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值播种育苗繁忙时节,可不少农民都外出务工了,不可能为了浇水施肥回来。河北柏乡县固城店镇农资经销商侯运电看到了商机,便到周围各个乡村宣传:他的农资店可以提供帮工服务,服务费用按当地其他帮工队费用的8折收取,只要购买他的肥料,施肥那天他负责把肥料送到地头,如果需要帮工浇水,每667平方米只收12元浇水费(而其他帮工队每667平方米要收15元),并帮助把肥料施入田里。  相似文献   

2.
<正>即使是农忙季节,远在山东打工的天长市天长镇农民钱善品也无须牵挂自家的 8亩农田,因为他聘请的 2个“田保姆”早已把他家的农活全部承包下来。像钱善品这样,为自己田地聘请“田保姆” 的打工者在天长市已有4000多人,“田保姆”则达到了近8000人,“人托”农田已达3万余亩,这些农田的精耕细作有了保证。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家有几亩地,农田在哪里我都不清楚,更别说干农活了。"80后小伙郝忠诚目前在北京从事装修工作,月收入6 000多元,他告诉笔者,自己基本不会干农活,也没想过回老家种地。"我现在一个月赚的钱都比家里半年的收成还多,其实现在种地根本不赚钱,扣除种子、化肥、农药,一年等于白忙活。"但当笔者问他是否打算留在北京时,他则有些无奈地说,"谁都想留在这里,但靠什么留下呢?"  相似文献   

4.
我们夫妻都是进城务工的农民,打工有了一些积蓄后,我们就在汽车站附近开了个快餐店,生意还不错,近日,由于生意好.人手少,加上读初二的女儿又不想读书,我们就叫她到店里帮工.学些厨艺.将来好有个求生的门路,可是.女儿轰学帮工不到半个月.老师就找上门来,说我们是在非法使用童工:听了之后,我们心里很不是滋味。请问,自家女儿在自家店里帮工,也属非法使用童工吗?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量农民外出打工或做小生意,不少农户急需有人帮收帮管帮种农田。同时,在农村也有一些青壮年妇女忙完自家农活后便无事可干,造成大量劳动力闲置。一边急需用工,一边找不到活干,这让河北省临西县西庄村农民田耀堂从中发现了商机。2004年,他便成立了一支由30多个农村妇女组成的农零活服务队,专门给有需要的农户干农零活,自己则做起了农零活中介工作。有农零活的农户都找田耀堂,一则支付的费用不多,二则图个省心。田耀堂看到为农民打工有市场,于是又扩大了农零活的服务范围,包括棉花种管收、果树套袋收果、装卸搬运粮食肥料等等,什么农活…  相似文献   

6.
13年来,他带领农场干部职工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使农场经济实现飞跃发展,“十个经济指标”年年跃上新台阶。2004年,农场的主要经济指标又取得突破性增长的好成绩,其中全场社会总产值2.26亿元,劳均收入2.3万元,比上年增长15%。2100多户职工盖起了“芒果楼”、一部分职工还购买了小汽车,全场职工逐步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小康之路。 在海南省南田农场、职工群众都在交口称赞这个:[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靠‘借鸡下蛋’,加之今年的百合市场行情好,30多亩百合地,留下7500公斤种子后,实现现金收入65万元。"9月14日,湖北省宣恩县沙道沟镇龙潭村十组村民李儒明喜滋滋地说。在一块开阔平坦的农田里,李儒明正带领数名帮工起沟放水、耕整田地,为接下来的百合种植做耕地准  相似文献   

8.
我地有不少农村青年,他们脑瓜子灵活,能干、肯干,每年的副业收入都有万儿八千的,而且不误农活,熊晓平就是这群人中的典型. 他今年 30多岁,早些年学过木匠,由于木工活不多,便整天呆在家中找致富门路.在一次闲聊中,他得知边远山区的人对沙发情有独钟,他想,何不上门为他们做沙发,既利民又富己.说干就干,他上城里买来原材料,带上工具便出门揽活去了.由于他有木工功底,再说做沙发又不是很难,因此做起来得心应手,深得山区人们喜欢.有时候在一个小村子就要做几十个沙发.农忙时节生意淡下来了,他便回家帮助干农活,农忙农闲两不误.在他的带动下,我们这里涌现了不少做沙发能手,他们凭着聪明能干,吃苦耐劳,诚实守信,赚回了一栋栋楼房,赚回了高档家电,赚来了小康生活 .  相似文献   

9.
前后不到半个月时间,江苏省淮海农场的职工虞兰就两次流下眼泪。 清明刚过,小虞正准备回家开始忙田间农活,突然感到腰部疼痛难忍,经县城医院CT检查,她患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医生建议她实施牵引、外敷、理疗等治疗措施,并卧床休息一个月。因为疼痛难忍,加之家里还承租了农场130多亩农田,眼看着马上就要浸种、落谷,而丈夫又因为工作忙抽不开身,田间秧池埂子又没打,秧畦地膜又没有卷,这如何是好……她流下了伤心无奈的泪水。  相似文献   

