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播期、播量和施氮水平对弱筋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如皋地区进行小麦播期、播量和施氮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播期、播量和施氮量对穗数的影响是导致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该试验条件下,11月5日播种,播种量为120 kg/hm2,施氮肥270 kg/hm2,小麦产量最高,达7 854.75 kg/hm2。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济麦22为材料,探讨基施氮肥量对高播量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基施氮肥量对高播量小麦的产量具有显著影响,以N240、N270 kg/hm~2产量表现较好,其具有较高的穗数、穗粒数和阶段性干物质积累量,但N270 kg/hm~2的氮肥利用效率显著低于N240 kg/hm~2.因此,基施氮肥量为N240 kg/hm~2时小麦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本地区高播量小麦高产栽培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氮用量运筹对免耕早稻产量构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春发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473-4474
[目的]探索氮肥在免耕早稻水稻的合理应用。[方法]以皖稻143为供试品种,小区试验,塑盘旱育,氮肥施用量设5个处理(0、135、180、225、270 kg/hm2),研究了施氮对免耕早稻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各处理的早稻群体茎蘖动态随氮素用量增加而增加,生育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延长。早稻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施氮处理产量比对照增产3 601.80~4 869.15 kg/hm2,提高131.71%~177.29%。产量和效益均能获得较好的施氮用量处理是180 kg/hm2,其中基施90 kg/hm2,促蘖肥施45 kg/hm2,保花肥45 kg/hm2。早稻增施氮肥可延长生育期,每增施3 kg氮素可延长1 d生育期。[结论]氮用量运筹对免耕早稻茎蘖动态、产量及构成因素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水稻免耕抛秧优化农艺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四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免耕抛秧水稻不同抛栽密度、氮、磷、钾施用量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与产量的关系,建立了产量与4个栽培因子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在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条件下,增施磷肥的效应最大,其次是增加种植密度,钾、氮肥与产量的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获得水稻产量9 428.1 kg/hm2以上的4个因子优化方案为:种植密度186万~1 935万窝/hm2,施纯氮176.1~183.9 kg/hm2,施P2O5 125.15~133.65 kg/hm2,施K2O 112.2~127.8 kg/hm2.  相似文献   

5.
1996~ 1998年在泰安市农科所和肥城市边院镇采用小区试验与大田调查相结合的 4因素 3水平正交法 ,研究大穗型小麦泰山 0 2 1高产的主要栽培要素。结果 4种栽培要素的效应依次为 :钾肥 >播期 >播量 >氮肥 ;大田调查表明 ,泰山 0 2 1小麦适期播种 ,基本苗 2 2 5万 /hm2 ,氮肥 2 70kg/hm2 ,钾肥 112 .5kg/hm2 ,产量可达到 90 0 0kg/hm2 以上。  相似文献   

6.
北方稻区杂交粳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水稻高产条件下的栽培模式,增加水稻产量,本研究采用规范化设计,以辽优9466为试材,研究了氮、穗肥施用、播量、插秧穴距和苗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杂交稻产量的影响为施氮量>播量>插秧穴距>插秧苗数>穗肥施量.增施氮肥、适当降低栽插密度是实现高产的主要技术措施;在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栽培措施的适宜取值为:施氮量172.4~177.6 kg/hm2,穗肥施量14.1~15.9 kg/hm2,播量2.2~2.4粒/钵,插秧穴距484.2~515.8 cm2,苗数2.9~3.1 株/穴,按此栽培方案,可获得9.97 t/hm2以上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双季稻免耕抛栽氮肥用量(0,120,180,240 kg/hm2)对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 ~ 240 kg/hm2供氮水平下,免耕抛栽稻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当氮肥用量超过180 kg/hm2,晚稻产量显著下降.水稻一生中氮素的积累量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早、晚稻抽穗至成熟期茎叶氮素...  相似文献   

8.
以赤谷10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的施氮量(0、150、300、450、600kg/hm2)对谷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为450 kg/hm2时,谷子产量达到最高为5 466.12 kg/hm2,比不施氮肥提高676.20 kg/hm2,增加经济效益633.12元/hm2。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阜麦8号的最佳施氮量和最适宜的播量,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为实现高产高效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阜麦8号的施肥与播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氮素的增产效应大于密度,增施氮肥能明显增加产量,增加密度也能增加产量,但二者增加到一定范围时,二者的互作较显著。研究探明阜麦8号最佳产量的施氮量为205.5kg/hm2,种植密度为375×104苗/hm2。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冬小麦节水栽培条件下施氮量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麦品种农大211为材料,在节水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在天津市不同施氮量及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明确实现目标产量的最佳施氮量。结果表明:在天津市北部地区春浇2水栽培条件下,施氮量为88.5~295.5 kg/hm2时,冬小麦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施氮量超过226.5 kg/hm2时小麦产量增加不显著,氮肥生产率呈现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在天津地区土壤条件下,氮肥一次性底施与分次施用的小麦产量略有差异,但施纯氮水平为226.5 kg/hm2时均能达到冬小麦产量为7 500 kg/hm2的产量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