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无叶型菜豌豆af基因遗传规律研究及其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菜豌豆af基因进行了定位研究,并将其用于育种。研究结果表明:菜豌豆半无叶性状受一对相对基因控制,F2单株分离符合3∶1的比例,普通型为显性性状,半无叶型为隐性性状,af(小叶突变基因)与i(子叶颜色基因)、lf(初花节位基因)连锁,位于第一染色体。af在lf和i之间,af和i间的图距为6.80个遗传单位,af和lf间的图距为36.74个遗传单位。利用af基因选育出的优质、高产菜豌豆新品种‘须菜1号’,具有发达的嫩卷须,可作龙须菜新菜种;其嫩茎、嫩荚清香可口。  相似文献   

2.
黄瓜嫩果果皮叶绿素含量的遗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4个皮色性状不同的黄瓜品种配成正反杂交组合8个,测定结果表明相同亲本正反交组 合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表明黄瓜嫩果果皮叶绿素含量受核基因控制。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模型,对黄瓜嫩果果皮叶绿素低含量品种‘海阳白皮’与高含量品种‘济宁秋黄瓜’杂交组合的6个家系世代(P1、F1、P2、B1、B2和F2)进行群体叶绿素含量的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显示:该组合叶绿素含量的遗传受2对加性一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E-2模型)控制。其B1、B2和F2群体叶绿素含量主基因遗传率(h2mg%)分别为83.94%、62.12%和86.98%,多基因的遗传率(h2pg%)为5.86%-18.15%。主基因中加性效应明显,第一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显著高于第二对主基因的效应值,2对主基因对叶绿素含量的贡献率差异较大。两主基因的显性效应差异不大,分别为2.7762(ha)和2.3392(hb )。多基因效应主要表现为显性效应[h],效应值为-5.5243。  相似文献   

3.
曾洪学  屈兴红  陈佳静 《蔬菜》2020,(12):10-13
为探究甜瓜嫩果皮颜色的遗传规律,以甜瓜嫩果皮颜色为深绿色的S26和青色的S28为亲本材料,通过构建BC1群体,利用卡方测验,分析回交群体BC1的深绿色嫩果皮和青色嫩果皮的分离比例,开展甜瓜嫩果皮的遗传规律分析,以对嫩果皮颜色基因进行初步定位。结果表明:BC1群体表型表现为深绿色和青色2种,且群体比例为1∶1,从而确定颜色性状为单基因控制且深绿色为显性性状。通过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和混池测序结果可以看出,控制甜瓜嫩果皮颜色的基因位于chr04的端部位置,这为后续基因的精细定位以及克隆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岳彬 《中国蔬菜》1988,1(2):7-0
菜豆花色性状遗传是受两对互补基因控制。白花品种 ×白花品种(或紫花), F1代均表现为紫色花,F2代均可分离出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白花品种(一亲本为有色粒)间杂交,F2代紫花和白色分离比例9:7.白花与紫花品种杂交,F2代紫花和白花分离比例为3:1。蔓性性状遗传是受一对基因控制。矮生品种与蔓生品种杂交,F1代表现蔓生,F2代分离出蔓生和矮生两种类型,分离比例为3:1。在蔓生类型中植株高度差异颇大,这是因为株高受蔓生性基因、节数多少和节间长短的多基因控制,株高属于数量遗传。种粒花纹性状是受一对基因控制。有花纹品种与无花纹品种杂交,F1代表现有花纹,F2代分离出有花纹和无花纹两种类型,分离比例为3:1。种粒皮包性状遗传比较复杂.这一性状至少受两对主效基因控制,似乎还有微效基因的作用:以白粒、灰粒(乳白粒)、黄粒(棕色粒)、兰粒(黑粒)的顺序,基因型趋向复杂化.  相似文献   

5.
梨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部分果实性状QTL的定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八月红梨和砀山酥梨杂交得到的F1代实生苗为作图群体,应用Joinmap3.0作图软件,构建了一张包含61个苹果EST-SSR标记、68个苹果SSR标记、49个梨SSR标记、1个RAPD标记和3个质量性状标记,共182个标记并分属于19个连锁群的梨遗传连锁图谱,图谱总长度为982cM,标记间平均图距5.4cM。控制果皮红色的基因RFS位于LG3连锁群上,与最近的分子标记MES93-264p的遗传距离分别为9cM。控制果锈存在的基因FR、控制萼片脱落性状的基因AS分别位于LG16连锁群和LG12连锁群上。采用区间作图法,检测到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果质量、横径和纵径等性状连锁的QTL位点21个(LOD≥2.5),其中主效QTL位点6个(LOD≥3.5),与果实性状相关QTL位点多集中在LG7和LG11连锁群上。  相似文献   

