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的有机化学教科书中,主要用电子效应的理论来解释有机分子的酸碱性。但是在液相中测定时,常与上述理论相矛盾。本文应用溶剂效应的理论;结合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全面地论述了胺类的碱性和羧酸的酸性,解释了电子效应所无法解释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运用量子化学方法(PM3)计算了6种标题物的结构参数,并对标题物对油菜生长调节活性与其分子右侧苯环上取代基的电子效应之间的相关性及取代基的电子效应(δ)与分子的结构参数之间的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相关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类新型的氮正离子,探究N-酰基-N-烃氧基氮正离子与不同取代的芳香烃发生分子间的亲电取代反应。探讨了空间效应及电子效应对分子间亲电取代反应的影响,合成了可望作为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新母核的化合物。该类反应的深入研究为其在有机合成和药物合成及修饰方面奠定了理论和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应该重视有机化学中“空间效应”的教学马秀琚(北京农学院基础部,北京102208)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普遍存在于有机化学中,它们对化合物的性质都产生着重要影响。空间效应有时能削弱甚至抵消电子效应的作用,是有机化学基础理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但一般农业院校有...  相似文献   

5.
蔡渡江  王联结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509-20510
依据氨基酸侧链基团的电子效应,将17种氨基酸(Pro、Gly、Cys除外)划分为供电子效应氨基酸、吸电子效应氨基酸、弱电子效应氨基酸3类。并计算了该分类情况下氨基酸二级结构的倾向性因子,为了更好的说明该分类与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关系,经讨论得到一个最终的分类结果。该结果很好地说明了氨基酸对于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6.
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例如有机卤代物、有机农药和苯系物等。过氧化物常被作为自由基前驱体。基于过氧化物类芬顿系统是实现环境中有机污染物修复的有效技术手段,通过产生羟基等自由基将环境中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易分解的小分子、CO2和H2O。本文综述了部分学者对过氧化物类芬顿体系降解环境中有机污染物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阐述了氧化物类芬顿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过氧化物类芬顿体系修复环境中有机污染物提供理论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生物科学发展的现阶段,对于复杂的生命现象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也就是说生命现象归结为分子的形成、运动及变化的过程。这些分子主要是有机分子,生命运动就是这些有机物的运动。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子内氢键定义的介绍,论述氢键对有机物物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影响,揭示理论可以指导并可在实践中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N—硝基苯基脲衍生物构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6种标题物在500mg/kg浓度下对水稻的成活、根长和根鲜重具有促进活性作用,对茎长、地上部鲜重有抑制活性的作用,其活性与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和结构参数,诸如化合物的σ参数、前线分子轨道能级、3个Cl原子的民荷及酰胺基团中C-N键的键长和键级等之间的相关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0.
场效应在有机化学中应用较为广泛,但现行的不少教材中对场效应并未提及。本文就场效应对有机分子的酸性和反应活性的影响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1.
农药在环境中的光化学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立庆  方娜  刘国光  姚琨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012-5014
介绍了农药在环境中光解的原理和影响农药在环境中光解的一些重要因素。环境中有机光敏物质,无机光敏物质,其他种类的农药分子以及土壤的水分等都会对农药的光解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可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本文拟就空间结构表示式与分子旋光性之间的关系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3.
近红外荧光探针主要有有机荧光分子、量子点以及稀土配合物和单壁碳纳米管等,具 有较强的信噪比以及组织穿透力。本文主要是以有机荧光分子作为侧重点,分析近红外荧光标 记探针的性质以及相关的性能,并从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结论和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应用出发,探 究免疫分析中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应用现状,特别是在临床诊断标准分子免疫中的应用,并展望 了近红外荧光探针对免疫层析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从电负性的大小,离解能、杂化以及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等方面对酸碱强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有机材料中单重态激子的裂变过程,由于其在有机光伏器件中的潜在应用而成为一个科学研究的热点.传统的观点采用电荷转移模型来解释激子裂变过程,即认为2个参与裂变的分子之间通过两次的电荷转移来实现分子状态的改变.而在电荷转移的物理图像中,又包括双空穴转移方式和双电子转移方式两种可能性.为了检验电荷转移模型的合理性,将能够发生激子裂变过程的红荧烯分子分别混合于其他4种有机分子中,这4种有机分子被当作间隔分子,用来分离混合膜中掺杂的红荧烯分子.对红荧烯分子与间隔分子,二者间HOMO能级的能量差构成空穴转移的隧穿势垒,而二者间LUMO能级的能量差构成电子转移的隧穿势垒.对4个样品发光衰减曲线的测量与分析表明,激子裂变的速率与电子隧穿势垒的高度具有明显的关联,这从实验角度首次印证了双电子转移模型而否定了双空穴转移模型.  相似文献   

16.
应用ChemWindow绘图软件对50个有机酮化合物作图,通过SymApps程序计算分子3D构型得到其分子空间坐标.在Wiener指数基础上定义了空间距离指数YW,利用该指数计算分子空间坐标,并对有机酮的理化性质进行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研究,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有机酮化合物的沸点,色谱保留指数和摩尔折射率与距离指数YW的QSPR模型,相关系数均大于0.9.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工业废水对于环境有极大的污染影响,本文重点针对工业废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和己内酰胺工废水中无机氮进行分析,分别采用顶空气气相色谱-质谱法和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分析,定性定量分析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构成和相对含量,实现工业废水有机污染的监测和控制,并评估处理工艺对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8.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稳定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明确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固持(Carbon sequestration)的影响,系统分析2000—2018年农田生态系统中,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稳定化(Stabilization)影响的相关研究文献。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并不直接影响土壤有机碳本身的稳定性(Stability),而是通过改变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及有机碳分子结构(Molecular structure)促进土壤有机碳稳定化,增加土壤固碳。未来研究重点应在阐明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外源有机碳的投入(主要源于作物秸秆)与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关系,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以及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分子结构及其对有机碳稳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分子模型的应用已很普遍,它可以对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给我们一个清晰的形象,特别是复杂的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从而有利于我们理解分子的理化和生理性质,反应的立体化学和机制等。人们在探索复杂天然产物的结构中,虽有近代四谱技术,但有时也还要靠“打结构”来最后确定分子中某些原子和基团的位置,因而国内外著名化学家都很重视分子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 有机化学是应用生物科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生物科学发展到现代进入一个从分子水平来认识生命本质的重要阶段。生物体内除了水以外,主要是由有机化合物组成的,“分子生物学”的分子是有机分子。生物过程,归根结蒂,是一个有机化学的问题。有机化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当今已成为一门内容丰富,系统性很强的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