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0 毫秒
1.
超高产小麦品种(系)生育后期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鲁原301、潍麦8号和山农62G三个超高产小麦新品种(系)和对照品种鲁麦14为材料,测定其在生育后期的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抗氧化酶活性和活性氧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鲁麦14相比,三个超高产小麦新品种(系)在生育后期都具有较高的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抗氧化酶活性,而O2,H2O2含量和NPQ都较低.表明生育后期超高产小麦新品种(系)的光合机构受伤害程度较轻,利用光能的能力较强,利于高产.从产量水平看,鲁原301、潍麦8号和山农62G品种的产量都高于鲁麦14.  相似文献   

2.
超级稻叶片光合特性和根系生理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付景  陈露  黄钻华  王志琴  杨建昌 《作物学报》2012,38(7):1264-1276
为阐明超级稻产量形成机理, 以4个超级稻品种[两优培九和II优084 (杂交籼稻)、淮稻9号和武粳15 (粳稻)]为材料, 2个高产品种[汕优63 (杂交籼稻)和扬辐粳8号(粳稻)]为对照, 观测了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光合性状和根系生理性状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 4个超级稻品种的平均总颖花量和产量较两个对照品种分别高出43.5%和16.1%, 但超级稻的结实率较对照品种低15.3个百分点。超级稻品种在生育前期叶片中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根系中单位干重根系活力、每株根系活力、总根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和比表面积均高于对照品种, 而在生育后期以上性状下降速率大于各自对照品种, 直至齐穗后20 d前以上性状指标均小于各自对照品种。说明超级稻强大的产量库容与其生育前中期较强的叶片光合能力和较好的根系生理性状密切相关, 生育后期叶片光合能力和根系生理活性下降快导致其结实率下降, 从而限制了其产量潜力的发挥。提高生育后期特别是结实后期根系生理活性是进一步提高超级稻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不同类型超级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籽粒产量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39  
田纪春  邓志英  胡瑞波  王延训 《作物学报》2006,32(11):1699-1705
以8个不同类型的超级小麦新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3种类型超级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变化及其对籽粒产量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高肥地力下,大穗型品种和中间型品种的产量高于多穗型品种;而中、低肥力下,多穗型品种的产量又显著高于大穗型品种。在本试验条件下,大穗型和多穗型品种的穗数、  相似文献   

