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隐性核雄性不育系抗A2与抗A3,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原棉花试验站表现完全雄性不育,且不育性稳定,其不育性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测试品系的细胞质对2个不育系基因缺乏恢复能力;2个不育系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与常规品种中棉所41号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纤维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优于中棉所41号;不育系抗A2各性状配合力总体上优于抗A3,是目前杂优育种可利用的亲本。  相似文献   

2.
试验结果表明,引进不育系在当地表现完全雄性不育,且不育性稳定,其不育性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测试品系的细胞对引进的不育基因缺乏恢复能力,在陆地棉群体内难以找到核质互作型完全保持材料,引进不育系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与常规品种中12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纤维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优于中12,473A各性状配合力总体上优于其它相进不育系,是目前杂优育种可资利用的重要亲本。  相似文献   

3.
作者在甘蓝型油菜中发现了一类新的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9012A,其不育性状受两对隐性重叠不育基因和一对隐性上位可育基因互作控制,上位可育基因呈纯合隐性状态时,对隐性不育基因起上位抑制作用。根据其遗传原理,可选育到两类育性分离比稳定在1:1的核不育两用系,实现二系法制种,同时,还可选育到上位临时保持系,实行核不育三系制种。在甘蓝型油菜中至少存在两套不同的隐性重叠不育基因,彼此独立控制不育性。本文还讨论了存在于9012A 中的纯合隐性上位可育基因的广义性。9012A 恢复源广,品质性状,农艺性状优良,可望成为优质杂交油菜选育的重要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4.
新疆棉花三系杂交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三系杂交棉杂交种F1代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分析,揭示亲本材料重要农艺性状遗传效应.[方法]以10个雄性胞质不育系与6个恢复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60个杂交组合,对F1代的2个产量性状和4个纤维品质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分析.按照QGAStation软件中的ADM和AD模型,采用MINQUE法分析,调整无偏预测法(AUP)预测各遗传效应值.[结果]产量、马克隆值、纤维长度、比强度和伸长率主要受到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母体效应影响,效应值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衣分主要受显性效应的影响;不同亲本主要性状的加性遗传效应、母体效应存在较大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性状间的基因型和表现型遗传相关分量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产量与纤维品质多为负相关;纤维品质性状中的纤维长度与比强度、马克隆值与纤维伸长率两对性状之间为正相关,其它品质性状之间均为负相关.[结论]揭示了10个雄性胞质不育系与6个恢复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产量和纤维品质品质主要受到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母体效应的共同影响,而衣分仅受显性效应影响,结果为开展新疆三系杂交棉育种选择优势组合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萝卜雄性不育性遗传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萝卜的雄性不育性属于核隐性基因(ms)和不育胞质(s)共同控制的不育类型,核内有2对ms基因。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为Sms_1ms_1ms_2ms_2,保持系的基因型为Nms_1ms_1ms_2ms_2。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其他遗传现象,值得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6.
北京农业大学冯福祯从(锦71-22×洛赛亚)×冀棉1号中发现了一个有芽黄指示性状标记的陆地棉(G.hirsutum L.)81A核雄性不育系。从1987年起,本校和北京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场合作,将这一材料分别在海南岛和南京两地进行遗传鉴定,结果如下。 81A不育株(芽黄)与陆地棉的遗传标准系TM-1杂交的F_1在海南岛、南京都表现为正常的绿苗和可育,F_2的507株棉株中,391株表现绿苗和可育,116株表现芽黄、不育。这一结果表明81A不育系中的芽黄性状和雄性不育性状都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n=507,Xc~2=1.1052,P=0.25—0.50)。由于在F_2中未能鉴别出绿苗、不育,芽黄、可育两种重组类型,  相似文献   

