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牛肝菌又称大脚菇,俗称"结齐菇",是世界珍贵的食用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目前,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牛肝菌干品的价格逐年上扬,优质牛肝菌干片供不应求,销价高达每公斤150~240元。牛肝菌已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菌类产品。采摘和加工好野生牛肝菌,对发挥山区特有的资源优势、增加山区农民收入具  相似文献   

2.
对采摘到的野生大球盖菇经组织分离提纯,选育了大球盖菇1号.经与福建引进品种进行3年的对比试验和子实体品质分析表明,该品种产量和品质显著高于福建引进品种.研究了菌龄、透气性、温度对大球盖菇1号菌丝生长的影响和大球盖菇1号菌丝在稻草、麦秆、玉米秆、甘蔗渣、荞麦壳、竹渣等农作物残留物作培养料上的适应性,以及大球盖菇1号的播期试验.结果表明,菌龄越短,菌丝生长速度越快;采用具有良好透气性的封口物,能显著地加快大球盖菇菌丝生长速度;在温度为25~30 ℃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最快,35 ℃时,菌丝停止生长;采用稻草等6种单一原料,在不添加任何辅料的情况下,大球盖菇菌丝皆生长良好;9月中旬、10月中旬、11月中旬、12月中旬4个时期内均可以栽培大球盖菇,但9月栽培风险大,管理不慎易造成失败.  相似文献   

3.
吕梁山乳菇属常见物种的分子鉴定及资源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乳菇属(Lactarius)是一类具有重要经济和生态价值的野生大型真菌资源。为了给山西该类群物种资源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奠定理论基础,首次采用基于ITS-DNA片段的分子方法并结合形态学特征,对分布于山西吕梁山针叶林内的乳菇属常见物种进行了研究。结果确认了4个常见物种,即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云杉乳菇Lactarius deterrimus、窝柄黄乳菇Lactarius scrobiculatus和毛头乳菇Lactarius torminosus,其中,云杉乳菇为山西省首次记录;这4种乳菇物种在吕梁山地区针叶林内表现出明显的与寄主树种专一性对应关系,即松乳菇只发现生长在油松林内,云杉乳菇和窝柄黄乳菇限制在云杉林内,而毛头乳菇则出现在落叶松桦木混交林内;松乳菇和云杉乳菇是国际野生食用菌市场重要的贸易品种,这2个物种在吕梁山地区针叶林内分布广、产量大,是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应列为山西省优先研究和开发的菌根营养型名贵食用菌品种。  相似文献   

4.
(1)选菇。野外采摘的牛肝菌会混有杂菌、杂物,加工前要精选。将不同种类的牛肝菌分类,分别加工,以保证加工产品的纯正。  相似文献   

5.
1、采后处理 (1)选菇。野外采摘的牛肝菌有时会混有杂菌、杂物,加工前要仔细精选,将不同种类的牛肝菌进行分类,分别加工,以保证加工产品的纯正。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集新疆额尔齐斯河沿岸野生牛肝菌进行分离和鉴定,为该野生大型食用菌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观察野生牛肝菌的生长环境、表现形态以及生长分布情况,进行形态学鉴定.分离培养采用菌根菌培养基,通过rDNA rTS区段的PCR扩增菌体子实体和培养的菌丝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通过形态学鉴定成熟牛肝菌的菌盖直径在6-13 cm,初期球形菌盖紧包菌柄顶端后期成扁半球形,菌肉白色,微带粉色,菌柄顶部也为白色,菌管由白色逐渐变为褐色带暗土黄色,管孔小.菌柄长4~12 cm,粗2~6cm,近圆柱形,淡褐色或淡黄褐色,表面具黑色疣状突起,内部实心,基部稍膨大.孢子印圆形呈褐色.该野生牛肝菌菌盖、菌柄及两者交接处均能分离出菌丝.利用rDNA上的ITS区段对野生牛肝菌及其分离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辅助鉴定,子实体及其分离菌株的ITS片段长度基本一致,在1 000bp左右二者的相似性达到96;.采用DNAStar软件中的Meg,Align-ClustalW模型计算出牛肝菌的进化分歧矩阵,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论]从形态学观察,野生牛肝菌与隶属于伞菌目(Agaricases)、牛肝菌科(Boletaceae)、疣柄牛肝菌属(Leccinum)的皱皮疣柄牛肝菌Leccinum duriusculum最为近似,从分子生物学鉴定该野生牛肝菌与Genebank中AF484445.1序列即皱皮疣柄牛肝菌Leccinum duriusculum是同一来源,一致性高达98.4;.  相似文献   