4.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强筋小麦8901和弱筋小麦1391生育后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灌浆速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都有增加的趋势,但是过量氮肥又使它们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两品种均以中氮处理(240kg/hm^2)光合速率大,灌浆进程合理,产量水平高。研究发现,强筋和弱筋小麦生育后期叶光合特性和子粒灌浆进程差异显著;旗叶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及子粒产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氮素水平对旱作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长武134(旱地品种)与郑麦9023(水地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个施氮水平对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80 kg/hm2施氮水平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2个品种的叶绿素(Chl)含量、光合速率(Pn)、光合性能指数(PI)、生物量在各个生育时期均表现为上升趋势;施氮量继续增加(≥180 kg/hm2),2个品种的Pn、生物量开始呈下降趋势,而PI值和Chl含量则无明显变化。同时,随着氮水平的升高,2个品种的产量也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180 kg/hm2施氮水平时小麦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超高产水稻生育后期剑叶光合生理特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红刚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268-271
笔者研究了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5个产量不同的主栽品种生育后期剑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RuBP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超高产品种生育后期的剑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RuBP羧化酶活性均高于常规品种,品种间差异显著。因此,将剑叶生育后期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RuBP羧化酶活性的变化研究,作为寒地粳稻高光效育种和超高产育种中的一项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超高产水稻生育后期剑叶光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研究了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5个产量不同的主栽品种生育后期剑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RuBP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超高产品种生育后期的剑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RuBP羧化酶活性均高于常规品种,品种间差异显著.因此,将剑叶生育后期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RuBP羧化酶活性的变化研究,作为寒地粳稻高光效育种和超高产育种中的一项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滨海盐碱地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选取8个小麦品种(系)在大田盐碱地上种植,并对其花后旗叶可溶性物质、灌浆速率的动态变化及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穗粒数等产量形成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个小麦品种(系)的可溶性物质、灌浆速率及产量等呈现不同的差异性。盐碱条件下随时间的延长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升高,灌浆速率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盐碱条件下品种间穗粒数、千粒重差异不显著,而单位面积穗数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土壤水分调控对高产冬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防雨旱棚方法研究了高产小麦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的三个生育时期在不同水分胁迫下,冬小麦生理特性指标的变化、产量构成因素及最终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冬小麦各个生育时期对水分胁迫反应有显著差别,主要表现为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水势等方面;生育后期比生育前期对水分敏感性强,产量受后期水分影响较大;根据各时期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最终产量等指标得出高产冬小麦合理节水灌溉指标主要为各生育期田间持水量分蘖前期为45%~50%,分蘖后期到孕穗前期为55%~60%,孕穗后期至灌浆期要维持60%~65%左右。这种条件下可以获得较合理的生物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14个小麦新品种(系)的同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进一步优化小麦品种结构,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确保粮食和食品安全,采用品种同异比较(理想值法)分析方法,对14个小麦新品种(系)的15个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从中筛选适宜宝鸡生态条件下种植的小麦新品种(系)。结果表明,‘西农167’综合同一度最大(0.9622),说明该品种在14个参试品种(系)中综合性状表现最好,15个性状中有96.22%的性状达到了育种目标要求,其次是‘漯6073’(0.9104),产量较高,抗倒伏和综合抗病性强;再次是‘新麦0401’(0.9021)、‘长河25’(0.8954),均表现为抗倒、抗病,产量三因素协调;对照‘周麦18’(0.8713),试验中产量中等,但该品种在当地多年表现综合性状较好,高产、稳产,因此,仍不失为一个优良品种。因此,在14个参试品种(系)中,‘西农167’、‘漯6073’、‘新麦0401’、‘长河25’、‘周麦18’等5个品种(系)综合性状表现优异,适宜在宝鸡市川塬灌区生态条件下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不同品种(系)的光合特性比较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贵合  郭华春 《作物学报》2017,43(7):1067-1076
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盛花期17个马铃薯品种(系)倒四叶的顶小叶的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并使用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光合参数。结果表明,马铃薯品种(系)间的光合性状均达到极显著差异;利用主因素分析,在方差累计贡献率为86.58%时,筛选出对划分马铃薯光合类别有显著影响的6个主导因子,即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光补偿点(Ic)、暗呼吸速率(Rd)、初始羧化效率(CE)、叶片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Cond.)。以6个光合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可以将马铃薯17品种(系)分为4大类,建立4个判别能力较高的判别模型。通过对综合性状的评价,选出具有较高净光合速率、特别耐阴、较低消耗、中等蒸腾速率、较高气孔导度、中等初始羧化效率的D类5个高光效品种(系),即合作88、D520、东农1014III03、青薯9号和2010-11。  相似文献   

12.
营养生长期不同耐热辣椒叶片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光合作用参数与辣椒耐热性的关系,通过用CI-301PS CO2气体分析仪对4个不同耐热性辣椒育种材料营养生长期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辣椒不同耐热性与净光合速率(P)、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C)、叶片相对湿度差值等光合指标有关。耐热性强的辣椒在“午休”时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较高的蒸腾速率、较高的气孔导度和较高的出进气叶片相对湿度差值。  相似文献   

13.
低温胁迫对茄子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茄子702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低温胁迫对茄子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茄子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光饱和点(LSP)、光饱和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AQY)、CO2饱和点(CSP)、羧化效率(CE)和RuBP最大再生速率均下降;光补偿点(LCP)、CO2补偿点(CCP)均上升;胞间CO2浓度(Ci)先降低后升高.以上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伤害了茄子幼苗的光合机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红霞杨’的光合能力,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了‘红霞杨’的光合指标,绘制了光响应曲线图和光合指标日变化图,对光响应曲线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进行拟合和计算,并与‘四季杨’和‘全红杨’对比。结果表明:从曲线分布位置、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净光合速率(Pn max)以及同光强下的净光和速率(Pn)比较来看,‘红霞杨’的光合能力比较差,没有与其相近的同类树木‘全红杨’和‘四季杨’强;‘红霞杨’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等光合指标日变化曲线图也比较平稳,没有明显的峰值,对光的应激反应比较弱,自身调节能力差。  相似文献   

