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农业技术推广及其绩效评价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农业技术推广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主要集中在推广主体、推广模式、推广方法、推广存在的问题,以及推广绩效的评价等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较少对农户最想获得的技术信息,农户对农技人员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化肥等的接受及采用的情况等进行深入分析;农业技术推广绩效的评价主要是,从政府或者基层农技机构的角度进行分析,缺乏来自农户的评价,而且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反映某个地区某个时期农业技术推广情况,而对某个地区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以及不同地区同一时期的横向比较的研究较少;同时对农业技术推广绩效的总体评价及农户采用新技术后农户收入以及家庭情况变化等研究也较为缺乏。该文对农业技术推广研究整体情况进行总结,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从而对未来农业技术推广研究的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5.
6.
分析了农业类高职院校多维增值评价体系的内在逻辑,从教学质量、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三方面构建了多维增值评价体系,通过价值融合、评价治理、四个转变、平台构建四方面进行实践,提出了农业类高职院校多维增值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为有效衡量农业类高职院校在教育质量、教学效能、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培养效果提供参考,也为农业类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研究的快速发展受到了可持续农业发展思想、实践的带动和促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研究的重点:能流分析与能值分析、结构与功能研究、技术体系与发展模式研究、管理研究及其研究的时空尺度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未来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发展趋向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概括。 相似文献
8.
9.
构建了内涵+理论+方法体系+技术体系四位一体的农业资源多维优化配置理论体系,为传统农业资源配置由二维平面静态展示与机械式管理向多维立体动态仿真展示与数字化管理转型升级提供了理论基础。科学导入多维和信息化元素,积极拓展传统农业资源配置的内涵与外延,科学界定了农业资源多维优化配置的概念、目的、特征体系、配置方式体系等,系统阐述了农业多维优化配置与传统农业资源配置的联系与区别,设计了农业资源多维优化配置的三级层次性理论基础、数量结构优化配置模型和空间布局优化配置模型相结合的方法体系、以5S技术为核心的多维地理信息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11.
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生态学原理在农业上的具体应用。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强国。美国农业的发展,得益于农业生态学的理论指导和农业生态学原理的实践运用。在实地调查与研读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美国农业生态学的发展进行了考察与分析,认为:(1)美国农业生态学产生于1928年,至今已有85年的发展历史。美国农业生态学可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即:起始阶段(1928-1961年)、扩展阶段(1962-1979年)、巩固阶段(1980-1999年)和新发展阶段(2000年-)。(2)美国农业生态学的内涵由起初的一门"学科(科学)",逐步向着包括有"过程"、"理念"、"方法"、"行动"、"体系"、"运动"、"实践活动"、"强有力的工具"等多重涵义的方向发展,农业生态学内涵的深度和广度均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3)美国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背景(农业生态学国际背景)、理论(农业生态学理论基础)、设计(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设计)和管理(农业生态学理论的实践应用)等4部分,美国农业生态学具有4个明显特征——视野的全球性、内容的多样性、体系的灵活性和技术的实用性。(4)未来美国农业生态学将朝着"高"(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高水平)、"新"(新手段、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新成效、新进展)、"长"(长期观察分析、长期资料积累、长期定位试验)、"多"(农业生态学研究与分析采用多点、多地、多样本、多模式、多途径、多指标、多方法)、"实"(联系实际、注重实践、讲求实效、展现实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简要探讨农业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和结果运用等,为农业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产业组织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按照系统方法论,为实现组织评估目的,遵循特定原则构建的评估
系统结构。这一系统结构是反映农业产业组织各个侧面绩效的一系列相关指标集合。提出了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绩效
评估的设计原则尧指标筛选方法和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了农业产业组织绩效综合评价模型;以辽宁地区部分农业产
业组织生产基地为例对农业产业组织绩效评价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农业产业组织一体化经营的各种效益都随着农
产品生态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提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合作农业推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多元农业推广组织合作推广的综合绩效水平,探索农业推广合作绩效的评价机制,从合作推广投入、推广过程、推广产出、满意度4方面构建合作农业推广项目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层次综合评价方法,以4个合作农业推广项目作为案例,对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作进行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能有效反映推广各要素、各环节的关联性,评价结果符合合作农业推广工作实际。根据案例应用研究结果,建议各推广组织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条件,与合作对象建立高效的投出产出机制,形成平等交互、灵活有效的合作推广过程等,以提高合作推广的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国内外农业用水定价政策绩效评估的研究进展。国外研究方面,从绩效评估基本理论出发,在介绍公共政策绩效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对农业用水定价政策绩效评估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论述;国内研究方面,首先从我国农业用水现状和农业水价定价机制上进行分析,然后就农业水价对农业生产绩效影响的研究成果进行探讨,最后综述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了农业用水定价政策绩效评估有待深入研究的若干议题。 相似文献
16.