7.
以厚环乳牛肝菌和点柄乳牛肝菌为研究对象,采用MMN固体和液体培养基,设置pH单因子5~6区间内梯度条件,测定2种外生菌根真菌的菌丝生长速率、菌丝干重、纤维素酶和漆酶的变化特征,探究2种外生菌根真菌培养扩繁条件。结果表明:厚环乳牛肝菌在pH值5.2~5.4的MMN培养基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菌丝干重较高,点柄乳牛肝菌在pH 5.8的MMN培养基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菌丝干重较高。在不同pH处理的MMN中,点柄乳牛肝菌的纤维素酶和漆酶活性高于厚环乳牛肝菌中的2种酶活性,在pH 5.4的MMN中厚环乳牛肝菌的纤维素酶活性最高为0.694 U·mL-1。在pH 5.2的MMN中厚环乳牛肝菌的漆酶活性最高为0.164 U·mL-1。在pH 5.8的MMN中,点柄乳牛肝菌的纤维素酶和漆酶活性最高分别为1.518、0.715 U·mL-1。结合菌丝生长情况与2种酶活性变化可知,pH 5.2~5.4的MMN更适合厚环乳牛肝菌的培养,pH 5.8的MMN更适合点柄乳牛肝菌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龙门山区主要大型野生经济真菌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对龙门山区的野生大型经济真菌资源进行调查中共采集野生菌标本98个,经室内定种71种,分类结果表明,这71种真菌分别隶属5个目,17科,31属。具有经济价值的种类56种,其中四川新记录种6个,即龟裂秃马勃,脐顶小皮伞,光盖大孔菌,平盖锈耳,大白桩菇,浅褐喇叭菌。在所确定的种中以红菇属、鹅膏菌属、牛肝菌属和枝瑚菌属占大多数。并分布有鸡油菌、多汁乳菇、变绿红菇、橙盖鹅膏、梨红菇等多种珍稀野生菌类。但当前在对野生菌类的开发中还面临着急需解决的诸如种类混淆、对市场行情不了解和加工技术滞后等关键难题。  相似文献   

9.
缘盖牛肝菌是一种新发现的野生珍贵食用菌。经调查浙江省庆元县境内的缘盖牛肝菌分布范围及生长环境,缘盖牛肝菌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400m的短叶松纯林或以短叶松为主的短叶松、木荷混交林,分布面积15700hm^2。  相似文献   

10.
阿魏菇是干旱草原和山区上的一种野生菇菌,因寄生或腐生在药用植物阿魏上得名,主要分布在新疆乌恰、木垒、清河县境内。阿魏菇是生长在阿魏根茎上的真菌子实体,生长期15天左右,子实体开似马耳,学名阿魏侧耳。它全身洁白如玉,肉质细腻,脆滑浓香,味道鲜美,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被誉为“草原上的牛肝菌”。据新疆分析测试中心化验,蛋白质含量26%,含有17种氨基酸,以及多种微生素和矿物质。  相似文献   

11.
以1株野生大球盖菇菌株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影响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环境和营养因素。结果表明:菌丝培养的最佳温度为25℃;最适pH为6.0~7.0;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最佳碳源是蛋白胨;最适碳氮比为10∶1。在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硫酸钾时,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旺盛,菌丝粗壮。  相似文献   

12.
将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Berk&Broome) Boedijn]接种于柚子树的根系进行仿生栽培,研究不同接种方法及菌剂对柚子树根系牛肝菌菌丝感染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例根、覆膜法从接种至出菇的时间较短,接种次年每平方米暗褐网柄牛肝菌的产量显著高于接种主、侧根覆膜法和接种侧根、不覆膜法;接种暗褐网柄牛肝菌的固体原种和采菇后菌棒没有明显的差异.袖子园已初步实现暗褐网柄牛肝菌和柚子同时双丰收的种植模式,为农民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影响黑牛肝菌新菌株Np0193菌丝生长的关键因素,缩短菌种培养时间,降低生产成本,为其液体菌种的研发及高效栽培提供依据,试验研究了营养物质(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条件(温度、pH、含水量)等6个关键因素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黑牛肝菌新菌株Np0193菌丝生长最适碳源是可溶性淀粉,生长速度为2.92 mm/d;适宜氮源为蛋白胨、酵母膏,生长速度分别为2.56 mm/d和2.50 mm/d;温度对黑牛肝菌Np0193菌丝生长作用十分明显,在24~32℃温度下菌丝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8~30℃,30℃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达到2.61 mm/d;适宜pH为4.5~5.5,最适为4.5,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2.72 mm/d;添加1 g/L无机盐均对菌丝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易出现菌丝老化、菌落褐色,菌丝生长速度均比对照慢;适宜含水量为55%~65%,最适为60%,低于50%或高于70%时菌丝生长缓慢、菌丝稀疏、抗逆性差。  相似文献   

