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淡水经济型养殖鱼类,其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发展前景良好,经济价值较高。文章综述了黄颡鱼对蛋白质、氨基酸、能量、脂肪、维生素与矿物质等营养物质需求量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黄颡鱼配合饲料配方的开发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黄颡鱼俗称黄姑、嘎鱼、黄腊丁等,属鲇形目、鲿科,是黄颡鱼属的小型淡水经济鱼类的统称,我国长江、珠江等各大水系均有分布,以长江中下游的池塘、湖泊、溪流中最为广泛。近年来,生物学特性、营养素需求、健康养殖技术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及黄颡鱼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大大促进了我国的黄颡鱼养殖产业的发展。我们简要综述黄颡鱼对各主要营养物质的需求,并介绍其营养生态型膨化饲料的配制方法。一、黄颡鱼的营养需求1.对蛋白质及必需氨基酸的营养需求黄颡鱼食性杂偏肉食性,蛋白质是其生长及体增  相似文献   

3.
黄颡鱼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本文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归纳研究,对黄颡鱼的形态特征、生态、食性与摄食节律、年龄与生长、行为学、生理生化、遗传学、繁殖生物学等生物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黄颡鱼养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比较系统详实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和民  欧阳敏 《水产养殖》2004,25(1):46-48
黄颡鱼的营养研究现阶段主要体现在食性分析、肌肉营养成份的测定等基础研究上;而营养需求上的研究主要体现在配合饲料配方上的饲养试验,对于确定某种营养素的需要量研究还未见报到;在黄颡鱼驯食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诱食剂的应用、投饵方式、投饲量的确定等,为进一步研究黄颡鱼的营养和配合饲料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营养学研究主要体现在食性分析、肌肉营养成份的测定等基础研究上,而营养需求上的研究主要体现在配合饲料配方上的饲养试验,对于确定某种营养素需要量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综迷了黄颡鱼对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无机盐的需要量.黄颡鱼配合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含量(稚幼...  相似文献   

6.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营养学研究主要体现在食性分析、肌肉营养成份的测定等基础研究上,而营养需求上的研究主要体现在配合饲料配方上的饲养试验,对于确定某种营养素需要量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综述了黄颡鱼对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无机盐的需要量。黄颡鱼配合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含量(稚幼鱼)为39%~45%、(成鱼)为34%~38%,脂肪的适宜含量为7%~9%,碳水化合物的适宜含量为20%~23%、粗纤维的适宜含量为5%~6%,无机盐的适宜含量为1%~2.5%。  相似文献   

7.
黄颡鱼     
《海洋与渔业》2008,(4):33-33
【品种来源】采自自然水域或人工驯化养殖培育。 【特征特性】黄颡鱼是一种小型名优经济鱼类,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耐低氧,抗病能力强,属于偏杂食性的肉食性鱼类。江黄颡鱼,又称瓦氏黄颡鱼,是该种类中生长个体最大的品种,通常个体在250克左右,最大个体达1850克。  相似文献   

8.
<正>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隶属于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是我国重要的小型经济鱼类,其肉质细腻、少细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近年来,黄颡鱼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养殖规模也日益扩增。  相似文献   

9.
嘉陵江黄颡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仕梅  罗莉 《畜禽业》1999,(6):65-67
用配合饲料Ⅰ、配合饲料Ⅱ、白鲢肉、泥鳅肉、猪肉和田 肉等六种饵料,在室肉循环水簇缸内饲养黄颡60d,试验结果表明:①六种饵料在黄颡鱼消化道中出现率为:配合饲料Ⅰ、白鲢肉〉田螺肉、猪肉〉泥鳅肉、配合饲料Ⅱ。各试验组的增重效果表现出与前者一致的关系。②胃、肠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明显啬表明黄颡鱼具有较强的消化能力。③在水温21℃,黄颡钱耗氨率为144mg/h.kg,比养殖前增高了13.8%,窒息点在0.  相似文献   

10.
为评估商品规格杂交黄颡鱼的食用营养价值,对杂交黄颡鱼[Pelteobagrus fuividraco(♀)×P.vachelli(♂)]、雄性瓦氏黄颡鱼和黄颡鱼商品鱼的形体指数、出肉率和肌肉的营养组成、氨基酸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杂交黄颡鱼的肥满度与雄性黄颡鱼无显著差异;杂交黄颡鱼的胴体率、含肉率和脏体比均与雄性瓦氏黄颡鱼及雄性黄颡鱼无显著差异(P0.05)。杂交黄颡鱼肌肉水分含量最高,脂肪含量最低,而蛋白质和灰分含量与雌、雄黄颡鱼均无显著差异;雄性瓦氏黄颡鱼肌肉中水分、蛋白质和灰分的含量较低,脂肪含量最高;杂交黄颡鱼肌肉的氨基酸总量和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与黄颡鱼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雄性瓦氏黄颡鱼(P0.05);杂交黄颡鱼肌肉脂肪中C22:6n3的比例和n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的比例与雌性黄颡鱼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高于雄性瓦氏黄颡鱼,均低于雄性黄颡鱼。试验表明,杂交黄颡鱼的体形和出肉率与雄性黄颡鱼一致,其肌肉为低脂蛋白食品,营养价值与黄颡鱼接近。  相似文献   

