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渭北旱塬永寿县苹果园土壤和养分管理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对研究区果园施肥问题、土壤肥力现状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果农施肥观念落后、施肥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重化肥轻有机肥,肥料结构不合理、忽视养分配比,农户间施肥量、施肥方法、施肥时期、施肥水平差异较大。通过对36个果园土壤养分测定结果显示,土壤平均有机质13.1 g·kg-1、碱解氮83.9 mg·kg-1、速效磷16.7 { mg·kg-1 },速效钾136.4 mg·kg-1,pH 8.13。土壤总体养分表现为“低有机质、低氮、中磷、较高钾、低微、弱碱”总体上土壤肥力质量较差。建议增强科学施肥意识、增施有机肥,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注意“增氮、稳磷,控钾、补微”,协调养分供应,做到测土精准施肥、适期施肥、改进施肥方法、加强土壤管理,为优质果园土壤培肥、科学施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丘陵土壤分区的水稻施肥配方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分析弋阳县土壤养分分布状况,划分弋阳县土壤肥力等别,绘制肥力等别图;创建施肥建议模型,得出各区明确而可行的水稻最佳经济效益施肥方案并得到相应施肥方案图。【方法】基于弋阳县2006—2008三年测土数据和基础地理数据,结合GIS 软件形成养分专题图、坡度图和高程图,分析丘陵县域土壤养分含量分布与地形的关系。结合耕地地力调查数据,进一步对该县土壤进行养分综合等级分区。在分区的基础上,选取能代表各区土壤肥力特性的水稻“3414”肥料试验,利用SAS软件对各“3414”试验数据进行肥料效应方程的拟合,结合方程求解各区水稻最佳经济效益和对应的施肥量、施肥比例。【结果】中、高含量的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主要分布在平原及低坡度区;低含量的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主要分布在丘陵、低山、岗埠地带。弋阳县耕地主要肥力等别区共9区,各区水稻最佳经济效益为8 313—13 500元/hm2,对应的氮、磷、钾施肥量高低有别,施用比例为1.0﹕0.18—0.49﹕0.48—0.85。【结论】丘陵县域土壤养分含量分布变异较大,与地形分布相关。采用宏观GIS和建模技术,结合土壤分析数据和田间试验数据,针对不同分区提出各区的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川丹参对氮、磷、钾的吸收及转运规律,为其科学施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2019年7月15开始至翌年2月15日,每月采集并测定川丹参不同部位的干物质重量和氮、磷、钾含量,分析川丹参干物质积累规律及其对氮、磷、钾的累积量和累积速率。【结果】7月中旬至9月中旬,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逐渐增加,并主要存储在地上部分;9月中旬之后,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逐渐减少,地上部分的氮、磷、钾元素大量向根部转运,促进根部迅速膨大。【结论】7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川丹参最佳施肥阶段,此时施肥有助于后期川丹参根部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与土壤类型和养肥状况相适宜的水稻施肥技术,为右江河谷地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分析土壤磷钾养分含量测定值和作物相对产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确定养分丰缺指标参数;应用方程拟合的方法,对所有"3414"试验数据分别采用三元二次、一元二次和线性加平台模型模拟计算得出最佳施肥量和最佳产量,然后根据散点图趋势和不同方程拟合的决定系数并结合专业背景知识得出产量、推荐施肥量和土壤测试值三者相关的检索表。【内容】对右江河谷地区水稻"3414"试验结果分析得到氮、磷、钾推荐施肥指标体系。【结果】土壤中氮、磷、钾含量处于低水平时,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126kg/ha、75~90kg/ha、120~150kg/ha;氮、磷、钾处于中级水平时,氮、磷、钾(N、P_2O_5、K_2O)施用量分别为126~132kg/ha、60~75kg/ha、90~105kg/ha;氮、磷、钾处于高级水平时,氮、磷、钾(N、P_2O_5、K_2O)施用量分别为132~174kg/ha、45~60/ha、45~60kg/ha;氮、磷、钾处于极高水平时,除氮肥施用174kg/ha外,磷、钾肥均可少施或不施。【小结】通过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计算,确立广西右江河谷地区土壤磷、钾养分含量丰缺指标,初步建立了该区的水稻氮磷钾施肥指标体系。但是由于管理和测产中的一些误差难免会对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今后还应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和修订推荐施肥参数,以获得更加完善的水稻施肥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越冬花椰菜氮磷钾平衡施肥效应和阶段施氮效应函数模型,用于计算推荐施肥量,为花椰菜不同生产目标的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越冬中熟花椰菜品种‘120天’为材料,通过“311-A”拟饱和最优回归设计和单形格子设计,分别开展氮磷钾平衡施肥效应和阶段施氮肥效应的田间试验研究,建立花椰菜氮磷钾平衡施肥的产量、外观成品率和与营养品质有关的硫苷含量效应函数模型,以及阶段施氮肥的产量效应函数模型。在不同地块土壤养分分析基础上,将施肥效应函数模型运用于花椰菜测土配方施肥。【结果】花椰菜产量、外观成品率与氮磷钾肥料施用量码值之间回归关系极显著并存在高度的相关关系。寻优得到最高产量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 372.83、P2O5 89.65、K2O 201.41 kg•hm-2,其最高产量为19 089.25 kg•hm-2,进一步通过频率分析寻优,获得最高产量下基肥、前期追肥、后期追肥的较优施氮比例为0.4313﹕0.2427﹕0.3260。寻优得到最高出口成品率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 434.20、P2O5 90.11、K2O 213.92 kg•hm-2,其最高成品率为84.95%。通过对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效应函数模型模拟及主效分析,花球中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主要受氮肥含量的影响,施氮量为394.62 kg•hm-2时,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的含量达到极大值。结合施肥模型,在分析土样养分含量基础上,运用推荐施肥量计算函数,完成30份地块不同生产目标的氮、磷、钾施肥量推荐。结果表明,生产目标和土壤基础肥力不同,施肥模型推荐的最优施肥量均有差异。以追求最高产量下不同地块的施肥推荐为例,氮、磷、钾最大推荐施肥量比最小推荐量分别高7.92%、10.21%和68.39%。【结论】建立施肥效应函数模型,结合测土配方施肥的推荐施肥量计算函数,可以对花椰菜不同生产目标下的地块进行施肥推荐。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云南德宏州是我国唯一处在热带北缘的油茶种植区,研究该区域油茶土壤和叶片养分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为油茶科学施肥、精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方法,测定并分析油茶土壤和叶片碳、氮、磷、钾含量与化学计量特征。结果 油茶林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质量分数分别为47.77、2.56、0.69 和5.28 g·kg-1,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质量分数分别为3.69 和26.05 mg·kg-1,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的变化具有协同性,土壤速效钾、有效磷含量直接取决于土壤全钾、全磷含量。油茶叶片碳、氮、磷和钾质量分数分别为422.09、13.51、0.97 和4.92 g·kg-1;氮、磷协同变化,且均受到土壤磷调控,油茶生长发育受到氮、磷双重限制,其中磷为主要限制元素。叶片磷和磷钾比具有内稳态特征,内稳态指数HP为5.08,HP:K为3.26,其余元素及化学计量比均不具备内稳态特征。结论 云南德宏州油茶需持续加强磷元素投入,同时均衡投入氮、钾元素,以保障油茶的健康与持续产出。  相似文献   