7.
一个有芽黄标记性状的棉花雄性不育系的遗传鉴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报道一个带有芽黄指示性状的陆地棉81A核型雄性不育系的遗传鉴定结果。81A雄性不育系的染色体数是正常的,2n=52。不育花小,花药小又少,花粉粒有刺状外突,但比可育的花粉粒小。遗传研究表明,这一不育系中的不育性和芽黄性状都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并且两者还表现为紧密连锁或完全连锁。它和国内发现的3个隐性不育基因msc#-1,msc#-2,msc#-3彼此是非等位基因,作者建议把81A雄性不育基因符号暂定为msc#-7。这一不育系的发现,有助于提高核不育系的制种效率,并且还便于利用F#-2代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8.
四种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不育性遗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1980——1981年的三个生长季节中,对四种质源的六个不育系及其相应的恢复系配制的杂种F~1、F~2和BC~1等世代的育性表现进行了观察研究。以花粉可育率为主要遗传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野败型珍汕97A,野败型V_(41)A和柳野型珍汕97A等三个不育系属于孢子体不育类型,其雄性不育性受两对连锁的隐性主基因和一些微效多基因与不育细胞质共同控制。由3713个F_2单株和301个BC_1单株求得这两对主基因之间的交换率为38%。141个F_3株系的育性表现证实了上述结论。滇一型徒稻四号A、华梗14A和BT型农进二号A等三个不育系属于配子体不育类型,它们的不育性受一对基因和不育细胞质共同控制。研究还表明与这两种不同细胞质互作的两个不育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9.
高秆隐性水稻Grlc株高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秆隐性籼稻Grlc与4个矮籼、粳亲本杂亲,运用正反交6个群体组配设计,分析Grlc株高在各世代的遗传表现,结果:(1)籼籼、籼粳交F_1株高均低于中亲、近于矮亲值,表现矮秆,Grcl高秆性状呈负向优势,完全隐性;(2)广义遗传力显著但狭义遗传力估计值均不显著;(3)Galc/南京_(11)株高表现受一对隐性主效基因控制,存在极显著的加性、显性、显性×显性效应,胞质负效应不显著;(4)Grlc/02428、香雪粳、D_1株高表现受一对或二对以上隐性主效基因控制,并受微效多基因或修饰基因的影响,存在极显著的加性—显性—上位性、加性—上位性和加性效应,Grlc/香雪粳存在极显著的胞质负效应。上述结果,从遗传理论上展示选育高秆隐性恢复系、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克服籼粳交F_1倒伏问题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不同环境下种植的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永久F_2群体,获得2年三环境的永久F_2群体资料。估算纤维品质性状各项遗传方差比值和进行品质性状杂种优势预测。结果表明,永久F_2群体的纤维品质5个性状的遗传方式基本一致,都受加性、显性以及加性和环境互作的影响,纤维长度和伸长率以加性和显性效应为主,整齐度以显性效应为主,马克隆值以加性以及加性和环境互作效应为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纤维比强度的遗传受加性、显性以及互作效应的作用较小,作用不显著。永久F_2群体的杂种优势预测估算结果表明,永久F_2群体的纤维品质性状杂种优势非常小,中亲优势小于3%,并且伸长率性状呈负向杂种优势。试验结果可为合理利用永久F_2群体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杉木雄性不育原株混合授粉子代的开花情况作了观测与分析,初步认为杉木雄性不育性属核质基因作用型,即雄性不育株的细胞核有5对控制育性的隐性纯合基因,细胞质有一种控制不育性的基因,构成雄性不育基因型──S(ms_1ms_1ms_2ms_2ms_3ms_3ms_4ms_4ms_5ms_5)。  相似文献   

12.
用A1,A2不育系与相应的恢复系杂交,再用A1,A2不育系、保持系与A1,A2杂交种交叉杂交,对获得的F1,F2,BC1F1,BC1F2群体进行了育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A1,A2雄性不育性均由两对基因控制,但A1,A2基因互不等位。A1雄性不育系的完整遗传模式为S1N2(ms1ms1ms1'ms1'ms2ms2ms2'ms2'),相应的保持系基因型为N1N2(ms1ms1ms1'ms1'ms2ms2ms2'ms2'),A2雄性不育系的遗传模式为N1S2(MS1MS1ms2ms2ms2'ms2'),相应的保持系基因型为N1N2(MS1MS1ms2ms2ms2'ms2')。A1,A2相应的恢复系核基因型各有6种,其表达方式有明确的对应性,在相应的不育位点,只要有其中一对就可实现对不育系的恢复。分析认为,高粱细胞核、细胞质内均有多种育性基因存在,但是细胞质内的不育基因和细胞核内的不育基因有些是有关系的,有些则是没有关系的,保养有细胞质和细胞核同时具备同样性质的不育基因时,不育特性才能表达,如有一方有可育基因存在,则表现可育,呈对应互作关系。  相似文献   

