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绵刺叶表面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扫描电镜对绵刺叶表面结构进行观察 ,结果表明 :上下表皮都被有表皮毛 ;具有发达的角质层 ,为粗糙角质层 ;叶缘、叶缘与中脉之间、中脉处的表皮细胞的形态构造差异较大 ;在上下表皮都有气孔分布 ,气孔下陷 ,但气孔的保卫细胞相对副卫细胞突出 ,在上表皮的中脉处有气孔分布 ,下表皮的中脉处无气孔分布。  相似文献   

2.
王颖  巩如英  彭红丽  徐迎碧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4039-4040,4056
通过对秦皇岛市滨海地区野生盐生植物肾叶打碗花进行调查与分析,初步探索了肾叶打碗花的生长特性和经济价值,阐述了肾叶打碗花在园林绿化中的观赏应用价值,认为其在园林观赏方面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前景,并提出了在滨海地区园林应用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木兰科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木兰科Magndiaceae 7属16种植物的叶表皮特征.结果表明:木兰科植物叶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垂周壁呈不同程度的波状弯曲;气孔器分布于下表皮,其长轴取向不规则,除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为平列型与无规则型并存外,均为平列型;不同属种的上下表皮细胞大小、细胞垂周壁的波状弯曲程度和气孔器密度均存在差异,可为属种的划分提供实验证据.图3表1参10  相似文献   

4.
黄河三角洲优势盐生饲用植物——风花菜及肾叶打碗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835-6836
对风花菜、肾叶打碗花两种优势耐盐饲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分布、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及经济价值进行了研究,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利用及保护植物。  相似文献   

5.
以百合科的吉祥草(Reineckia carnea)、万年青(Rohdea japonica)、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和萱草(Hemerocallis fulva)4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学显微技术进行叶表皮特征的观察,测量并统计表皮细胞长宽、气孔大小、气孔密度等参数,初步分析了4种植物叶表皮解剖结构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结果表明:4种植物叶表皮细胞具有长、短细胞之分,细胞形状多数为长矩形、椭圆形或近圆形,均无副卫细胞;4种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大小、形状、气孔密度、气孔与周围表皮细胞相对位置,以及气孔器在上下表皮的分布等特征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
中国鹅绒藤属(萝藦科)植物叶表皮微形态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环境扫描电镜对13种及1变种分布于中国的鹅绒藤属Cynanchum(萝藦科Asclepiadaceae)植物叶表皮进行观察,以了解鹅绒藤属植物叶表皮细胞轮廓、角质层纹饰、气孔器形状与外拱盖内缘、毛被等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鹅绒藤属植物的叶表皮形态具有较高的多态性,而在特定类群中也有相似性,体现在表皮细胞轮廓多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多数种类上表皮气孔不明显,下表皮均有气孔分布,且多数气孔形状为非内陷或浅内陷,气孔外拱盖内缘多为浅波状,上、下表皮均具有较厚角质层,多数种类叶上、下表皮均无毛.叶表皮形态学结果支持将刺瓜C.corymbosum、海南杯冠藤C.insulanum和线叶杯冠藤C.insulanum var.lineare放在同一个组.  相似文献   

7.
运用冷冻切片技术,用光学显微镜对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C.G.&Th.Nees)Bl.〕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阴香叶为典型的异面叶;上下表皮均由一层排列紧密形状不规则细胞组成,上表皮细胞外角质膜较厚;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上,气孔类型为无规则型;叶肉组织不甚发达,具分泌腔,栅栏组织由1~2层排列疏松的柱状细胞组成,海绵组织有发达的胞间隙,横切面上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之比为1∶1.6;主脉发达,为外韧维管束,具有厚壁细胞组成的维管束鞘,侧脉有发达的由厚壁细胞组成的维管束鞘延伸区。这些特征反映出阴香叶片结构与其生长环境之间的适应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3种黄连叶片表皮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三角叶黄连、峨嵋黄连、味连等3种黄连的叶片气孔长度、气孔指数、气孔密度及气孔周围细胞数等表皮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黄连叶片上下表皮细胞形状均为不规则型,叶片上表皮细胞垂周壁以波纹型为主;叶片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有深波纹型、波纹型和浅波纹型,其中三角叶黄连以深波纹型为主。3种黄连叶片气孔分布在下表皮,属于无规则型。SSR测验气孔长度、气孔指数、气孔密度及气孔周围细胞数等均表现种内差异性比种间差异性大。  相似文献   

