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木材高频真空干燥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国内外发展概况及特点木材高频真空干燥是七十年代初首先在前苏联、美国、日本等国研究发展起来的一项先进的干燥技术,八十年代初开始应用于生产。美国的一家动力公司和日本的制造厂商,已推出高频真空干燥机的系列化产品,在欧、美及包括中国台湾在内的很多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高频真空干燥的最大特点是木材干燥极为迅速。由于采用高频介电加热和在连续真空条件下作业,木材可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充分的热量,并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干燥。一些用常规窑干法需要干燥数天乃至数十天的木料,采用高频真空干燥,仅需数小时或数十小时即可,干燥周期可缩短17 相似文献
4.
5.
以细木工板基材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为研究对象,对杉木锯材进行小试干燥试验,依据GB/T 6491-2012标准,分析干燥缺陷,制定干燥基准,获得优化小试干燥工艺;开展杉木锯材干燥工艺优化中试试验,并将采用优化小试干燥工艺和优化中试干燥工艺的杉木锯材与原企业干燥工艺的杉木锯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细木工板基材用杉木属于易干锯材,在干燥过程中易出现开裂和翘弯变形。采用优化中试干燥工艺后,杉木锯材的干燥时间约48 h,比企业原干燥工艺时间缩短约33%,且干燥质量等级达到GB/T 6491-2012标准一级要求,满足细木工板基材质量要求。优化后的细木工板基材用杉木干燥工艺,在确保干燥质量的前提下,较显著提高干燥效率,降低干燥成本。 相似文献
6.
7.
采用高频真空干燥、常规窑干和高温干燥3种方法对杉木人工林木材的心、边板材进行干燥处理,用毛细管上升法评价干燥后试样的浸注性能,用半薄切片法测定干燥试样具缘纹孔的闭塞率,最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干燥试样微观构造的变化,比较分析3种干燥方法对杉木人工林木材浸注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对于杉木边材,经高频真空干燥后试样的浸注性显著高于常规干燥和高温干燥后试样的浸注性,后2种干燥方法对试样浸注性影响的差异并不显著;对于杉木心材,高频真空干燥与高温干燥后试样的浸注性存在显著差异,而高频真空干燥与常规干燥之间、高温干燥与常规干燥之间对试样浸注性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3种干燥方法处理后,杉木边材的浸注性均显著高于心材的浸注性;具缘纹孔的闭塞率较低以及部分具缘纹孔周缘破裂是高频真空干燥后木材浸注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刨切薄木(以下简称薄木)贴面质量和成本与薄木干燥有很大关系。薄木(常规)干燥容易产生碎裂、皱缩、不平整等缺陷,即使采用湿贴法也会产生二次加工中的贴面开裂、鼓泡等缺陷。而且湿薄木(含水率一般在100%以上)在存放和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发霉、变色,从而降低薄木的利用率,影响薄木贴面质量和产品成本。为此本文介绍一种新 相似文献
9.
10.
把木材堆放在密闭的容器内,在低于大气压力的条件下进行干燥的方法,称为木材真空干燥。一些常规窑干中易开裂、皱缩的木材,较难干燥的原锯材,采用真空干燥法,可在较低的温度下获得较快的干燥速度,干燥周期明显缩短,并可提高其干燥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对40 mm厚杉木锯材制定两个高温干燥工艺并进行试验研究,检测和分析干燥周期、干燥速率、锯材干燥质量等指标。干燥工艺I采用高温湿空气进行干燥;干燥工艺II在干燥前期高含水率阶段采用过热蒸汽条件,干燥后期低含水率阶段采用高温湿空气进行干燥。结果显示:两个干燥工艺在各阶段的干燥速率差异明显,干燥前期工艺II的干燥速率为1.30%/h,较工艺I低约37.2%;但干燥后期工艺II的干燥速率为1.89%/h,较工艺I高约70.27%。干燥工艺II可以有效避免锯材内裂的发生,干燥质量满足GB/T 6491—2012《锯材干燥质量》二级材的指标要求,干燥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5.
16.
17.
杉木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对氮沉降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年生杉木人工林开展N0(0kgN·hm-2a-1)、N1(60kgN·hm-2a-1)、N2(120kgN·hm-2a-1)和N3(240kgN·hm-2a-1)4种水平的模拟氮沉降试验,探讨亚热带森林土壤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试验采取2种施氮方式,即在缓冲区采取1年1次性施入氮,而在中心区每月施入等量氮。结果表明:缓冲区1次性施氮后30天内每10天土壤酶活性变化趋势和中心区按月施氮后酶活性动态均表现为N1始终促进3种酶活性(相对于N0处理);N1和N2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依施氮时间和土层深度不同而异,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促进增加或抑制作用;随土层深度增加,3种酶活性均表现出明显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8.
ZHOU Yongdong LI XiaolingResearch Institute of Wood Industry Chinese Academv of Forestry Beiijing P.R.China 《中国林业科技(英文版)》2004,3(4):72-75
The drying characteristic was studied for plantation wood of Chinese fir and poplar, which are typical plantation wood of southern and northern part of China, respectively. Through 100-degree-method the drying characteristic and basic drying condition were gotten, then drying schedule was developed for practical dry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rying schedule is suitable for Chinese fir and poplar plantation lumber, but shrinkage is large. The recommendation was made that enough dead weight is needed to decrease shrinkage in drying process. The drying quality of the two species of lumber is good in conventional drying metho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