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开祥 《耕作与栽培》2001,(5):F003-F004
单产 5 0 0kg/6 6 7m2 产量水平的高产示范 ,是毕节地区和贵州大学农学院联合实施的“玉米 6 6 7万hm2 (百万亩 )高产技术应用与研究”科技攻关项目的子课题。纳雍县计划实施面积 2 0 0hm2 ,即 1999年实施 10 0hm2 ,2 0 0 0年实施10 0hm2 。为了进一步探索和总结符合纳雍同类生态条件高寒山区玉米持续发展的高产、高效综合配套实用技术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挖掘玉米生产潜力。课题实施得到了行政、技术单位的重视。结合纳雍实际 ,把高寒山区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综合配套 ,在代表性强的不同海拔区域进行实施。每年实施均超过计划…  相似文献   

2.
玉米小麦间作高产栽培技术海宏文(辽宁省阜新县农业技术推广站123100)冯兴安贾祝武(阜新县沙拉乡农技站)(阜新县大板乡农技站)玉米小麦(简称米麦)间作增产技术是我省“九五”期间重点推广项目。近几年来我们不断摸索米麦间作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积极改进和补...  相似文献   

3.
崔鸣 《作物杂志》1996,12(1):20-21
高寒山区玉米两段覆膜高产栽培技术崔鸣(陕西省安康地区植保站725000)两段覆膜栽培是将拱膜覆盖营养钵培育的玉米幼苗,移栽到覆盖地膜的大田生长发育的一种栽培方法。它是我区农技部门针对海拔1300m以上高寒山区,在推广地膜玉米生产上存在的不能一播全苗……  相似文献   

4.
白菜是城乡人民喜吃的蔬菜之一。如何种出高产、高价、优质、无药害的白菜 ,是山区农民尤其是城郊菜农的强烈追求 ,同时吃到无药害的优质白菜也是消费者的愿望。为此 ,于 1997~ 1999年进行了 3年的白菜栽培探索 ,单产 5 0 0 0kg/ 6 6 7m2 ,商品菜所占比例为二分之一 ,即单产 2 5 0 0kg/6 6 7m2 ,售价 0 8元 /kg ,每季创总产值 2 0 0 0元 / 6 6 7m2 ,除去劳动力、肥料、农药及运输投入 6 80元 ,每季创纯收入 132 0元 / 6 6 7m2 。由于白菜的生产周期仅两个月 ,所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1 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良种白菜良种除要…  相似文献   

5.
邓伟 《种子科技》2000,18(1):43-43
六枝特区地处贵州西部,海拔1200~1400m,年平均温度13.5℃,大于、等于10℃的活动积温3373~4403℃。该地区春暖迟,秋旱早,要到4月底5月初才进入雨季,夏季较低温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在该地区进行玉米制种采用覆膜栽培,以延长玉米幼穗分化前期时间,促进穗大粒多能获得高产。1 规范分带在秋种小麦时必须实行分带种植。配制单交种复合带距为150cm,其中小麦播幅为45cm,配制三、双交种复合带距为160cm,其中小麦播幅不超过55cm;空行幅带不少于110cm(套作玉米带)。该带前作须种绿…  相似文献   

6.
高寒山区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2005—2007年保山市隆阳区西山海拔1 800 m以上高寒山区杂交玉米高产样板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小春作物套种玉米能确保玉米4月20日及4月20日前播种全苗,避过8~9月低温、多雨、大斑病、灰斑病和锈病危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形成穗大、粒多、粒饱的高产性状,并归纳了小春作物套种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高寒山区玉米绿肥聚土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黔 《耕作与栽培》1996,(4):29-29,42
高寒山区玉米绿肥聚土栽培技术初探王新黔(六盘水市农牧局)我市高寒山区由于连年覆膜与土壤施肥不足;加上常年雨水冲刷,地力下降,特别是坡耕地,土壤有效养分差,有机质含量减少,使玉米单产徘徊不前。为此,近年我们引进和探索了绿肥聚土栽培综合丰产技术,在高海拨...  相似文献   

8.
高寒山区优质油菜高产栽培试验杨明寿(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牧局,443513)杨林清,李靖(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油菜研究室)(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火烧坪乡农牧站)经历年实践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秋播油菜一般不能正常成熟,即使能够结实,其...  相似文献   

