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Mcda.  GR  陈美环 《中国畜牧兽医》1989,16(5):26-27
奥本(Auburn)大学提出的“性别分群”饲养制度为肉用鸡生产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系统,以提高种鸡繁殖性能。据资料分析确认:该饲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给公鸡饲喂一种专门配方的日粮和特定数量的饲料,来增进公鸡的繁殖性能。目前,现行种鸡的管理实践是为了适应对母鸡的需要,以控制其体重和产蛋率,而对公鸡则会造成超重和脚、腿疾病。随年龄的增加,这将降低繁殖成绩。奥本大学在公鸡营养需要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发现肉用种公鸡对蛋白质的需要显著低于母鸡。事实上,母鸡日粮的蛋白质水平(15~16%)对性成熟年龄的公鸡及其精液的生产是  相似文献   

2.
养好种公鸡,不仅能充分发挥鸡的生产性能,且可提高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因此养好种公鸡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养好种公鸡应采取什么措施呢? 1.喂最佳成分的日粮 种鸡的生产目的是繁殖,因此饲料成分的取舍应依据是否有利于提高鸡的繁殖性能。 能量和蛋白质。经研究证明,繁殖期种公鸡的营养需要量比种母鸡低,最佳范围是代谢能11.0~12.1兆焦耳/公斤。蛋白质11%~12%。此种标准,既能保持繁殖性能良好,又能保持种鸡正常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肉用种鸡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生理特点,对肉用种鸡的饲料在质和量的方面采取一定程度的限制,有助于充分发挥肉用种鸡的繁殖性能及遗传潜力,这是养好肉用种鸡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也是种鸡场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1限饲的目的和作用(1)限饲的目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代种鸡母鸡自由采食2周,公鸡自由采食4周,母鸡从第3周、公鸡从第5  相似文献   

4.
随着肉种鸡育种技术和营养水平的提高,根据肉种鸡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生理特点,对肉种鸡的饲料在质和量的方面采取一定程度的限制,才能充分发挥肉种鸡的繁殖性能,这是养好肉种鸡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也是种鸡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笔者经过对39批次、共计20多万套肉种鸡的饲养实践,总结出了肉种鸡限饲技术的一系列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系列套种鸡产蛋数由1989年的137枚,提高到目前的179枚。一、限饲的目的和作用一般情况下,父母代种鸡母鸡自由采食2周,公鸡自由采食4周;母鸡从第3周、公鸡从第5周开始,一直到淘汰均实行限制饲喂。限制饲养…  相似文献   

5.
种公鸡笼养和人工授精技术在现代种鸡生产中已经普遍应用 ,种公鸡日粮的营养水平与繁殖性能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 ,许多学者对种公鸡配种期日粮营养水平与繁殖性能作了有益的研究 ,这些研究结果推动了我国种鸡生产和种公鸡饲料的生产和应用。1 日粮能量与蛋白质的影响  能量和蛋白质是公鸡营养中的两大重要指标。日粮中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总量或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 ,可改善饲料代谢能的利用和增加能量沉积量。采食过量的蛋白质会降低能量的利用效率。缺乏能量时机体要动用体脂和氨基酸产能 ,缺乏蛋白质时会破坏组织中的氨基酸正常比例 ,…  相似文献   

6.
15周龄至光照刺激阶段是种鸡饲养管理的关键时期。该阶段的目的是尽量减少种鸡性成熟中的差异。满足种母鸡各方面的生理需求,为性成熟做好准备。确保种公鸡生长发育达到理想的体况,保证整个产蛋期维持良好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7.
种蛋受精率是衡量种鸡群繁殖性能的重要技术指标,受种鸡自身状况、饲养管理。授精技术等诸方面因素影响。切实提高种蛋受精率,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种鸡和受精事1.种鸡龄期影响:公母鸡的龄期对受精率都有影响,只有当公母鸡处于同样性活动状态,才能有较高水平的受精率。()公鸡:种公鸡利用年限一般为一年。因在6一比月龄性机能最旺盛,其受精率也最高。(2)母鸡:作为种母鸡最好用一个产蛋年度。随着鸡龄的增加和产蛋持续时间的延长,由于体肥使生殖系统积蓄过量的脂肪,接受精子的次数和数量不…  相似文献   

