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水杨酸对离体青稞叶片衰老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青稞幼苗离体叶片为试材,在暗培养条件下,研究了水杨酸处理对离体青稞叶片叶绿素总量、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离体青稞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总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不断下降,MDA和脯氨酸含量升高。用800 mg/L的水杨酸处理可延缓离体青稞叶片叶绿素总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降低,抑制MDA、脯氨酸含量的上升。表明水杨酸降低了离体青稞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延缓了离体青稞叶片衰老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苹果胚性细胞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苹果胚性组织幼胚子叶和珠心以及非胚性组织离体叶片为试材,对苹果胚性细胞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来源对苹果胚性细胞的诱导及植株再生能力影响显著。虽然胚性组织(幼胚子叶和珠心组织)均可高频率诱导胚性细胞,但其植株再生潜力差。而叶片诱导胚性细胞受培养基中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影响明显。在含有2,4-D和BA的MS培养基上,叶片可诱导胚性细胞,胚性细胞在接种于含低浓度BA的分化培养基上可获得较高频率的植株再生。与胚性组织相比,苹果叶片细胞具有较高的全能性,可作为苹果细胞工程中较为理想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3.
菠菜叶片随叶位增高,丙二醛含量递增。老叶的膜透性大于成龄叶。离体叶片衰老时,叶绿素、蛋白质含量下降,膜透性及丙二醛含量增加。薄膜包装能延缓上述生理变化和衰老。体外用Fe^2++CyS处理证明叶片衰老时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外源激素(6-BA,GA3)防衰时抑制了叶片的膜脂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抽穗结实期间叶片衰老的生理生化研究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3  
研究了大田杂交水稻汕优6号冠层上部三片功能叶衰老过程中一些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叶片衰老时最早出现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其次是蛋白质降解,而后是叶绿素、RNA含量下降,最后原生质选透性丧失。在叶片衰老早期还明显看到一些新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的出现。在此期间植株和穗干重明显增加,而叶片和茎鞘干重明显减少。衰老期间各种生理生化参数变化,证实了杂交水稻冠层上部三片叶自下而上顺序衰老的现象,以及叶片与籽粒间物质的再调配。此外,对上述的各种参数作为衰老指标的适合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以小麦叶片为试材.研究了衰老过程中膜脂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衰老膜磷脂含量下降.种类发生变化.脂氧合酶活性增加.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累积.膜透性增加。6-BA减缓磷脂分解,降低脂氧合酶活性从而降低膜脂过氧化,维持膜完整性。  相似文献   

6.
以小麦叶片为试材,研究了衰老过程中膜脂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衰老膜磷脂含量下降,种类发生变化,脂氧合酶活性增加,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累积,膜透性增加。6-BA减缓磷脂分解,降低脂氧合酶活性从而降低膜脂过氧化,维持膜完整性。  相似文献   

7.
以苹果(M a lus d om estica Borkh)品种嘎拉(G a la)秋梢成熟叶片为试材,在水培养条件下,研究了离体苹果叶片衰老过程(0,6,12,18,30,48和72 h)中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 SA-G SH)循环及A SA合成关键酶L-半乳糖-γ-内酯脱氢酶(G a lLDH)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衰老过程中,伴随H2O2含量、质膜相对透性和M DA含量升高,离体苹果叶片中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 DHAR)活性下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AHR)活性分别在18和30 h达到最高值,而后开始下降。G a lLDH对苹果叶片离体衰老反应迅速,在6 h活性达到最高,而后开始迅速下降。A SA/DHA,总A SA和总G SH含量随离体培养时间的延续均先上升而后下降,而G SH/G SSG比值在叶片离体衰老过程中一直下降。说明在苹果叶片离体衰老过程中,抗氧化剂A SA代谢主要是通过提高DHAR活性来维持其高水平,抵制衰老。  相似文献   

8.
厚朴离体叶片衰老过程的生理生化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随着厚朴叶片离体衰老时间的延长,蛋白质,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质膜透性增加。与自由基代谢有关的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在叶片衰老过程中不断下降,表明自由基代谢失调引起的膜脂过氧化的加剧是厚朴叶片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温加速厚朴叶片的衰老进程,而营养液则延缓了厚朴叶片的衰老。  相似文献   

9.
选取0、0.3、0.6、0.9、1.2、1.5、1.8、2.1 mmol/L水杨酸溶液,研究水杨酸对离体小麦叶片衰老的影响,同品种小麦叶片(2叶1心)处理,并测定其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水杨酸浓度为0.3 ~ 1.2 mmol/L时,随浓度增大,延缓离体小麦叶片衰老效应增大.随着水杨酸浓度的加大,小麦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1.2 mmol/L水杨酸是延缓叶片衰老的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   