14.
赵汝娜 《乡村科技》2023,(4):128-131
运用单因素分析法,对厚环乳牛肝菌进行不同配方培养基、温度、pH值、光照、湿度和接种方向等培养条件的筛选研究。结果表明:适宜厚环乳牛肝菌菌丝生长的培养基为PDA培养基,且温度20~25℃、pH值5.0~7.0、较高湿度、黑暗条件及菌丝块菌丝面接触培养基利于其菌丝生长。将厚环乳牛肝菌进行液体发酵,接种白皮松盆栽苗,观测其对白皮松株高、地径及土壤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后白皮松株高和地径生长量明显提高,但接种厚环乳牛肝菌对土壤碱化的抑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牛肝菌又称大脚菇,俗称结齐菇,是世界珍贵的食用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目前,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牛肝菌干品的价格逐年上扬,优质牛肝菌干片供不应求,销价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蒙山牛肝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方法]以菌丝干重为指标,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适于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碳氮源,再以正交试验优化碳源与氮源以及无机盐与VB1的最佳配比.[结果]蒙山野生牛肝菌优化的液体培养基配方为乳糖10 g/L,可溶性淀粉20 g/L,酵母膏5g/L,牛肉膏10 g/L,KH2PO41 g/L,MgSO4·7H2O1g/L.[结论]正交设计法优化的蒙山牛肝菌液体发酵培养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为大规模发酵生产及后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德化县野生红菇资源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菇系珍贵的野生食用菌,目前人工栽培尚处试验阶段。我县槠、栲等阔叶树混交林下 共生有野生红菇,笔者对我县野生红菇的生长区域、生态环境、出菇季节等作了初步调查, 为研究、开发、利用野生红菇提供参考。 1 野生红菇的分布区域   野生红菇分布在海拔350~850 m山林地带,植被和土壤垂直分布明显,坡度10 ~45°的缓坡地至斜坡地。年均气温18~20℃,年降雨量1700~1900 mm,生 长 地域荫蔽,相对湿度60%~85%。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主要分布在美湖、春美、大 铭 、汤头、葛坑、杨梅、桂阳、水口等乡镇植被丰茂、气温较低、相对湿度大的阔叶林混交地 ,地表层由枯枝落叶形成腐殖质层,厚度一般3~5 cm,养分丰富。野生红菇发生初期扁 球形,后平展,中部下凹,菌盖大红带紫,中部暗紫黑色,边缘平滑,菌褶白色,味道柔和 。   夏秋季节,野生红菇呈单丛、散生或小区域群生于林间腐殖层地带,菇柄基部着生多条 白色索状菌丝,向下延伸,成为菌与根之间的外生菌根。  相似文献   

18.
实验结果显示.温度对蟹味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有显著影响,原基形成需要10~16℃低温刺激.子实体生长温度13~18℃,出菇温度14℃出菇品质最理想。蟹味菇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基最适含水量为55%,培养基含水量低于40%或高于80%.菌丝生长很弱。原基形成阶段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出菇阶段空气相对温度控制在80%~95%。菌丝生长阶段无需光照,光线不能抑制生长.能够使菌丝色泽变深,原基形成需要光线刺激,光照与原基形成量有一定的相关性.黑暗易导致蟹味菇白化,产品质地不佳。  相似文献   

19.
分别在不同培养温度、培养基pH值、培养基含水量条件下培养金福菇Tg-505菌株,比较其菌丝的生长速度及生长势,探讨不同温度、酸碱度和培养基含水量对金福菇Tg-505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在15~35℃范围内,金福菇Tg-505菌丝均能生长,以25℃时菌丝生长势最佳,日平均生长速度最大为5.99 mm;酸碱度在pH 5.0~10.0范围内菌丝均能生长,以pH 7.0~8.0时菌丝生长势最佳,生长速度最快;培养基含水量在50%~75%范围内菌丝能够生长,含水量为65%~70%时,其菌丝洁白、粗壮、长势好,生长速度最快,达到3.77 mm/d以上。  相似文献   

20.
阿魏蘑又名阿魏侧耳、阿魏菇,属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原产新疆,是干旱草原上具有代表性的蕈菌.由于其子实体脆嫩可口,香味浓郁,有草原牛肝菌的美称;又因其具有消积、杀虫和治疗肉积、久疟、疳劳等药效,又被誉之为天山神菇和西天白灵芝.后来由于过度采摘和牲畜践踏,自然资源遭严重破坏,野生阿魏蘑逐年减少.阿魏蘑的商品价值颇高,以前只有少量干品供应,国际市场价格常高出香菇、金针菇3~5倍.在人工栽培条件下,鲜菇销售的市场潜力非常可观,目前栽培仍很少,国内市场有待进一步开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