7.
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小麦-玉米推荐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探求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科学施肥技术。【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玉米养分专家系统和国际农化服务中心(Agro Services International Inc,ASI)法推荐施肥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周期产量、经济效益、养分积累量、肥料利用效率及周年磷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施肥显著增加冬小麦、夏玉米产量,新郑市航空港区和鹤壁轮作周年分别增产24.75%-65.26%和8.18%-35.53%,施氮分别增产31.14%和24.40%、施磷增产11.62%和9.42%、施钾增产11.52%和8.64%,施氮、磷和钾肥平均增收9 369、4 095和3 923元/hm2。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较习惯施肥,植株氮、磷和钾积累量分别增加了7.87%、12.72%和4.79%,分别增产6.63%和4.63%,增收18.27%和20.48%,产投比为4.01,与ASI推荐施肥效果相当。基于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的周年氮、磷和钾肥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10.99、10.67和10.69 kg·kg-1,氮、磷和钾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35.82%、22.30%和45.33%。冬小麦、夏玉米秸秆全量还田下,推荐磷钾肥量可实现周年磷钾素分别盈余49.6和71.5 kg·hm-2。【结论】小麦(玉米)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优化了氮磷钾肥配比,促进了冬小麦和夏玉米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较习惯施肥具有增产增收效果,肥料利用效率较高,实现了周年磷钾素养分盈余,方便快捷,可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减量施肥对冬小麦休闲期农田杂草物种多样性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旨在为化肥农药“双减”政策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科学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陕西杨凌曹新庄试验地冬小麦肥料试验为基础,设置不施肥(CK)、减量施肥(氮(N)、磷(P2O5)用量分别为165和122 kg/hm2)和常规施肥(N、P2O5用量分别为220和160 kg/hm2)3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小麦产量及夏季休闲期农田杂草的生物量、株高、盖度、多度、频度、丰富度,以及藜、狗尾草和马唐的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计算植物多样性指标及生态化学计量比(C/N、C/P、N/P),研究减量施肥对农田杂草物种多样性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减量施肥和常规施肥处理均对冬小麦休闲期农田杂草的生物量、株高、盖度、多度、频度有明显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杂草生物量增加;施肥处理藜和地锦草的株高和生物量均显著增加,其他农田杂草的株高和生物量总体降低。与对照相比,施肥处理苋的有机碳含量以及藜、狗尾草、马唐和葎草的全氮含量均显著增加,藜、马唐全磷含量显著降低。相较于常规施肥,减量施肥处理狗尾草全磷含量显著降低。与对照相比,减量施肥和常规施肥处理藜、狗尾草和马唐氮磷比和碳磷比总体显著增加,碳氮比显著降低。相对于常规施肥处理,减量施肥处理缓解了藜和马唐氮磷比的增加幅度。与对照相比,施肥处理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显著降低;与减量施肥处理相比,常规施肥处理Pielou均匀度指数与丰富度显著降低。植物β多样性指数表明,常规施肥对小区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最大。【结论】减量施肥和常规施肥处理冬小麦休闲期农田杂草的物种多样性均明显降低,但减量施肥处理缓解了常规施肥对农田杂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农田土壤肥力现状及变化特征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焉莉  王寅  冯国忠  高强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23):4800-4810
【目的】距离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已有近30年的时间,受种植活动、作物品种、耕作方式等变化的影响,农田土壤肥力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明确农田土壤养分的现状与变化特征。【方法】通过对2005-2010年吉林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大量的土壤养分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吉林省农田土壤肥力现状,并与第二次普查数据对比以了解农田土壤养分的变化特征。【结果】目前,吉林省农田土壤的pH平均为6.6,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6.1 g·kg-1,碱解氮含量平均为146.8 mg·kg-1, 有效磷含量平均为26.7 mg·kg-1,速效钾含量平均为121.9 mg·kg-1。吉林省不同区域土壤养分存在显著差异,pH自东向西逐渐升高,而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从东到西逐渐降低,速效钾含量东部地区显著低于其他地区。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目前吉林省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下降,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大幅提高,速效钾含量略有降低。【结论】在长期耕作和较高施肥量条件下,吉林省农田土壤养分变化明显。建议今后在作物种植过程中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技术,重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适当控制氮、磷肥施用,推进秸秆还田,以实现吉林省农田土壤肥力的提高和养分的平衡供应。  相似文献   