15.
干旱胁迫下氮素营养对烤烟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干旱胁迫下不同氮素营养水平对烤烟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烤烟叶片的相对含水量(RWC)降低,叶绿素(Chl)含量减少,净光合速率(Pn)减弱,硝酸还原酶(NR)活性下降,干物质积累减少,但施氮处理的上述各指标明显高于不施氮处理,表明氮素营养的施用在干旱胁迫下对烤烟的光合作用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1年生桃叶杜鹃幼苗为材料,研究干旱胁迫下接种ERM真菌对桃叶杜鹃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ERM真菌显著提高了桃叶杜鹃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以及水分利用效率(WUE),同时降低了叶片胞间CO2浓度(C,),对照不接菌处理差异显著;在持续干旱条件下,桃叶杜鹃菌根苗通过促进叶片叶绿素的合成与积累,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以减缓幼苗各光合参数的下降速度,使幼苗保持较高的光合能力;复水后,菌根苗能较快恢复其光合作用,恢复能力显著高于对照苗,且TY 35和TY 29基本能恢复至旱前水平.由此可见,接种ERM真菌能够显著提高桃叶杜鹃幼苗的光合能力以及水分利用效率,从而增强桃叶杜鹃的抗旱能力,且以TY 35和TY 29的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7.
低温弱光对茄子幼苗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茄子幼苗在低温弱光(10℃/5℃ 昼/夜,光强60和120μmol/)胁迫和恢复各7d后的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弱光胁迫后茄子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叶绿素(Chl.)含量显著降低;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光饱和时的Pn、表观量子效率(AQY)降低;CO2补偿点(CCP)升高,CO2饱和点(CSP)、CO2饱和时的Pn、光合能力(A350)、CO2羧化效率(CE)降低;POD和CAT活性明显下降;Pro.和MDA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均以低温下较强光照时(120μmol/)的变化幅度较大;恢复7d后除MDA含量基本恢复到对照水平外,其它各项指标仍然不能恢复到对照水平。试验条件已使茄子幼苗发生了膜脂过氧化作用,并对茄子幼苗叶片光合机构的结构和活性造成了不可恢复性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耐高温棉花品系叶片的光合特性及其在盛花期高温胁迫下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敏感品系XYM68和TS18相比,耐高温品系HLY从盛蕾期到结铃盛期的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率显著高于其它2个品系,同时具有较低的光补偿点和较高的光饱和点,而在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气孔限制...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株、穗型水稻超高产品种叶绿素含量变化规律及籽粒灌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1)株、穗型较好的半直立穗型品种上、中、下三部籽粒收获,籽粒重量相差无几,分布均匀,灌浆速率高,灌浆物质充足,弱势粒得到了较好的充实;直立穗型品种,中部籽粒重量较小,弱势粒灌浆不足;大散穗型超高产品种为明显的异步灌浆,上、中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局部根区不同灌溉方式下裸燕麦(Avena nuda L.)光合能力下降的生理机制,采用盆栽及渗水盘供水方法,比较了交替根区灌溉(APRI)、固定根区灌溉(FPRI)和常规灌溉(CTRI)下,裸燕麦旗叶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光合特征曲线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性的差异。与CTRI处理相比,局部根区灌溉(包括APRI和FPRI处理)降低了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Pn)和初始羧化速率(CE),但APRI处理未明显降低初始量子效率(α)、PSII最大量子效率(Fv/Fm)、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II)、电子传递效率(ETR)和光化学效率 (qP)。在2种局部根区灌溉模式中,APRI较FPRI显著提高了叶片SPAD值(P<0.05),而且APRI的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α、光饱和点(LSP)、光能利用率(LUE)、Ci/Ca、CE、CO2饱和点(Ci,sat)、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ФPSII、ETR、qP和非光化学效率(NPQ)均高于FPRI。APRI和FPRI的光合速率降低与气孔因素有关,FPRI光合速率降低还与PSII结构损伤有关;局部根区灌溉提高了裸燕麦干旱胁迫逆境下的耐受能力,APRI有利于保持更高的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