8.
根据肉种鸡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生理特点,对肉用种鸡的饲料在质和量的方面采取一定程度的限制,有助于充分发挥肉种鸡的繁殖性能及遗传潜力,这是养好肉种鸡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也是种鸡场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笔者通过饲养39批次、共计20多万套肉种鸡,总结出了肉种鸡限饲的一点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现介绍如下:1限饲的目的和作用1.1限饲的目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代种鸡母鸡自由采食2周,公鸡自由采食4周,母鸡从第3周、公鸡从第5周开始,一直到66周淘汰均实行限制饲喂。限制饲养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肉种鸡的生长速度,使体重…  相似文献   

9.
随着养鸡业的迅猛发展,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利用规模效益和集约化生产来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已被国内外养鸡生产者所用。但有了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还必须有科学的、合理的饲养和管理。就肉种鸡而言,目前饲养得最多的是父母代种鸡,数以亿计的肉用仔鸡靠其繁殖,养好父母代肉用种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父母代肉种鸡主要的管理措施不外乎鸡舍环境;限制饲养;公母分饲;饮水控制和通风等。到现在为止,肉种鸡的管理大多以母鸡为标准,而忽视了公鸡管理的必要性,其结果往往是公鸡变得过重而且随着日龄的增长,公鸡的繁殖性能将下降,足…  相似文献   

10.
种鸡的人工授精是指通过人为的方法将种公鸡的精液输送到母鸡体内,让母鸡受精,从而使母鸡所产的蛋具有孵化能力的过程。人工授精技术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优秀种公鸡的利用率;提高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减少种公鸡饲养数量,节省种公鸡饲养费用,同时还可以减少种鸡配种时疫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肉种鸡经过长达24周的培育进入产蛋期,促进和提高种母鸡的产蛋性能,管理好种公鸡的体重及公母比例,最大限度的提高受精率是产蛋期的中心工作。因此,AA+肉种鸡产蛋期饲养管理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红茶末对淮南麻黄鸡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90日龄淮南麻黄鸡种鸡528只(母鸡480只,公鸡4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饲喂添加0.0%(对照组)、0.5%、1.5%、2.5%红茶末4种种鸡日粮,试验持续50 d.结果显示:红茶末有提高母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P<0.05或P<0.01)的作用,适量的红茶末可以改善种鸡产蛋后期生产繁殖性能,提高蛋黄色泽和卵磷脂含量;添加量过大,对蛋壳质量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肉种鸡经过长达24周的培育进入产蛋期,促进和提高种母鸡的产蛋性能,管理好种公鸡的体重及公母比例,最大限度的提高受精率是产蛋期的中心工作。因此,AA+肉种鸡产蛋期饲养管理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正>1种公鸡的管理公鸡采食过多易导致体重过大和腿病的发生,要求公鸡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的用量为母鸡的140%~150%。应喂给12%~13%蛋白质、钙0.9%及磷0.36%的饲料,饲喂的原则是在保持公鸡良好的生产性能情况下,维持最低体重标准。2种公、母鸡同栏分槽饲喂公、母鸡营养需求及饲喂量不同,为避免公鸡体况过肥影响繁殖能力,混养的公、母鸡必须实行分槽饲喂制度。否则,公鸡在采食高峰产蛋料后会很快超  相似文献   

15.
饲养白洛克、考尼斯、星布罗、AA鸡等肉用品种种鸡,一般受精率较低,影响其繁殖。经过多年对肉用种鸡的饲养管理和细心观察,发现不少种公鸡性欲旺盛,善于交配,母鸡配合也较好,然而受精率却不高。经过细心观察发现,在交配过程中,母鸡肛门周围的羽毛和下垂的尾毛是交配的障碍。根据鸡的性交时间短、  相似文献   