10.
氮磷钾配施对多花黄精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氮、磷、钾肥配施对多花黄精产量、有效成分含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揭示多花黄精的需肥规律,为多花黄精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8-2019年,采用“3414”试验方案,设置氮、磷、钾3个因子,每个因子4个水平,共计14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多花黄精的产量、根茎多糖和皂苷含量以及地上部、地下部的N、P、K含量;采用回归分析法拟合氮、磷、钾肥施用量与多花黄精产量、根茎多糖间的肥料效应模型,使用频率分析法确定多花黄精的最佳推荐施肥量。【结果】氮、磷、钾肥配施能明显提高多花黄精的产量、根茎多糖和皂苷含量,在一定施肥区间内,多花黄精产量、根茎多糖和皂苷含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N2P2K2处理(N、P2O5和K2O施用量分别为160,160,8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氮、磷、钾肥对多花黄精产量、根茎多糖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氮肥>磷肥>钾肥,氮、磷、钾肥对多花黄精根茎皂苷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氮肥>钾肥>磷肥。氮、磷、钾肥配施对多花黄精地上部和地下部的N、P、K含量有明显影响,不论是地上部还是地下部,同一处理中植株N、K含量均高于P含量。拟合的氮、磷、钾肥施用量与多花黄精产量、根茎多糖间的肥料效应模型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可知模型拟合成功。使用频率分析法,确定了本研究土壤肥力条件下多花黄精产量达14 000 kg/hm2以上及根茎多糖含量达100 mg/g以上时的氮、磷、钾肥施用量。【结论】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2年生多花黄精的高产优质施肥方案为N 145~167 kg/hm2,P2O5 129~158 kg/hm2,K2O 59~80 kg/hm2,m(N)∶m(P2O5)∶m(K2O)为1∶0.92∶0.45。  相似文献   