6.
甜瓜茎蔓无刚毛突变体的选育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瓜茎蔓无刚毛突变体特征表现为茎蔓及其叶片背部叶脉上均无刚毛,通过对其与正常植株杂交Fl、F2代及回交世代的茎蔓性状分离观察研究表明,符合孟得尔的3:1和1:1的分离规律;该性状是由1对核基因控制的稳定遗传的隐性性状,可作为苗期遗传标记性状,在杂交育种和品种纯度鉴定上有极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华农本地早×宜昌橙杂交后代几个性状的遗传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华农本地早×宜昌橙的F1、F2代杂种,在5个性状上的分离、重组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多胚性受显性基因控制,华农本地早与宜昌橙分别处于显性杂合和隐性纯合状态;种子子叶颜色受一个主基因控制,白色子叶时绿色子叶为显性;嫩梢颜色的遗传基础较为复杂,绿色嫩梢对紫色嫩梢有显性作用;翼叶大小与树体抗寒能力为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相似文献   

8.
番茄绿果与橙果间果实颜色及主要色素含量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番茄组合绿樱(绿果)×金珠1号(橙果)的6个世代遗传群体(P1、P2、F1、BC1、BC2和F2)进行果色性状、番茄红素含量、叶绿素含量和胡萝卜素含量等的遗传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正反交F1的果色性状无明显差异,而色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说明番茄果色性状受核基因控制,而色素含量遗传除受核基因控制外还可能存在胞质效应。采用多世代联合分析法的分析结果表明,番茄绿果与橙果间的果色性状符合2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MX2-A-AD)遗传模型,其BC1、BC2和F2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3.42%、78.25%和61.41%,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2.87%、15.35%和34.94%,即果色性状遗传的主基因遗传力较强;叶绿素含量符合1对负向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MX1-AEND-AD)遗传模型,其BC1、BC2和F2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0、1.73%和0.65%,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5.47%、0和37.82%,即主基因遗传力在BC2群体中最高,多基因遗传力在BC1群体中最高;番茄红素含量与胡萝卜素含量均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MX2-ADI-AD)遗传模型,其BC1、BC2和F2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5.74%、1.79%、84.26%和61.53%、87.21%、81.05%,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0.32%、74.12%、12.68%和0.68%、0、0,表明番茄红素含量和胡萝卜素含量的主基因遗传力较强。  相似文献   

9.
正目的:有无网纹是黄瓜果实生理成熟后的重要表型性状之一,对其控制基因进行遗传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为黄瓜果实性状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同时也可为网纹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克隆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成熟瓜无网纹黄瓜自交系PI205996(P_1)和成熟瓜有网纹自交系PI263079(P_2)为亲本构建不同遗传群体,进行网纹性状遗传分析。以  相似文献   

10.
以58份核桃品种(优株)为试材,利用荧光SSR分子标记方法评价了58份种质资源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其遗传结构特征,构建NJ聚类图,以期准确了解58份核桃种质的遗传背景和亲缘关系,为核桃属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遗传资源的保存以及开发合理的育种方案和策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试验筛选出的15对SSR引物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共扩增出109个多态性等位基因(Na),平均每对引物的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7.26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Ne)3.069,平均观测杂合度(Ho) 0.519,平均期望杂合度(He)0.653,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0.603 5,平均香农指数(I)1.327。2)58份核桃品种(优株)间遗传距离范围为0.181~0.742,变幅为0.561,品种间遗传距离≥0.5的比例为44.19%,≥0.6的比例为13.5%,遗传基础较宽广,遗传信息丰富,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3)基于Nei遗传距离聚类分析,58份核桃品种(优株)可聚成3个类群,聚类结果与表型性状、亲缘来源有关,与地理位置相关度不大。4)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中,Q>0.6占比81.03%,基因混合来源比例较...  相似文献   

11.
大白菜耐热性QTL定位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应用352个标记位点的大白菜AFLP和RAPD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的方法对控制大白菜耐热性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进行定位和遗传效应研究。用苗期热害指数进行耐热性表型鉴定,共检测到5个耐热性Q几位点,分布于3个连锁群上。ht-1、ht-3和ht-5表现为增效加性效应,ht-2和舡4表现为减效加性效应。ht一2对大白菜耐热性的遗传贡献率最大,其次是ht-5。发现了与5个 I8紧密连锁的侧连分子标记,它们与Q几间的距离为0.1 2.4 cM。这为大白菜耐热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相似文献   

