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杏鲍菇高产高效优质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杏鲍菇栽培过程中,通过采取疏菇留单菇、添加营养液反向促第二潮菇及覆土促第三潮菇的技术措施,就能实现杏鲍菇的高产高效优质栽培,通过以上综合技术,杏鲍菇头两潮菇的总生物转化率为85.65%比对照不疏菇(生物转化率55.09%)高出30.56%,通过处理的杏鲍菇商品率达98.6%比对照不处理(商品率63.1%)的高出35.5%,优质率达88.9%比对照不处理(优质率33.3%)的高出55.6%。通过处理的三潮菇生物转化率118.23%比对照不处理(生物转化率58.01%)的高出60.22%。  相似文献   

2.
香菇2206菌株是我所选育的,适于在北方栽培的高产优质菌株。通过2年的裁培试验表明,该菌株抗杂性好;菇形圆正,菇质致密、韧性大耐运输,不易开伞.选用常规术屑麸皮配方栽培,出菇期140d.出菇集中.潮次明显,出3潮菇生物转化率可达103.48%。  相似文献   

3.
袋栽杏鲍菇覆土方法对比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杏鲍菇三种覆土栽培方法的研究表明:在出菇前脱袋覆土生物转化率最高,出三潮菇后再脱袋床式覆土效果次之,而不脱袋,不覆土生物转化率最低。  相似文献   

4.
利用新鲜甜玉米秆栽培秀珍菇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新鲜甜玉米秆、杂木屑为主料,设计四个配方栽培秀珍菇。结果表明以新鲜甜玉米秆50%,杂木屑47%的配方菌丝生长好,转潮快,产量高,生物转化率可达103%,比对照高19.8%。此配方有较高利用及推广价值。而全部用鲜甜玉米秆栽培秀珍菇不能正常出菇。  相似文献   

5.
袋栽平菇一般出完第三潮菇后的栽培料都已干缩,不再出菇,因此作为废料被处理掉。为了提高平菇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我们于1990年将其废料进行脱袋浸水后覆盖湿的阔叶树锯末进行栽培试验,30天后出菇,生物转化率提高24.0%~33.4%。 (一)试验材料 平菇中蔬10号,引自中国农业科学院。阔叶树锯末,2.5%溴氰菊酯乳浊,50%多菌灵粉剂,石灰,石膏,出完第三潮菇的菌袋。 (二)试验方法 把出完第三潮菇的菌袋脱去,将菌块置于水中浸泡24小时。在阔叶树的锯末中加1%的石膏、2%的石灰、0.2%的多菌灵、0.1%的溴氰菊  相似文献   

6.
利用生产纤维乙醇的糟粕(工业废料)为主培养料,分别混配棉子壳、大豆秆、稻草、麦草四种辅料做四个配方,与对照配方(棉子壳、大豆秆)栽培平菇对比试验.培养料经7~8 d发酵处理,采用”秸秆专用”平菇菌种接种,聚乙烯塑料袋装料,两头和中间各播种一层,常规栽培管理模式.出菇管理无采取任何增产措施,共出菇五潮菇,其生物转化率达120%.试验结果表明糟粕作为主料配合秸秆栽培平菇可行,其生物转化率与常用栽培料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7.
选取小青龙汤中药渣、麸皮、玉米粉为试验因素,采用k(3+)正交表对雪莲菇的栽培配方进行正交试验,筛选出中药渣栽培雪莲菇的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中药渣含量对雪莲菇的生物转化率有显著性影响,药渣含量30%,麸皮10%,玉米粉为3%,棉子壳57%的组合为试验栽培雪莲菇的最佳配方,生物转化率为112.5%。  相似文献   

8.
常规栽培金针菇,虽然可收三茬菇,但生物转化率最高只能达到100%,生育期长达95天左右,1年只能循环3个栽培周期,且第三茬菇柄短而粗,易开伞盖,商品质量极差,影响经济效益。被誉为齐鲁银耳大王的山东莱州市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农艺师侯智远,经多年苦心钻研,试验成功金针菇高产栽培新技术——次性收获栽培法。经莱州市科委验收,生物转化率高达172%,栽培周期比常规栽培缩短40天左右,提高经济效益664%,并且菇的株数增多,商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现将金针菇一次性收获栽培法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按照棉籽壳85%、麦麸14%、石膏1%的培养料配方,将培养料加水(料水比1:1.3)拌匀后  相似文献   

9.
用不同配比香蕉杆进行栽培鸡腿菇试验,结果表明,以香蕉杆50%加棉籽壳15%、麦麸10%、玉米粉5%组成的培养基配方栽培鸡腿菇生物转化率最高,2潮菇统计生物转化率85.53%。  相似文献   

