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优质米品种陇糜7号
陇糜7号高秆大穗,黑粒黄米,优质丰产,为国家优质米品种。具有抗旱、抗倒伏、抗病性强的突出特性。生育期春播一般120天,夏播复种75天;一般亩产148公斤左右,最高亩产可达304.7公斤。适宜甘肃省海拔1650~1850米地区正茬春播,1200~1400米地区麦后复种。 相似文献
2.
向日葵已成为甘肃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其生产已逐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播种面积不断扩大。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从1993年开始从事向日葵品种资源的征集与利用研究、优良杂交种选育、丰产优质栽培技术、新品种推广示范等工作。先后选育和引进的油葵杂交种陇葵杂1号、法A15、法A18等,其累计推广面积达100多万亩,为甘肃及同类地区向日葵科研及生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是国内公认的优质啤酒大麦生产基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成功引进选育出法瓦维特、甘啤2号、甘啤3号、甘啤4号、甘啤5号、甘啤6号、甘啤7号等啤酒大麦新品种,目前甘啤系列品种已覆盖西北、华北及东北的广大地区,推广面积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40%左右。甘啤系列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农业科技开发中心成立于1998年,2013年依托旱农所农业工程研究室的人才、技术、资源等优势整合重组。开发中心集科研、生产、技术开发和经营为一体,现主要承接大田、日光温室、塑料大棚、果园、花卉、苗圃、城市园林绿化等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安装以及特殊需求材料的设计;经营农作物种子(玉米、小麦、大豆、紫苏等)和各种蔬菜种子、种苗(山药、紫薯、草莓等)等。开发中心本着“以项目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项目”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辽品芝2号 特征特性 辽品芝2号2008年通过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办公室备案。该品种生育期110d,株高160cm左右,叶色深绿。节间较短,稀植时有侧枝,茎粗1.1~1.2cm,茸毛较少。叶腋三花,蒴果四棱, 相似文献
7.
单位对外供应马铃薯品种类型
功能保健型马铃薯:陇引03—1、陇引03—2
早熟特用型品种:Favorita、克新1号等
全粉加工型马铃薯:大西洋(薯片)、夏波蒂(薯条)、陇引03-6以上品种供应微型薯、原种、一级种三个级别的脱毒种薯因种薯繁育时间较长,请有需求的客户提前预定,本单位可提前预约生产适宜客户需求的其他种薯品种。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品种改良研究所成立于2006年,加挂“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和“绿色农业兰州研究中心”两块牌子,是集畜草品种改良研究、农业测试监测、绿色农业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内设畜禽品种改良、饲草饲料和绿色农业三个研究室,农产品质量、有害残留和农业环境资源三个检测室,肉羊良种场和奶牛场两个试验场。现有职工37人,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始建于1957年,是辽宁省专门从事农作物病虫草害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的专业研究机构,也是农业部药检所新农药活性检测持证单位。设有植物病理学研究室、农业昆虫学研究室、农药研究 相似文献
11.
基本情况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暨甘肃省农产品贮藏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属公益类科研单位,事业编制50人.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大豆研究室以农作物的资源创新、遗传育种、栽培生理、病虫害防治为主要研究内容,面向辽宁省及其相应的适宜地区的大豆生产,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良的大豆品种及先进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瓜类作物项目组主要从事优质、早熟、抗枯萎病西瓜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优质、早熟、耐湿厚皮甜瓜(网纹甜瓜)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优质、早熟、抗病水果型黄瓜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优质、高产、抗病冬瓜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瓜类作物新品种示范推广、成果转化等工作。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甘蓝类蔬菜作物项目组主要从事早熟、耐先期抽薹春甘蓝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耐热、抗病夏秋甘蓝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优质甘蓝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耐裂、跨冬甘蓝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结球甘蓝耐先期抽薹、耐热的鉴定方法和指标研究;特色甘蓝(抱子甘蓝、紫甘蓝、羽衣甘蓝)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甘蓝类蔬菜新品种示范推广成果转化等工作。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始建于1955年,正式成立于1980年,是山西省唯一以蔬菜栽培育种和开发研究为主的专业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正>绿肥研究室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成立最早的研究室之一,专门从事绿肥新品种选育、绿肥高产栽培及插入轮作方式与综合利用效应研究与示范。现有科技人员8人,其中推广研究员1人,高级农艺师2人,中级职称5人。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建平杂粮研发基地成立于2004年,位于朝阳市建平县朱碌科镇,隶属于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基地占地2hm^2,其中试验地1.33hm^2,由政府无偿提供使用50年。主要从事杂粮育种、杂粮有机栽培技术及杂粮深加工技术研究,杂粮作物种子及其产品、农药、化肥等经营, 相似文献
18.
会宁试验站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重点支持和建设的小杂粮专业试验站。试验站以小杂粮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遗传改良、新品种和新技术示范推广等为目标,先后完成国家、省部与地厅级科研项目20多项,育成陇糜、陇谷系列糜谷新品种20多个,获得奖励成果和技术鉴定成果30多项,各类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到1500多万亩,为旱作农业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湖北农业科学》2006,45(4):F0002-F0002,I0001,I0002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位于武昌南湖之滨的湖北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中心区,是湖北省主要从事棉花、蔬菜、蚕桑、园艺等经济作物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的省级农业科研机构。现有职工98人,其中专业科技人员64人,高级职称23人,中级25人;博士1人,硕士15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津贴12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 相似文献
20.
<正>农作物新品种抗旱性鉴定研究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研究形成了抗旱性鉴定指标—抗旱指数(DRI)、节水指标-节水指数。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农作物抗旱性鉴定的地方标准"农作物品种抗旱性鉴定规程",使河北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主要农作物品种的抗旱性鉴定工作。本所被河北省农作物品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