9.
对狗牙花的花瓣表皮、花冠筒和花萼的气孔分布情况及花发育过程中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狗牙花花瓣的上表皮没有气孔存在,花瓣的下表皮有气孔存在.外层花瓣下表皮的气孔指数和气孔密度均极显著的大于内层花瓣;在花萼外表皮和花冠筒外表皮有气孔存在.从第1~4阶段,花瓣下表皮和花冠筒外表皮的表皮细胞密度逐渐变小,花萼外表皮的表皮细胞密度逐渐增大;花瓣下表皮和花萼外表皮的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在第1阶段变小,从第2阶段开始又逐渐增大;花冠筒外表皮的气孔指数和气孔密度呈变小趋势.第1、第2和第3阶段气孔指数和气孔密度在花萼外表皮最大、花瓣下表皮最小,第4阶段花冠筒外表皮的气孔指数和气孔密度小于花瓣下表皮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研究湖南地区黄精属5种植物的叶表面显微特征。方法 采用剥撕法分别撕取叶上下表皮,用水合氯醛透化法制片,利用光学显微镜对植株成熟叶片中气孔的几项指标:气孔密度、气孔大小、气孔指数、气孔形态、气孔分布特点等进行观察;同时观察不同种植株的上下表皮细胞的异同。结果 5种黄精属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在表皮细胞的大小、垂周壁的样式、气孔特征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结论 这5种植物的叶表面显微特征可作为湖南地区黄精属植物种间分类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5个薄荷品种叶片为试材,采用透明胶布粘取法对其叶面气孔作了研究,结果表明:5个薄荷品种叶面的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分布,气孔形状近圆形,属横列型。上表皮的气孔长度、宽度均大于下表皮,上表皮的气孔密度小于下表皮。其中,葡萄柚薄荷上、下表皮的气孔长度、宽度均最大。皱叶留兰香的下表皮气孔密度最多,上表皮气孔密度以葡萄柚薄荷最多。通过运用上、下表皮气孔的长度、宽度和密度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与利用下表皮气孔密度进行比较的结果完全一致。因此,可利用气孔密度进行薄荷品种的鉴定。  相似文献   

12.
邵世光  郑典元  许云华  张雷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599-10600
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对牛蒡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牛蒡叶为典型异面叶。上表皮具极少的表皮毛和多数棒状的粘液毛,气孔数较下表皮少,气孔与表皮细胞平齐,同时存在拱起气孔;下表皮密被绒毛。叶肉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两者厚度比为5∶3,栅栏组织2层。中脉具3个维管束,小脉外具一层维管束鞘,具有典型的C4植物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不同居群假俭草叶片比较解剖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 15个不同居群的假俭草叶片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的研究 .结果表明 :这些假俭草在气孔密度、表皮细胞长度、表皮细胞宽度与厚度、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叶肉层厚度、维管束直径的大小等方面有显著的差异 .在多数情况下 ,匍匐枝气孔密度要大于相应的直立枝的气孔密度 ,匍匐枝气孔密度的变幅是 111 3~ 171 98个 mm2 ,而直立枝气孔密度的变幅是 90 91~ 14 6 2 2个 mm2 ;直立枝下表皮细胞长度要大于相应的匍匐枝下表皮细胞长度 ,直立枝下表皮细胞的变化范围是 93 75~ 12 3 0 7μm ,而匍匐枝下表皮细胞的变化范围是 76 94~ 99 92 μm ;直立枝上、下角质层的厚度要大于相应匍匐枝的上、下角质层的厚度 .对测定的数量指标进行了聚类分析 ,将其分为 6大类 .  相似文献   

