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研究姜黄素(Curcumin)及细菌素(nisin)对患大鼠子宫内膜炎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1(TIMP-1)、环氧合酶-2(COX-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作用,构建大鼠子宫内膜炎模型,将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细菌素组、姜黄素组、阳性对照组及生理盐水组,建模型前0h和试验后24、48、72h,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试验组中MMP-9、基质金属蛋白抑制物-1(TIMP-1)、环氧合酶-2(COX-2)及TNF-α的变化情况来监测治疗效果。结果表明:1)在0~72h之间,建模0h前时,细菌素组和姜黄素组中MMP-9的浓度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和阳性对照组(P0.05),生理盐水组中MMP-9的浓度比其他各用药组显著降低(P0.05);在各药物组的作用下,MMP-9浓度的升高常伴随着TIMP-1的浓度的升高;2)各用药组均能降低血清中TNF-α的浓度,而生理盐水组0~72h时间点时血清中TNF-!的浓度持续升高,血清中TNF-α的浓度随着COX-2的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由此可见,细菌素和姜黄素能显著提高子宫内膜炎大鼠血清中TIMP-1和COX-2的表达,抑制MMP-9和TNF-!的活性而发挥调控子宫内环境动态平衡,表明细菌素和姜黄素对MMP-9、TIMP-1、COX-2的浓度具有正调控作用,而对TNF-α恰好相反。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乳酸链球菌素(Nisin)及大黄组方对患子宫内膜炎大鼠生殖系统内分泌调控与结肠炎症因子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子宫内膜炎与结肠之间的关系,构建子宫内膜炎模型,建模前后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子宫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催产素(OXT)和检测患子宫内膜炎大鼠结肠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结肠菌群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治疗效果。结果表明:1)造模前后,空白对照组中MPO和OXT的浓度无显著性差异;造模24h,Nisin组、大黄组方中和高剂量组中MPO的浓度显著降低;大黄组方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中OXT的浓度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显著降低;造模48h,阴性对照组中OXT的浓度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其他各组;造模72h,阴性对照组中MPO显著升高,OXT的浓度显著降低,大黄组方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可显著降低子宫中MPO的浓度和显著增加OXT的浓度。2)在结肠中,患子宫内膜炎大鼠在0~72h阶段,阴性对照组中IL-1β和TNF-α的浓度显著升高,大黄组方高剂量组、Nisin组及阳性对照组中IL-1β和TNF-α的浓度显著降低。3)Nisin及大黄组方高剂量组显著增加结肠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减少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研究发现Nisin和大黄组方高剂量组可降低子宫内膜炎大鼠子宫中MPO和OXT的浓度,患子宫内膜炎大鼠使结肠中IL-1β和TNF-α的浓度升高,Nisin、大黄组方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可降低IL-1β和TNF-α的浓度,还可以调节结肠中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0例子宫内膜腺癌、3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MMP-2、MMP-9表达.结果 MP-2、MMP-9 在正常子宫内膜增生期表达增加,而在早分泌期几乎无表达;MMP-2、MP-9在不典型增生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加味参附姜苓汤对围月经期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血清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2)、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及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围月经期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围月经期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服用加味参附姜苓汤治疗,对照组口服氨茶碱缓释片联合酮体芬片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MMP-2、MMP-9及TIMP-1表达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MMP-2、MMP-9及TIMP-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5,P<0.01)。结论 加味参附姜苓汤对围月经期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较好的疗效,其可能通过下调患者血清MMP-2、MMP-9及TIMP-1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将病例分为绒毛膜羊膜炎组和非绒毛膜羊膜炎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胎膜早破(PROM)和20例正常孕妇胎膜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环氧合酶-2(COX-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表明:所有PROM胎膜标本,诊断为绒毛膜羊膜炎者占46.88%,正常组中胎膜感染占10.00%;PROM组胎膜组织中NF-κB、COX-2、MMP-9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绒毛膜羊膜炎组胎膜NF-κB、COX-2、MMP-9表达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P0.05);胎膜早破组患者胎膜组织中COX-2、MMP-9阳性表达与NF-κB采用线性相关分析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NF-κB、COX-2及MMP-9均参与了PROM的发病。COX-2、MMP-9基因的表达受多功能NF-κB的调控。NF-κB活化可能是PROM发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的表达及其与其他生物学指标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83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乳腺良性疾病组织中MMP-13、ER、PR、HER2、MMP-2、MMP9、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TIMP-2的表达并分析相互关系,同时分析MMP-13与肿瘤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年龄、月经状态、病理类型、雌孕激素受体状态以及临床预后等的关系。结果MMP-13的表达与TIMP-1、TIMP-2均呈负相关,与HER2的表达呈正相关,而与ER、PR、MMP-2、MMP-9、EGFR的表达水平不相关。MMP-1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高组织学分级相关(均P〈0.01)。MMP-13低表达组10年生存率与高表达组10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8.4%vs68.3%,P〈0.01)。