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利用中国重大动物疫情公众认知与行为调查数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公众对重大动物疫情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进一步使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公众个体特征对其风险感知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公众在重大动物疫情期间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可显著提升其对重大动物疫情的风险感知程度,而知觉行为控制则可有效降低其风险感知。公众的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规模在部分路径中具有调节效应,其中年龄较大的公众群体对重大动物疫情的风险感知程度更易受到主观规范的正向影响,文化程度较低的公众群体对重大动物疫情的风险感知程度受主观规范和行为态度的影响更大,规模较大的家庭其知觉行为控制将显著降低其风险感知程度。最后,本文从政府、行业、公众个体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制定相应的重大动物疫情风险管理策略提出相应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动物疫情突发时,养殖户积极的防疫行为对于及时有效控制疫情扩散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综合已有研究成果挑选出影响养殖户疫病防控行为的因素,然后运用ISM模型解析出各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行为态度、病死畜处理便利度和动物疫病认知是表层直接因素,信息渠道和组织状况是中层间接因素,文化程度、养殖规模、重大疫情经历和补贴政策满意度是深层根源因素.  相似文献   

3.
薛斯文  周旗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18):185-192+216
运用819份陕南调查数据,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对陕南气候变化风险应对感知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化效果感知、人地观念、文化程度、气候变化问题关心度、产业结构调整感知影响应对状况感知;民众的人地观念、风险观念通过影响气候变化原因感知进而影响民众对气候变化应对状况的感知;人地观念、风险观念影响气候变化原因感知;陕南地区气候变化风险应对感知相关路径有19条,因果路径有9条。路径模型有空间差异,汉中市和商洛市表现出的是无中介的路径模型,而安康市则呈现有中介的路径模型,并与陕南地区整体表达一致。基于地理探测器和结构方程模型路径探究影响陕南地区气候变化风险感知的关键因素,提出了提高民众气候变化风险应对感知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动物疫情监测网络一直用于排查并及时处理动物疫情,对防范重大疫病的风险、维护动物产品和相关人员安全有极大作用。本文通过现有的动物疫情监测网络,收集铜陵地区2018年全年动物疫情信息,建立动物疫情信息大数据,并根据当地畜禽养殖特点和笔者工作经验进行有效分析与预测,为铜陵地区科学防控动物疫病指明了方向,实现了动物疫情信息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近年来在国际动物疫情信息领域所进行的探索和取得的主要成效 ,阐述了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系统国际动物疫情信息工作的意义、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并提出了建立质检系统国际动物疫情信息支持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蛋鸡养殖户疫情防治行为的影响因素,对山东烟台地区蛋鸡养殖户进行了调研。研究结果表明:经历的疫情次数和最近一次疫情损失对养殖户行为影响显著;成本投入因同一地区同质性增强使其影响程度减弱;重免疫、轻管理的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7.