11.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俗称嘎牙子,是常见的底栖杂食性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然水体中,因其对环境适应力强、养殖经济效益高而深受养殖者欢迎。吉林省2000年开始黄颡鱼的商品鱼养殖,鱼种来源主要从江、河、湖、库中捞取,由于天然苗种资源不足,致使养殖生产受到制约,养殖面积逐渐减少。为了解决黄颡鱼苗种不足的问题,2001年,我们进行了池塘培育黄颡鱼鱼种试验,并获得成功。在此基础上,2002年,我们又实施了该项技术的推广,推广面积248.5亩。现根据推广的情况和生产中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将池塘培育黄颡鱼鱼种技术介绍…  相似文献   

12.
黄颡鱼属鱼类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从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五个方面概述了黄颡鱼属鱼类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黄颡鱼隶属鲶形目,鱼危科,黄颡鱼属,分布广泛,是一种小型的淡水经济鱼类,属杂食性,经过驯化可用配合颗粒饲料投喂,是具有开发前景的品种。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01年池塘养殖亩产可达400kg以上,每尾平均体重达100g~150g,可以极大提高渔民的经济效益和收入水平。现将黄颡鱼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的池塘,面积3亩~10亩,最好不选淤泥厚的老化池塘。每个池塘配备1台1.5kW~3.0kW的增氧机。用生石灰按常规方法进行干塘曝晒和清塘消毒,以杀灭敌害生物和病原菌。注水1.5m左右。二、鱼种放养投放鱼种要求…  相似文献   

14.
黄颡鱼隶属鲇形目、鳞科、黄颡鱼属,广泛分布于我国内陆水域中,营底栖生活,是我国主要的小型野生经济鱼类。由于雄鱼精巢的特殊结构,又挤不出精液,故人工授精困难,受精率和出苗率低,严重影响该鱼的苗种数量。根据近年来的实践向大家介绍一种简易半人工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5.
黄颡鱼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已成为市场畅销的养殖品种。其养殖面积正逐年增加,产量也在不断提高。现将其养殖方法做以简单介绍,为广大养殖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黄颡鱼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伯文 《水利渔业》2000,20(3):27-27
1997年 5~ 6月进行黄鳝人工繁殖 ,催产亲鱼 50组 (♀ :♂ =1∶ 1 ) ,产卵 2 7万粒 ,人工授精率2 0 %~ 89%,孵化率 60 %~ 90 %,出苗约 1 6万尾  相似文献   

17.
黄颡鱼的疾病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受请于十几个养殖场,看到了许多种的黄颡鱼的病鱼,但危害最严重的只是下面几种,我们根据其得病的症状,作了一些处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我们较常见的黄颡鱼的得病情况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细菌性疾病1.肠炎病病鱼肛门红肿,腹部膨大,食欲减退,离群独游,游动缓慢。解剖  相似文献   

18.
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野生黄颡鱼成熟亲本通过人工催产、授精、孵化等措施,进行黄颡鱼人工繁殖。2001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催产率平均为73.6%,受精率平均为72.7%,孵化率平均为76.8%。生产1.0--1.5cm苗种316万尾。  相似文献   

19.
黄颡鱼配合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礼 《内陆水产》2003,28(9):35-37
黄颡鱼肉味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少,是一种小型名优淡水经济鱼类。近年来,由于人们对黄颡鱼认识程度不断提高,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价格稳中有升,而且黄颡鱼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也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出口创汇的优良品种犤1犦。养殖黄颡鱼经济效益显著。饲料是黄颡鱼养殖的主要成本之一,为了节约饲料成本,一些养殖场和专业户实行自己配制饲料,但由于缺乏黄颡鱼营养和饲料方面的知识,效果不理想。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和当地的养殖实践介绍黄颡鱼的营养需求和饲料配制技术,仅供业内人士参考。1黄颡鱼的营养需求11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20.
<正>一、引言本实验选择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_2)作为催产剂进行研究,探究不同催产剂量对催产效果的影响。另外,本研究拟确定出黄颡鱼人工授精时最适催产剂种类、注射剂量、合适的效应时间和人工授精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黄颡鱼的受精率,切实解决在人工授精时所遇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