结论MMP-13蛋白与浸润性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特纳河痘病毒(Tanapox virus,TPV)感染枭猴肾上皮细胞(Owl monkey kidney epi-thelial cells,OMK)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MMP-9和其组织抑制剂(Tissue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I MP)TI MP-1、TI MP-2的表达变化及其与感染的关系。【方法】用MMPs高特异性抑制剂(MMP-2Ⅱ、MMP-9Ⅰ)降低MMP-2或MMP-9的活性,研究其对TPV感染的影响和对OMK细胞的毒性。采用明胶酶谱法检测MMP-9和MMP-2在TPV感染过程中蛋白质水平的变化,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TPV感染中TI MP-1和TI MP-2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MMP-2和MMP-9的高特异性抑制剂对TPV感染具有显著抑制效果,且对OMK细胞没有毒性作用。在TPV感染OMK细胞过程中,MMP-2和MMP-9蛋白水平升高,而TI MP-1和TI MP-2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结论】MMP-2和MMP-9参与TPV感染,可能对病毒的感染具有促进作用。MMP-2、MMP-9和TI MP-1、TI MP-2比例失衡,造成MMP-2和MMP-9相对"过盛",这可能是MMPs促进TPV感染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抑制患者体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可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重要途径.以鸡Ⅱ型胶原法诱导的RA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探讨TNF-α-siRNA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RA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RA大鼠随机分为PBS组(模型对照)、甲氨蝶呤组(阳性药物对照)、BMSCs移植组、TNF-α-siRNA注射组和TNF-α-siRNA+BMSCs移植治疗组共5个组.结果表明:与PBS组模型大鼠相比,4个治疗组大鼠的生长速度均极显著提高,而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足趾肿胀值及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均极显著降低.进一步研究表明,与PBS组模型大鼠相比,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表达水平在4个治疗组均极显著提高,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均极显著降低;TNF-α-siRNA+BMSCs联合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其他治疗组.这一研究说明,TNF-α-siRNA+BMSCs联合治疗可能通过抑制RA关节处MMP-9的表达而发挥作用,从而为基因干扰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RA提供了重要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在鼻咽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及与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l)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LMPl和MMP-2、MMP-9在人鼻咽粘膜慢性炎(30例)、鼻咽癌(30例)和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24例)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鼻咽癌和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LMPl和MMP-2、MMP-9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鼻咽粘膜慢性炎。在鼻咽癌及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标本中还发现癌巢周边的成纤维细胞、癌周浸润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中也有MMP-2和MMP-9的表达。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在鼻咽癌组织中LMPl与MMP-2、MMP-9的表达无相关性;而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LMPl的表达与MMP-2、MMP-9的表达呈中度正相关。结论:MMP-2、MMP-9在鼻咽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外扩散及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在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灶中LMPl与MMP-2、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LMPl可能参与鼻咽部疾病的恶性转化和癌细胞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在乳腺良性病变及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乳腺良性病变及29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MMP-2和MMP-9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VEGF、MMP-2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3%(23/29),96.6%(28/29)和89.7%(26/29),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VEGF、MMP-2、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3/10),40.0%(4/10)和30.0%(3/10)相比较,二者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VEGF、MMP-2和MMP-9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呈中度正相关.乳腺癌组织中VEGF与MMP-2、MMP-9的表达呈中度正相关,MMP-2与MMP-9的表达也呈中度正相关.结论VEGF、MMP-2及MMP-9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侵袭和转移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乳酸链球菌素(nisin)和大黄联合药效对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定nisin、大黄、抗生素及联合用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微板法测定各药物MIC剂量下致病性大肠秆菌的生长曲线、碱性磷酸酶(AKP)以及总蛋白含量。结果表明:1)nisin单独使用对Escherichia coli O_(78)无抑菌效果;大黄单独使用时MIC为62.5mg/mL,抗生素的MIC为0.016mg/mL,nisin和大黄联合使用MIC分别为0.333和10.417mg/mL。2)大黄和nisin联合药效,能够有效抑制E.coli O_(78)的生长,缩短对数期,效果优于大黄组(P0.05),仅次于抗生素组(P0.05)。3)nisin和大黄联合使用对E.coli O_(78)的细胞壁和细胞膜有很强的破坏性,导致AKP和菌体总蛋白指数的升高,效果显著优于抗生素、大黄(P0.05)。