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属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范畴,该文对石嘴山市惠农区应对周边地区突发动物疫情采取的措施进行阐述,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陕北为研究区,基于1660份陕北地区公众调查数据构建了路径模型,分析了陕北地区气候变化应对感知的路径,通过与陕南地区的对比得出:(1)公众通过气候变化问题关心度、环境平稳度认知、气候变化原因认知影响应对感知。(2)陕北地区居住环境越好的地方风险观念越强;气候变化问题关心度越高的地方气候变化原因感知越好。(3)陕北地区应对感知路径较陕南简单,影响气候变化风险应对感知的因果路径和相关路径较陕南少。(4)基于陕北、陕南地区气候变化风险应对感知的路径对比分析,为陕北和陕南地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在动物养殖中进行疫苗免疫。得到广大养殖户的认同.搞养殖不进行疫苗免疫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进行了疫苗名免疫而又有疫病发生的大有人在,养殖户动物防疫失败原因有哪些?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北京市农户家禽产业风险管理现状,基于北京市135份农户调查问卷,采用统计学方法,深入分析农户对家禽产业风险的认知、农户的决策行为及其效果。研究发现:家禽产业面临多重风险冲击,疫病和市场价格波动成为影响家禽养殖业的主要风险来源;采取防疫措施、加入合作社并通过合作社卖出产品和采用新品种是家禽养殖户采用率较高、效果较为明显的事前风险决策行为;由于缺乏较为成熟的灾后应对机制,家禽养殖户事后决策行为相对单薄同时效果也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和掌握养猪户环境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更好地促进养猪业环境风险的防控,实现养猪业绿色转型,通过对湖北省280个规模养猪户的实地调研,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养猪户环境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养猪户环境风险感知整体程度偏低,其中风险事实感知最高,而风险原因感知最低;2)养猪户个体、经营特征中养殖培训数量、养猪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养殖规模以及养猪户的生态环境态度和责任担当是影响其环境风险感知的重要内部因素;3)在外部情境因素上,粪污处理设施运行成本、政府环境监控的力度显著影响其环境风险感知。因此,政府应加强养猪户养殖培训、鼓励其专职养猪、适度扩大养殖规模、加大养猪户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及污染责任担当教育、加大环境规制政策的宣传执行力度及粪污设施运行的补贴,还应充分鼓励周围农户对猪场污染的监督。  相似文献   

13.
剖析农民失地后感知的各类风险,深刻揭示失地农民的风险态度和制度信任对其风险感知的影响,对于政府征地安置工作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基于沪、赣、桂失地农民的问卷调查,通过构建失地农民风险感知评价体系,对失地农民的风险感知与风险态度进行测度,并采用有序Logit模型对失地农民的风险态度和制度信任对社会保障风险感知、经济收入风险感知、居住环境风险感知和社会心理风险感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失地农民的风险态度对于上述四类风险感知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其中风险规避型的失地农民风险感知程度更为显著。此外,对制度的信任能够有效地降低失地农民的风险感知。异质性分析表明,风险规避态度对中低收入失地农民和中西部地区失地农民的风险感知具有强化作用;制度信任对高收入失地农民和东部地区失地农民的风险感知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在推进征地工作并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时,应纾解农民的风险规避态度、提升政府征地制度的信任度,以降低并有效控制失地农民所面临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动物疫病风险认知对养殖户生物安全行为的影响,本研究以河北省786个生猪养殖户为调研对象,通过建立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研究了生猪疫病风险认知对养猪户生物安全行为的影响,并引入养殖规模作为解释变量,分析了不同规模养猪户生物安全行为和生猪疫病风险认知差异。结果表明:1)养猪户生猪疫病风险认知对其生物安全行为采纳有显著影响,其中外部环境风险认知影响最大,其次是生猪易感性风险认知和生猪病原的危险性风险认知;2)大、中、小和散户4种养殖规模对养猪户生物安全行为有显著影响,且不同养殖规模下其生物安全行为偏好有所差异;3)不同规模养猪户的生猪疫病风险认知有一定差异;4)养猪户生物安全行为受其个人特征、经营特征等多种因素影响。据此,本研究提出加强养猪户生猪疫病风险认知培训,分类施策促进不同规模养猪户生物安全行为建设,鼓励养猪户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培养新型养猪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湖北省1 088个农户调研数据,结合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等因素,利用Ordered-Probit模型探析了风险感知、公众形象诉求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情况并不理想,其中受教育年限虽对其有显著正向影响,但风险感知和公众形象诉求对其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户公众形象诉求越强,农户风险感知敏感性越弱,则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度的负向影响越弱。2)风险感知和公众形象诉求对不同分化类型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度的影响存在差异,风险感知和公众形象诉求主要对纯农户和二兼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度产生影响,而一兼农户和非农户的绿色农业技术采纳度主要受公众形象诉求的影响。因此,政府应加强绿色农业技术的适用可靠性,同时激发农户公众形象诉求,且根据不同分化类型农户的特征提出针对性采纳措施,从而促进农户提高绿色农业技术采纳度,引导农户进行农业绿色生产。  相似文献   

16.