13.
陆地棉洞A型核雄性不育完全保持系MB的遗传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地棉洞A型核雄自身是一个部分不育系,MB及其杂种F1的散粉性状均表现为连续性分离,且亲本型出现的频率高,表明MB可能带有一些呈数量性状遗传的的ms14的修饰基因,MB大部分植株可观察到小孢子败育现象,败育过程基本类似于473A,但败育时间稍晚,为单核靠边期及其以后,并且部分小孢子能正常地发育成为花粉粒而散粉,表现为部分不育。  相似文献   

14.
我国7个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育性恢复受2个独立遗传的恢复基因控制。笔者建议把它们定名为Rf1和Rf2;Rf1为完全显性,Rf2为部分显性;Rf1的恢复效应大于Rf2。不育株的基因型为S(rf1rf1rf2rf2)和S(rf1rf1Rf2rf2),可育株的基因型为S(Rf1-Rf2-)、S(Rf1-rf2rf2)和S(rf1rf1Rf2Rf2)。经育性基因的等位性测验,可将7个不育系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湘远4-A、中12A和显无A,在2个育性恢复基因位点上与引自美国的哈克尼西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DES-HAMS277的2个育性恢复基因Rf1和Rf2等位且性质相同;第二类是104-7A、NM-1A、NM-2A和NM-3A不育系,在rf1位点上有一个复等位基因rfm1,杂合等位基因rf1rfm1的不育效应大于纯合态rf1rf1或rfm1rfm1的效应,即rf1rfm1对Rf2-起隐性上位作用,从而使等位性测验群体中的不育株比例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5.
茄子雄性不育系苗期植株生长特性与光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茄子不育系苗期生长缓慢的黄化现象,以茄子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为试材,对苗期的生长特性、光合作用以及与生长相关的几个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植株的叶片数、株高、叶绿素、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都明显低于保持系,C/N则高于保持系;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峰值在9:00,次峰值在15:00,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光合生理生态参数有显著差异,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光补偿点和饱和点分别为53μmol/(m2.s)和1365μmol/(m2.s)、43μmol/(m2.s)和940μmol/(m-2.s);CO2补偿点和饱和点分别为93μL/L和1075μL/L、90μL/L和1285μL/L。  相似文献   

16.
用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A)、同型保持系W931B(B)及3个地理来源不同的恢复系WR99032(R1)、WR0088(R2)、WR0108(R3)及其测交后代群体F1(A×B)、F2、BC1a(A×F1)、BC1b(F1×B)、F1a[A×(恢复系×恢复系)F1]、F1b[(恢复系×恢复系)F1×B]作为试验材料,以花粉育性和植株育性指标对不育系的育性恢复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大豆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属配子体不育,3个不同来源恢复系的育性恢复受一对显性主效恢复基因控制,可能还存在微效修饰基因;3个恢复系的细胞质均为可育细胞质;恢复系R1与R2、R3的恢复基因呈非等位性,恢复系R2与R3的恢复基因呈等位性.  相似文献   