14.
白三叶营养体的形态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普通石蜡切片 ,显微镜观察 ,照相 ,观察白三叶营养体结构形态 ,扫描电镜观察叶结构。结果表明 ,一株成熟的白三叶植物 ,是由一系列不同年龄、不同发育阶段的匍匐茎组成的。一年生、二年生和三年生的匍匐茎在木质部导管的行数上明显不同。叶子为完全叶 ,属于小型叶 ,表面不具有 V型标志。叶是一个典型的异面叶 ,具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成熟的叶两面都有气孔 ,其数量叶下表面明显高于上表面 ,上表面小且凹隐。在下表面气孔完全暴露 ,多数是开放的 ,而上表面的气孔多数是关闭的。上表面蜡质成网状 ,而下表面形成蜡板或蜡片。叶柄含有 5个维管束 ,其中中间 3个较大 ,边缘两个较小  相似文献   

15.
陈乃东  李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5):186-188
[目的]比较霍山石斛野生植株、组培植株与河南石斛的叶表皮微形态结构特征,为霍山石斛的真伪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霍山石斛野生植株、组培植株与河南石斛的叶表皮微形态结构,并测定气孔器密度、分布及气孔指数等。[结果]3种石斛叶的上表皮细胞多为规则的六边形,霍山石斛野生植株、组培植株下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形和近多边形,河南石斛的下表皮细胞为多边形,3种植物垂周壁式样相似;3种石斛叶的上表皮均无气孔,下表皮气孔无规则分布,霍山石斛野生植株、组培植株与河南石斛气孔长宽比分别为1.12、1.55、1.31,气孔器密度分别为109、156、94个/mm2,气孔指数分别为8.9%、12.5%、8.2%。[结论]霍山石斛野生植株、组培植株与河南石斛叶表皮细胞形状、气孔分布、垂周壁式样均比较相似,难以作为分类的依据。气孔器形状、密度、大小表现出比较稳定的差异,可以作为这3种石斛之间区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显微镜观察了四方麻根、茎、叶的横切面及其粉末特征。结果表明,四方麻根皮层有石细胞散在,内皮层明显,韧皮部内有石细胞,有髓部;茎韧皮部外侧有石细胞和石细胞群,中空;叶上、下表皮的气孔均为不定式气孔;粉末中可见腺毛和石细胞等。  相似文献   

17.
通过石蜡切片显微观察,研究园艺观赏植物金心吊兰叶片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①金心吊兰的叶片为等面型叶,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的表皮细胞组成,上表皮厚度约为下表皮的2倍,气孔分布于下表皮,叶肉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叶脉结构简单,由木质部、韧皮部和机械组织组成;②园艺栽培变种金心吊兰的叶片更厚,主要叶细胞更大,不同于叶片全绿的原变种宽叶吊兰;③金心吊兰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和叶绿体的发育对叶表皮和叶肉组织的发育起着一定的抑制作用,其黄色条纹区叶细胞明显较绿色条纹区大。  相似文献   

18.
聂江力  裴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626-14627,14638
[目的]为连翘的鉴别及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徒手切片法及临时装片对连翘叶的解剖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连翘叶为典型的异面叶,叶上、下表皮均有腺毛及非腺毛分布,下表皮腺毛较多,气孔只分布于叶下表皮,气孔指数为15.3%-20.7%,上表皮无气孔;叶肉有栅栏和海绵组织之分,栅栏组织为2列,叶的主脉处维管束为外韧性,木质部导管8-9列。[结论]连翘叶的解剖结构与其生理功能及生态环境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9.
Tomatoes, peppers and eggplants' seedings were used as experiment materials to study the leaf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solanaceous vegetable crops by using blot observation method. Results showed that an increasing trend was presented at the density of cells and stomata in upper and lower epidermis, but a declined trend was presented at the cells' diameters and the size of stomata with the joint position rising. At the same joint position, no matter in adaxial side or abaxial side,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among cells diameters, size of stomata, density of cells and stomata.  相似文献   

20.
糜子叶表面抗旱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糜子适应干旱的机理,对糜子叶表面抗旱结构特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糜子上下表皮都被有表皮毛,具有发达的角质层,下表皮为粗糙角质层;叶上、下表皮细胞形状规则,细胞表面凹凸明显,由长型细胞、短型细胞组成,基本上顺叶长轴成行排列;在上下表皮都有气孔分布,气孔下陷,但气孔的副卫细胞相对保卫细胞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