9.
井陉县地处晋冀交界处,属太行山丘陵干旱、半干旱地区,生产的红小豆是正宗的"天津红"品种,也是河北省外贸出口的名牌.为了有效地提高出口创汇型红小豆的产量和品质,调整种植结构,井陉县农业局技术站开展了夏玉米间作红小豆的开发应用研究,在试验、示范、推广过程中,总结出了适合山区夏玉米间作红小豆的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高寒山区地膜玉米丰产栽培技术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节地区中部包括大方县,毕节县的大部分,织金县、黔西县的少部地区,海拔1200—1600米,是全区主要的玉米生产地带。近年来推广地膜玉米后,平均亩产达到400公斤以上,亩增产100—150公斤,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提高这一地区地膜玉米的产量水平,挖掘地膜玉米的增产潜力,1990年我们在毕节地区科委、计委的立项支持下,首次利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开展了地膜玉米种植密度与施肥问题的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从良种选择、秸秆还田利用、地膜直播、田间管护等方面介绍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陈祖瑶  黄勇  郭国雄  成马丽 《耕作与栽培》2005,(5):F0003-F0003,38
胡萝卜也叫丁香萝卜、红萝卜.属一二年生蔬菜,以肉质根供食用,富含胡萝卜素和碳水化合物,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深受人们青睐。胡萝卜属半耐寒性蔬菜,其肉质根生长适于冷凉气候.幼苗耐旱性与耐热性相对较强,长期以来,胡萝卜栽培以秋播冬收为主。毕节地区地处黔西北高寒山区.夏季气候凉爽,7月平均气温17、6~23、5℃.具有“天然空调”的自然气候特点。为充分利用胡萝卜幼苗期耐热性强的特点,发挥毕节区中高海拔山区夏季气候凉爽的优势,提早胡萝卜供市时期。2004年,实施了胡萝卜夏秋高产栽培相关试验及示范.取得了胡萝卜产量达3003.1kg/667m^2、产值近2500元/667m^2的示范效果,为高寒山区胡萝卜夏秋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深入挖掘旱地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是当前农业生产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的唯一有效途径,也是平塘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唯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是在玉米生育期间.通过地面覆盖一层薄膜。并应用优质中晚熟玉米良种、平衡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等综合配套技术措施,达到增温、保墒、除草、促进早熟,实现高产再高产的一项高科技栽培技术。近几年玉米地膜栽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无霜期短、热量贫乏的冷凉地区,也带动了地膜洋芋、地膜棉花、地膜花生等作物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15.
16.
水稻是毕节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常年播种面积 5万余hm2 ,常年总产量 2 0t左右。由于受海拔高度的影响 ,气温偏低 ,光照不足 ,全区年均温 13.2℃ ,无霜期 2 5 0d左右 ,在水稻生长的 4~ 9月 ,≥ 10℃的积温为 3836 .33℃ ,光照时数为 881h。不利的自然气候条件 ,极大地制约了全区水稻生产的发展。为了寻找新的水稻栽培技术 ,充分挖掘水稻生产的潜力 ,促进水稻生产发展。 1993年 ,引进“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 ,在全区 8县 (市 )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证明 ,水稻旱育稀植能有效地协调水与气温之间的矛盾 ,大大提高成秧率和秧苗素质。早…  相似文献   

17.
李红  周礼伦 《种子科技》2020,(2):37-37,39
近年来,毕节市抢抓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恒大集团帮扶发展养牛契机,大力发展肉牛产业,青贮玉米种植也随之蓬勃发展,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为帮助广大青贮玉米种植户提高种植经济效益和有效降低养牛饲草成本,笔者提出着力抓好种植地块规划、推广适合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的优质专用型青贮玉米品种、提前播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适时收割6项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食品加工业的发展,生姜用途增多,市场需求增大,种姜已成为部分农民致富的一条新路子。但生姜生育期较长,净作栽培土地利用率不高。根据生姜喜阴湿温暖,不耐强光和炎热的特点,与高秆作物玉米配置间作,两者相得益彰,达到姜、玉双丰收。为此,特于1997年在太拥乡南良村对其栽培技术进行探讨,在同等栽培管理条件下,间作的667m2产生姜1455kg、667m2产玉米528.7kg,对照净作生姜667m2产1418kg,间作比净作667m2净增值708.44元(玉米、生姜均按市场最低价1.20元/kg和2.00元/kg计)。下面就其栽培技术作一概述。1土地选择选择肥…  相似文献   

19.
高寒地区旱作春油菜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油菜机械化栽培技术是解决我国北方高纬度高寒地区油菜大面积高产高效生产的关键。作者通过对优质春油菜品种的选育、引进、推广、涂抹技术防除自生油菜、播种、收获机械的革新改造等项关键技术成果的研究应用,并结合多年生产实践提出了建立合理的轮作作体系、良种推广、合理密植、配方平衡施肥、改进施肥方法、加强田间管理、促控结合、建立高产群体结构模式、适期收获等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0.
贾广杰 《种子科技》2023,(18):64-66
小麦、花生和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农作物,其生产效率直接影响农作物的总产量和农民的收入。然而,传统、单一的作物种植方式往往无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也容易导致土壤养分的枯竭。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相关研究者提出了小麦、花生和玉米的间作套种模式,这种模式通过优化种植结构,实现了作物的互利共生,既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又改善了土壤的肥力。文章探讨了间作套种模式要点,以期为提高小麦、玉米、花生产量和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