12.
茄子单性结实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选取茄子单性结实性差异显著的5个材料,采用完全双列杂交半轮配(含亲本)试验设计配制杂交组合,利用蕾期人工去柱头的方法测定亲本及F。单性结实坐果率。统计分析表明:茄子单性结实性状遗传不符合“加性一显性”遗传模型,存在着非等位基因间的上位作用;单性结实性状可能受一组隐性基因控制,属隐性遗传。  相似文献   

13.
摘要:为了探究茄子产量相关性状与基因间互作的遗传模型,为茄子高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绿圆茄 “茄27”自交系为母本,紫长茄“茄31”自交系为父本,配制成F1杂交组合,分别进行自交、回交,构建了 P1、P2、F1、F2、B1、B2 6个世代遗传群体,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分析法研究了茄子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 模型。结果表明:茄子单株产量受1对主基因的加性-显性遗传,单株结果数受2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 因混合遗传,单株最大单果质量受2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单株产量和单株结果数以非加性 遗传为主,其中单株结果数以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遗传为主;单株最大果质量中B1和F2世代以主基因加性遗传 为主,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0.48%和54.33%,B2世代以多基因遗传为主,多基因遗传率为50.88%。综上可 知,茄子产量性状受到加性和显性遗传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黄瓜嫩果皮颜色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 个嫩果皮颜色不同的黄瓜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通过目测分类、色彩色差仪测定果皮色L 值和C 值,并利用P1、P2、F1、B1、B2 和F2 等6 个世代联合分析方法,研究了黄瓜嫩果皮颜色的遗传规 律。结果表明:黄瓜嫩果皮颜色性状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 + 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 因模型(E-0 模型);L 值和C 值F2 代主基因遗传力分别为93.61%和80.86%,遗传力较高;多基因遗传 力和环境效应都较低,在育种时对黄瓜嫩果皮颜色的选择应在早期分离世代进行。  相似文献   

15.
萝卜种质资源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16份萝卜种质花蕾的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D)、α-淀粉酶(α-amylas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花蕾中酯酶和过氧化物酶的酶谱多态性较高;α-淀粉酶为单基因控制,α-淀粉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谱中均可检测到1个共显性位点。同工酶酶谱表型与聚类分析结果揭示了供试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萝卜种质资源鉴定与品种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相对性状明显的高世代纯合有棱丝瓜材料进行正、反交及测交(回交)配组,对其各世代果实长度、颜色以及叶腋绿斑等相对性状进行遗传规律的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叶腋有绿斑对无绿斑为完全显性,是由1对核基因控制;而嫩瓜皮色深绿对嫩瓜皮色灰绿、果实长度为数量遗传.  相似文献   

17.
有棱丝瓜相对性状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相对性状明显的高世代纯合有棱丝瓜材料进行正、反交及测交(回交)配组,对其各世代果实长度、颜色以及叶腋绿斑等相对性状进行遗传规律的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叶腋有绿斑对无绿斑为完全显性,是由1对核基因控制;而嫩瓜皮色深绿对嫩瓜皮色灰绿、果实长度为数量遗传。  相似文献   

18.
利用芥蓝×青花菜DH群体构建AFLP连锁图谱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var. italica) 与芥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alboglabra) 杂交后代双单倍体(DH) 群体为材料, 通过AFLP技术构建了一个甘蓝类作物较高密度的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包括9个主要连锁群及2个小连锁群, 总图距801.5 cM, 含337个AFLP标记, 标记间平均距离为3.6 cM,为甘蓝类作物基因定位、比较基因组学及重要经济性状QTL分析提供了一个框架图谱。  相似文献   

19.
摘要:以感黑斑病自交系L63和抗黑斑病自交系L9为亲本建立了6个世代联合群体(P1、P2、F1、BC15、BC1R、F2),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群体的黑斑病抗性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黄瓜抗黑斑病性状符合D-2遗传模型,受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一显性多基因控制;BC15、BC1R、F2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0.23%、60.23%、75.18%,多基因遗传率均为0。说明控制黄瓜黑斑病的抗性为主基因遗传,并且遗传稳定,环境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大于24.82%、小于39.77%,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西葫芦株型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用蔓生和矮生的西葫芦自交系配制q-1×23-4G(组合1)和q-1×A-7(组合2)2个组合,构建P1、F1、P2、B1、B2和F26个家系世代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6个世代群体株型性状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2个组合的西葫芦株高与叶片数性状遗传均为加性-显性-上位性两对主基因(B-1)遗传模型;2个组合的株高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而叶片数以加性和显性效应为主;F2的主基因遗传率较高,环境影响相对较小,表明西葫芦株型育种宜早代选择;对西葫芦株型性状的遗传改良,可选择株型紧凑的亲本材料,通过杂交、回交转移主基因,选育株型紧凑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