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旱作农业是在水资源严重短缺条件下,通过旱地农业结构和一系列旱作技术措施,不断提高地力和天然降水的有效利用率,靠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实现农业稳产和平衡增产,使农林牧等综合开发的农业.具体而言就是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等地区,即在年降水量250~800毫米之间的地区,不靠灌溉而采用一系列抗旱农业技术进行生产的雨养农业.全球1.4平方千米×109平方千米的耕地面积中,有灌溉条件的耕地仅占15.8%,其余都是靠自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我国的旱作农业地区范围很大,约占国土陆地面积的56%,全国的耕地面积约19亿亩,60%以上为旱地,仅7.2亿亩为灌溉地,因此,旱作农业的丰歉,与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未来粮食安全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旱作农业就是在难以供水的旱地,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应用综合配套技术,挖掘自然降水利用率的生产潜力,实现旱作稳产高产的农业生产活动.选用推广抗旱品种,是发展旱作农业的前提,调整旱地作物结构和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3.
毕节地区地处黔西北,全区耕地面积101.2万hm^2,其中旱地耕地92.36万hm^2,占全区耕地面积的91.26%,是典型的雨养旱作农业山区.结合毕节地区实际,从旱地耕作模式和耕作技术等方面对旱作农业优质高效耕作技术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乐都县旱作农业的生态条件,基本特点和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旱农业发展的对策,即树立开发以旱地为主体的战略思想,强化改变生产条件的基础工作,走综合开发的道路,因地制宜,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旱地效益农业等综合旱作农业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地域广阔,旱地面积大,农业生产主要依赖自然降水,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系统阐述了旱作农业的基本概念,发展旱作农业的意义和必要性。针对黑龙江省自然条件和生产实际,提出了发展旱作农业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属重点国扶县,总面积2912.97平方公里,全县90%以上的人口是农业人口,94%的耕地是山旱地,农业增加值占GDP的近一半,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处于大旱大灾、小旱小灾,年年受灾、年年抗旱的被动局面。近年来,通过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初步走出了一条旱作农业区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忻州市位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旱地的面积比较大,旱地面积占总耕地的70%以上,严重制约着我市农业发展。忻州市发展传统有机旱作农业历史悠久,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机旱作农业生产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但是在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当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忻州市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今后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提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是挖掘旱地农业潜力、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升级旱地特色农业的时代发展要求。通过解析有机旱作农业的内含及豫西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的意义,初步提出了豫西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的举措。  相似文献   

9.
<正>甘肃省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自然条件严酷,农业基础薄弱,抗灾能力低,生态环境脆弱。是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省份,旱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中东部黄土高原区,全省现有耕地5200多万亩,其中旱地面积约360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0%,涉及10个市(州)69个县(区),人口17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0%。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旱作农业发展,十年来始终把旱作农业放在全省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0.
5月初,中央财政下拨2013年旱作农业技术推广资金7亿元,支持华北、西北等7省区开展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财政部农业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资金支持内容包括旱作栽培和耕作所需地膜等物料补助、抗旱耐旱农作物新品种、新机具及新材料补助,同时鼓励"以旧膜换新膜"方式支持地膜等农业废弃物回收  相似文献   

11.
基于此,主要结合旱地耕种的缺水特点,分析旱地耕种作业、用地及养地相互结合的旱作耕种模式。有效确保旱地土壤中含有的水分、营养成分、热量以及氧气等的比例合理,从而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并指出提高旱作农业生产的抗旱栽培技术、精选种子以及合理密植技术,从而能有效指导耕地耕种工作。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扎兰屯市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资源状况和耕地类型,旱地占耕地的比例。干旱是影响作物高产的关键因素,目前旱作农业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旱作农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田野 《甘肃农业》2015,(5):31-33
<正>旱作农业是在水资源严重短缺条件下,通过旱地农业结构和一系列旱作技术措施,不断提高地力和天然降水的有效利用率,靠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实现农业稳产和平衡增产,使农林牧等综合开发的农业。具体而言就是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等地区,即在年降水量250~800毫米之间的地区,不靠灌溉而采用一系列抗旱农业技术进行生产的雨养农业。我国的旱作农业地区范围很大,约占国土陆地面积的56%,全国耕地的60%以上为旱地,因此,旱作农业的丰歉,与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未来粮食安全有密切的关系。2014年,甘肃省全年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面  相似文献   

14.
云南是一个以旱作农业为主的高原农业省,75%的耕地分布在山区,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滞后,灌溉设施缺乏,有效灌溉面积为2276万亩(1亩=1/15ha),占常用耕地的36.13%,干旱缺水是云南农业的主要障碍因素。在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农业发展瓶颈的今天,各国的节水农业专家都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层次来研究解决这一问题,积极开展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研究,为此,在国家农业部的支持下,我们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的旱地上开展了等高聚土垄作节水技术研究,为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挖掘旱地的生产潜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环县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耕地的98%为旱地,全年降水量300-450mm,且年际分布不均,多集中在7、8、9月。近年来干旱越来越严重,传统耕作制度不利于抗旱生产。如何通过农业耕作技术改善土壤结构,最大限度地吸纳自然降水,提高降水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是旱作农业技术的基本任务。为了探索旱作农业土壤耕作技术,从2003年开始,我们连续4a对传统耕作方式与春免耕和浅耕进行了对比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春免耕和浅耕的效应及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供旱作农业区技术人员和农民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机械化深松技术的应用及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的主要干旱国家之一,旱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的75%。多年来,农田干旱、地表裸露以及水土流失一直是阻碍旱作农业发展的难题。本文阐述了我国东北地区的耕作现状,通过分析机械化深松技术在我国东北地区应用的必要性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施机械化深松技术是发展旱作农业的关键,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张振明 《吉林农业》2011,(5):206-206
定西市农业基础条件薄弱,80%以上的耕地是山旱地,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也就是旱作农业。该技术的推广不仅解决了山旱地区农民的口粮问题,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渠道,而且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大量饲草饲料,显著提高了旱作农业区的综合生产能力,解决了新时期旱作农业科学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旱作农业增产技术□邢作山旱作农业(或称旱地农业、雨养农业、非灌溉农业),并非传统认识上的旱地生产,而是在没有灌溉条件下,实行农林牧综合治理,采用旱作农业措施,把旱地耕作的传统经验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自然降水,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实现旱地高...  相似文献   

19.
<正> 井陉县地处河北省西部太行山区,全县总面积1381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318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8.8万,耕地面积241.35km~2,其中旱地120.5hm~2,占耕地面积的50%。受干旱制约,大面积旱地广种薄收,八十年代旱地平均667m~2产仅117.4kg,严重制约了井陉县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1989年后,他们依靠科技改造和提高传统农业,下大力开展了旱作农业技术的试验、示  相似文献   

20.
郑州市的大部分农业生产区域属于半湿润易旱区,降雨季节与主要农作物需水关键期错位,时空分布不均,春旱和初夏旱发生频率高。郑州市的旱作农业生产区域主要分布在荥阳、巩义、登封、新密、新郑等地的低山丘陵地区,旱地面积约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