一、二次枝梗及颖花分化历时只8天,明显短于头季稻。这是再生稻穗小的形态学原因。 2.再生稻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同时进行,生育期稳定,一般为60—70天。 3.根据福建山区热量资源的时空分布模式,明确再生稻适宜发展地区为:北纬25°在海拔500—650米,北纬26°在海拔450—600米,北纬27°在海拔400—550米,北纬28°在300—450米。  相似文献   

3.
汕优63在不同海拔高度种植的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汕优63是浙江省临安县单季杂交稻当家组合.由于受不同海拔高度温光条件限制,一般限于海拔400米以下地区种植。在适栽范围,应针对不同海拔高度气温和生育期变化,采取相应栽培技术措施.才能兴利避害,获得丰收。  相似文献   

4.
杂交中稻再生技术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针对川东南低海拔一季中稻区光热土地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的现状,研究和推广了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技术,1986~1989年收获再生稻1459.18万亩,平均亩产96.8公斤,共计生产稻谷14.12亿公斤。在适宜地区利用现有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是进一步发挥水稻杂种优势,增产稻谷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武夷山区蓄养再生稻的技术经验蔡亚港,陈辉忠,谢再发,方各海,许显明,钟家魁,李凌(武夷山市星村镇农技站354303)武夷山市星村镇黄村村,地处北纬27‘39’、海拔220米。为发掘自然资源生产潜力,省农科院稻麦所和市、镇农技站协作,自1990年起在这...  相似文献   

6.
1989年—1991年,对汕优63等4个杂交稻组合在不同海拔的观察结果表明,再生稻的产量及其生育期与海拔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海拔的升高,生育期延长,产量下降。产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有效地减少和结实率降低,其实质是有效积温不能满足再生稻生长的要求。通过分析,抽穗扬花期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21.8C的终止期,可作为确定不同海拔再生稻安全齐穗期的气温指标。  相似文献   

7.
汕优46是中国水稻所用珍汕97A×密阳46配组而成。1990年引进作再生稻和晚杂栽培均表现高产,在县农技中心试验基地作再生稻,头季稻实产达595公斤,比对照汕优63(522.5公斤)增产13.9%,再生稻产量250公斤,作二晚栽培实产582.5公斤。”比对照105增产11.5%,比对照威优64增产10%,实现三季获高产。 1.主要特征特性:汕优46在我县海拔25.7—103米地区作再生稻栽培,头季稻全生育期135天,比汕优63早4天,株高115厘米, 株型适中,生长茂盛,分蘖力中等,后期熟 色较好。从试种到收获,均未出现白叶枯病、 叶瘟和穗颈盛,纹枯病发生中度偏轻。成熟整齐,成德率高…  相似文献   

8.
徐永华  何志鸿 《大豆科学》1996,15(2):119-125
研究了大豆品种Williams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世界各地的表现。结果表明,在不同生态地理域间,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有很大的差异。纬度0-20°59′区域内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最高,但在此区域内,海拔500-1000米的中等海拔地区蛋白质含量最高,0-500米的低海拔地区脂肪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北部山区的武夷山市黄村(27°39'N,118°08'E,海拔220米)从1989年开始发展再生稻,历经4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步提高,技术经验不断丰富(表1)。但是,在大致相同的土壤气候条件下,农户间再生稻产量仍然悬殊甚大。为明确再生稻高产特征,找出现实生产中限制高产的主要因素,建立水稻再生高产栽培综合技术,1992年对黄村不同产量水平的汕优63再生稻田,进行产量构成和栽培技术的追踪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福建尤溪县洋中乡的联泽村,是边远穷山区,过去种一季晚稻,产量一直只400多公斤。自1989年起改种一季杂交中稻加再生稻, 420亩稻田产量大幅度提高,到1991年亩产过了吨粮,其中有140.7亩,两季亩产达1200多公斤,文章详细介绍了他们的高产经验,包括头季和再生稻主攻目标及栽培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湖南省永州地区温、光、水资源“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水稻种植区推广再生稻模式,可明显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种粮效益。介绍了永州再生稻产业发展现状和再生稻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成效,分析了再生稻发展的问题和困难,对进一步发展再生稻高效生产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更省工省本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扩大抛秧的应用领域,福建省从1995年起进行了抛秧再生稻栽培技术的研究,先后在尤溪、泰宁、莆田、长泰、云霄等地进行试验示范。现将初步研究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情况(一)试验地点.试验安排在尤溪县西城镇麻洋村再生稻区,海拔280m,选择在地形开阔,肥力中等,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稻田中进行。(二)试验设计1995年进行再生稻(抛栽)—一养鱼试验,面积1.15亩;1996年进行抛秧再生稻—一养鱼和湿润秧手插再生稻—一养鱼简比试验,面.积5.3亩。两年均采用作畦栽培,并开十字纵横主沟,畦沟…  相似文献   