海州湾生态修复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海州湾生态修复工程实施的效果,在分析2014年春、夏、秋3个季节本底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以"资源—环境"作为准则层,共筛选16项具体的评价因子建立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德尔菲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通过效用函数估算海州湾生态修复治理目标的实现程度。结果表明:通过投放人工鱼礁,海州湾生态修复率达到30.14%,其中,生物资源平均修复率为17.96%,海洋环境平均修复率为33.15%,生态修复治理目标综合值为0.400 2,综合修复等级为中等。研究表明,海州湾生态修复工程对水质环境的改善效果较为明显,但对生物资源的恢复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的最后25年是中国大陆的农业生态与生态农业理念推广、科研探索及人才队伍成长的早期阶段。本文基于中国知网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数据知识管理服务门户、中国生态学学会官网、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网,《中国生态农业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农业现代化研究》《生态学杂志》等多种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有关学术期刊网站及孔夫子旧书网,对1975—2000年期间,中国大陆从事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研究比较有影响力的学术平台(单位)和学者、公开出版的部分著作名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态学领域(C03)与农业生态相关的立项项目、中国知网系统内中文学术期刊发表的相关论文要素分析(发表年份、作者、所在单位、刊载期刊等)、被引次数及相关期刊创刊号特邀专论为依据的重要学术论文和学术论著题录进行了粗略的统计和分析,分析描述了早期阶段农业生态学及生态农业研究的热点及其变化过程。此外,本文还陈列和介绍了中国生态学学会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自成立至2000年期间组织和主办的十届全国农业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情况以及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发展。本文为关心和支持中国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18.
李晶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7(2):15-16
公平是政府绩效评估的前提和重要指标,公平包括权利平等、机会均等和结果意义上的收入平等。政府维护社会公平,应保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中加合作农业生态学“双语+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教育合作背景下,福建农林大学引进的农业生态学(Agroecology)课程与福建省甚至全国高校双语课程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回顾了中加合作《农业生态学》双语课程的引进和适应过程,以及其作为福建省"精品课程"的教学体系、风格、方式及其建设成效;最后作者提出从促进国际交流、加强教材建设和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等3方面努力把该课程建成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农机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绩效水平的影响因素,为深化农机合作社发展和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基于过程思维的评价理论,构建"流程逻辑"指标体系,以四川省12家农机合作社为研究对象,从投入、过程、产出和效益4个维度,采用物元评价模型分析农机合作社发展绩效,并探索农机合作社绩效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根据物元评价模型可知,12家农机合作社中优秀等级1家、良好等级5家、一般等级4家、较差等级2家,出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合作社之间差异较明显.在不同维度指标中,过程维度和产出维度的绩效等级较低,而效益维度和投入维度较高;虽然单从效益维度分析发现农机合作社的绩效水平较高,但综合其他维度分析,表现出组织管理存在缺陷、产出较低、对政府存在高度的资金依赖和政策依赖及农户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建议]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拓展农机合作社的融资渠道,减少农机合作社对政府的资金依赖;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健全与完善管理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引导开展适度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