16.
刘立军 《当代畜牧》2012,(12):44-45
<正>1人工授精的优越性1.1解决了笼养条件下种鸡的繁殖问题种鸡实行公母分开笼养,彼此没有接触,失去了传宗接代的可能性。采用人工授精技术采收公鸡的精液给母鸡输精,就能根据需要按时收集种蛋,而且获得与自然交配条件下同样的受精率。因此,人工授精是解决笼养种鸡繁殖问题的有效途径。1.2为高效育种提供可能在混养条件下,鸡和其它动物一样,鸡在群中所处的等级地位不同,公鸡和母鸡交配有选择性,不可  相似文献   

17.
鸡场在进行人工授精时总是强调技术动作的规范,而忽略了另一重要因素——鸡体。须知,种蛋受精率的高低不仅和人工授精的操作有关,更主要的是和鸡体有直接关系。这在种鸡人工授精管理中是不能被忽视的。一种鸡饲养管理上常被忽略的问题1强调开产鸡群的饲养管理而忽略育雏、育成鸡群的饲养管理种鸡生产性能如何和种鸡在育雏、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有直接关系,育雏、育成阶段控制得好,种鸡开产后的各项生产性能也好,受精率也高。相反,忽略了加强对育雏、育成鸡群的饲养管理,种鸡开产后不仅产蛋率低,而且受精率也低,各项生产性能都不理想。在种鸡人工授精的管理中,不仅要强调开产鸡群的饲养管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种鸡育雏、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这是关键,是种鸡群高产蛋率、高受精率的基础。2强调公鸡的饲养管理而忽略母鸡的饲养管理种鸡场往往注重公鸡的培育与淘汰,重视公鸡的营养补充与疫病防制,而母鸡却没有被同等重要看待,片面强调种公鸡的作用,而忽略了种母鸡的作用。其实,就种鸡而言,种蛋受精率的高低不仅仅决定于公鸡,也决定于母鸡,两者同样重要。在种鸡的人工授精生产中,不仅公鸡要健康,营养要充足,母鸡也一样。如果母鸡营养不良,很难想象鸡群会有好的产蛋率和受精率;如果...  相似文献   

18.
种公鸡在种鸡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精液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种鸡场的繁殖效率。几种生物活性物质对种公鸡精子质量、氧化损伤、生殖激素和相关分子网络具有调节作用。本文简述了不同生物活性物质对种公鸡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为全面了解生物活性物质对种公鸡繁殖性能的调控作用及在种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饲料的生物学全价性对种公鸡的繁殖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也与能否搞好种鸡人工授精,生产出合格的种蛋有关。产蛋母鸡的饲料生物学全价性问题目前研究的较多,也比较成功;现在还没有较科学的种公鸡饲料体系,一般使用产蛋母鸡饲料,这样不是很科学的。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参照一些相关的资料,谈一些看法。1蛋白质  种公鸡要求在各种必需氨基酸和氨基酸平衡的条件下,日粮含蛋白16%。在必需氨基酸中,精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直接参与精子的形成过程。因此,在种公鸡日粮中,适量补充精氨酸(不超过0.5%)对增加精子密度是很有效果的。2能量…  相似文献   

20.
<正>1加强珍珠鸡种鸡的饲养管理珍珠鸡种鸡饲料及微量元素的组成不仅影响珍珠鸡的产蛋量和健康状况,而且影响受精率,因此种鸡的营养物质要全面,饲喂技术要讲究。应选择体健、生产性能高的公鸡和产蛋性能好的母鸡进行交配,同时要避开血缘关系,以避免造成近亲繁殖。种鸡雌雄配比应掌握在3∶1~6∶1左右。公鸡配种1年以后,精力会有所下降,母鸡也有类似状况,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