13.
重庆地区直播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于2016和2017年在重庆低海拔再生稻区开展了多点直播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生产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总结了这一生产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永安市经过多年试验、示范、总结出来的一年三种四收高效模式 :莴苣—早稻再生稻—莴苣的高产栽培模式的技术要点 ,该模式具有增产、增效等优点 ,值得在低海拔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准确预测不同区域再生稻开花期受自然低温冷害的风险程度,并为开花期耐低温冷害品种的合理布局与制定相应的避(缓)高产稳产技术提供科学依据,于2018年和2019年,以近几年四川省推广的22个杂交中稻品种为材料,分别在四川盆地东南部不同生态点开展试验,研究了基于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再生稻开花期受自然低温冷害风险的预测方法。结果表明,再生稻齐穗后第5日日序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建立了基于经度和海拔高度预测再生稻齐穗后第5日日序的回归模型,F检验值为22.88**~65.11**,决定系数高达0.9196~0.9702。该模型经多个品种连续两年在6个生态点验证,实测值与预测值1∶1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高达0.8391~0.8638,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均方根差(RMSE)值为0.93%~1.21%,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将本研究建立的再生稻齐穗期与地理位置关系模型与作者等先期建立的基于地理位置(纬度、海拔)预测≤22℃最早发生期预测模型相结合,探明了不同地理位置再生稻开花期受低温冷害的机率。利用地理位置信息可准确预测再生稻开花期受低温冷害的风险程度,具有较强的...  相似文献   

16.
中浙优10号是用中浙A与06制7-10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籼稻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株叶形态好、抗倒能力强等特点,适宜在海拔500m以下生态区域作再生稻种植。本文总结了中浙优10号头季稻和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再生季具有米质优、绿色环保、省种省工、节本增效的优点,其稻米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南平市建阳区开展再生稻全程机械化技术攻关与技术推广,机收再生稻具有生育期短、产量高、米质优、绿色环保、省种省工、助农增收等优势。介绍了南平市建阳区机收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试验表明,在海拔720m的山区和海拔330m的丘陵中稻区采用早晚稻混栽,可使双季稻的生育期缩短,有利于晚稻安全齐穗,并可获得10500kg/hm2以上的产量,比当地的中稻加再生稻显著增产,效益也好于常规双季稻。在北纬26°N左右,海拔750m以下的山区,利用抗稻瘟病、前期耐寒、分蘖力强的早稻与郴晚3号搭配,可推广种植混栽双季稻。  相似文献   

19.
大穗迟熟组合Ⅱ优6078,在川东温、光资源良好的地区,通过采用大棚旱育秧早播、早栽、稀植,在头季取得比主推组合增产15%以上产量的同时,中稻成熟期较本组合在常规或适期范围内播种的水育秧提早成熟3~4d,有效地获得了再生稻较高的产量。再生稻一般单产2.7t/hm2左右,高的可达单产3.0t/hm2以上,弥补了按水育秧种植难以收获再生稻的不足,为川东温、光资源良好地区发展大穗组合中稻——再生稻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下游丘陵茶区生产名优茶的气候生态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山区不同气候亚带、不同海拔气象与茶叶物候同步观测及相应的品质分析资料,论述了长江下游丘陵(海拔二三百米以下)茶区生产早春名优茶所具有的一定气候生态优势,认为这些地区在生产名优茶上,可与“高山出名茶”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