10.
春耕备耕正忙时,江西省于都县岭背镇稻田养鱼能手李华明因为租借不到农田,致使稻田养鱼规模无法扩大而犯愁。这一问题通过刚成立的“务农职介所”很快得到解决,借到了农田。这种专门提供托管农田、帮助介绍农活的“务农职介”服务受到农民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1.
《农村百事通》2008,(6):16-17
浙江省德清县的甘凯旋,以前在他岳父的食品厂帮工、专门收购别人家淘汰的蛋鸭、蛋鸡生产袋装食品。2006年10月,几上海客户的到来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这些客户到莫山玩,一人想带一只土鸡回去。甘凯旋没有多想就答应了帮他们办这事,没想到却让他犯了难。他跑到城郊的农民家里去买土鸡,可农民家里也都只养三五只土鸡供自家吃。最终上海客户想要的土鸡没有买够,遗憾地走了。  相似文献   

12.
《云南农业》2006,(10):43-44
楚雄市种子公司始建于1978年,是融农作物新优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良种繁殖、生产、加工、销售为—体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公司有固定资产净值1000多万元。有在职职工22人,其中有农艺师5人,助理农艺师5人,管理及中高级技术工人12人。建成优质良种繁育生产基地1.6万亩,年生产、销售优质良种十大类百余个品种500多万kg,经营业务拓展至省内十几个地州,五十多个县市。  相似文献   

13.
赣县库区大水面综合开发的调查与探索谢益敏赣县是万安电站最大的库区县之一。1993年万安电站蓄水发电以后,赣县库区共有6个乡(镇)33个行政村,库区移民2900多户,1.7万余人.共淹没农田、房屋、鱼塘、果园等面积20289亩,其中农田16400余亩,...  相似文献   

14.
在宁陵县,提起供电局局长许江涛,可谓无人不知,他是宁陵县供电局400多名职工的骄傲。他以艰苦创业的干劲,处处关心职工生活和热爱人民群众的赤诚之心,深深感动着职工。他带领全局职工知难而进,勇搏激流,经历了一次次艰苦的磨难,踏平了道道沟坎,创造了宁陵电力史上前所未有的业绩.  相似文献   

15.
《当代农业》2013,(21):57-57
每个清晨都要到农田里转上一圈.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到农家走上一趟……他从不争名逐利.谦和处世为人。在市、镇农业推广部门,他是众口一词的资深专家:在东台市东台镇.他是上上下下公认的先进人物:在广大农民心中.他是贴心的好兄弟、  相似文献   

16.
正凌晨4点,打着手电筒下地干农活。早上8点,准时到村委会处理事务。每周周末,到邻县企业安排一周生产经营。十多年如一日。老王,当村干部多麻烦啊,你还种什么庄稼。王总,管这么大个企业多累啊,你还当什么村干部。熟识的人都不理解,包括妻子,"他这几年来回跑的油钱都够建一栋房子了。"但是,每当安排群众春耕生产、带领群众发展产业的时候,他最有发言权,因为理论来源于实践。当群众告别土基房,  相似文献   

17.
儿子     
他要用天黑不回家,继续劳动的行动告诉母亲.他已经是个男子汉了,可以帮妈妈分担农活几了。这个英雄式的悲壮想法一下子激励了他.让他忽然一下子又获得了无穷的力量,左手提起水桶,朝那些剩下的杂草走去。  相似文献   

18.
近日笔者来到四川省阆中市方山乡柏杨村一组种姜大户黄明强家采访.他请了几个帮工正在建设窖储10万千克姜种的温室。陪同笔者采访的乡党委书记冯志荣介绍说:“黄明强是方山乡乃至全阆中市第一种姜大户,他种姜发财有‘三招’呢!” “三招?!”笔者很感兴趣,于是,和黄明强聊了起来,专访他的“三招”。 “其实,也没啥绝招,就是通过市场调查。思路比别人稍超前了一点,尽管今年生姜市场不景气,但我还是赚了10多万元。”黄明强说。  相似文献   

19.
怀念一个人     
从前.有个年轻人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相当贫困。后来年轻人由于苦恼而迷上了求仙拜佛。母亲见儿子整日念念叨叨、不事农活的痴迷样子,苦劝过几次.但年轻人对母亲的话不理不睬.甚至把母亲当成他成仙的障碍.有时还对母亲恶语相向。  相似文献   

20.
某农场有个姓郭的职工回河北探亲.一天到城里办事,发现农贸市场里的经纪人都穿着黄背心,有的还带着袖套。郭老汉明白了.原来在这里农村经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服饰。他灵机一动,自己家种了200亩红小豆.何不也买一件黄背心。果不然.他遇到了一位正愁着要派人去东北农场收购小豆的经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