由此可见,大黄和nisin联合作用E.coli O_(78)时,杀菌效果高于抗生素、大黄,抑菌效果高于大黄,但低于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蛹虫草多糖抗乳腺癌转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3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模型组、蛹虫草多糖低剂量组(20 mg/kg)和蛹虫草多糖高剂量组(80 mg/kg),所有动物采用尾静脉接种4T1乳腺癌细胞建立乳腺癌肺转移模型,后2组接种后连续腹腔注射给予蛹虫草多糖15 d。以肺组织表面的肿瘤结节数、血清MMP-2和MMP-9含量、肺组织病理为检测指标;采用CCK8法检测蛹虫草多糖对4T1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Caspase-3/7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蛹虫草多糖高剂量组能够明显降低小鼠肺部的肿瘤结节数(P<0.01);与模型组比较,蛹虫草多糖高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血清MMP-2和MMP-9的含量(P<0.01);显微镜下发现,蛹虫草多糖高剂量组的肺组织肿瘤转移灶体积和数量均少于模型组。蛹虫草多糖对乳腺癌4T1细胞增殖具有浓度依赖性趋势的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092 mg/mL;与溶媒组比较,0.10 mg/mL和0.20 mg/mL的蛹虫草多糖可以显著增加Caspase-3/7的表达(P<0.01)。结论 蛹虫草多糖可抑制乳腺癌肺转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MP-2和MMP-9的表达和直接的抗肿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加味生脉补心丹(以下简称BXD)对自发性非肥胖2型糖尿病Goto-kakisaki (GK)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8~9周龄雄性Wistar大鼠8只作为空白组,另将40只糖尿病模型GK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将大鼠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西药组(格列齐特缓释片组)、BXD低剂量组、BXD中剂量组、BXD高剂量组。各组大鼠按治疗方法给药10周后处死,腹主动脉采血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取左心室行心肌组织HE染色、PAS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测定心肌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FPG、HbAlc显著升高(P<0.01),SOD、GSH-Px均显著降低(P<0.01),MDA显著升高(P<0.01);HE染色可见心肌组织水肿坏死、纤维溶解断裂;PAS染色可见大量糖原物质沉积;免疫组化示心肌组织Bax表达增多、Bcl-2表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BXD低剂量组FPG降低(P<0.05),西药组和BXD中、高剂量组FPG均显著降低(P<0.01);西药组HbAlc显著降低(P<0.01),BXD高剂量组HbAlc降低(P<0.05);西药组与BXD高剂量组SOD、GSH-Px均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均降低(P<0.05);西药组、BXD高剂量组Bax表达显著减少(P<0.01),西药组及BXD中剂量组、高剂量组Bcl-2表达显著增多(P<0.01)。结论 BXD对GK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抗氧化能力、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从而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检测桃红四物汤对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表达的影响,探讨桃红四物汤治疗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实验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15只,造模组45只,造模组按照圆韧带离断结合剥离切除术造模,造模4周后,两组各随机抽取5只,对比检测造模是否成功,再将造模组随机分成4组,即桃红四物汤低、中、高剂量组及模型组,每组10只,桃红四物汤低、中、高剂量分别灌服4、8、16 g/kg桃红四物汤汤剂,余下二组灌服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药物干预8周后对股骨头大体形态观察、组织形态学观察、空骨陷窝率检测,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中EPCs(CD34+、CD133+)水平。结果 桃红四物汤三组灌胃8周后空骨陷窝率明显低于模型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桃红四物汤三组灌胃8周后外周血中EPCs(CD34+、CD133+)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能明显促进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外周血中EPCs(CD34+、CD133+)的表达,进一步从微观上及分子水平说明其对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中药复方宫炎净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小鼠耳廓肿胀和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筛选抗炎作用最好的溶剂提取物。将110只21日龄雌性小鼠随机分为11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及高、中、低剂量的石油醚提取物、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连续灌胃4d后,用二甲苯致炎,测定小鼠耳廓肿胀率。此外,另取110只小鼠按上述方法分组、给药,并在最后1次给药后腹腔注射体积分数为0.7%的冰醋酸致炎,于590nm波长处测腹腔液OD值。结果显示,乙醇提取物各剂量组的耳廓肿胀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和石油醚组(P0.01),并以乙醇中剂量提取物效果最佳;乙醇提取物各组和地塞米松组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均极显著低于除地塞米松组外的各组(P0.01),并且乙醇中剂量组显著低于地塞米松组(P0.05)。说明,乙醇可作为提取该复方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溶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观察马归液对腺性膀胱炎大鼠模型膀胱组织的影响,为运用马归液治疗腺性膀胱炎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 首先通过对大鼠膀胱灌注大肠埃希菌成功建立腺性膀胱炎大鼠模型,然后对造模成功的大鼠分别灌注马归液第1组为1次/周;马归液第2组为2次/周、吡柔比星、生理盐水8周,再对各组大鼠膀胱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透射电镜检测和Bcl-2、Bax基因表达检测,以观察各组大鼠膀胱黏膜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 经马归液灌注,马归液1组、马归液2组病理学检查显示膀胱组织正常无炎性病变;Bax、Bcl-2灰度均值比较,马归液2组、马归液1组的灰度均值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马归液2组与马归液1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cl-2/Bax中,马归液1组、马归液2组分别与吡柔比星组、生理盐水组组间比较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马归液2组与马归液1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归液对大鼠腺性膀胱炎膀胱黏膜有明显治疗效果,具有修复作用,且一周灌注两次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