公共风险危机下的动物疫病应急反应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产品安全是当今全世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论证我国加强动物疫病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基础上,深入剖析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存在的突出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我国公共危机下动物疫病应急反应体系建设的思路与措施:设置专门机构,科学制定应急方案,积极应对动物疫病公共风险;加强疫病监控,科学安排扑灭计划;建立一只精干、高效的动物疫病应急体系专业队伍:完善赔偿制度,保障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加强动物出入境检疫和风险评估,有效防范境外疫情.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交通管制、设卡布控等防控措施相继实施,为管道线路的日常巡检带来挑战。针对疫情防控下管道巡线人员无法到现场开展巡护的问题,分析现有管道线路感知技术的不足,创建了天空地一体化管道线路智能感知技术体系。根据全面感知、无人感知、实时精准感知、全生命周期感知的感知原则,制定了人工智能技术与管道感知技术相融合的技术路线,设计了天上管道卫星遥感影像智能解译方法、空中基于自动机场的无人机智能巡检方法、地面管道重点区域智能视频方法及地下光纤综合智能感知方法,并对基于自动机场的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开展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基于自动机场的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可在无人参与的情况下,实现自动起飞、降落、充电等操作,按照设定的巡检路径、巡检时间进行作业,并可智能识别机械挖掘、人员聚集等威胁事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人机连续飞行80余架次,识别威胁事件20余次,为管道巡检人员掌握管道安全状态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东中西部经济发达城市的调查数据,分析公众和科学家对GMF健康风险和生态环境风险的认知现状,并利用有序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导致风险认知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公众认知的GMF健康风险和生态环境风险均高于科学家所认知的风险;导致公众与科学家风险认知差异的根源之一是公众缺乏GMF相关知识;在知识、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公众易于受到外在信息因素和内在心理因素的影响;信息来源于传统媒介、GMF争论了解越多的公众,其认知的GMF风险越大;而专家、政府、企业的可信度以及对食品安全的信心能够有效降低公众的认知风险;科学家因相关知识储备较多,受信息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较小。此外,个体特征因素亦对公众和科学家的GMF风险认知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风险感知与风险管理是农业经济领域的热点议题,研究农户的农业风险管理策略选择、确保粮食主产区农户有效管理农业风险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基于风险感知视角,以黑龙江省粮食种植大户为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和多元有序Logit回归模型,分析风险感知与风险管理的内在联系,探讨风险感知与风险管理的公因子会如何影响农户的风险管理需求。结果表明,订单合约、农业保险和"保险+期货"是农户需求较高的风险管理策略,其高需求意愿占比分别为54.46%、72.92%和74.46%。市场价格类风险感知与自然灾害类风险感知均对农户的风险管理策略需求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对市场价格类风险感知越强,则越倾向于选择合作社及订单合约等事前风险管理策略,而对自然灾害类风险感知越强,则越倾向于选择借贷和"保险+期货"等事后风险管理策略。"传统风险管理策略的参与经验"公因子对农户参与"保险+期货"这类新型风险管理策略的需求产生促进作用,但现有"保险+期货"产品还未完全达到农户满意度,"新型风险管理策略的参与经验"公因子并未对农户参与"保险+期货"的需求产生显著影响。据此,建议应对农民进行必要的风险管理知识培训,帮助农民正确感知风险;积极探索完善以"保险+期货"为代表的新型农业保险产品,满足农民日益多元化的风险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畜牧业发达国家应用动物卫生风险分析技术在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安全控制以及促进动物及动物产品国际贸易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此,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我国动物卫生风险分析体系建设实为必要。概述了动物卫生风险分析在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应用进展以及国内在预防动物疫病传播、维护动物产品及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剖析了我国动物卫生风险分析应用现状,提出在引种风险评估、风险信息采集、屠宰风险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我国动物卫生风险分析制度、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完善风险交流机制、提升技术能力以及建立外来疫病和突发疫情快速报告与评估系统和疫情大数据处理分析平台等方面,提出加强和完善我国动物卫生风险分析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