11.
经验性施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盲目性、致使肥料利用率下降,作物单产难以提高.为此在"七五"期间根据大量的试验结果,运用动态聚类分析法,建立起县级计算机施肥系统,实行科学配方施肥.在曲周县主要作物(冬小麦和夏玉米)上应用这一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检验和评价了该施肥模型和系统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稻进行不同施肥方式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每667 m2干谷产量达584.0 kg,较对照增产18.4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且肥料投入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推荐的“3414”试验设计,通过肥料效应函数法,对大麦氮、磷、钾肥料效应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产量与施肥量效应函数数学模型为:y=256.16+22.46x1+8.1x2+5.97x3+0.25x1x2+0.57x1x3+0.15x2x3-2.01x1^2-0.5x2^2-0.5x3^2,最高产量为432.4kg/667m^2,最佳施肥量为氮6.3kg/667m^2、磷7.5kg/667m^2、钾6.7kg/667m^2,最佳施肥量产量为409.8kg/667m^2。土壤对大麦的养分供应能力:供氮量为7.92kg/667m^2,供磷量为2.93kg/667m^2,供钾量为7.53kg/667m^2。氮肥利用率47.54%,磷肥利用率6.45%,钾肥利用率17.60%。  相似文献   

14.
采用"3414"二次回归最优设计试验方案,研究氮(X1)、磷(X2)、钾(X3)肥配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并对水稻产量和施肥量关系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水稻产量(Y)与肥料用量之间的数学模型为Y=301.48+178.19 X1+27.64 X2+40.29 X3-56.18 X12-22.08 X22-13.05 X32+22.87 X1X2+6.14 X1X3+2.93 X2X3,该模型的最高产量施肥量为235.5(纯氮),84.0(P2O5)和84.0(K2O)kg.hm-2,最高产量为8 371.95kg.hm-2,施肥配比为1∶0.36∶0.36。该试验区土地肥力情况为氮素水平低下,磷素、钾素水平中等。肥料利用率氮肥为40.1%、磷肥为17.5%、钾肥为41.0%,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分别为0.51(氮)、1.14(磷)、0.56(钾)。  相似文献   

15.
林木营养诊断与林地施肥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木营养诊断和林地施肥是营造速生丰产林的重要技术措施,其中开展林木营养诊断是科学进行林地施肥的重要前提。综述主要林木营养诊断方法,即植物组织分析、土壤养分分析和田间试验;阐述林地施肥的理论基础、关键技术和施肥效应;还展望了林地施肥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为构建甘薯施肥模型,完善甘薯施肥方案,通过设置不同施肥配方,研究其对甘薯的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配比对甘薯的产量有显著影响,以处理6(N∶P2O5∶K2O=6∶2.70∶7.50)为甘薯生产的最佳施肥配比.在试验条件下,经对甘薯产量和肥料效益回归分析,当施肥量为N∶P2 O5∶K2O=5.23∶2.35∶10.06时产量最高;但综合考虑,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P2O5∶K2O=4.50∶2.45∶7.60.  相似文献   

17.
以潮土为供试土壤,以金乡县白皮大蒜为供试品种,以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为供试肥料,采用“3414”肥料试验,建立了大蒜施肥模型。在试验条件下,氮磷钾最佳经济施用量为纯N 29.5 kg/667 m2、P2O515.2 kg/667 m2,K2O 22.7 kg/667 m2。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罗城县西部乡镇农业生态区域的作物施肥效应,进行洪积潴育沙泥田早稻"3414"肥效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经济施肥量,其中N11.19kg/667m2,P2O54.42kg/667m2,K2O 8.00kg/667m2,最佳经济产量为547.46kg/667m2。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氮、磷、钾推荐量分别为N11.04~11.21kg/667m2、P2O54.25~4.44kg/667m2、K2O 8.00~8.10kg/667m2。  相似文献   

19.
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两点四造对水稻测土配方施肥与农民习惯施肥(常规施肥)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法,增产增效显著,最高增产20.2%,最高增收113.3元/666.7m2;特别是在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增施农家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曲周作物施肥模型与系统(3HCCFS-90-曲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方法对国内常用的2种施肥模型(二次和平方根)和3种试验设计(D饱和设计、3×3设计,5×5设计)进行了比较研究.确定灌溉农田以二次模型最优,旱地以平方根模型最佳.3×3设计简单、实用、准确、易于在农户中推广应用.研究认为对多点分散试验的结果,可采用动态聚类分析的方法,获得类肥料效应方程以指导推荐施肥.研究中建立的3HCCFS-90曲周施肥系统可实现90%的预报吻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