10.
真姬菇味道鲜美,口感极佳,并且具有抗癌、防癌等食疗价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但我国真姬菇常规的栽培方式,整个生产周期为150-200d左右,时间长,产量低,一个周期只能收获一潮,生物学转化率仅为60%-70%。作者经过多年的栽培试验,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高产栽培技术,一个生长周期可出三潮菇,生物转化率达到110%-120%,是传统方法的1.7-2倍。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大棚、大田、林下三种栽培模式栽培大球盖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大棚栽培的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受温度影响较小,冬季发菌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大棚栽培的菇潮数、子实体产量及生物转化率略高于林下栽培模式,大田栽培的菇潮数、子实体产量及生物转化率最低;林下栽培大球盖菇一等菇产量占比最高,为46.34%,大棚栽培与林下栽培的二等菇产量占比相当,大田栽培三等菇产量占比最高,为43.29%。  相似文献   

12.
金针菇高产栽培新技术──一次性收获栽培法刘虎先山东莱州朱桥镇政府261419常规栽培金针菇,虽然可收三茬菇,但生物转化率最高只能达到100%,生育期长达95天左右,一年只能循环三个栽培周期,且第三茬菇柄短而粗,易开伞盖,商品质量极差,影响经济效益。被...  相似文献   

13.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是目前栽培最广泛的食用菌之一,多数农业废弃物均可用作其栽培原料。本试验采用木屑(苹果枝条)、荞麦壳、稻壳等为培养料培养平菇,通过示范栽培,结果表明,平菇菌丝能够在该培养料上正常生长;共采收了4潮菇,各潮次间平菇产量存在差异,其中前3潮平菇产量高且稳定,第Ⅳ潮菇产量较低,平均每袋4潮菇共采收鲜平菇1115.56 g,生物转化率达114.06%。  相似文献   

14.
“双孢蘑菇大棚地栽”,顾名思义,就是在利用空闲大棚搭阴棚,直接在地床上栽培双孢蘑菇。该项技术是一项投资省、操作简便、栽培管理方便、周期短、效益高、实用性强的蘑菇栽培技术。浙江省菇房床架栽培110m。面积用干料2500-3500kg,收鲜菇800—1000kg,生物转化率为25%-30%;而大棚地栽110m。投料1350-1500kg,通常可收500-700kg鲜菇,生物转化率为37.1%-46%,高的可达50%。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林下栽培大球盖菇的产量和品质,在河北省保定市进行两年度(2018—2020年)两试点的林下大球盖菇栽培试验,比较不同播种时间的出菇情况、产量、经济收益等,总结林下栽培大球盖菇适宜播种时间。试验结果,试验的三个播种时间,以8月25日播种,大球盖菇菌丝长势强,发菌时间短,菇潮多,产量、生物转化率高。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水葫芦经过机械挤压后含水量85%左右的碎渣作为原料,按不同比例加入培养料栽培秀珍菇。结果表明:培养料中水葫芦渣含量为20%、30%、40%,秀珍菇产量较高,前3潮菇的生物转化率均可以达到60%以上;培养料中30%、40%、80%水葫芦的配方比对照80%棉子壳+20%麸皮纯效益高或者相近;主要重金属含量,以100%水葫芦渣栽培的秀珍菇中重金属含量低于国际食品安全限量标准,证明了产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贾建益  侯艳丽 《食用菌》2001,23(1):34-35
猴头菇是一种具有较高食用兼药用价值的菌类,市场看好,我县往年多以长袋式常规栽培,接种速度慢,成本高,发菌时间长,二潮菇后常因袋料水分不足,不能高产,生物转化率低。笔者经多年栽培实践,对栽培技术作了三项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应用于大面积生产,生物转化率达120%~140%,菇大质优,省工、省时,管理方便。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 改固体菌种为液体菌种1.1 供试菌株 猴头911和兴安2号。母种采用PDA加富培养基,15天长满管。液体培养基配方:土豆20%,葡萄糖3%,蛋白陈0.2%,磷酸二氢钾0.3…  相似文献   

18.
应用模糊聚类法筛选平菇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发菌期、出菇期、转潮期、菌盖与菌柄的重量比以及生物转化率5个指标,对用玉米芯栽培的23个平菇株进行了模糊聚类分析,结果将其归为十二类,其中,第一类的莱平1号和第二类的莱平4号、PL-802在个菌株,发菌株,出菇早,转潮快,产量高,子实体性状优,是适宜玉米芯栽培的优良平菇菌株。  相似文献   

19.
菌核侧耳培养基配方及出菇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不同培养基和不同的出菇方式的探讨,得出菌核侧耳在以棉子壳为主的培养基中,菌丝生长良好,子实体生物转化率高于其他培养基。在室外出菇方式中,子实体转潮快.生物转化率明显高于室内。  相似文献   

20.
金针菇一次性收获栽培法常规栽培金针菇,虽然可收三茬菇,但生物转化率最高只能达到100%,生育期长达95天左右,一年只能循环三个栽培周期,且第三茬菇柄短而粗,易开伞盖,商品质量极差,影响经济效益。山东莱州市食用菌研究所农艺师侯智远,经多年苦心钻研,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