17.
Advance in the genetic study on male sterility in plant was reviewed. A dominant gene Ms2(Ta1) for male sterility, which hasa recombination percentage of 31. 16 with the centromere , is located on the short arm of chromosome 4D in Taigu wheat. Dwarfing male sterile wheat is a dwarf marked male sterile material, carrying the gene Ms2 for male sterility and dominant dwarf gene Rht10. The two genes, Ms2 and Rht10, are closely linked with a crossing-over value as small as 0. 18. The linkage character of genes Ms2 and Rht10 was transferred to CS ph1b mutant and octoploid triticale. A female-male sterility controlled by a set of genes and a male sterility carrying double recessive genes were discovered in wheat. The hypothesis of the origin of the male sterile form for gene interaction was proposed. An inheritance mode of fertility in sib-mating progenies of reces sive genic male sterile material in plant was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18.
大豆不育性自然变异的发现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8-2003年从8327份大豆资源和414个大豆杂种后代群体中分别获得11和6个不育新种质。对这17个不育种质与原亲代形态性状比较结果表明10个从大豆资源群体所获得的不育种质与原亲本相似,其不育性可能由基因突变所致。17个不育材料中13个雄性完全不育,4个部分不育,由人工平行杂交试验结果及不育株自然结荚状况可将不育种质的雌性育性分为可育、部分不育和完全不育3类,雌雄育性组合有6种不育类型。17个不育材料中7个为雄性完全不育-雌性可育类型(MS-FF),其中NJS-3H、NJS-4H、NJS-8H具有良好的自然异交结荚能力;2个为雄性完全不育-雌性部分不育类型(MS-FPS); 2个为雄性部分不育-雌性可育类型(MPS-FF);另各有1个分别为雌雄完全不育(MS-FS)、雌雄部分不育(MPS-FPS)和雄性部分不育-雌性完全不育类型(MPS-FS),还有3个表现雄性不育,雌性育性有待进一步分析。遗传分析表明新发现的核不育材料均为由核基因控制的核不育材料。其中NJS-8H(单显性基因遗传的MS-FF类型)、NJS-2H和NJS-12H(单隐性基因遗传的MS-FPS新类型)、NJS-9(可能受双隐性基因控制的MPS-FF类型)、NJS-7H(受双隐性基因控制的MPS-FPS类型)、NJS-10H(花和叶形均异常的MPS-FS类型)等不育性类型为以往未曾报导的。其他材料的不育性均受单隐性基因控制。5个品种大群体测定结果,不育性突变频率为0~1.87×10-4,通过自然变异选择可获得不同类型的大豆核不育种质,应重视自然变异的选择与积累,以供进一步雌雄育性变异与生殖生物学研究及其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19.
以2个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系)、2个春性甘蓝型恢复系、2个春性甘蓝型不育系以及16个由2个春性恢复系与2个半冬性品种杂交选育的新春性甘蓝型恢复系为材料.利用SSR、SRAP、AFLP 3种标记对这些材料的亲缘关系进行研究,同时对新恢复系和相应的亲本恢复系与2个春性不育系间的遗传差异进行比较.3种标记的综合聚类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为0.583处将22份材料分成4类,春性亲本恢复系Ag-5和Qu、2份两春性不育系聚为第Ⅰ类;8份新春性恢复系聚为第Ⅱ类;半冬性亲本LB和5份新春性恢复系聚为第Ⅲ类中;第Ⅳ类包括半冬性亲本305和3份新春性恢复系.16份新恢复系中931-935与2份不育系的遗传距离均小于其亲本恢复系Ag-5与2份不育系的遗传距离,帐23与不育系Ⅰ的遗传距离小于其亲本恢复系Ag-5与不育系Ⅰ的遗传距离,而其余14份新恢复系与2份不育系的遗传距离均大于其相应春性亲本恢复系与2份不育系的遗传距离,说明向春性恢复系中导入半冬性品种遗传成份能有效扩大恢复系与不育系间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20.
韦树谷  叶鹏盛  张骞方  李琼英  曾华兰  刘朝辉  何炼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0953+20956-20953,20956
[目的]选育棉花抗病丰产核雄性不育两用系。[方法]利用棉花优良骨干核不育系GA18,选育出了抗病丰产新不育系RA14、RA15。[结果]RA14、RA15均具有育性稳定、败育彻底、配合力高和植株生长势强等特点;组合测配表明,RA14宜与品质优的恢复系搭配,RA15可与大铃的恢复系搭配。[结论]两个新不育系材料各具优点,可选育出不同类型的棉花新组合,为棉花抗病丰产杂交品种选育提供新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