10.
水杨酸对离体小麦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水杨酸与叶片衰老的关系。[方法]制备0(CK)、0.25、0.50、0.75、1.00、1.25、1.50 mmol/L的水杨酸溶液,研究水杨酸对离体小麦叶片衰老的影响。[结果]随着浓度的增大,水杨酸对小麦叶片叶绿素、非可溶蛋白含量降低的延缓效应增加,1 mmol/L为最适浓度。水杨酸能有效延缓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和非水溶性蛋白的降解,抑制衰老前期MDA的积累,提高衰老前期SOD活性,处理48 h时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结论]水杨酸与离体小麦叶片的衰老有一定的相关性,适度延缓了植物体的衰老。  相似文献   

11.
冬小麦叶片衰亡及其形态和生理特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冬小麦叶片表亡过程及其对碳氮营养的反应。单叶表亡时,由叶尖向基部渐次变黄并干枯,叶片含水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标志膜透性的叶片浸出液的电导率增加,叶片结构逐渐解体。叶片衰亡过程呈“S”型曲线,可划分为缓慢衰亡、快速衰亡和失水枯死三个阶段。氮肥的作用只能延长叶片功能期,预防和延缓表亡的开始。叶片等营养器官的正常衰亡,对粒重形成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精胺对离体小麦叶片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3.
14.
多效唑对水稻叶片衰老的延缓效应和膜透性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庆莲16号水稻为试验材料,研究多效唑 MET 对连体叶片衰老的调节效应及其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可延缓叶片叶绿素、蛋白质的降解速度,抑制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增强 SOD 活性,防止丙二醛的积累和膜透性的增加。多效唑对水稻叶片衰老的延缓效应与它对活性氧代谢的调节作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Removal of the petiole from detached betel leaves delays onset of leaf senescence; the delay is nearly proportional to the extent of depetiolation. An agar diffusate from intact midrib or excised petioles induces normal senescence in depetiOlated leave.  相似文献   

16.
小麦叶片衰老过程中CAT和APX活力及其同工酶谱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小麦叶片在连体自然衰老和离体诱导衰老过程中,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比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力下降得早。当CAT活力处于较低水平时,APX仍然维持较较活力,且APX活力与H2O2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经同工酶电泳分析,离体叶片暗诱导衰老过程中,CAT同工酶带无增减,只是活性免疫,而APX同工酶带则有增加,APX在小麦叶片衰老的中后期可能起着比CAT更重要的清除H2O2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用NaCl 50、100、150、200、250 mmoL/L处理非洲凤仙花实生苗,处理10、20、30 d后取叶片测定其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NaCl处理10 d的非洲凤仙花叶片细胞膜透性保持稳定,随盐浓度的增加及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加。整个处理过程中,丙二醛含量逐渐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表明脂质过氧化反应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8.
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离体叶片膜透性变化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40%(W/V)PEG的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离体叶片膜透性在丙二醛(MDA)含量未发生变化之前显著增大。而在20%PEG胁迫下MDA含量先于膜透性增大。激动素不能降低40%PEG处理的膜透性,但可延迟20%PEG处理的MDA含量的增加和膜透性的增大。说明不同强度水分胁迫下膜透性变化的机理不同,在高强度水分胁迫下可能是膜物理结构改变的结果,而在低强度的缓慢水分胁迫下则可能是自由基积累引起膜脂过氧化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9.
烟草赤星病菌致病力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其它植物来源的分离物(Alternaria sp.)共39个菌株分别接种烟草品种G80和G140的幼苗,并用其中24个菌株接种此二品种的离体叶片。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离体叶片的穿透生长能力与致病力以及对幼苗的致病力(病叶率与病情指数),明显地表现为从低到高的组群关系。其中,烟草赤星病菌5个菌株,TBA6、TBA8、TBA12、TBA19和TBA28,为表现一致的高致病力,而TBA20和TBA27表现一致的低致病力。比较发现,病菌对离体叶片的致病力(等级)与其对幼苗的致病力,在烟草赤星病菌的24个菌株间以及在两个烟草品种间的趋势相一致,而病菌对离体叶的穿透生长能力与其对幼苗的致病力之间无一致趋势。讨论认为,离体叶片法用于测定病菌的致病力不失为一种准确快速而又易于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